异域纵横记-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九千,其中还三千殿后,实际未参战。”
林宓想了一想,拱手道:“主公所言极是,末将多虑了。”遂退下。
赵矜起身道:“那么,兵贵神速,想定就去做,不要再耽于讨论了!各位将军,尽快协助我准备好出兵事宜!”
众人听了,皆拱手道:“遵令!”
其实赵矜还有些想法没有跟众人说,这些自己心中有数就可以了。根据赵矜向熟悉北地情况的军民了解,北地各个土著民族长年来一直处在东斯人残酷统治之下,生活可谓水深火热。因此,赵矜想要争取他们,将他们纳入义军的阵营!也就是说,义军一方面奇袭,一方面还可以广泛发动北地人民打击东斯统治者,是有双重胜算的!
不仅如此,团结土著民族,还具有长远的政治意义,有利于缔造一个和谐强大的政权,长治久安。这一点,赵矜跟何安平商议过了,何安平深表赞同。
还有李荼。李荼为将经验丰富,赵矜自然少不了与他商量。李荼深思熟虑之后,亦赞成速取北地之举。他告诉赵矜:隆冬出兵,其实正好。刚刚入冬之际,天气变化大,道路难行;到了隆冬,地面上积雪都僵硬了,天气变化也不大了,人体也适应寒冷气温了,反而便于行走。在北地,有经验的猎人就在隆冬出发,猎貂猎鹿。最会做生意的商人也不辞辛苦,在隆冬里抢先收购皮草。
赵矜经过多方了解,还有什么顾虑?因此当众说“我意已决”,其实并不是出于刚愎自用。一个政权的领导人,不可能凡事都向手下仔细说明。
新生的义军,将士干劲十足,办事雷厉风行。第二天,出征的人马已经选好,赵矜即在校场上会聚众将,拔出令旗、令箭,要发命令。
还没发,一将奋勇上前,攘臂高叫:“主公在上!末将某愿为先锋!”
赵矜一看头大。这是何磐。经过了两个多月,何磐总算学懂了,应该是“主公在上”,而不是“末将某在上”。他踊跃争当先锋,精神可嘉。不过,他实在不是赵矜想要的先锋人选。千里奇袭,先锋岂能用粗人?
“很好,很好。”赵矜遂和颜悦色地赞许:“何磐积极性高,值得夸奖。不过,我们这次奇袭作战,第一是要精细的人,第二是要会做政治工作的人;你还在学习中,下次再看看有没有机会让你做先锋。”于是赵矜将令旗一挥:“众将听令!”
众将慌忙肃立拱手。
赵矜先抽出一根令箭:“齐劲!”
“末将在此!”
“你任先锋,率领五百精骑,当先前进!目标——北地最大的国家斡伐鲁侯国!应以最快速度,直袭其都城,擒拿其国主!拿下斡伐鲁,其余小国便可风卷残云,事关重大,不得轻忽!”
“末将得令!”齐劲听明命令,接过令箭。赵矜喊话其实并不是喊给齐劲听,而是喊给广大将士听,让他们都明白。
“颜士重、戴得功!”赵矜又叫。
“末将在此!”
“主公在上,末将全听主公吩咐!”
“你们两个,担任中军副将,挑选一千骑兵,三千马匹,除了兵器之外,只携带最基本的干粮草料、行军帐篷。其余辎重,一概不带。这就跟着本大将军,扫北去也!”
“得令!”颜士重、戴得功上前接过令箭。
“鹿祥、刘商!”
“末将在此!”
“末将听候主公调遣!”
“你二人,率领后军三千步卒,以骡车、马车载运物资,作为后继。你们的基本任务,不是厮杀,而是向各个土著民族村寨做好宣传工作。每到一地,遇到缺衣少食的贫民就周济他们。务必让他们明白本大将军的仁政。当然,万一前面军队奇袭不成,战役演变成强攻,你们还有用处。”
“得令!”鹿祥、刘商上前接过令箭。
先锋、中军、后援都已经安排好。没有“末将某”的份,何磐闷闷不乐,赵矜看了看,再拔出一根令箭,叫一声:“何磐、姚蛮子!”
何磐精神大振,虎步趋前,震天般大叫:“末将某在此!”
姚蛮子也干劲十足地上前,沉默寡言地躬身一参。
“你二人,率领二百猛士,作为本大将军的虎贲亲卫。行军时轮流宿卫,作战时紧紧跟随,不得有误!”
“末将某晓得了!”何磐接了令箭,甚感光荣,一手高高擎着,一手拉了姚蛮子,昂首阔步地下去了。
赵矜又安排了留守的各项工作,让李荼、何安平、乌达负总责。再次日,义军北伐队伍起个清早,井然有序开出新城,向着北方一片雪茫茫的大地迤逦行进。
(待续本回下节)
第二十九回:北地风雪飘满天,奇袭精锐出荒原(下)
赵矜出征之时,蕙娘与宫女们送到宫门,李荼、何安平等送到新城北门,乌达、萧銎等送到十里之外,楚楚、香芷、金鸳、玉鸾、杏儿、萍儿这六位妹妹则整整送到三十里外。
建立政权以来,赵矜本来想学赵匡胤的“英雄好汉,坐怀不乱”之美名,把天姿国色的六女安顿在外宫,又行过大礼正式认作妹妹,没想到反而被众将误以为身为仙人弟子的主公有不食人间烟火倾向,为此还让他们担忧起政权前途来。这真是弄巧成拙,悔之晚矣!
如今看着袅袅婷婷的美丽妹妹们,赵矜心里就想:“呜呜,早知道,还不如全收了做老婆呢!我这一场辛苦,不得不总是拿‘高级趣味’来糊弄自己的苦,竟然白吃了呀!”
追悔无益,凡事要想积极的一面。赵矜本来孑然一身,现在有了这么多好妹妹,岂不也是一件乐事?这么一想,倒也是哦!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老婆其实容易得到,正所谓“大丈夫何患无妻”,反而是妹妹更加可贵呢!
想当日,跟她们扫落叶、拾枯枝生火,拔野菜、舀泉水做汤,这可是从患难而来的感情。如今她们情深义重地一路送来,超过三十里还舍不得别离,心里既盼望哥哥大获全胜,又只怕哥哥冒着严冬出兵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这真是生离死别般的感受。此情此景,令赵矜不禁想起关汉卿的一首小令:“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想着这首小令,看着妹妹们的泪眼,赵矜自也痴了。然而军机不容多停,赵矜只得用豪爽的大笑来宽慰她们,又跟她们说笑:“你们是不是怕我去得久了,耽误了给你们做媒结亲?啊哈哈!放心吧,哥哥这一去,春暖花开时节必回,回来就给你们每人安排一门好亲事,让你们终身有靠,幸福美满!”
未经人事的杏儿、萍儿羞得低下头去。出身青楼的楚楚、香芷和出身梨园的金鸳、玉鸾,听了这话则不禁悲从中来,且悲且喜。她们堕入红尘以来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个家,幸福美满不敢太指望,只要平平淡淡安安康康就可以了。刚被哥哥搭救的时候,见他如此英雄,又性情开朗,不免也曾盼望从此跟他过一辈子,然而……这是命啊。且不论自己未来如何,只盼望哥哥能够平安无事,凯旋归来。
离城已经很远,赵矜不准她们再送,命令亲卫女军送她们回城,挥手自兹去。
建立政权以后,赵矜从羌、女真、契丹、突厥等族女奴中选出比较强健有力者,也要一部分能够作战的汉族女人,混合起来组成亲卫女军,让她们负责保卫王宫、护送亲眷等工作。
另外,赵矜又异想天开——让她们练习骑射!原本这只是为了满足一下大将军对于女兵的喜好,不料由此竟导致了后来一大特色兵种的产生!
只因赵矜觉得女兵膂力不足,只能往灵巧方面发展,就让她们练习骑射——可不是骑马射箭,而是骑马发弩!一般的弩,在马上很难使用,因此各国历史上都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骑弩兵。赵矜却发动新城里的诸多能工巧匠,给了课题让他们攻关,发明出了虽然准头不足但却操作简便、利于骑马使用的特种弩!
历史上,有一种能够连发的特种弩,据说是诸葛亮所发明,就被命名为“诸葛弩”——其实诸葛亮会发明个头!顶多就是他命令工匠们发明的。那么,既然连发特种弩可以被称为“诸葛弩”,骑射特种弩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为“赵氏弩”!
就这样,武装了“赵氏弩”的赵家女军,不用像一般军人那样练那么多项目,每日里只是勤奋练习骑马、发弩两项基本技能。赵矜想,单练两项虽然成为不了全能型军士,但是打起仗来或许也能派上用场吧!国家用人之际,建立女军也具有扩大兵源的意义!
赵矜这位主公,所想所做跟一般君主们不同。义军中有想法的人就感到,跟着这样的主公,做一番大事业真有可能!当然,觉得主公头脑不合常理而忧虑的人,也是有的。
就这样,赵矜统领中军一千二百名将士,在冰天雪地中行军。刚出来时还好,一天行军大约一百五十里。对于赵大将军来说,带了这么多人,呵气成云,在白茫茫的天地里驰马向前,感觉豪壮、舒畅。
一百五十里究竟是多少路程呢?中国的古代里程,长期采用1800尺为一里。一尺约等于现代的0。231米——七尺男儿即一米六二左右,在古代算是很高的了。一里约等于现代的415。8米。一百五十里等于现代的62公里出头。
纯骑兵部队,一天才走六十多公里,岂不是太逊了?话不能这么说,要注意保养马匹嘛。
历史上有名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是唐玄宗李隆基为了讨好贵妃杨玉环,给她供应新鲜荔枝吃。从荔枝产地岭南,到唐朝都城长安,路程足有五、六千里(韩愈的诗“夕贬潮阳路八千”基本写实,因为进入岭南之后,再到潮州还要一千多里路呢)。五、六千里路,什么马都无法在荔枝的短短保鲜期内送到,于是必须动用数十匹驿马,一匹狂奔个一百里左右,下一匹接力继续……就这样,荔枝倒是新鲜了,马可是累死了不少。
这种事情要是给元太祖成吉思汗知道,肯定气坏。成吉思汗爱马如命,他对众将颁布的军纪中,有这样的严令:平时凡是不爱惜马力拼命奔驰的、或者休息的时候不给马解鞍的——“见到这样的人,如果是我认识的,就送到我面前来,我亲自教训;如果是我不认识的,那么就地斩首,不需要告诉我!”
赵矜要学谁?自然是学英明的成吉思汗,不学把好好的唐朝搞得由盛转衰的李隆基。因此赵矜挥军前进,一路都很注意休养马力。
骑兵也需要后勤,因此除了骑的马,还必须背东西的马。那些马没有人骑,怎么带它们呢?
一种办法很简单——骑着公马,公马的老婆们自然就会跟着。在自然界中,一个马群通常是由一匹为首的公马与若干母马、小马组成,母马们本身就有跟随为首公马的习惯。
另一种办法,适用于没有老婆的光棍公马们。那些家伙怎么办呢?就用缰索并排串起来,变成“连环马”,赶起来就比较省事,不会胡乱四散奔走。这是历史上北方民族用过的后勤方法,南方汉人不明白,就以讹传讹,将“连环马”传说成十分厉害的作战兵种。
这其实是错误的。“连环马”不可能用于作战。后世乾隆皇帝在看到《水浒传》里“梁山好汉大破连环马”,以及民间说书“岳飞大破连环马”时,不禁哈哈大笑,指出这些书中的描述是绝对错误的。如果一支军队傻到真的把马连环起来串成一排,那么一打仗,先垮的就是自己。因为在一排马中,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有的勇敢,有的胆怯,有的驯服,有的野性,怎么可能统一呢?把它们串在一起,平时慢慢地跑跑后勤还可以;一旦上战场,要它们冒着枪林箭雨全速奔跑起来,那是绝对混乱、绝对人仰马翻!
第二天,赵矜继续率军前进,一千二百人,三倍马匹,进入丘陵地带。丘陵本来就不太好走了,不料偏偏又遇上坏天气,漫天大雪纷飞。
糟糕!早知道会遇到坏天气,赵矜宁可迟些出兵。可是这个时代没有天气预报,行军也只能赌运气。赵矜心想迎难而上,就领着人马,迎着风雪,顽强行军。
在风雪之中,人眼模糊、马★眼迷离。军士们全数下马,包括赵矜都亲自牵马前进。好一副“你挑着担,我牵着马”情景……那是《西游记》,赵矜这边是“你拖着刀,我牵着马”,也够辛苦的了!
这第二天所走的路程,顶多也就二十里,可能只有十里。实在走不动了扎营的时候,赵矜只觉得筋疲力竭,支起帐篷把驰骋和几匹母马赶进去,骂道:“你跟你这几个大小老婆,今天可不听话!不就是下点雪么,勇气都到哪里去了?”
可是自己一想,这风雪真不是开玩笑的,别说“雪拥蓝关马不前”,就连人也觉得艰难无比!不知道先锋齐劲他们怎么样了?后队鹿祥、刘商他们又怎么样了?本大将军可真是累到快要倒毙。
历史上,李愬雪夜取蔡州,因为是在夜晚行军,更加险恶。夜里的人体十分虚弱,气温又低,很容易就会冻死人。赵矜爱护士卒,不肯夜行,只在白天行军,还算好一些。李愬穿梭于数万敌军之中偷袭重地,讲求最快速度,催军催得极严。赵矜还算宽容一些,鼓励士卒自觉奋发。是的,现在遭遇坏天气,就是老天给予的考验!不能后退,唯有全军上下团结一致,排除万难,坚持前进!
(待续第三十回:探马尽职获重用,主公善政得人心)
第三十回:探马尽职获重用,主公善政得人心(上)
话说赵矜听取齐劲建议,冒着隆冬天气出师北伐,试图以奇袭方式一举平定北地。这本来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因为新城向东是中亚大草原,为蒙古势力控制;向西是东欧平原,为东斯拉夫各国控制;向南不太远就是里海;因此,政权建立之初,义军实力不强,唯有向着北地发展。
北地莽原千里,在冬季尽被冰雪覆盖。这里原本人烟稀少、交通不便,虽然地方非常广大——赵矜估算,该地区的面积应有两百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现代中国的五分之一;可是这么大的地方,在这个时代却只有几十万原住居民,只相当于现代中国一个小县的人口。真正是地广人稀,比青藏高原还要稀上十倍!
这几十万原住民,本来就不多,却又分成许多民族,大的民族不过几万人,小的民族连一千人也不满。这么小的民族倒没有什么稀奇,就像现代中国的五十六民族之一——赫哲族,也不过一千人而已。古代人口更少、民族更多,小民族实在是多如牛毛。俄罗斯帝国兴起之后向东扩张,经过强行融合甚至屠杀的手段消灭了许许多多土著民族。但是直到苏联时代,从东欧东部到西伯利亚东北部的白令海岸,这片极广阔的土地上仍残存着多达两百个少数民族。号称“多民族国家”的中国,比起苏联来说其实小巫见大巫。以至于苏联解体为十五个国家之后,只占当年苏联人口一半的俄罗斯,仍居于全球民族最多的几个国家之一。
这个时代的北地,是以乌拉尔山脉为中心,南接中亚草原,西邻东欧平原,向东是鄂毕河流域的大片沼泽地,向北一直到北冰洋。在这一大片地区里,北地人原本过着淳朴简单的生活。但是随着东斯拉夫人向东扩张,来到这块地区,北地人的宁静生活一去不复返。由于北地人种族众多、一盘散沙,就被东斯人轻易征服。东斯人相对强大,但也分成许多民族,各建各的国家,蒙古人来时就遭到各个击破。蒙古人呢,原本也不是统一的,但因为成吉思汗而统一起来,就形成一个空前强大的大民族。所以说——团结就是力量,分裂就要挨打!明白这个道理,赵矜就想要把北地各族纳入自己的政权,跟华夏各族一起,组成彼此平等、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北地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