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侯爷别着急 >

第45章

侯爷别着急-第45章

小说: 侯爷别着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歹是同时候进宫的,学规矩时也有过照应,那时相见便比别人显得亲厚些。司言司缺人的时候,方圆提点过苏可,让她想办法。苏可手里没钱,之前攒的都给洛芙花掉了,每月月例也不多,还要给家里存。
  感觉只能听天由命的时候,苏可和方圆一同升为司言司的掌言,成了正八品的女官。
  方圆偷着问过苏可,有没有暗中打点。苏可摇头,后来想想,或许是严老嬷嬷从中帮的忙。洛芙死后,严老嬷嬷就不让苏可在身边混日子了。皇上身边的老嬷嬷,和尚宫局的关系匪浅,一句话的事儿,苏可就水涨船高了。
  方圆半信半疑,后来苏可从掌言升为典言,最后成为司言,其顺风顺水让人咋舌。
  当然苏可也不忘提携着方圆,她离宫那会儿,贵妃问过她人选。她把方圆报上去,人到承乾宫走了一趟,回来只拉着苏可哭,什么大恩大德永世难忘之类的话说了一大车。
  苏可哭笑不得,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大事,根本不至于。
  但或许人各有志,苏可在宫里九年,起先的奔头已经被一点点磨没了,她只想出宫,再往上的奔头她也不想了。方圆不一样,她想留在宫里,又有能力,只缺人推波,而苏可就给了她机会。
  如今她是方司言了,紫色圆领衫官服穿在身上精神得很,气色也很好。
  苏可只觉得欣慰。
  “我如今在宣平侯府里当差,伺候老夫人。”苏可面容娴静,适时退后一步,站到老夫人身后去。
  方圆瞧着,眼眶不由发酸。
  这是怎么说的,放着宫里吆五喝六的正六品女官不做,出宫去给人家当使唤丫头。她是那么个性格吗?指定是外面过得不如意,托着贵妃的关系才进的宣平侯府。
  方圆吸吸气,下巴微微上扬,“我说贵妃娘娘后来怎么不念叨姐姐了,原是姐姐进了府。”
  苏可眉眼含笑,对着方圆轻轻地晃了两下脑袋。
  不过是些虚名,已然出宫了,别人怎么想怎么说,她不会放在心上的。
  方圆咬了咬嘴唇,似乎心有不甘。苏可笑她,伸手从无双那里接过宣平侯府的宫牌,“这是我们的牌子,今儿老夫人一个人来的,提携我,让我跟着,进宫只我们两人。”
  除有诰命在身,下人一律不得进宫。苏可算是个特例,老夫人有年纪,身边不能没有人。
  方圆捏着手里的牌子,虚虚攒出一个笑意,对着老夫人福了福身,“娘娘吩咐过了,老夫人请随我来。”
  外命妇进宫朝贺自有规章,怎么排位,走哪个门,到了慈宁宫的内殿怎样恭贺,一步都错不得。
  如今皇后之位悬空,圣寿的大日子,外命妇只得齐聚太后的慈宁宫。苏可陪着老夫人过去的时候,贵妃娘娘已经坐在太后的下首等候多时了。
  老夫人给太后见礼,祝国运昌盛,皇上圣体康泰,太后福寿延年。
  太后年近七十,精神一般,忙让太夫人起身。苏可跟着一个宫侍忙上前去将老夫人扶起,瞧见苏可,贵妃倒是平常,太后却眯了眼睛瞧。身边的掌事嬷嬷附耳,太后点了点头。
  老夫人的位置被安排在郑国公夫人的旁边。
  京中公侯联姻,关系错综复杂。认真攀起来,邵令航的大姐嫁给了理国公世子,而理国公府的二爷娶的正是郑国公的小女儿。三家的关系都交情匪浅。
  “老夫人气色真是好。”郑国公夫人娘家姓薛,年岁上比老夫人小五六岁左右,五十的人,面色红润,满头黑发,保养得宜并不显老。
  老夫人笑着应酬,“不行啦,觉一日比一日短,腿脚也越发不灵便了。”
  薛夫人偏了偏身子,蹙眉道:“我近来也是睡不安稳,脾气略冲些,自己也控制的,但总是事后才反应过来。”说着一叹,“现如今我家里的爷们媳妇都躲着我。”
  老夫人掩着嘴笑,“你勤出来逛逛,中秋之后,咱们还是头一回见。”
  “过年吧,”薛夫人笑得爽快,“初七北宁侯家请客,初九是忠靖伯孙子的满月酒,我打算让乐琳代我去。怎么也要装装样子,等忙完了这两家,我就上侯府逛去。”
  乐琳是郑国公世子的夫人,比苏可大不了几岁,温婉娴静地站在薛夫人身后。
  许是瞧见了苏可看过去的目光,乐琳眼角扫过来,对苏可笑了笑,“苏司言如今在宣平侯府呢。”
  苏可屈膝给乐琳行礼,起身道:“早不是司言了,夫人叫我苏可就好了。”
  话音刚落,前面的薛夫人侧过一点身来打量苏可,对老夫人说道:“宫里裁人那会儿我就纳罕来着,好好的司言怎么说遣出去就遣出去了。合着是送自己娘家去了。”薛夫人声音压得低,有故意调笑之意,身子偏向老夫人,“如今的方司言,不够稳重,多少有些小家子气。”
  老夫人笑着没说话,半晌也点了点头。
  薛夫人又道:“我说你气色很好,这么聪明伶俐的放到身边伺候去了,能顶十个人吧。我是没这好造化的,身边人挑拣一番,就没带得出来的。”说着,脾气似乎沾火就着,开始和老夫人说起些家里琐碎来。
  苏可看向乐琳,乐琳报以平和的微笑,不过眉眼间多少有些难言之隐。
  记得没错的话,乐琳的父亲是户部清吏司郎中,正五品的官。娘家三个还是四个娘兄,大多不成器。乐琳出嫁的时候,因为只有三十六抬的嫁妆,薛夫人为此很是没脸。对外也总是对乐琳不甚满意。
  想到这些,苏可的神色连忙肃了肃。
  她有什么资格去同情人家……
  “薛夫人问你话呢。”
  苏可一怔,回过神来看着老夫人,哦了一声,抱歉的对薛夫人笑一笑,“国公夫人刚问我什么?”
  薛夫人倒是没有恼意,重新问她:“今年多大了?”
  “翻过年就二十四了。”
  薛夫人为之一叹,“是不小了,比乐琳小不了几岁,可是看看乐琳,都是三个孩子的娘了。”她将胳膊搭在太师椅的扶手上,略想了想,对老夫人道:“我帮你留意着,虽说年纪大了些,但胜在模样出挑,又有这么一层关系,好人家还是有的。”
  老夫人说:“可不能是一般的人家,她比令航只小两岁,在我这里,我是拿她当女儿看待的。出嫁一应事宜我都包了,不管面子里子都是十足十的,你务必要帮我上心些。”
  听到这里,苏可的脑子轰的一阵嗡鸣,头皮发麻,全身都跟着打了个冷颤。
  原来这才是老夫人带她进宫的目的。
  她神思有些恍惚,殿上都是公卿夫人,她来不得半点失态。可她控制不住心底里泛起的阵阵恐慌,不稍片刻,后背便虚虚生了一层冷汗。
  身前的老夫人和薛夫人还在聊着她的事,可是脑子的嗡鸣却让她一个字都听不见。
  这时,手腕突然被人攥住,苏可顺势看过去,乐琳有些担忧地看着她。她攒出一个笑意来,但自己都能感觉到,笑得其实并不好看。
  “说什么呢,听着像是在给人保媒?”
  走过来的是北宁侯史夫人,四十出头的年纪,肤色白皙,五官标致,只是笑起来时眼角的纹路比薛夫人还甚,瞧着不显年轻。
  她和薛夫人娘家沾些姻亲,具体是哪个人对哪个人,这会儿的苏可已经完全想不起来。
  薛夫人和史夫人并不熟络,笑着应酬两句,脸上也淡淡的。倒是老夫人看着史夫人走过来,笑着点头应好,“你向来认识人多,也帮我记挂着。”
  史夫人向来爱说媒,眼睛亮了几分,“谁啊?”
  老夫人回身将面色僵硬的苏可指给她看,“喏,我身边伺候的,算得上我半个女儿。出嫁的行当我都管了,绝不比一个世家小姐差。你帮我物色着,我少不得你的好处。”
  “瞧老夫人这说的,好像我图你的好处似的。”史夫人摆摆手,目光朝苏可看去,脸上一愣,“这不是苏司言嘛。”
  老夫人应了一声,“是啊,所以可别给我寻什么一般人家。”
  史夫人眨眨眼,似乎在忖度老夫人的用意。身边有内侍帮史夫人搬了太师椅过来,史夫人落座后,探着身子问道:“说句不中听的,苏司言岁数不小了,婚事上少不得要迁就些。”
  老夫人颔首,“话是这么个话,但我也不想亏待她。男方不必多显贵,但人要好,有担当,不拘着什么官职,好歹要能养家糊口。我们苏可虽说年纪上有些大,曾经也是正六品的司言。她是一心想出宫才求着贵妃让她出来的,无论人品相貌才干,苏可都不逊色。”
  听得老夫人这样夸,史夫人迭声应着,“我明白,我明白。要说起来,顺天府的通判刘明正,老夫人有没有印象?”
  老夫人压着嗓子有些犹豫不决,“让苏可给一个六品官当继室……”说着绷起了嘴角。
  史夫人嘶了一声,心里觉得老夫人拿乔,面上也不敢露。不过以此也看出老夫人对苏可这件事的态度。她细想了想,忽而想起一人来,“那太医院的院判梁瑾承,虽说过了而立之年,但仪表堂堂,至今未娶。他和侯爷是起小的兄弟,老夫人怎么没想到他?”
  “不是没想过,总觉得年纪上……”老夫人为难地吞吐。
  史夫人心里又是一番计较,合着连梁瑾承都看不上眼,那得挑什么样的人。二十四五还没结婚的,家世要好,为人要好,你怎么不自己留着呢。侯爷不是样样都符合嘛。
  但这话只能心里念叨,说是不能说出口的。
  “我倒是想起一人。”久未开口的薛夫人从太师椅里直起身,“我娘家一个族侄,和苏可年纪相当。家里条件尚可,只是比不上公侯世家。人现在在国子监念书,三年前科考的时候正逢上他娘病故,所以明年下场。学问是很好的,中个举人绰绰有余。”
  老夫人显然被这个选择打动,略品咂了会儿,脸上倒露出满意之色。
  苏可一阵阵发寒,脸色愈发苍白,牙齿咬着下嘴唇都快咬出血来。
  这时,有人像只百灵鸟一般从丹樨上跑下来,众人只瞧见艳丽的裙摆翻飞着,等定睛的时候,人已经站到老夫人跟前去了。
  “是不是在商议苏姐姐的婚事?有人选没有?我三哥也可以考虑的。”
  苏可看着凭空窜出来的杜之落,眼眶都要泛红了。
  杜之落仰着头,看着苏可一本正经地说:“我三哥明年要参加武科举的,指不定还能给你挣个状元夫人当当。”
  “之落,又在胡闹。还不先给几位夫人见礼。”紧赶着过来的杜夫人脸色铁青,为着杜之落的口无遮拦,气得无奈又难堪。
  杜之落匆匆行礼,回身拉着杜夫人的胳膊摇晃,“娘,让三哥把苏姐姐娶了吧,多男才女貌的天生一对。苏姐姐嫁过来,我肯定不像大嫂二嫂似的跟她起矛盾,这样娘是不是很开心?而且三哥比苏姐姐小三岁,女大三抱金砖啊,三哥成天嚷嚷着月例不够,人都快钻钱眼儿里去了,娶了苏姐姐就发家了呀。不行,越想越觉得合适。”
  眼瞅着越说越没边,越说越不像话,杜之落仍旧毫无察觉,或者装着毫无察觉,十五岁花骨朵一样的年纪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拉拽着老夫人撒娇,“老夫人老夫人,咱们说好了好不好,就让苏姐姐当我三嫂了。我们家决不会亏待她的。”
  老夫人没说好也没说不好,眼睛眯成了一道缝,笑着拍杜之落的手,“你小孩子家家的说起婚嫁,一点也不知道羞。这事是要你母亲做主的。”
  “没事啊,谁要是给我三哥说媒,我就用扫帚给她赶出去。谁要是给苏姐姐说媒,我就上她们家闹腾去。左右拖不过一年半载的,你们迟早得答应他们。”
  说得好像苏可和杜家三爷早已私定终身了似的。
  众人都抿着嘴笑,但笑容里多少含着几分忌惮。杜夫人的脸已经难看到极致了,杜之落浑不在意。京中她胡闹的事迹层出不穷,都知道有太后给她撑腰,谁也不敢拿她真怎么样。这世上唯一能整治她的只有杜大将军,但真闹起来,全家上下却都帮着杜之落求情。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杜之落从小就是个混世魔王,还是个处处都有人撑腰的混世魔王。
  众人一时缄默,一方是老夫人,一方是杜夫人,旁人都是不相干的,没必要搅混水。
  杜之落见旗开得胜,对着苏可调皮地眨了下眼……

☆、64。064 有欢喜有忧愁

  “孩子家的玩笑话,老夫人别往心里去。”杜夫人给老夫人屈了屈膝,笑容带着几分尴尬,颇为不好意思。
  老夫人正预备摇头,杜之落在一旁跺脚,“娘,您怎能这么说,我不小啦,我都及笄了。”
  满殿的公卿夫人,自家孩子这样胡闹,说话没有分寸,杜夫人已是将脾气克制到了极限。只是丹樨上还坐着太后和贵妃,她不好怎样动怒,脸孔板得严肃,低声呵斥道:“你再胡闹,我这就差人送你出宫。”
  杜之落撅嘴,“我还要陪太后娘娘看晚上的烟花呢。”
  她倒是不傻,看出杜夫人的怒气已到了天灵盖,马上将太后搬了出来。犹自这么说,人还要拎着裙摆跑上丹樨,眉眼灿烂地歪到太后身边去,“老佛爷,我还惦记着御花园我种下的那棵青松呢,我带着苏姐姐去御花园逛逛行不行?”
  太后斜睨着她,凤冠上的流苏微微摆动,映衬在满头银发间。
  “不是说进宫来陪哀家的吗?”
  杜之落转转眼珠,“您这里还要接受朝贺呢,跟您也说不上话,我多闷得慌。您真想我,我晚上住在宫里好不好?”
  太后咯咯地笑,面目慈祥,“你是怕回家挨你娘的骂吧。”
  杜之落皱了皱脸,“我母亲最爱跟我父亲告状了。您说我父亲一年才回来一趟,本该和和睦睦的吧,却老冲我瞪眉毛瞪眼睛的。我于心不忍,还是等他散了火气我再回去。”
  既然于心不忍,怎么不说少闯些祸。
  杜之落的歪理总是一箩筐,太后见惯大风大浪,却为她的天真胡闹逗得哈哈大笑。
  杜之落还说:“我还惦记着您宫里的四馅点心呢,晚上开宴,人多,吃不好。您让冯嬷嬷给我备着些好不好?”
  太后听了,看向一边的掌事嬷嬷。
  冯嬷嬷掖手低头,对杜之落恭敬地道:“知道您进宫,太后娘娘早给让奴才给您备下了。”
  “还是老佛爷疼我。”杜之落咧着嘴笑,抱着太后的胳膊亲昵地蹭了两下。
  太后笑着摇头,“真是个猴儿。快下去给你母亲赔个礼,瞧把你母亲气的,以后不许这样了。”又吩咐一旁的贵妃娘娘,“派几个顶用的在御花园伺候着,她上蹿下跳的,不许伤着碰着。”
  贵妃起身应是,叫过身边的宫侍低声吩咐。
  杜之落得了懿旨,喜笑颜开地下了丹樨,到杜夫人身边规规矩矩行了一个礼,眨着眼道:“母亲,快别气了,您看老佛爷,这么神采奕奕的,都是不生气攒下的福气。”
  倘若有地缝,杜夫人恨不得立刻钻进去。
  杜之落的一句话,搭了多少人进去。横竖要是生了气,就是自损福气。这又是怎么来的歪理。
  既是太后发了话,杜夫人不得再拦,也觉得她出去逛反而比在殿里胡说八道的强,遂叮嘱两句,心里盼着她出去玩。
  只是苏可不得杜之落这么大的脸面,她毕竟是陪着老夫人进宫的。
  老夫人好脾气地说她,“太后都许你了,你就出去散散。我这里一时半会儿也用不上你,你就陪着杜家小姐,机灵些,伺候好了。”
  即便笑语盈盈,苏可也听出了老夫人话中的不满。
  奈何有杜之落这样的捣蛋鬼,拉着苏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