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巨匠-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右看了看,周围至少有三十名记者,整个巴西最重要的新闻媒体,已经有超过一半来到了现场,可以想象这一场新闻到底会多么轰动——从威胁美国剧组到直接与记者交火,这在和平年代的巴西,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马丁脑海里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上帝之城”那名被绑架走的导演,生死未卜,难道真的已经牺牲了?那么这就是国际事件了,国家政府都必须给出一个交代,否则这件事绝对不可能善了。
“停止,停止!”一个洪亮的声音响了起来,机枪扫射的动作顿斯停了下来,然后就只剩下一片低低的悉索声,似乎是在低声交谈。
由于间隔了一段距离,所以马丁听不清楚那边的声响,他偷偷伸出头去瞥了一眼,然后就看到一个约莫三十岁出头的男子,肩膀上懒散随意地扛着一把冲锋枪,对着周围的人正在嘀嘀咕咕地说着什么,表情看起来颇为轻松愉快。
难道……那就是传说中黑帮的现任老大,偷鸡曼努尔?
马丁犹豫了一下,缓缓地站了起来,然后用照相机镜头对准那疑似曼努尔的家伙,按下了快门。
“咔嚓”,闪光灯亮了一下,顿时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马丁懊恼地咬了咬牙,刚才大家都在按快门,所以闪光灯也不显,但现在就他一个人抢跑,顿时就露出马脚了。正当马丁不知所措的时候,然后就看到曼努尔哈哈仰头大笑起来,那表情似乎一点都不像是生气,相反……还显得十分开心。
这又是怎么回事?
马丁想了想,壮着胆子又拍了两张照片,这一次他刻意没有关掉闪光灯,“咔嚓咔嚓”的声响显得格外清晰。结果,马丁就看到了无比新奇的场面:
眼前这一群青年、少年、孩子,全部都纷纷扛着手里的武器,摆出各式各样的姿势,开始享受拍照的瞬间,就好像……就好像猎人去打猎之后,和自己的武器、自己的猎物一起拍照,作为得胜归来的纪念一般。
如此场面着实让人有些错愕。
“他们真是丧心病狂!”这是马丁脑海里的第一个想法,也是唯一想法。他们面对着镜头耀武扬威的姿态,不仅仅是在蔑视记者的权威,更是在蔑视政府和法律的权威——他们才刚刚绑架了一名美国公民,而且还是好莱坞的导演,这事情稍有偏差就即将成为国际新闻,但他们不仅没有害怕,还得意洋洋地开始摆姿势拍照。
马丁只觉得身体有些发寒。最开始的兴奋逐渐消失不见,专业的情绪开始占据大脑,因为上帝之城内部的混乱情况远远超出了想象。
马丁手里的快门却没有停下来,不断地拍照着,周围的其他同行们也注意到了这一点,陆陆续续地都开始拍照起来。那此起彼伏的闪光灯热闹不已,看起来根本不像是一个枪战现场,倒像是电影首映式或者是总统就任仪式的现场,但问题就在于,眼前的这一群人衣着简陋、扛着枪械、狂笑不已,狂妄自大的形象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居然有一种黑色幽默的喜感。
可是……那名导演呢?难道真的被枪决了?
马丁停下了手里的动作,试图想要站起来进行一番采访,但是他却又不知道应该从何入手——他从来没有采访过上帝之城的居民,也没有采访过国际友人被绑架的事件,话语尺度应该如何把握,这着实棘手。还是说,等警察抵达现场?由警察控制了局面之后再说?
马丁有些漫无目的地开始在四周打量着,试图寻找到一个切入点,然后他就看到了珀西。刚才正是珀西从一阵枪战之中逃脱出来,告诉他们,导演被黑帮扣下了,他一个人被黑帮老大放过来报信。可是离开之后,那些手下却违背了老大的意愿,试图抢劫,于是发生了对抗,他这才得以逃脱。
珀西此时正在偷偷摸摸地从另外一条街绕过去,看样子应该是想要从背后突袭进入大本营。马丁立刻就打起了精神,猫着腰快步跟了上去,等他迫近时,却发现珀西又绕了回来,朝着另外一个方向狂奔而去,正前方有一个狼狈不堪在仓皇逃窜的背影,珀西快速追上去,可是那个身影却跑得越来越快,双方居然追逐了起来。
马丁不明所以,只是根据自己记者的本能,快速追了上去。然后,马丁就看到珀西大声呼喊了一句,“兰斯!”前方的那个身影这才犹豫着回头看了看,紧接着脚步开始放缓下来,珀西很快就追了上去。
马丁紧随而至,他此时才看到珀西追逐的那个人,他穿着一件略微泛黄的白衬衫,袖子随意卷到了手肘,不过衬衫此时沾满了尘土,就连那一头黑色的中短发都可以看到尘土的痕迹,就好像他刚才在地上打滚了几圈一般,好不狼狈。
“请问你是来自美国的那位导演吗?”马丁抓住间隙,立刻就凑上前开口询问到。兰斯眉头微蹙,满脸疑惑地上下打量着,眼底的警惕清晰可见,马丁不得不解释到,“我是‘巴西环球报’的记者,马丁·阿图尔!”
“我们剧组没事吧?”兰斯没有回答问题,而是反问到。
马丁点了点头,“我们抵达现场时,那些小混混很快就散开了,剧组人员都没事,只是有些擦伤、撞伤而已。”马丁简单解释到,“你呢?你没事吧?”
“没事。”兰斯摇了摇头,眼神闪躲了一下,“我只是过来谈一些事而已,我们的拍摄影响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所以需要对日程进行协商!”
“兰斯!”珀西显然没有预料到兰斯的回答,一脸意外地出声喊道。
兰斯却给了珀西一个眼神示意,珀西只好闭上了嘴巴。马丁却若有所思地询问到,“那么你这是怎么回事?”
兰斯无所谓地笑了笑,“只是谈判方式有所不同罢了。”紧接着就露出了一副不愿意多说的模样,摆了摆手,转身就招呼着珀西一起离开了。马丁又呼唤了两声,但兰斯却没有回头,只是挥了挥手,径直离开,马丁知道再追问也没有东西可以挖掘了,只能是停下了脚步。
次日,“巴西环球报”头版头条,“暴力入侵生活,美国剧组遭受生命威胁!险酿国际事件!紧急!紧急!紧急!”
红色的醒目字体,搭配了两张大幅照片,上一张是黑压压的人群将一小簇人团团围在正中央,中间的所有人都紧紧地聚集在一辆瓦斯车旁;下一张则是一群仰天长笑的帮派份子站在堡垒之后一字排开,手中的枪支格外醒目。
那鲜明的对比,直接而强烈地传达出一个信息:恐怖分子!
第044章 国家事件
“叮铃铃,叮铃铃……”“你好,这里是‘巴西环球报’……”
“叮铃铃,叮铃铃……”“下午好……抱歉,主编现在正在开会,暂时没有时间接电话……”
“叮铃铃,叮铃铃……”“抱歉,马丁·阿图尔现在不在位置上,请稍后再打来,好吗?”
整个“巴西环球报”的办公室都被嘈杂的电话铃声所占据,固定电话和手机的铃声交错想起,犹如一曲三流的交响乐,只是让人心情越发烦躁,时时刻刻就想要发火,可是火气还没有来得及宣泄出来,铃声就再一次响了起来,直接打断,那种憋屈几乎让人胸口堵着一团火,随时都可能爆炸。
自从昨天“巴西环球报”以惊悚的头版头条报道了上帝之城的事件之后,整个编辑室就已经炸锅了,电话从昨天下午三点多开始,陆陆续续地越来越多,今天上班之后电话铃声几乎就没有停下来过。
观看了报纸之后的里约热内卢居民几乎人人自危,虽然他们对上帝之城那一带的治安一直以来都有着清晰的认识,但现在,就连美国剧组都已经受到了生命威胁,那种迫切的危机和恐惧让不少人都阵脚大乱,以至于小部分外国游客,直接开始预订机票,准备离开里约热内卢——不是大范围的,更多人还是没有太过重视,依旧在享受里约热内卢亮丽海岸线的美好和惬意。
现在的里约热内卢远远没有达到方寸大乱的地步,但已经开始徐徐发酵了,城市居民之间弥漫着一种焦躁和不安的气息。
包括上帝之城在内的贫民窟一直以来都臭名远扬,糟糕的治安、混乱的秩序、突发的枪击、肮脏的毒品、无解的命案……这一切早就成为里约热内卢市政府的一块心病,但在不幸之中值得庆幸的是,目前这种不安还是局限于贫民窟之内,并没有大幅度地蔓延开来。里约热内卢就好像被区分为两个世界,一个是歌舞升平、阳光明媚的度假圣地,一个是阴暗龌蹉、动荡不安的底层地狱。
可是现在,这种动荡却脱离了上帝之城那片区域的控制,开始引爆,那种不确定性,接下来到底会导致什么后果,没有人可以预料。
自从去年美国的“九一一事件”之后,全球范围内都风声鹤唳,西方国家都在警惕着下一次恐怖袭击的出现,南美洲、非洲等相对落后的国家虽然没有草木皆兵,但国内的动荡和颠簸却十分明显,犯罪份子纷纷蠢蠢欲动,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平民百姓骚动不已。
当人们意识到,上帝之城的黑帮份子直接扛着重磅武器在自己的四周游荡,甚至已经威胁到了一个剧组的生命安全,而且这还是来自于美国的剧组。那种不安感刹那间侵袭而来,转变成为恐怖袭击或者是国际事件的可能性,更是让事情变得棘手起来。
所以,里约热内卢的居民们开始疯狂地拨打“巴西环球报”的电话热线,有的人是咨询情况的严重性,有的人则是举报自己附近的可疑事件,那持续不断的电话几乎让“巴西环球报”的编辑室变成了紧急情况应付中心。
不仅仅是里约热内卢的居民,“巴西环球报”是目前巴西国内销售量高居前五名的报纸,平均销售额三百万,覆盖了巴西的各大主要城市,此时其他城市的居民也纷纷给“巴西环球报”的编辑室打电话,询问着相关情况。
更严重的是,事情已经惊动了里约热内卢市政府、警察局等等,他们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消息,震惊之余都开始行动起来,尽可能在美国大使馆问责之前,掌握更多的情况。但显然,事情远远超出了想象,昨天那一期的“巴西环球报”在仅仅一天之内卖出了五百九十万份,这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最高销量——这也意味着,美国大使馆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消息。
“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一步!”主编办公室里,主编那咆哮的嘶吼声激起了一阵波浪,让所有工作人员都惊愕地转过头,投去了视线,为正在里面承受着主编所有怒火的马丁·阿图尔点上三根蜡,一时间只剩下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在回荡。
同样的问题,卡尔文·约翰森也在惊愕不已,“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一步?”
前天,所有事情都在按照预定的轨迹发展,虽然引来了记者是意料之外的情况,但记者们仅仅只是到场了一会,随即就迅速离开了,此后没有多久,“上帝之城”剧组就直接收工,第一天的拍摄仅仅进行了一半就被迫暂停。
卡尔文以为,偷鸡曼努尔已经成功制止了“上帝之城”的拍摄,至少在这一段时间之内,兰斯都不可能想出办法来。
可是,仅仅只是二十四个小时,事情为什么就已经翻天覆地,一发不可收拾了呢?
昨天,一共有十八家媒体对同一个新闻事件发布了报道:黑帮势力以暴力手段中断了“上帝之城”的拍摄工作。这是预料之中的事,在拍摄现场看到记者时,卡尔文就已经预见了如此情况,但让卡尔文措手不及的是,新闻之中不约而同都提到了剧组成员的生命受到威胁,而且黑帮势力还对着媒体耀武扬威,直接以武力要挟媒体!
这顿时就让整个事件升级,从黑帮成员收取保护费或者是将外来者驱逐出自己领地的小事件,升级为黑帮势力无法无天,不仅威胁剧组成员,而且明目张胆与媒体针锋相对。任何一点点差错,就可能导致一个国家级别的事件,甚至是上升到国际事件。
于是,在短短不到四十八小时之内,整个巴西都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巴西各大电视台黄金时间的新闻都纷纷报道了这个事件,幸运的是,目前还没有出现任何人员伤亡,这才让事件没有进一步升级,否则现在就不是巴西国内热闹了。
即使如此,卡尔文还是清楚地意识到,现在事情已经彻底脱离了控制,这不是偷鸡曼努尔可以控制的,也不是兰斯可以控制的,更不是他可以控制的。如果一个不小心,他还会把自己卷进去,说不定就要看不到明天的朝阳了。
那么,瑞恩交代给他的任务,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卡尔文的脑袋一团浆糊,根本无法思考,他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离开里约热内卢!
“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一步?”曼努尔也在责问着同一个问题,站在面前的“智囊”们却一个个都哑口无言,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曼努尔看到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都出现了自己的照片,由于不识字,他只能通过图片来了解事实。他的第一反应是得意洋洋,因为人们终于知道,他才是整个贫民窟最大的势力,其他几股势力必须联合起来才能与他抗衡,现在,他也希望其他人能够知道——更何况,这是他人生第一次登上报纸,那种荣耀感和自豪感,让他意气奋发。
这样的心情一直持续到了晚上,电视台黄金时间的新闻报道让曼努尔意识到,这不是值得高兴的事,他们被认为是恐怖份子,他们的持枪行为被认为是主动挑衅,他们的存在被认为是社会的毒瘤,整座城市里现在人人自危,不安情绪正在蔓延。
曼努尔几乎暴跳如雷,恨不得拿起机关枪就出去扫射一番,但却找不到发泄怒火的对象,只能是和自己的手下发火。明明他是按照兰斯的要求,出去向媒体记者示好,但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呢?
对,兰斯!
曼努尔脑海里灵光一闪,他忽然就意识到,兰斯说得对,“上帝之城”必须拍摄,因为其他人对他们都有偏见,而且根本不愿意来了解他们,所以他们需要“上帝之城”这部作品,这部真实地将他们的好处和坏处、优点和缺点都展示出来的作品。
想到这里,曼努尔心潮澎湃地站了起来,他需要去见兰斯,他需要全力支持兰斯!但……曼努尔脑海里闪过了一个身影,“卡尔文呢?那个美国来的卡尔文呢?都是因为他,如果不是因为他,我们就不会和施特雷洛先生闹翻,我们也不会引来那些可恶的媒体,就是那个不要脸的婊子害的!他人呢?把他抓过来!”
“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一步?”
马丁抬起头,看着眼前暴怒不已的主编,那通红的血管几乎随时都要爆裂了,滔天怒火汹涌而来,几乎就要将他吞噬。马丁心里不由腹诽:我怎么知道?前天晚上递交稿件的时候,本来就是你审核的,头版头条也是你点头的,现在事情闹大了,你就拿我来开刀!
不过,心里想归想,马丁却没有抱怨,而是认真地说到,“这就说明我们的目的达到了,我们所报道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我们正在一点一点揭开里约市政府最不愿意正视的伤疤,现在,所有人都在瞩目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代表的是整个城市、整个国家的人民力量,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进一步深入。”
这番话说完,马丁就看到主编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他连忙补充说到,“我们可以直接去采访那个剧组,然后和那些美国人接触,相信我,他们会十分愿意配合的,我们可以跟随着他们的镜头一起,深入到上帝之城进行更多的采访!”
第045章 机遇闪光
“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现在正站在上帝之城的路口,通过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