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歌王 >

第165章

歌王-第165章

小说: 歌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林在山用论坛的点赞功能,给这个乐迷的回答点了个赞,他觉得这个业余摇滚乐手说的非常好。

下面还有个学音乐的学生会员给楼主做了解答:

——

我是学录音艺术专业的学生,和我们同系的是音乐制作专业,可以说都是做音乐的吧。然而,我们听音乐的角度,就已经完全不一样的了。

说些最简单的,一个录音专业的学生,关注的是这首歌当中人声修音修的多不多,哪些地方是被分成好几次录的而不是一气呵成,伴奏是用的是电脑音色还是真乐器,是在录音棚唱的还是在其他场合,后期处理的时候,压缩的比例大不大等等等等。

用我家人的话说,学我们这个专业的人,听音乐根本没有乐趣可言,完全都是在从技术层面做思考,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自从进了大学,每年元旦晚会时,我都边打游戏边告诉我妈,谁是假唱,谁是真唱。

而学音乐制作的,也就是学编曲的那些学生,他们则会听一首歌的伴奏如何,是用什么音色,或是用什么真乐器伴奏的。他们更多的是从作曲和编曲技术的角度去听,和声,配器,旋律走向,都会有着重的关注。在他们的耳朵里,一首歌是被拆分好的,每个乐器在演奏什么,演奏的水平怎么样,他们一层一层听的都很清楚,并由此来判断,这首歌的制作水平到底如何。

因为专业与音乐相关,我们的耳朵在听音乐时,注定会关注更多普通乐迷不会去关注的东西,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做一名普通的音乐爱好者,我们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喜欢听的音乐啦。

尤其林大叔的音乐,不管是从专业的角度去听,还是从普通乐迷的角度去听,都很赞啊!

——

对于这样的帖子,林在山自然也要给他点赞。虽然这家伙最后有拍他马屁的意思,但看着别人夸他,他真心舒服啊!

下面还有一个女乐迷做了很简单的回答:

——

从我个人经历而言,是这样的:

没学音乐前:他好帅,歌好好听!

长大一点以后:歌好好听,表达了XX的情感。

学音乐以后:用了XX和弦,XX技巧。

现在:用了XX和弦XX技巧来表达XX情感,音乐真是太美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呢!

——

看了这女乐迷的回答,林在山轻轻一笑,也随手给这女乐迷点了个赞。

再往下看,那个“金箍棒”又冒头了,生动幽默的回了一帖:

——

主唱:他這裡用了混聲、wow~這一段這麼處理真是太棒了~

吉他:我去?這什麼效果器出來的音色?我也要~

鼓手瞬間跟著音樂對著空氣把鼓的部分扒下來了。

做編曲的鍵盤注意到了這首歌的和聲處理,配器和旋律動機。

貝斯說:欸、你們有煙嗎?

——

看到“金箍棒”对乐队贝斯手的无视,林在山会心一笑。

这“金箍棒”近来在讨论区表现的非常活跃,什么帖子几乎能看到TA的身影。

TA有时候发长篇大论,有时候发简单的评述。

听TA的口气,有时候显得很专业,有时候又显得像个孩子。

TA发帖的文字也很分裂,有时候用简体字发,有时候用繁体字发。

一边长篇大论或专业点的帖子,TA都用简体字发;调皮一点的回帖,就像上面这种幽默型的,TA会用繁体字发,显得很随心所欲的样子。

林在山对这哥们儿还挺好奇的。

一般网上用繁体字发帖说话的人,都是粤语区的网民。

林在山让吕东查过这“金箍棒”的登陆IP,想看看对方是不是粤语区的网友,查询的结果竟然也很分裂。

这金箍棒每次登陆论坛的IP都不一样,有时候在国内,有时候在国外,完全没有固定的IP。

按吕东的话讲,这八成是个黑客,每次登陆都会跳机隐藏真实IP。如果林在山真想查TA真实登陆地址的话,他们网络团队可以跟踪一下这“金箍棒”。

林在山觉得没这个必要,他只是觉得这金箍棒的热情很高涨,这个人很有趣。他希望论坛上能多一点这种既热情又幽默还有专业理论基础的会员。

对于这个新人网友提出的问题,林在山金箍棒的回帖下面也立刻跟了一帖:

……

普通人听音乐:“这段音乐给我的感觉和联想是什么。”

学音乐的人听音乐:“这段音乐是什么。”

进一步讲,音乐人听的更多的,不是音乐本身以外的附加情感或者其他东西,而是音乐本身的构成。

演唱专业的人可能是在听演奏演唱技法和音乐处理,作曲专业的人则是在听音乐的各种结构(和声、织体、材料发展、配器、结构等等)。

学音乐的人,或者受过音乐训练的人,可以掌握更多的词汇,更多的构造方式,这在扩大他们理解能力的同时,也让他们对音乐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普通乐迷和专业的音乐人,对于音乐的期望不同,期望得到的满足方式也自然会有不同。

……

林在山把这帖子发出去没10秒钟,回帖的右下角便出现了跳动点赞的提示,点赞的不是别人,正是“金箍棒”。

金箍棒点赞之后,立刻给林在山发过来了私人消息:“林大叔,你在线吗?我想问你一下,你这首《朋友》前奏中的背景音是什么呀?我听了快100遍了,也听不清那些人到底在说什么。我只听到一句粤语,好像是在说:‘陪我一起打电动?’”

看到金箍棒的私信,林在山笑了,心想这人还挺执着的,为了听清楚,竟然听了快100遍前奏,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他给对方回:“你耳朵还挺灵的,这段前奏,我混剪了几段人声,没有特别的意思。你对粤语很敏感,你是粤州人吧?”

“对,我是粤州人。但我平时也总说普通话的。粤语歌和国语歌我都爱听。”

“这周末《唱作人》的粤语专场你可以期待一下,到时候Beyond论坛会首发我的粤语作品。”

“嗯,到时候我会第一时间来论坛试听下载。”

金箍棒紧跟着又发过来了一条私信:“我很喜欢你的音乐,林大叔,我也很欣赏你浪子回头的人生,我想和你交个朋友。”

“咱们现在不就是朋友么,喜欢听这首《朋友》的朋友,都是我的朋友。你要有什么音乐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给我发论坛私信,咱们一起来讨论。”

“好的,林大叔,你要加油啊!你出专辑了,我一定会买的,支持你!”

“谢谢。”

看着金箍棒单纯的支持话语,林在山心里很是欣慰。

东艺大的很多学生也很支持他,这些学生在他眼里,都是最单纯最可爱的人。

“铃铃铃——”

手机响了,是吴一凡来电。

吴一凡约林在山晚上吃个便饭,聊聊合作的事。

这晚林在山带着刘萌萌去和吴一凡一起吃的饭。

刘萌萌现在已经从马晓东那辞职了,专心在给林在山做经纪人兼助理的工作,未来林在山和彩蝶的合作事务,有不少要由刘萌萌负责处理。所以林在山提前就把刘萌萌介绍给吴一凡认识了,以后好方便沟通。

好死不死的,马晓东这晚也来林在山和吴一凡他们吃饭的这家餐厅用餐了。

林在山和吴一凡三人是在包间中用的餐,服务员上菜开门时,马晓东正好路过这间包间,余光一扫,他就扫到刘萌萌的渔网丝袜大长腿了。

再一看方桌旁边坐着的两个男人,一个是吴一凡,另一个竟是林在山!

第204章酒逢知己千杯少

包间的门关上了。

马晓东瞥了一眼后,由服务生引着,走向了他要去的包间。

他一边走一边琢磨,他应该是没看错,那个穿着一身修身黑衬衫,留着一头油光锃亮没有一丝分叉的整齐大背头的霸帅大叔,绝对是吴一凡,这错不了。

而吴一凡对面的林在山,那头标志性的白发,让人更不可能给他认错。

林在山当下是彩蝶唱片很重视的唱作人,彩蝶唱片未来肯定要为林在山发行唱作人专辑,吴一凡和林在山私下里吃顿商务餐,这在马晓东看来很正常。

但刘萌萌怎么会和这两人同桌吃饭的?

那是刘萌萌吧?

刘萌萌是侧背对着门口吃饭的。

马晓东只看到了刘萌萌侧后方的背影,一下子还有些拿不准了。

想了想后,马晓东觉得那个应该就是刘萌萌,没有错。

刘萌萌那双大长腿,马晓东天天看,非常熟悉。即便是坐着屈着,她那双穿着渔网丝袜的长细美腿,配着端庄优雅的鱼嘴高跟鞋,仍旧很养眼入目。

那女孩娇俏的侧脸,以及高挑的身形,都是刘萌萌的样子。不过她身上穿着的白衬衫和黑色筒裙,倒是和刘萌萌平时的穿衣风格不太像,有点太规矩和职业了。她盘起的头发也显得过于端庄了。

刘萌萌在他身边给他当助理时,通常都穿的很青春时尚,打扮的就像个20岁出头的小姑娘似的,很少穿职业性的筒裙。

不过她腿上那双和黑筒裙相得益彰的密纹渔网丝袜,绝对是刘萌萌的风格。

这女孩是个绝对的丝袜控,几乎每天换一双丝袜穿,连着几个月都可以不重样。

对于美腿的性感妆点,刘萌萌是很用心和大胆的。

所以错不了,那就是刘萌萌!

她怎么会跟另外两人勾搭在一起的?

莫不成,她的下家是彩蝶唱片?

马晓东知道林在山做了个Beyond厂牌,但凭他对刘萌萌的了解,刘萌萌这种一直在往高处看的女孩,绝对不会从东方台跳去Beyond跟林在山。

她不会冒险干这种傻事,她也不具备这种破釜沉舟的胆识。

她若跳去彩蝶唱片,倒是合情合理。

可她怎么会和吴一凡有联系的呢?

看这样子,她是直接和吴一凡挂上钩了,这让马晓东就有点为难了。

马晓东和吴一凡都是圈子里的老人,但他们从没共过事,也没什么交情。

吴一凡这种老牌制作人,在圈子里的人脉可比马晓东深多了。

吴一凡的性格又很耿直刚烈,属于嫉恶如仇的类型。这种性格让他在圈子里树立了很多的敌人,但同时也让他交到了很多的圈内真朋友。

马晓东可不敢随便招惹吴一凡。

刘萌萌要真是去跟吴一凡了,那这个他催熟了好几年的鲜桃,就别想再拿回来了。

调教一个聪明的女孩,真不是件明智的事啊,这完全就是在给别人做嫁衣啊!

马晓东想着便无奈的笑了。

他心里只期盼,刘萌萌在彩蝶唱片发展的很差,等认清外面世界的残酷后,有朝一日再回到他的身边。

如果刘萌萌再回来投靠他,那他对她可就不“客气”了,该下手就要下手了。

……

典雅的中式包间中。

吴一凡与林在山推杯换盏,没一会儿的工夫,半斤酱香型的白酒,就被两人给干下去了。

林在山现在很少喝酒,就偶尔的和孙玉珍喝喝啤酒,就当吃小麦面包了。

至于红酒洋酒,他从来就不是很喜欢喝。

对于白酒,林在山以前还蛮喜欢喝的。

在上一世,他就总喜欢喝白酒,刺激自己的嗓子,让嗓子打的更开。

不过来到这个世界后,他的嗓子完全变了,不需要打的那么开了,且要重新养嗓子,他很少沾白酒。

但在必要的时候,他还是会喝酒交际的。

尤其和吴一凡这种喝了酒后会很交心的老派江湖型制作人,林在山很愿意和对方敞开了喝,敞开了聊。

喝的差不多到位了,酒桌上的气氛十分欢愉,吴一凡便跟林在山讲起了正事:“老林啊,配合着《唱作人》的播出,你这张新专辑可要列上制作日程了。明年三月份,第一季《唱作人》就要结束了,趁着势头正火,节目一结束,咱们就要立即推出这张唱片。”

“我知道,到时候宣发的工作,就要劳烦吴哥你们彩蝶多多给这张专辑上上心了。”

“宣发这块你放心,彩蝶这边肯定把你这张专辑当成重磅专辑来做。到时候我们会集合国娱总公司的渠道资源,帮专辑大力宣传。等咱们正式签约时,到底做多少钱的宣发规模,都会白纸黑字写下来的,这个你们不用担心。我现在担心的是,你们Beyond唱片才刚成立,制作团队还没组起来吧?你们有能力制作好这张唱片吗?”

刘萌萌听吴一凡说的这么直接,下意识的就想帮Beyond唱片小吹一下。

在这种场合吃商务餐,双方肯定都要对自己公司小小的吹捧一番,这种事林在山不能做,都是由助理来做的。

看了一眼林在山,刘萌萌正要帮林在山回答吴一凡的问题,林在山却自己先讲了:“我们公司的制作团队确实还没拉起来,现在圈内的专业性人才很紧缺,想招到有水平的人,不是件容易事。”

吴一凡听得哈哈大笑:“对嘛,你们公司刚成立,就算要组制作团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之后前期后期工作的磨合,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最终磨合的怎么样,水平到底能不能达到业内顶尖,这都要打上问号的。”

吴一凡进一步直言:“老林,我现在很担心你们公司到底有没有能力按时制作出你这张重磅的专辑来。我不是小看你们公司啊,但我必须实话实说,你们公司才刚成立,就要着手制作这么高规格的专辑,我很怕你们草草组建的团队,会拉低这张专辑的含金量。”

林在山听了吴一凡的话,并不生气,因为这是诚言。

吴一凡说的,是林在山必须考虑和面对的问题。他现在有好的嗓子,有好的音乐内容,Beyond也有好的录音设备了,但这还不足以让他们公司独立制作出一张完美的专辑来。

录一首歌的专辑,出版发行容易,但要做一张完整的专辑,从策划定型、到录音、一直到后期的混音混响平衡调配,包括和唱片厂打交道,如何灌录出最好质量的唱片,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

制作一张完整的唱片,是一项需要很多技师合作来完成的系统性工程,哪一个环节出了错,这张专辑的鲜汤,都有可能会被搀进老鼠屎。

林在山一个人不可能胜任制作专辑过程中的所有工作,他的能力也不足以让他胜任这些专业性的工作。如果真是招不到好的音乐人来完成这些工作,那将让他这张专辑的质量大打折扣。

吴一凡继续讲着:“咱们彩蝶唱片现在拥有业内顶尖的制作团队——录音棚的质量,录音师的技术,混音师的技术,后期系统工程的技术,都是业内最好的。包括整体方案的设计和策划,彩蝶都有现成的团队可以帮你量身打造这张专辑。现在时间已经很紧张了,就我所知,其他三大唱片公司,从上周开始,就已经给他们的重点唱作人着手打造新专辑了。你这张专辑,如果现在还不列入制作日程的话,明年再动手去做,可能就要耽误事了。”

林在山受教的点点头,听到这,他就算再笨,也知道吴一凡讲这些是为什么了。

吴一凡讲明道理后,开门见山:“老林,我希望你考虑考虑,能不能把你这张专辑交给咱们彩蝶来制作。你要交给彩蝶来做,我会亲自操刀为你制作这张专辑,在专辑的各个环节,彩蝶都会用最顶尖的人才来帮你保驾护航,我会调集彩蝶最强的团队,来帮你打造出一张金碟唱片!”

“谢谢吴哥,这事你容我想几天,让我好好考虑考虑。和你们彩蝶一样,我也很看重我这张复出专辑的质量,我不会草率的自不量力的自己去制作的。”

“老林你别怪瞎猜啊,如果你是想给这张专辑挂你们Beyond唱片的厂牌,帮你们公司打名气,那咱们可以尝试联合制作。到时协调好两家公司各自负责的部分,一起来制作这张专辑。发行时,挂两家公司的制作品牌,这样又能帮你们公司打名气,又能保证专辑的质量,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