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歌王 >

第66章

歌王-第66章

小说: 歌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孝妮听了林在山的故事后很感动,她不再将以前的印象套在现在这个林在山身上了,因为这已经完全不是她认识的那个林在山了,也不是她心里怀念的那个林在山,这是一个全新的林在山。

“就照你为了女儿的这份心,我们彩蝶也一定会给你提供最大的音乐支持!”吴一凡这次也被林在山给打动了,他自己也有女儿,他知道为女儿打拼生活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如今的林在山身上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原来都是因为他女儿。一时激动,他直接就给林在山撂下了很义气的承诺!

和吴一凡的火爆脾气不一样,旁边的彩蝶副总罗晓燕,是个冷静派。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这位47岁的罗副总也觉得林在山的故事很感人。但她想的更多的是——林在山到底能给他们彩蝶带来多大的利益。

现在还没见识到林在山的音乐才华,光听一个故事,吴一凡就激动了,这哪行啊!

罗晓燕赶忙咳嗽了一声,不让吴一凡瞎许诺了,她将话题收正,冷静的讲说:“林老师,你的这份心情我们都很理解。谁有了孩子后,都会多为孩子着想的,这是人之常情。我们相信你肯定会在这次比赛中努力去做。但现在谈冠军实在太早了。”

说到这,罗晓燕下意识的笑了一笑,仿佛这就是个无稽之谈。

罗晓燕真心不觉得林在山能拿到冠军,像林在山这样满身黑点的人,东方台要能给他冠军,那才是见了鬼了!林在山只要能用音乐给彩蝶舞出几道光芒来,作为她个人,就已经很满足了。

“我们抓紧时间说回正题吧。”

罗晓燕点了点面前的文件纸,同林在山讲:“距离下一轮的PK赛录影还有一段时间,但这四个主题,你们晋级的唱作人每个主题都至少要准备好一首歌。到时候会抽取比赛的命题,这个我们可控制不了。我们和节目组那边了解的情况是,到时需要选手随机抽签,四个主题你们都有可能抽到。”

“我明白。”林在山会意,收摄了洒狗血的心情,准备聊回音乐。

吴一凡对林在山越生好感,对他的音乐才华也更感兴趣了:“刚才你说的那首《浮夸》,是一首完整的作品吧?不是一小段曲子吧?”

“是一首完整的作品,我个人觉得可以直接拿来参赛。如果我抽到小人物的命题。”

周东辽直言道:“你现在能唱一下吗?我们听一听,看看有没有能帮你提高的地方。”

“我唱没问题,但需要换个地方,你们公司应该有Keyboard的琴房吧?我需要Keyboard的伴奏。”

吴一凡立刻问周东辽:“咱们的Keyboard老师在呢吗?”

林在山赶忙说:“不不不,我不需要别人伴奏,我自己弹Keyboard就行。”

“好啊!那咱们去琴房吧。先听听林老师的作品,再做下一步的讨论。”

吴一凡第一个起身,领着众人移步去了琴房。他们现在全都对林在山这首在黑暗人生中写出的《浮夸》颇感兴趣,倒要看看这大叔的才华相比当年,还剩几何。

第85章生动的词

来到琴房后,林在山让Keyboard老师帮忙调了一下效果音,他很需要《浮夸》原作伴奏中贯穿了主旋律、时不时就会出现的那段仿佛鬼魂出没般的模仿特雷门琴音色的阴郁旋律。

为了让彩蝶这些人更好的听懂这首歌,在表演之前,林在山将歌词手写了出来,有一些键盘的弹奏乐谱他也随之写出来了。

这首歌他好久都没弹唱了,他自己也需要先复习一下歌词。别唱着唱着忘了词,那就太丢人了。

吴一凡是广城人,对粤语再熟悉不过了。

见林在山写出来的《浮夸》歌词,是标准的粤语文法,遣词造句中用了很多粤语中的特有词汇,吴一凡对此倍感亲切。

有不少粤语不好的词作人,跨界写粤语歌时,会把普通话的歌词套成粤语,在文法上会显得很生硬晦涩,出来的作品肯定也上不了档次。

林在山这歌词一亮出来,还没开唱呢,已让吴一凡感觉到,这是一个很有想法也很有功底的词作人。

这样一首歌,光看词,一个被剖析到鲜血淋漓的娱乐圈中小人物便已跃然纸上。

这词写的很残忍,甚至有点病态,将娱乐圈中的现实给夸张化了,但又没像《发条明星》那样无厘头式的过度夸张。它就像一双冰冷的手,用很残忍的方式剖析了一个小人物绝望到要发疯的内心。

触类旁通,这词可以引申到娱乐圈外,让每一个人都直视自己心里小人物的一面。

吴一凡很难想象,林在山究竟是在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下,写出了这样既生动又残忍的作品。

联想到这首歌的曲子,是林在山为了悼念一位友人的离世而写的,吴一凡就更想赶紧听听这是一首怎样妖孽般的作品了。

只听到Keyboard老师帮林在山做出的那几个模仿特雷门琴的旋律,吴一凡已嗅到了这首歌从骨子里往外散发出的邪气。

搞不好,这真是一首可以和《傀儡》媲美的小众神作啊!

领略过林在山的厚重大成之作《山丘》之后,吴一凡很想看看这个当年才华横溢的摇滚天才,在其他方面还能给他们怎样的震撼。

女士卫生间中。

关雅玲正偷空和李孝妮聊着。

“姐,我待会一定把摄像头调好,让你看到那大恶棍的样子。”

“你拿着笔记本去琴房太怪了,就别瞎调了,再被人发现了。听他的声音,我大概能猜到他变成什么样了。他能有这种转变,很好,我替他感到庆幸。”

李孝妮的心情变得很平静,不再像之前那样,很好奇林在山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

一切都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就没什么值得好奇的了。

李孝妮现在唯一还好奇的,就是林在山当年的超级闪电嗓究竟变成了什么样。

她很想知道,到底是怎样的歌声,才能让关雅玲秒转,让李宗恒大师都倍为推崇。

“你真的不看那大恶棍的样子了?他现在变化好大的!”

“他变化大就大呗,和我有什么关系啊?还有,你别再叫人家‘大恶棍’了,给自己积点口德!”

“姐,你有时候可真冷酷,说不爱就不爱了。”

“你在说什么啊?我什么时候说过我爱他了?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你就不要再提了好不好!”

“好吧好吧,我不说了还不行嘛,那你还听他唱歌吗?”

“当然听了!我熬夜熬这么久,就是等着听他唱歌呢!你都给他的歌声夸成那样了,他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啊!”

“嘻嘻,说句良心话,他的歌声确实值得你等待。他唱歌比我听过的任何一个歌手都更有故事感。”

“怎么个有故事感法?”李孝妮感兴趣的问:“歌声很立体?浑厚?拥有炉火纯青的演唱技巧?”

“这无关技巧,我也形容不上来,纯粹是一种感觉。他一开声,我就能感觉到,他的声音里承载了很多东西,让你不由自主的就会随着他的歌声去发散,去联想。他唱到高潮的时候,我浑身都会有过电的兴奋感,特别刺激!”

“你兴奋是因为你天生就对声音敏感,你听很多人唱歌都会兴奋,你听女的唱歌都会兴奋!”

“这倒是,嘿嘿,不过听那大恶棍的歌真的很特别,待会你一定要好好听听。他要的唱这首《浮夸》,背景你都听到了吧?是他在郁郁不得志的时候写的。”

“嗯,我听到了。我很奇怪,他怎么会写粤语歌的。在我的印象中,他根本就不会粤语。”

“你认识他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不要再把人家当成吴下阿蒙。他是看了《发条明星》后才来的灵感,《发条明星》是粤语电影,他也学着写了一首粤语歌呗。”

“不会粤语的人写粤语歌,这水平能好吗?”李孝妮成名后,专门学过粤语,她很清楚,粤语同普通话之间的文法差别是很大的。

“这我就不知道了。”关雅玲还没拿到歌词呢,给李孝妮打预防针:“应该没有《山丘》好吧,毕竟是在他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你主要听听他声音的沧桑质变吧,至于歌怎么样,就别期望太高了。”

“那可不一定哦。有很多艺术家都是在精神状态最崩溃的情况下,做出了人生中最经典的作品。没准林在山也这样呢?他当年写的《碎》,就是他在最痛苦的思想挣扎中做出来的歌,堪称经典啊!”

关雅玲无语了,李孝妮三番五次的给她推荐林在山的《碎》,但她怎么也听不进去那首歌,觉得太躁了。

都这么多年了,李孝妮竟然还在推崇这首歌。看来,这首歌就像曾经的林在山一样,一直驻在她心里,无可替代。

她就算不想承认都不行,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在她内心深处,还没有翻篇儿呢。

“唱过《浮夸》后,你们吴老大还会让他在其他几个命题上也发挥一下吧?”李孝妮问。

“应该会吧。”

“那你待会问一下,看看他有没有‘关于自己’的成品作品。刚刚听了他和他女儿的故事,我挺感动的,我很想知道他是怎么评价现在的自己的。”

“你不是对他不好奇了吗?怎么还想听他怎么评价自己啊?”

“就算是陌生人,我听到了这样的故事,我也想更多的了解一下啊。我关注一下不行啊?”

“呵呵,行,你是女王你最大。待会我看情况拱他吧。”

“你嘘嘘完没完啊?完了赶紧去琴房,林在山没准都开唱了。”

“我没嘘嘘,我就进来跟你聊几句天。你确定不看那大恶棍的样子了?你要不看我就把摄像头随便掰了。”

“不看了,能听到他的歌声就可以了。还有,我最后再提醒你一句啊,别再叫他大恶棍了。以后我再听见你对人家不礼貌,一句恶棍,我爆你胸十次!”

“我还不是跟你学的……”委屈的抱怨了一句,关雅玲不和李孝妮聊了,匆匆起身,抱着笔记本去了琴房。

赶的时机正好。

她进琴房时,林在山正调试好Keyboard的音效,准备开唱了。

李薇见关雅玲回来了,连忙起身,将自己坐的圆凳让给了关雅玲,同时递给了关雅玲一份复印版的《浮夸》歌词。

李薇手持另外一份《浮夸》的歌词,靠墙站在关雅玲身边,准备站着听歌。

关雅玲坐下后,看到《浮夸》的歌词,小吃了一惊,她觉得这歌词写的非常有意思!用白描的手法勾绘出了一个极其悲哀生动的小人物!

光读词,关雅玲已经读出了趣味。

她本来对这首《浮夸》的期待值不高,但看了这词后,再联想周星郎的电影,关雅玲立刻就萌生出了巨大的兴趣,想听听林在山对于这个“小人物”的演绎。

他在这首歌上的表现,会不会像周星郎在《发条明星》中的表现,让人一见难忘,甚至终生都难忘呢?

关雅玲没有注意到,她左手随意抱着的笔记本,摄像头正翻向了Keyboard的方向,不过是斜着照过去的,还是没照到林在山的脸,只照到了林在山的下半身。

在另外一端,李孝妮随着镜头的摆动,下意识的歪着脖子去看画面,差点没把颈椎病给治好。

但终也看不到林在山的样子,李孝妮无奈的笑了。

戴好监听级的耳麦,她不看画面了,闭上眼,平躺在床上,等着聆听林在山的音乐。

记得他以前除了会弹吉他外,只会玩点鼓和贝斯,完全不会弹键盘。

现在连键盘都学会了吗?

李孝妮追忆往昔的畅想着。

在众人的目光焦点中,林在山又调试了一下已存好的仿特雷门琴的特效旋律。

这阴郁的旋律一出,关雅玲耳朵一下子就被牵住了。

带着监听耳麦的李孝妮,听到这宛如古堡鬼魅般的前奏,也瞬间就有了种入戏的触动。

林在山觉得这遍放的感觉不错,直接就弹上了键盘,压抑的氛围被林在山手下的键盘给破开了。

众人见林在山这是要开声的节奏,注意力全都提升了。

就见林在山应着特雷门琴的特效旋律,指间弹出了一段简单而急速的前奏,特雷门琴的声效逐渐消失后,林在山手下的琴声也越来越低了,仿佛在酝酿着一场随时袭来的暴风雨。

所有人的耳朵都被抓住了。

李孝妮用双手扶住监听耳机,仔细的听着林在山的弹奏,心神微微生震,她无法想象,林在山竟然拥有这么好的琴艺!

正疑思间,一个既熟悉又陌生,既轻柔又沧桑的声音,从耳机中飘了出来……

第86章《浮夸》

……

有人问我我就会讲~但是无人来~

我期待~到无奈~有话要讲~

得不到装载~

我的心情犹豫像樽盖~等被揭开~

嘴巴却在养青苔~

……

林在山开篇唱的很轻,比原唱的Eason唱的还要轻,他是有点在试唱的感觉。

太久没唱这首歌了,林在山自己也需要重新找感觉。

但即便没有投入太多的感情,只在抓音准和调子,歌声由原来那大叔的嗓子润色出来,仍旧有种很强的磁性,一出现便特别吸吮人的耳朵。

李孝妮由监听耳机中听着地球另一端传过来的音乐,本来是以6/8拍的摇滚节奏推动的,旋律本身又带着点轻微的古典色彩和一个复古的钢琴和声,很有70年代英国ArtRock的曲风。

李孝妮怎么都没想到,耳机中突然飘出的磁性歌声,竟是一种静默的诉说的口气,几句歌词娓娓道来,并无惊艳之句,但已让人的脑海中,想象出了一个始终生活在舞台阴暗角落里的小人物。

知道林在山这首歌的灵感来自于《发条明星》,李孝妮听着这样的开篇,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出的形象,就是电影中那个沉默的阿发。

在旁人眼中,这只是一个沉默木讷的小丑,他不说话,没有动作,永远保持着一个沉默的姿势。就像这歌声一样,看似平淡,里面却蕴藏着一种爆发前的邪力。

没有看到全篇的歌词,只听了这一小段词,李孝妮在纯词作方面已有了一点小小的惊艳感。

从这第一段就能看出来,这是非常典型的粤语构句和文法。

林在山怎么能写出这样的词的?他粤语学到这种程度了?

李孝妮很是惊讶。

至于林在山的声音,由于太过轻柔了,李孝妮倒没听出特别惊艳的地方。

这歌声中带着一种很带感的磁性,这在曾经的林在山的某些歌里,李孝妮也感受过,算是轻熟于心,但还远达不到让她特别惊艳的程度。

……

人潮内愈文静~愈变得不受理睬~

自己要搞出意外~

像突然地高歌~任何地方也像开四面台~

着最闪的衫~扮十分感慨~

有人来拍照要记住插袋~

……

被平推前进的歌曲感染着,林在山的演唱越来越投入状态了,歌声亦变得更加游刃有余。

他真假声的切换,采取了一种很明显的对比反差感——真声就是真声,假声就是假声,变化时几乎没留缓冲的余地,抑扬顿挫的强烈冲突,将小人物心中那种扭曲自我的心态,淋漓尽致的反映出来了。

这段词也着实令人触目惊心。

人都是不甘寂寞的,每个人都有颗骚动的心,如果太安静太内敛了,终究是不会得到注意,于是,这个小人物开始了突兀的演出,突兀的话语,就像平地惊雷,给旁人一个意外,给世界一个意外,扮着高调,迎合着人们,以一种近乎病态的姿态,来博得世人的注意,而这样的姿态,还是他自己吗?

歌曲推进到这里,几乎所有的人,脑海中浮现的都是《发条明星》中阿发刚刚得到“神奇发条”开始演绎明星生活的场景。

唯有李孝妮,对曾经的林在山印象太过深刻,她若有若无的感觉到,林在山现在唱的,已不单单是《发条明星》中的阿发,他唱的也是曾经的他自己——

……

你当我是浮夸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