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成功不成功,有人会在其中浑水摸鱼。”
邱霖阳见韩军说得这么透彻,他心里倒有点不敢了,笑着说道:“这事也许正如郭局长刚才所说的,只是想提高下面单位的重视而已。所谓的二百万三百万都只是说说,让他们……你们在思想上不能松懈。老韩,小郭,你们继续谈,我找隔壁有点小事。再见!”
郭亮心里骂了一句老滑头,嘴里却说道:“邱部长好走,再见!”
等邱霖阳走后。郭亮也与韩军告辞。
走回局里的路上,郭亮还在思考肖国华他们是稳坐钓鱼台坐看风云变幻还是会出手阻拦,继而考虑自己该采取什么办法。从邱霖阳刚才的表现看,他想鼓动有人反对,但又不敢担任何风险。如果他们不担风险,郭亮自然就不会傻到单挑张春秋县长他们。
回到办公室之后。他还是决定先去开发区考察一番,至于贷款的事则继续拖着。就如一头犁地的老牛,抽一鞭还是走一步,不能走的太快,免得农民让你犁了一块地再犁一块地而累死。也不能完全不动。那样会被鞭子抽死。
刚回到办公室没有多久,韩长江副局长就走了进来,他问道:“郭局长,忙不忙,我有点想法想和郭局长谈谈。”
郭亮连忙说道:“韩局长太客气了,我就是最忙也要停下来。你是我们局里的元老,经验比我丰富得多,我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敬请老领导批评指正。”
韩长江听了郭亮这话总感到有点别扭,感觉自己在郭亮面前似乎老迈了,似乎跟时代脱节了。可看郭亮的表情又是那么忠诚,不是取笑自己的意思,也就在旁边坐下来。
郭亮从抽屉里找出一包烟,抠出一支递给他,自己也在韩长江旁边坐着:“请抽烟。”
韩长江接过郭亮递来的烟,捏着在茶几上顿了顿,说道:“我不服不行,郭局长还真是上级领导派来的好干部,好领导。说实在的,以前你反对给水产发展公司立项围湖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有点想法的,觉得那个湖围起来比不围起来要好,经济效益要强。可现在看到鱼产品深加工厂和养殖公司蒸蒸日上,说明你的办法更对路。特别是你那个对招待费管理办法,原以为所有干部会反感,会消极地对待,不想大家都毫无怨言,我们的费用支出大幅度减少。我现在对你郭局长真是心服口服啊。”
郭亮内心有点得意,但嘴里谦虚地说道:“这都是大家集体讨论的结果,功劳是大家的。即使一些提法是我先提出来,但能够顺利实施也得益于各位的全力支持。如果没有你们,特别是你韩局长在后面支持我,我哪里能放开手脚,更别说能取得现在这些成绩了。”
韩长江说道:“郭局长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感到自己还是有点用。我也知道郭局长是一个能听得进下面干部职工意见的。今天我来是想问一问,我们局对市里那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刚才我接到一位老领导的电话,他问我们水产局怎么没有动静,我不知道你的意图,只好说我们局正在讨论。除了老领导,下面的职工也在打听这件事,他们问我能不能由局里将那些愿意集资的干部职工组织起来,和我们局一起到开发区投资,赚点生活费。我这个人对新生事物看的不是很清楚,不像郭局长是大学毕业,见多识广,所以不敢答复他们。就连什么是高新科技都说不出一二三来,只好来找你郭局长请教。”
郭亮看着侃侃而谈的韩长江,心道:你丫的是代表县里那些人来催驾的吧?!
(感谢大坝_gz、fr32、木木虫、叱吒風雲、yyip1971、dick117712、花笑云、lst等书友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未完待续,)
第211章 (县委书记秘密相请)
郭亮看着侃侃而谈的韩长江,心道:你丫的是代表县里那些人来催驾的吧?!
郭亮不动声色地说道:“我刚从县里回来,就是因为这事被上级领导刮了一通胡子。你是副局长,你对我们局里的经济情况比我还清楚。你说,我们局有能力投资没?而且这个任务指标也太大了一点。我们水产局是小单位,拖也不是办法,还得想办法应付一下。韩局长,我想明天我们几个人一起到这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去看一看,了解了解情况。你有时间吗?”
韩长江连忙说道:“有。就是没时间我也要抽时间,你是我的上级,我为革命工作了这么多年,一切行动听指挥还是知道的。”话里还是不忘提醒和敲打。
他点燃烟,吸了一口后继续说道:“我对我们局的底子确实清楚,如果单纯的向外投资,就像其他企业一样,不说我们投资二百万,就是投资二百元,我们也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可是,现在高新开发区对我们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次投资几乎就是捡钱,现在领导还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当然应该去。”
郭亮问道:“什么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到那里能做什么项目?难道真的把我们的鱼产品加工厂迁移到那里去?即使迁移到那里,你能说它就能赚到钱,就能比在我们县好?”
韩长江自信地笑了笑,说道:“当然不是。把鱼产品加工厂迁移到那里,只是劳命伤财,除了工厂里的几个领导能趁机赚点钱,我们水产局啥也得不到。我说的不是这个。”
郭亮问道:“那是什么?”他还真有的奇怪,特别是看韩长江神秘兮兮的样子。
韩长江微笑道:“看来郭局长是真的没注意高新开发区的情形。现在那里的地皮在飞涨,一天一个价。我们只要动手早,马上去抢一块地皮,过几天一转手就行了。”
郭亮惊奇地问道:“炒地皮?开发区容许炒地皮?”
韩长江很不解地看着郭亮。说道:“干吗不容许?现在到处都容许土地买卖。这个开发区就是我们绍城市的特区,既然是特区自然是特别的区域,也有特别的办法。一个愿买一个愿卖,怎么会阻止?现在好多房地产公司都在那里考察。我们动作慢了,连汤都喝不上。郭局长,我现在有一个主意,就是尽可能快地进入开发区,先买一块地皮,做出要投资建厂的样子,等地皮价格高了之后,我们就马上卖出去,把钱收回来,然后回到单位继续做我们自己的工作。这样既可以回复领导。又可以为干部职工谋点福利,也不影响我们水产局的生产。怎么样?”
郭亮没说行也没说不行,而是问道:“我们能买到便宜的地皮,又能保证及时脱手吗?而且这么做纯粹是投机取巧,对开发区的建设没有一丝作用。这么做领导会放过我们?”
韩长江瞥了郭亮一眼,蔑视的目光扫到他身上时连忙收回,很恭顺地说道:“郭局长你太老实了。等将来地皮升值后,我们完全可以用资金不足来应付上级领导的质问啊。情况发生了变化,项目实际需要的资金远远超过我们项目的预算,我们不退回难道死守在那里,那不会给国家和集体造成巨额损失吗?再说。县领导的意思也只是让我们到开发区凑一个热闹,通过我们内部的行动带动外地商家来投资,政府真正希望的还是外面那些人,不是我们。我们只是演员,戏演完了,我们自己要撤退。”
郭亮不得不佩服韩长江的分析正确。不得不认为韩长江说的有道理,县里的意思应该就是让大家一起到开发区热闹热闹,但领导不好明说,只说要大家去投资。
韩长江见郭亮点头,更是得意地继续说道:“至于我们能不能买到便宜的地皮。能不能顺手卖出去,这都不是问题。买不了最低的就买比较低的,只要买入的价格低于卖出的价格,我们就赚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动作必须快。动作越快,我们赚钱的希望越大,赚的钱越多。”
韩长江不等郭亮说话,又建议道:“郭局长,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容许我们单位的干部职工自愿集资,一来可以让我们的干部职工有一笔收入,二来可以壮大我们的力量,上级领导肯定会更高兴。”
郭亮连忙说道:“不行!这件事还不知道结果怎么样,万一失败了,我们如何面对他们?况且我们局干部职工几个有钱的,拿出来的不过是几百几千血汗钱。”
韩长江心道:你也太小看我们了,不说别人,至少我自己就有三十多万的存款。他当然不会傻到说自己有多少钱,而是说道:“失败的可能性是有,但微乎其微。只要我们动作快,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如果我们局里和集资的人签一个保底合同,言明投资失败的话,我们可以按银行利息还本付息,大家就没有后顾之忧,集资也会很踊跃。大家自己手头没钱,他们可以找亲戚朋友借。郭局长,你可不要小看了我们局里的干部职工,只要真的有利可图,我保证我们局集资一百万不是问题。现在其他单位都这么干了,我们水产局不这么干,干部职工的心就散了。还会骂我们这些领导没担当没能力,不知道为他们谋福利。”
郭亮暗地里骂了一声:我操,你还引出这种事来。如果真的投资失败,局里颗粒无收,连银行贷款都还不清,哪里有钱还私人集资,还付利息,这不存心要搞垮水产局。
不过,郭亮想到:如果真有韩长江等人在下面鼓动,自己还真不好反对。这些人肯定都是不到黄河心不死,没有亏本的时候他们肯定都以为开发区是一个发财的黄金宝地。可是如果不做,那些干部职工一定会骂人,特别是看到其他单位的职工赚了钱的情况下。
可是,如果按韩长江的意思,局里跟集资的个人签合同,保证私人集资不受损失,这无疑是局里自己给自己套枷锁。把私人的投资风险完全转嫁到了水产局的身上。
郭亮不怒反笑道:“韩局长真是考虑得远。考虑得广啊。……,明天考察开发区的时候,你可要好好瞧瞧。”
韩长江不知道郭亮内心怎么样,以为自己说动了郭亮。连忙说道:“我是你的副手,拾遗补缺是我应该做的工作。我一定好好瞧瞧,绝不放过任何赚钱的机会。”
客气了几句之后,韩长江告辞走了。
郭亮批阅了几份比较急的文件,对下面职工写的一封举报信仔细看了一遍,锁进了抽屉。然后给畜牧局的李局长打了一个电话。因为双方已经达成了口头协议,他把自己准备明天带人去开发区考察的事向对方通了气。李局长在电话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郭局长,我也挡不住了,正想和你打电话呢。明天我们一起去。我要看看那里到底有多少金子挖,我们这么穷单位该扔进去多少家当他们才罢休。”
郭亮没有召集大家开会,而是走到副局长办公室,当着他们的面宣布明天一早到开发区去,让人秘股股长王晓东跟开发区联系一下。让他们接待自己一行,为自己这些人讲解投资环境。
下班后,郭亮闷闷不乐地回到租住的地方。黄大爷很神秘地将郭亮拖到一边,小声问道:“小郭……郭局长,到底怎么回事?”然后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郭亮见他毕恭毕敬的样子,惊讶地问道:“什么怎么回事,你不说清楚我咋知道?”
“我孙子的事啊。”黄大爷一脸的喜色。他说道:“今天省中医学院的那个给小乐看病的教授打电话过来,说是要我们祖孙俩再到医院去进行第一阶段的治疗。还说治病不要钱,吃饭住宿也不要钱,说是有人帮我已经出了钱。这个出钱的人不是你吧?我可不想接受。”
郭亮心里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说道:“这个人肯定不是我。你管他是谁,只要能治好小乐的病就行。人家既然不愿意说。你就装着不知道就是。黄小乐的检查结果出来了?”
想不到梁倩英真的出钱为黄小乐治病,看来她得带的那个破烂瓷器还真可能是元青花瓷。这也太牛皮了,人家长期在外面寻找还不一定能寻到,她却不知不觉地得到了一个。难道所谓的“踏破铁鞋无处觅,得来全不费工夫”就是指的这么一回事?检漏也听说过。听说有人在文物市场几元钱就捡到过价值万金的宝贝,但真正发生在自己身边,郭亮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她的运气太好了,怎么财运跟着她走?
“出来了,说是康复的希望不大,但也不是毫无可能,要治疗一段时间才能确定是不是继续治疗。”黄大爷无可奈何地说完上次检查结果,然后不安地问道,“真的不是你?那会是谁呢?难道这个世界上真有不留名的好人不成?这可不是一笔小钱,上次检查的时候,我问了那个教授说是第一个疗程就需要十几万的钱。我还在犹豫是不是把这栋房子卖了。谁会这么好?”
郭亮说道:“也许是因为你或者小乐做了好事。人家感谢你们,所以为你们出这笔钱。我敢保证人家不是害你,你放心去就是。先治疗一个疗程,如果效果好,我们再想办法。”
突然,黄大爷一下跪了下来,说道:“郭局长,你是我们祖孙俩的救命恩人啊……”
郭亮吓得往后连退几步,再冲上前将黄大爷扯起来,急忙说道:“黄大爷,你老这是干什么?说了不是我。是……”到底还是没有说出梁倩英来,因为他不想把这事闹得到处都知道,更不想扯出那个检漏来的元青花瓷。梁倩英按照见者有份的心理给黄小乐一份治疗费也是应该的,郭亮觉得没有必要让黄大爷感谢她一辈子,让黄大爷一直挂念着她的好。
黄大爷心里认定了是郭亮做的好事,特别是郭亮说的“如果效果好,我们再想办法”几个字,让黄大爷深信自己的判断。他嘴里念叨道:“我知道,我知道。郭局长真的是好人啊,我从见你第一面就知道。”
郭亮见他把这事算到自己身上,只好无奈地说道:“我说了不是我。等黄小乐完成这个疗程之后。我带你们一起去见她。小乐认识这个人,她确实也喜欢小乐。”
黄大爷还是将信将疑,正要追问那个人是谁时,黄小乐从客厅里跑出来。看见郭亮就大声喊道:“红薯哥哥,你下班了?今天的动画片真好看,你看了吗?”
郭亮回答道:“我一直在上班,没看。”
正说着,郭亮的电话响了。电话是一个很陌生的号码,他按下接听键,一个熟悉的声音传了出来:“郭局长,听得出我的声音不?”
声音虽然熟悉,但说话的口气却异常罕见,在郭亮的印象中。这个人说话一向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他一时有点失神,直到电话里又传来那个人的声音时,郭亮这次有点口齿不清地说道:“肖书记,你好。我没想到……”
对方大笑起来,说道:“今天下班回家后突然感到有点无事可做。就打了你的电话。你吃晚饭了没有?”
郭亮自然不相信肖国华有如此闲情逸致,他连忙说道:“还没有。没有心思……”
肖国华又是大笑:“呵呵,失恋了?姑娘是谁啊,让你如此失魂落魄?我今天请你吃晚饭,怎么样?”
郭亮不好意思地说道:“还是我请肖书记吧……”
他知道肖国华肯定是找自己有事:什么事呢?难道是开发区的事,还是市里人事变动,抑或是县里有什么变动?按道理市里人事变动的话。肖国华绝对不会找他。
肖国华说道:“我知道一个地方,外面看起来不怎么样,但里面的味道确实不错。半小时后我开车来接你,你到你们局附近那个电影院门口等我。”
郭亮再次大吃一惊:他来接我?但嘴里应道:“好,好的。”
电影院其实并不在水产局附近,离水产局好远。属于城郊交界处。虽然水产局本身也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