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尉心里很不是滋味:那件事自己吃了大亏。而且还是自己宁人息事。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自己失了面子又落了底子。他说道:“大水冲了龙王庙。我当时可吃亏不小啊。这次你得帮帮我,多少弥补我一点损失。郭县长,你说呢。”
郭亮没有装逼说什么开关厂是公家的自己无权损害它等废话,而是说道:“说起吃亏,我吃的亏还真大呢。当时我无缘无故挨你们揍了不说,我一个好朋友还被高岭建工集团给撸了。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他混的怎么样。咱们痛都痛了。可你们没有后遗症。”
韩尉脸上一阵尴尬,也只好虚笑以对,现在想来自己确实是孩子气了一些,为什么当时一定要坚持将那个高岭建工集团副总龚建良给开除呢?这对自己没有一点好处,反而好了那个老总杨向文,那个家伙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一段高速公路的建设权。估计那家伙躲在被窝里狂笑了好久吧。不行。这次回去一定得给他下点药,多少得出点血才对。
但韩尉的心思很快转了回来,笑着问道:“郭县长,你是不是天天喝高乐高?”
郭亮先是一愣,接着明白了他的意思。笑道:“机缘巧合。在我看来,你才是天天喝高乐高呢。你现在是有名的企业家,在我们县可是名气不小,知道我郭亮的不多,但知道你们中元国际和你韩经理绝对不少。。”
韩尉笑了笑,走到沙发前坐下,说道:“真是没看出来,怪不得怪不得。我以前有眼不识泰山,现在算是改邪归正。”接着他自豪地说道,“当官我是不行了。就靠做生意赚点小钱。你知道,我这个人很知足,一个月能赚一万二万的就够了。呵呵,别的没有,现在钱倒是存了一点。我也就这一点能比你强一些。否则,我还不羞愧死?”
郭亮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问道:“估计你现在是百万富翁了吧?”他知道自己存折上的数字早超过了一百万。
韩尉道:“百万富翁到没有,五十万富翁差不多了。我现在给自己订了一个目标,就是十年之内赶上许昆山。”
郭亮一愣:“许昆山?他有很多钱吗?”
韩尉笑道:“我知道你不认识许老板。他啊,人脉厚得很。听说他的资产上亿,在我们省办了一个光缆厂,在湘湖省办了一个电器厂,此外还有一个软件公司。对了,他在你们双清县还有一个煤矿呢,你应该听说过吧?什么时候我带你认识认识他。跟他搞好关系,对你的仕途有好处。”
郭亮笑了笑,说道:“我找他干什么?你是韩少,我找你不就得了。你爷爷是副省长,想帮我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韩尉说道:“不瞒你说,如果不是吴卉,我还真愿意帮你。郭亮,我问你,你真的和吴卉在谈恋爱?”说着。双眼紧紧盯住郭亮。
郭亮反问道:“这得告诉你吗?”
韩尉说道:“我比你年纪大,在社会上闯的时间比你长,我今天跟你说一句真心话吧。吴卉那小妞长的是不错,你看见她就喜欢上她。很正常。可人家是什么身份?人家的父亲马上就要升了,你虽然相对于其他年轻人来说进步很快,但你是沙滩上起楼,没有基础起不高的。现在她也有二十岁了,已经到了谈恋爱的年龄,她家里绝对想找一个门当户对的。我都感到有点配不上她,你又怎么可能呢?一个副处级,你父母又是普通的大学老师,在她面前,你可以说是没钱没地位。你何必凑这个热闹?”
郭亮说道:“你这次倒是说了一句真话。你还真是配不上她。韩少,你今天来是谈收购事宜的还是来劝我不谈恋爱的?”
韩尉心里的怒火直冒,但也不好发作。强行忍下冲动,语气生硬地说道:“谈收购事宜的。”过了一会,他又问道。“郭县长,你看这事你们这方是不是加快一点进度?拖得太久,没意思吧?”
郭亮说道:“我也希望加快进度,可是你们的报价也太低了一点,还有就是对工厂原来的职工处理太草率了一些。你们完全将里面的职工、技术员当包袱在处理,这两点我们不敢苟同。另外,这个工厂是老企业。不是新建的高新技术企业,按政策无法享受三免二半的税收优惠。如果按你们提出的收购方案,我们的压力很大。想必韩经理也明白我们有这些难处,否则,这收购方案早就通过,不会拖到现在。”
韩尉说道:“可据我所知。这个收购方案你们官方已经通过,只剩下了下面一些人在唧唧歪歪,影响了具体谈判。郭县长,你现在突然提出这几条,可是全盘推翻了以前达成的共识。我们前面不是白忙了?要知道。我们中元国际是一家国际性大公司,之所以收购这个行将倒闭的开关厂,并不是看在它能为我们中元国际能赚多少钱的份上,而是出于我们跟双清县政府良好的私人关系上帮忙的。想为你们政府接过这个包袱,利用我们中元国际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宽敞的销售渠道以及海量的资金,帮助它走出困境,让它重新成为一家明星企业。这不但可以让更多的工人增加收入,也为你们政府官员增加政绩。”
郭亮听他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心里不由也有点佩服这个纨绔子弟。他说道:“我们也是基于想让这个开关厂走出困境才迈出这一步。但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困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你所提到的经济效益方面的提高。第二就是你没有提到或故意回避的该厂职工的稳定。按你们的方案,所有职工一次性下岗,将几百工人全部赶到社会上自择职业。这实在强人所难,而且你们的收购价格又如此之低。这些钱只勉强够我们安排下岗工人的,等于白送一个厂给你们。”
韩尉说道:“怎么能说是白送一个厂给我们?我们可是花了真金白银才收购的。现在全国下岗的例子不是少数,到处都是。只要涉及到国有企业改革就没有不下岗的。相对外地而言,你们这里下岗职工的数量还算少的,一个县才下岗几百人算什么?
至于收购价格的高低,这是与开关厂现在的境况相对应。工厂没有一台最新购买的设备,里面没有一间现代化厂房,外面没有稳定的销售市场,迄今为止厂里也没有一个形成一个有名的品牌产品。我们就是想提高收购价格也找不到理由啊。再说,一旦我们购买这个厂,将来还是要招收工人的,只要这些职工真的有本事,他们还是一样可以进入我们的厂里工作,我们总不能到月球上找工人吧?郭县长,你也知道现在没有一家企业愿意养闲人,没有一个老板愿意养做不了事只知道烂事的家伙。开关厂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还不是因为这类游手好闲不干实事的人太多?”
说实在话,郭亮心里有点认同韩尉的说法。如果是他自己收购这个工厂,他也会将这些坐吃山空的人全部赶出去,然后再重新从中招聘一些对工厂有用的工人。
据郭亮所知,这个工厂里养了不少股级、科级干部。这些人几乎都是官场不得志最后被安排进来养老坐等退休的。这些人不但不干活,还不断抱怨当领导的对他们不公平,对工厂的管理、生产横加指责。很大事情都坏在他们手里。让中元国际做恶人给这些蛀虫来一个雷霆一击,将这些家伙全部打回家,还真是大功一件。
(感谢书友516233337、yyn…1002、kzt、zhoa1965、中庸之道、只有上册、笑春风008的等书友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未完待续,)
第244章 (成功)
可是,这么低的收购价格又相当于政府白送一座工厂出去,郭亮还是觉得不妥,加上科委王副主任那些知识分子的反对,如果郭亮在协议上签字,无异于给自己带上一顶“卖国贼”的帽子。
想起肖国华的嘱咐,郭亮面对韩尉有一种失败的感觉:完全同意?不心甘。否决?又不可能。郭亮心里问道:“该怎么办好呢?”
他唯一相信的是韩尉和他身后的中元国际收购这个厂是为了赚钱,绝对不是他嘴里所说的什么看在私人关系上帮忙。现在就是傻子也知道商人不赚钱不会干活。他突然想到自己第一次和韩尉见面时韩尉所说的那些话:“……,最高层次的就是我们中元国际这种商人。将别人低估的、不要的企业买下来,然后将价格提高十倍、百倍地卖出去。这才是商界的高手。……,你知道我们上半年做的一个单不?丽津市一家纺织厂,我们二千五百万买下来的,仅仅将这个纺织厂改为公司,将门楼稍微修整了一下,将厂里原来那些贪官给撤掉,然后再卖出去。……,我们卖了八千三百万!这还是我们熊总看在人家副市长的面子上,否则非要一个亿不可。……”
想到这里,郭亮心里一下亮堂起来,他问道:“韩经理,据我所知,你们中元国际已经收购过不少企业吧。”
韩尉马上自豪的说道:“那是当然。我们中元国际的神通不是你所想象的。很多企业经过我们一运作,立马起死回生,一下子从亏损企业成为盈利企业。”
郭亮认同地点了点头,问道:“这次你们准备将它卖给哪一个下家?”
韩尉先是一愣,急切地说道:“什么卖给下家?我们都是自己经营自己管理。……,当然,如果有人看在企业效益好的份上要购买它,我们中元国际也会考虑的。做生意嘛,怎么赚钱就怎么做。我们是国际性大公司,不会如某些人一样将企业看成自己的子女,必须紧紧抱在怀里才放心。”
郭亮说道:“就我知道的,你们中元国际好像没有真正经营过一家收购的企业。都是今天买进来,明天卖出去。我相信你们也一样会这样对待开关厂。”
韩尉有点尴尬,一时不知道如何说话:
他们中元国际本来就是一家皮包公司,利用它所掌握的人脉关系到处低价收购国营企业,然后将它们卖给那些早已经相中这些企业又无法低价得到的老板们。他们这次之所以看中了开关厂,是因为有下家愿意接手。下家已经开出了收购价,他们中元国际就用下家报价的四分之一与双清县进行谈判。
如果那个下家直接找县政府谈收购,他首先得找关系,必须送礼找到有关管事的官员才可能得到合适的价格。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不说,最麻烦的是工厂在职工人的处理。而让中元国际出面。韩尉他们到了县里,不但不需要掏钱请县里的领导,反而是县里的领导争相请他吃饭、潇洒。很多繁杂的事情别人费九牛二虎之力未必能办妥,而韩尉只需在酒桌上说一句,事情就能迎刃而解。对被收购企业的估价。那些想拍马屁想通过韩尉结交韩副省长的人不但不会提高企业的估价,往往有意帮助韩尉压低企业估价,透露企业的一些*或把柄,和韩尉一起找企业的漏洞,以达到压低估价的目的。将优良资产当普通的资产甚至当劣质资产都有可能。
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比如对某国营企业某台花二百万元、进厂时间超过十年的进口机床估价,如果是普通人想购买。卖主常常会以设备性能完好、设备保养完好、使用次数少等理由来提价,同时综合考虑外面同类机床的价格、机床原来进价、人民币汇率变化、买主的急迫程度以及企业对机床的依赖程度等各方面的因素来做出较高的报价,然后双方进行谈判,讨价还价之后最终估价可能是一百万元一百五十万。如果性能超过同类国产设备,估价甚至可能超过二百万。
而如果是如韩尉一样有来头的人,则简单多了。按照设备进口的时间和财务报表上的折旧率随便计算一下就是。这台设备往往被他们按按折旧之后的残值来估价。估价很可能低于二十万,十万五万都不是不可能。他们这个交易价不仅合理合法而是快捷迅速,也许一个电话就能搞掂。对于他们,估价几乎是凭他们的良心来决定,而这些人的良心往往是黑的。
当收购过程中出现麻烦如工人闹事时。普通收购者往往又要花钱救助官员,被迫提高收购价格。而韩军他们却可以装着不知道躺在家里看电视,当地官员就会屁颠屁颠地去摆平。
当韩尉在猜测郭亮知道多少情况的时候,郭亮心里对那个中元国际的董事长熊致远佩服有加:这家伙利用美籍华人的身份建立合资公司,然后用高价聘请高官子弟或人脉强大的人帮他低价收购公司,赚取巨额差价,做的真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郭亮说道:“俗话说在商言商,你们尽量用最低的成本购买这个开关厂,将来再高价将这个厂卖出去,赚取巨额利润。这个行为在我看来也无可厚非,很多风险投资商不就是这么干的吗?我想谁也无法阻止你们。”
韩尉连忙说道:“是啊,这本来是正当的商业行为,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收购企业的价格高低只与我们这些员工的谈判技巧有关,里面肯定没有什么猫腻。”
没有猫腻才怪!
郭亮说道:“但你们也应该综合考虑一下吧,至少得让我们这些经办的人过得去。比如这个开关厂,你们把收购价格定得这么低,条件又这么严厉。导致下面的干部职工反应很大。你们买下这个厂之后卖出去,你们可以拿着赚的钱大笑着离开,可我们这些人留在这里要被他们骂一辈子。你们于心何忍?”
韩尉心里冷笑道:谁要你们想巴结省里的领导,谁让你们想升官发财?世上哪有免费的午餐?原来你郭亮也是俗人一个啊,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可惜,两边讨好是不可能的。本来这事是由秦云那个副县长负责的。你眼巴巴地跑过来接手这个职位揽下这档子事,谁要你运气不好?副县长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但他说道:“郭县长,我可不明白你的意思。你我算是朋友了,我们怎么可能让你为难呢。要不这样。我们双方都退让一步。你不提其他额外的要求,我们把价格提高一成。这样大家都能过得去,领导肯定也不会说你什么,我想我们熊总也不会责备我自作主张。你才担任副县长职务,我们总该得支持一下。
还有,我们中元国际不会忘记帮助我们的朋友,以前答应给秦云副县长的,我们给你双份。这该可以了吧?至少是你两年的工资收入。这是我看在是朋友的份上,其他人都没有。我们中元国际做这种生意主要靠的是人脉而不是金钱。如果这事顺利,我不但带你结识市里的领导。还带你和许昆山许老板见面。”
郭亮说道:“我的好处费就免了,至于带我见许老板,那也没有必要。……,还是谈那个合同里两个关键的问题吧。第一,收购价格至少提高五成。第二。工人必须留下一半。”郭亮之所以提出工人留下一半,完全想刚好地安定那些职工。虽然大家都知道开关厂迟早要招人,但那些职工可不会这么想:将来谁知道招谁?当然,即使留下一半,也有职工会有意见。但矛盾减少了不少,因为下岗的那一半要么是没有技术没管理能力,要么就是没人脉没后台。有能力闹事的都留下来。走出去的想闹事也闹不起来。
韩尉瞪大眼睛看着郭亮说道:“郭县长,玩人也不是这么玩的吧?提高五成?那我们将来吃什么?而且……而且我就是真的提高五成,请问你将来如何在双清县立足?人家秦云副县长已经谈得差不多了,你这么突然把收购价提高这么多,这不是打他和其他朋友的脸吗?绝对不行!”
郭亮说道:“不存在什么打脸不打脸的事,这是谈判。既然谈判没有签字就存在价格变化的可能。如果我将这个开关厂拆开卖,地皮归地皮,设备归设备,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