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一品仙娇 >

第161章

一品仙娇-第161章

小说: 一品仙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执事弟子脸上的笑容更甚。
  山壁上共有四圈窑洞。越是底层的丹房。品阶越高。地字号丹房是第二圈,在天字号的上面,与地面相隔十来丈。
  执事弟子御剑飞到第二圈的一个窑洞前。将青玉牌平贴在红褐色的石门上。
  “哗啦——”,石门向上升起。
  一股凉爽之气自里面冲了出来。
  执事弟子转身,双手将青玉牌呈给沐晚:“沐师叔,这是开门的玉牌。您请收好。三个月内,您随时都能进房间炼丹。无需再支会小的。三个月期满,请您记得归还玉牌,或者来找小的续租。不然,不但要补交灵石。每天还要扣十点贡献值。”说着,他又转过身去,指着门旁的石壁。继续解说,“如果要关门的话。您只要将玉牌贴到石壁上即可。炉口平时是封着的。开炉炼丹前,您也要先将玉平牌贴在炉口的基石上,将炉口打开。”
  “好的。我知道了。”沐晚点头。
  执事弟子抱拳行了一礼,御剑离去。
  沐晚走进丹房,将青玉牌贴在门旁的石壁上。厚实的石门果然轰然落下,将门封得严严实实。
  她环视四周。
  房间方方正正的,不大,四面和天花板也都是石壁,却和外面的石壁明显不同,不但被收拾得很平整,而且还涂抹成了雪青色。
  整间房间纤尘不染,只有一道石门,以供进出,没有窗户。四面的墙角都摆有一只盛满冰块的小铜鼎。凉爽之气,正是源自它们。鼎上隐约有阵法波动。沐晚忍不住定睛细看。原来是初给寒冰阵。鼎中的冰块是阵法生成的,无需人工添加。
  正中的地面上有一块半尺高的圆形石台,呈暗红色。应该就是执事弟子所说的“炉口”。
  沐晚快步走过去。石台并不烫手,只是温热而已。她将青玉牌平放到上面。
  “轰——”,圆形的石台正中间分成两块半圆,徐徐打开。
  热浪立时喷了出来。
  沐晚不由退后一步,避开之。
  炉口大开,火红的炉灶映得房间里红艳艳的。
  第一波热浪过后,房间里的温度稍有上升。四只小铜鼎皆不住的闪出金色光圈。
  又因为没有产生第二波热浪,所以,十息之后,房间里的温度又恢复如初。而四只小铜鼎也不再发出金色光圈,依旧默默的立在角落里。
  沐晚先是从护腕里取出一个厚实的圆坐垫,安放在炉口前,旁腿坐下。然后,深吸一口气,她才拿出星月鼎,往里注入五色灵气。
  按照程序,炼丹之前,她得先“开鼎”,目的是让星月鼎预热,受热均匀。不然,呆会儿炼丹时,炸炉的可能性会提到五成——炼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也就是丹气。正常情况下,丹气会从排风口排出。但是,丹气一旦失控,猛烈上冲,直接破鼎而出,则为炸炉。炸炉的后果,最轻也是,掀翻鼎盖,药材报废;至于鼎毁人亡,炸掉半座山的惨烈情形,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炸炉也是常有的事。尤其以新手炼丹和研炼新丹两种情况,炸炉最多。是以,身为丹修,一年到头,有谁不炸那么几次的?炸炉不可怕,但是千万做好防范措施。开鼎,就是措施之一。
  沐晚用神识举起星月鼎,使之悬浮于炉口上方,不紧不慢的打着转儿。
  鼎身慢慢的变得亮堂起来。
  还不够!
  继续。
  过了半刻钟,星月鼎通体发红,跟块红炭一般,没有一处色泽暗淡。
  差不多了。沐晚将之稳稳的放置在炉口之上。
  第二步,调温。
  现在鼎身炙热如火。不能立刻放入药材,否则会“糊锅”的。必须先将温度调低。
  降温的方法是打开通风口,保持鼎内空气流通。
  通风口有两处,一是注风口,位于鼎底,另一处是排风口,位于鼎顶。两处的大小都可以自如调节。从而实现随意调温。
  沐晚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先打开上面的排风口,然后才打开底部的注风口。
  “呼——”,星月鼎的排风口喷出一股白色的热气。转眼就不见了。
  这是鼎内原有的空气。现在已被排空。
  鼎身的红色渐渐褪去,几十息后,恢复如常。
  至此,前期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可以炼丹了。
  沐晚决定先炼养灵丹。广仁老祖的笔记里也建议从养灵丹开始入手。虽然它的药材多于辟谷丹,但是。要炼丹过程中,用到的炼丹手法却比辟谷丹要少,同时,整个过程都是要求温度保持不定。不象辟谷丹。整个过程中会有三次变温。
  她先将调好两处通风口的大小。刚刚是全开,现在只要打开三分之一的注风口,和四分之一的排风口即可。
  于是。星月鼎慢慢的又变亮了。大约十息之后,它通体明亮。状态也稳定了下来。
  可以放药材了。
  沐晚取出一只下品储物袋,从里面取出一份养灵丹的药材——广仁老祖的笔记里有现成的丹方。在客栈里,沐晚已经按照丹方配了十份养灵丹。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她又检查了一遍,确定准确无误后,才用神识揭开鼎盖,将一份药材倒进去——通常,象养灵丹这样的基础丹药,都是一次添加完所有的药材。而中阶以上的丹药,象蕴灵丹之类的,什么时候,添加哪味药,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丝毫不能出错。否则,炼出来的,十有八九是废丹,甚至是毒丹。搞不好还可能会炸炉,很危险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广仁老祖的笔记里,总是反复强调炼丹的严肃性,以及不按流程操作的危险性。
  药材入鼎后,沐晚迅速祭起小炼丹手——基础炼丹手法,共包括六个手诀,主要用于封闭丹鼎,防止丹气外泄。
  封好鼎盖后,她用神识将星月鼎举起来,使之匀速的缓慢转动。这叫合药。
  每种丹的合药都不尽相同。以养灵丹为例,它只要求一转。即按照二十息转一圈的速度,转动一圈。越是高品阶的丹药,合药时的转动的次数越多,速度也更快。如九转丹,要求在三息之内,转动九次,非元婴上人不能也。
  转动一周,合药完成。沐晚稳稳的将星月鼎安放到炉口上面,开始制药。
  所谓“制药”就是令药材融化成灵液。整个过程必须神识外放,全程紧盯。因为丹气以制药的前期最多。稍有不慎,丹气上冲,会炸炉的。
  沐晚将神识铺开,全方位裹住丹鼎。里面的情形一览无余。
  此时,药材已经烘热,变得很干燥。鼎内白雾升腾,丹气初成。
  她深吸一口气,双手在胸前翻飞如花,接连打出翻天手。这也是一套炼丹手法,主要是提取药材中的灵液,并且将不断生成的药渣送至底部的出渣口,排出丹鼎。
  制药是炼丹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炼丹成败与出丹的品质。
  养灵丹是基础丹,只需“一制”。这也是行话。每一制,要接连用到九次翻天手,排渣九次。也是丹的品阶越高,越要精制。最高品的丹,要九制而成。
  九次翻天手打完,沐晚的额头已经蒙上了一层薄汗。
  一道炽热的丹气自排风口喷出。鼎内的雾气散尽,底部现出一层浅浅的淡棕色灵液。这些就是养灵丹的丹液。其实,这会儿养灵丹已成。只是丹液不稳定,即便是封于玉盒之中,也保存不了几个时辰。所以,还有最后一步,锁药。
  锁药,锁的是药效尔。
  沐晚先后将排风口和注风口全部打开。
  空气注入,星月鼎渐渐冷却。
  鼎底的丹液也渐渐凝固。沐晚用神识举起丹鼎,以二十息一转的速度,不紧不慢的转动着。
  那些丹液在里面滚来滚去。一圈过后,它们各自凝成球状。
  一共有五枚。
  呃,大小差不多是拇指盖儿大,相差不大。
  丹成!
  
  第246章 丹道亦不易
  
  但是,炼丹却没有结束!
  还有最后一步程序:出丹。
  沐晚深吸一口气,双手在胸前各自捏成指诀,甩出一记流云飞袖。
  “啪!”
  鼎盖,开!
  立时,丹香四溢。
  没有停留,沐晚神识一动,隔空取物,嗖的将鼎底的五粒养灵丹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空玉瓶里,麻利的盖紧。
  丹房里的丹香仍然很浓郁。
  整个炼丹过程近两个时辰。沐晚抓着小玉瓶,吐出一口浊气。
  一份养灵丹的满丹是二十粒。她只炼出了五粒养灵丹,成丹率是二成五。如果是炼气中期的初学者,这是一份傲人的成绩。可问题是,她现在的修为是筑基三层!换成任何一个筑基期的丹修,养灵丹的成丹率最起码也得有七成,并且还应该至少有一成的上品丹。
  差距真的很大。沐晚打开丹药瓶,看着瓶底的养灵丹,叹了一口气。
  一般内行品丹,会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丹形,以大小一致,契合正圆为上佳。她炼出来的这几粒,大小不一,只能算是接近圆形。
  二是,丹香,讲究的是一个丹香内敛。呃,她炼出来的这炉丹却是香气扑鼻,沁人心脾。
  三是,丹色。上品丹的色泽要均匀、柔和。她的丹,艳丽得很。
  四是,丹味。
  沐晚取出一粒来,轻轻捏碎,用舌尖添了一下。唔,口感焦苦,有糊味。
  通过以上四条。她的第一炉丹只能定为下品里的次丹,也就是没有炼废而已。
  这样的丹,丹毒很大,不可连续服用。
  是哪些地方出了问题呢?沐晚将碎丹放回小玉瓶里,闭目反思。
  首先,她在脑海里慢慢的回忆着刚刚的炼丹过程。每回忆一步流程,就用老祖的炼丹笔记与之对照。
  于是。她发现了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说。封鼎时,小炼丹手起码慢了两拍,不够利落。延误的后果是。药材在鼎底烘烤过度,从一开始就影响了丹味;合药时也有问题。转鼎时,她未能保持水平。后果是,合药不匀。一来影响丹味;二来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而制药这一步。简直是毛病重重,惨不忍睹:翻天手打在鼎腹的外壁上。忽高忽低,以致于鼎内的丹气激荡。居然没有炸锅,真的值得庆幸!同时,药渣处理太毛糙。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最后一步,锁药也是完全没有做到位,使得丹香外泄严重。
  回忆完了。沐晚又在脑海里过了一遍炼丹的流程。然后,再每个过程都尽量细化。在脑海里模拟炼丹——这是她磨剑的经验。在脑海里反复研磨过程,先谋定而后到,省时省力,事半功倍,效果杠杠的。
  一遍,远远不够!她反复研磨了三遍,直到每一个细节都记得滚瓜烂熟。
  再次睁开眼睛,沐晚准备炼第二炉丹。
  不过,在炼丹之前,她必须先“净鼎”,就是清理鼎内的残渣。如果不清理干净,污了药材,是直接废丹的节奏!搞不好还会炸锅。
  方法很简单。如果是冷鼎的话,用干净的冷水反复冲洗鼎内,直接残渣排尽;如果是热鼎,则要换成温水。不然,冷水浇进热鼎,肯定会影响丹鼎的使用寿命,严重的话,丹鼎还有可能会炸裂。
  刚刚才炼过一炉丹,星月鼎又一直放在炉口上,是热鼎,所以,只能用温水。
  很好办!
  沐晚使出水球术,将体内的水灵气凝结成水,迸出指尖。一息不到,她的右手食指尖上就立着一个拳头大的水球。
  “起!”她用神识裹着这个水球在炉口上来回滚了几滚。
  水球迅速变热。
  担心最里头的水还是凉的,沐晚继续用神识裹着水球,摇了摇,又到炉口上滚了一个来回,然后才扔进鼎里。
  水球“哗啦”落下,冲掉了鼎内的一大块药渣,自底部的排渣口流出。
  “滋啦”,水落进炉口里,瞬间被直接烧干,连丝白汽都不曾冒出来。
  如此反复冲洗,直到鼎内没有丁点残渣污垢为止。
  沐晚开始炼第二炉养灵丹。因为鼎是热的,所以,这一次无需“开鼎”,直接将一份养灵丹的药材放进去。
  封鼎,合药,制药,锁药,出丹!
  两个时辰后,第二炉丹,成!
  这回的成丹率大幅度提高。她总共炼得八粒养灵丹,成丹率达到四成。虽然仍然是下品丹,但只有两粒是次丹。
  沐晚放下丹药瓶,又陷入反思。
  一个时辰后,她开始着手炼第三炉丹……
  第三天下午,地字十一号丹房的石门“哗啦”打开。沐晚从里面走了出来。
  将近三天的时间里,她总共炼了十九炉养灵丹。前面,成绩提高很快。而后面四炉则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基本上,她炼制养灵丹的能力达到第一个平台期:成丹率在五成左右,基本上不会出现次丹。不过,整整十九炉丹,没有炼出一粒上品丹。
  其余三种丹,因为时间有限,来不及试炼,只能等做完宗门任务以后再说。
  从炼丹房里出来,沐晚忍不住感慨:丹道亦不易!
  回观云岭的路上要经过云霄山。是以,沐晚先给张师叔发了一道传讯符,提出想过去看望他。
  很快,张逸尘回讯:“好啊。我在迎客松下接你。”
  于是,沐晚祭起祥云,飞往云霄山。
  巧得很,在半路上碰到了阳煜。
  沐晚迎上去,停住祥云,抱拳行礼:“阳师伯。”
  阳煜笑道:“刚才炼丹房那边过来啊?”
  沐晚点头,谢道:“您费心了。执事弟子按照您的吩咐,给我安排了一间地字号的丹房。房间凉爽干净。很舒适。这三天,我一直呆在里面学习炼制养灵丹。”
  阳煜闻言,忍不住询问她炼丹的成果。
  沐晚有点不好意思,说道:“第一炉,出来的全是次丹。多炼了几次,才慢慢的绝了次丹。我总共炼了十九炉,专门只炼养灵丹。结果全是下品丹。还好。没有炸炉。”广仁老祖在笔记里说的很明白:成丹率属于炼丹师的秘密,不可随便告诉旁人。但是,炼出来的丹品无须隐瞒。所以。她只汇报丹品,不提成丹率。
  阳煜微微颌首:“不错。炼丹是件熟能生巧的事。初学炼丹,也不要一味追求高成丹率。你先将养灵丹练熟,当成丹率提高到六成左右。就可以考虑换炼辟谷丹。我第一次炼出的上品丹是辟谷丹。前面一共炼了六十七炉养灵丹,都不见有上品丹。师尊知道后。提议我换辟谷丹试试。结果,我才炼了九炉,就出了一粒上品辟谷丹。然后,再转回来炼养灵丹。丹品很快就上来了。”
  “多谢阳师伯提醒。”沐晚抱拳行了一礼。这样的炼丹经历最为宝贵,非门下弟子,轻易不传也。可是。阳煜却详尽的说了出来,真是没有将她当外人。她很是感动。
  阳煜摆摆手。又问道:“你准备回观云岭了吗?”
  沐晚答道:“我接到宗门金色任务令,明天要出任务。刚好要路过云霄山,我准备去看望一下师叔。”
  “刚好我也是给小逸送药去,一同去吧。”
  “是。”
  一路上,阳煜跟沐晚聊起了云霄山的近况:一回山,林定一就宣布闭关了;前天傍晚,赤阳真人突然有所悟,也相继闭关;张逸尘的魂力一年半载的恢复不了,只能暂停修行,安心静养。
  说话间,云霄山到了。
  张逸尘站在山脚的迎客松下,翘首以盼。看到他们,他从心底里笑了出来,迎上来:“大师兄,小晚。”
  阳煜点头,说道:“老祖让我来给你送药,在路上碰到了小晚,所以就一起过来了。你这两天感觉如何?”
  张逸尘爽朗的笑道:“好多了。”他的魂力亏损极大,是以,虽然炼化了聚魂丹,但是,人还是瘦得跟竹竿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