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道长,渡你成仙可好 >

第104章

道长,渡你成仙可好-第104章

小说: 道长,渡你成仙可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谁?你出来!我还有话想问你!”

她从墓碑间穿过,飞到碑林外,落到龙骨上,朝着天空中大喊了一声:“你出来啊!”

一声深深的叹息。
“不是我不想现身,只是我在时间的岸上,而你却在时间的河中。你能听见我说话已是难得。”

荨娘手臂上的封印忽然灼烧起来,烫得她忍不住捂住手臂。

“你是谁?为什么你说的我全都听不懂?”

那人似是笑了一声。荨娘明明看不见人,可凭着这声笑,她眼前却凭空出现了一幅画面——

一座高崖,一棵千年古松。
清风从崖上徐徐拂过。
古松下坐着一个年轻的僧人,一身破旧僧衣,如画的眉目中含着慈悲。

数万年前,西域佛国出了一盏佛灯,以三世佛掌中琉璃佛珠为灯芯,点燃灯芯,即可沟通前世,今世,来世,在时间的长河中逆流而上,或是溯流而下。

佛祖座下的点灯小童因恋上耳鼻地狱的罗刹女,竟妄图以佛灯回到过去,改变罗刹一族的命运。最后失败,堕入无限轮回,在时间中迷失了。

荨娘似乎看见松下的僧人睁开眼睛,朝她一笑,淡如轻风薄雾。
“我与你一样,都是执灯之人。”





作者有话要说:
停更了好多天了好像,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剧情吗?

ps:revolving菌,咱们可以换个思路嘛。不是青帝是谁,而是青帝身上发生了什么。
上来捉个虫。晚上有更。





第160章 混沌之祭
像是在无垠的泥沼中行走。

耳边传来金戈交击之响,还有斧声刀影,人的影子,像是川流不息的河水,静默地从他身边奔流而过,他抓不住,摸不到。

有人唤他:“将军。”

远远地,传来空灵的钟声,那可是为谁撞响的丧钟?

宁渊的意识中藏着的那段记忆,像是一株幼苗破开了土层,从深处探出一段端倪——

那时他才三百多岁,不过是个五岁孩童。

他跟在帝子身边,师从帝子识字学武,修习仙术,食住亦同帝子在一起。有一日他在藏书阁中看书,偶然间发现了一册由司命星君修撰的史籍,上头的讲得是烛龙神封印混沌之境的历史。里头反反复复出现的“天道”二字令他着实难以理解。他便携了书册,跑到云霄殿里去问帝子。

“帝子大人,究竟什么才是天道呀?我们神仙已为天人,有搬山填海的大能,就连凡人的福祸生死也逃不过司命星君的造化之笔,这世上还有比天人更厉害的东西吗?”

帝子将小宁渊抱起来,刮了下他的小鼻子,笑道:“是谁告诉你凡人的福祸生死可以由司命星君操纵的?”

“书里写的呀。”

帝子笑不可遏:“你信那怪老头胡诌!这书就是他自己所写,自然要把他自己夸得厉害一些。凡人的福祸生死,一向只听天道安排,仙人所承担的,不过是维持天道秩序和记录观察的职责罢了。”

“便是天人的命运,向来也无法由天人自己掌控。人人都以为天人寿与天齐,可实际上,天人总有一天也要老去,死去,甚至比凡人更惨。凡人死了,魂魄尚且还能重入轮回,仙人死了,意识就会归于虚无,永远消散了。”

小宁渊缩了缩脖子,一脸惊怕的表情,抓住帝子的袖子不肯松手。
“帝子大人,我有一天也会老,也会死吗?我的意识也会归于虚无吗?虚无又在何处呢?”

帝子不笑了,他的表情慢慢沉重起来,“是的,你有一天,也会老也会死。但你又比凡人幸福一些,你拥有漫长的生命,这样就能放慢脚步,在消亡之前好好去看这世间的风景。直到最后归于混沌之境,成为混沌里的尘埃。”

小宁渊“呀”地叫了一声,道:“虚无就是指混沌之境吗?司命星君的书里提到过的呢。他说,混沌之境每历数千年就会膨胀一次,届时混沌会从封印之地跑出来,一点点将这个世间吞噬掉,而在被吞噬的时空里,所有的生命都会消失。”

他仰起小脑袋,十分不解地问道:“混沌自己也是有意识的吗?它为什么这样坏,不好好在封印之地里待着,偏偏要跑出来呢?”

不等帝子回答,他又捧着书册垂下头去,作沉思状,过了一会,忽道:“混沌会膨胀起来,是因为吃撑了吗?”

他捂着自个儿的小肚子,小小声道:“就像我一样,有时仙女姐姐送来的食膳太好吃了,我一不留神吃撑了,肚皮也会胀起来呢。”

这番童言无忌的言论引得帝子大笑起来,眼角几乎没笑出泪花来。
“小宁渊好聪明呀。是是是,你说得没错,混沌之境之所以会膨胀,正是因为混沌它吃得太饱了。”

小宁渊点点头,一脸严肃,“好了,我已经明白虚无是什么了。但是,什么是天道呢?帝子大人,您还没告诉我呢。”

“天道就是平衡。”
“平衡?”

帝子拿起酒壶,往酒杯里斟酒。酒液很快就满溢出来。小宁渊赶紧叫停:“满了满了。”

帝子收住手,问:“酒溢出杯子了,为什么会溢出来呢?”
小宁渊鼓起双腮,“当然是因为酒倒得太多了。”

“为什么会倒得太多呢?”
“因为酒壶倾得太厉害了,倒了那么久都没把酒壶回正,酒肯定要从壶里跑出来的呀。”

帝子道:“正是如此,世间万物,不论往哪一方倾斜,时间久了,必有祸害。物如此,人亦如是。这世间为了保持平衡,便于冥冥之中催生出一则道法,叫这世间万物无论于哪一方倾斜,最后势必要归正。这则道法,就叫天道。”

“所以你看,月是不是得有阴晴圆缺,潮汐是不是得有涨落,人间是不是得有悲欢离合?世间万物,每一种每一样都有它的两面。”

小宁渊懵懵懂懂地总结道:“所以妄图打破天道,就是妄图打破平衡。这是不对的,是吗?”

“对。”帝子露出嘉许的目光。

“因为天道最大,所以神仙也必须屈居于天道之下,并且以维护天道平衡为己任?”

“是,”帝子的目光愈发慈祥,“这就是我们比凡人拥有更长的寿命,更厉害的能力之所在。”

“既然神仙的责任如此重大,天道为什么要在九重天上留下一个混沌之境呢?混沌之境每次膨胀,最先受到威胁的就是九重天上的仙人。如果仙人不在了,那这世界上不就没有人来守护平衡了吗?”

孩子的思想有时候往往犀利得令人难以置信:“帝子您说了,天道就是平衡,而仙人的职责就是维续平衡。既然如此,仙人肯定是必须存在的呀。您以前还说过,存在即合理。既然仙人的存在是合理的,为什么又要留下混沌之境这样危险的东西呀?天道这样的安排就不合理呀。”

“就好像我喜欢阿鳟姐姐做的饭菜,我肯定是不会把她赶跑的呀。”

帝子沉默了很长时间,最后叹气道:“宁渊,你还小。有些事情,等你长大了,我就会慢慢告诉你的。”

可是宁渊年幼时的那些疑惑,直到他成年之后,帝子也不曾为他解开。

六千年前的夺位之战中,他将青帝引入烛龙墓中击杀,青帝在他和夷神联手引来的劫雷之下魂飞魄散。

他是亲眼看着青帝身死道消的。

泰山神趁他打开烛龙墓之时偷偷潜进北海碑林之中,只等他与青帝斗得两败俱伤之后,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手,夺走了十万殄文。他被泰山神重伤,在碑林中昏死过去,醒来之际却发现青帝竟在北海碑林中死而复生。

仙人魂飞魄散是不可能死而复生的,天道的平衡即是如此,这世间无人可以超脱。

可为什么这种不可能却在青帝身上发生了?

重生之后的青帝宛如新生,似乎完全忘记了他与泰山神结盟反对自己的哥哥,帝子即位的事情。

宁渊追随着这个疑问,一直追着泰山神的踪迹进入了烊铜渊,才在里头发现了另一片与北海碑林极其相似的墓碑。

垂死的泰山君伏在血海中的小岛上,神情哀伤地看着他,笑容里透出冷冷的嘲讽。
他“呸”了一声,长笑起来:“哈哈,神仙?简直就是这世间最大的笑话!狗屁的神仙!我,你,还有九重天上千千万万的仙人,不过是天道的祭品罢了!”

他握着剑,慢慢地蹲下去,抬手捂住泰山君脖子上汩汩流血的伤口。
“你知道些什么,告诉我。告诉我,我可以给你一线生机。”

泰山君粗喘几声:“我活了很久很久了。烛龙神还在的时候,我和帝子就是他座下的点灯小童。那时候的冥间的日夜之分完全取决于烛龙神。他睁开左眼,冥间就是黑夜,他睁开右眼,冥间就是白日。黑夜降临的时候,人的魂魄从凡间飘来,我和帝子便捧起引魂的灯,引那些魂魄渡过黄泉,跳进轮回道里。”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子就这样过去了。这世上知晓修炼之术的人越来越多,打开天梯登山九重天,从此与仙人比肩的凡人也越来越多。凡人去了天上,变成了神仙,神仙死了,魂魄飞散,意识消亡,归于混沌之中。这样一来,这世间死去的人就变少了。死去的人变少了,进入冥间轮回的魂魄也就变少了……”

宁渊蓦地想起五岁那年与帝子的一番对话,他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
然而这个猜想实在是太过异想天开,他几乎不敢相信。

“……因为仙人的存在,这世间的平衡被打破了?”

“呵,”泰山君笑,咳出一口血沫子,“你还不算太笨。”

他的喘息渐渐弱下去了。宁渊刚刚在他脖颈间化的那一剑,倾注了他全部的仙力,泰山君在九重天上曾与帝子有过一站,被帝子打伤后虚弱已极,宁渊那一剑,是可以叫他魂飞魄散的。

泰山君的目光开始涣散了,他躺在地上,朝上伸出手去,似乎要抓住什么一般。
他的脸上浮现出温暖的笑意,叹息道:“呵……无边黑暗里的灯光,多么美丽啊……”

宁渊用力地按住那道伤口,充沛的仙力源源不断地输进去,他惊慌地叫道:“你不许死,快告诉我,你说我们都是天道的祭品,是什么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和下一章均大修过,所以请一定一定要再看一遍,不要跳章,免得情节不连贯。
###
那天这章出来之后,大家反映:一脸懵逼。
我这两天又大修了一遍,希望这次能够让你们看得懂了。那天的写法确实有问题,我简讨,太干巴巴了,我自己第二天起来一看简直没把自己嫌弃死。
希望你们没有因为我断更了两天而抛弃我。修改之后是不是更明晰一下了,请一定上来冒个泡告诉我呀。
虽然是昨天就该发文的,但是昨天写完已经快1点了,还得修改润色,所以就没发了。不知道昨天是不是有人在等更。唔,我最近事情忙完了,接下来到完结,只要不卡文,基本都能日更的~·~





第161章 永夜降临
泰山君的身体化为点点萤光,像是流沙一般从他的指缝间流泻出去,他什么也捉不住。

他追逐着那些光点进入血海内的碑林,将墓碑上的封印一个个打开了。
墓碑上头铭刻的名字叫他心惊,那么多那么多,都是他不曾听闻过的。这些人,据说都是为了封印混沌之境而牺牲的。可万一他们根本不是牺牲了呢?

他简直不敢去想象,这其间是否存在着欺骗。

所有的史籍里留下的都是这样的记载:混沌之境膨胀,吞噬世间,烛龙神为封印混沌之境,携九重天数万仙众,倾所有仙力,以己身为代价,创造了封印。

可万一,他们根本不是变成了封印,而是被烛龙神作为祭品献给了混沌之境呢?

退一步说,如果混沌之境真地被封印了的话,为什么仙人死后会归于混沌?
若是被封印起来,不是应该再也无法出入了吗?

混沌之境每数千年,就会膨胀一次,下一次,又会在什么时候?
下一次献祭,又该在什么时候?

他从小便知道,混沌之境代表着“虚无”,而这世间代表着“存在”。如果他成为混沌之境的祭品,他是不是就不存在了?

不存在,就不会有任何感知,听不见鸟鸣,闻不见花香,也感受不到风的流动和阳光的温暖。
很奇怪,这场大战之中,他一直都身先士卒,从来不计生死。仙人死了,也不过就是魂飞魄散罢了。可奇异的是,他却害怕起“不存在”来。

墓碑上的这些人,去了哪里呢?

时至今日,还会有多少人记住他们呢?记忆已经是他们唯一在这世间留下的痕迹。可万一,那些留有这些记忆的人也不在了呢?

他们留在世间的,还有什么?
这些冷冰冰的墓碑?

可是总有一天,海枯石烂,墓碑也会被风腐蚀,化为齑粉。
他们也就永永远远地消失了,就像从未在这世间存在过一般。

他从烊铜渊里出来,狼狈地回到九重天上,失魂落魄了许久,有一天半夜醒来,看见寝宫中那一豆灯光,在浓如墨色的黑夜里闪烁,他忽然想起泰山君魂飞魄散前说的那句话来。

无边黑暗里的灯光,多么美丽啊。

他捧着这盏灯,去了云霄殿。他想问一问帝子,天道让仙人存在,只是为了在遥远的将来,让他们变成混沌之境的祭品吗?

天钟响起来,钟声在黑夜中传得很远。他从云霄殿旁的云梯拾阶而上,爬到云霄殿顶,帝子果然就在那里。

“你来了。”

他沉默地走到帝子身旁,与他并肩而立。
云霄殿顶,风很大,他手中的灯盏闪了两下,烛火就熄灭了。黑暗重新笼罩了他们。

“在烊铜渊里,泰山君与你说了些什么?”

“他说,我们都是天道的祭品。”

“你害怕吗?千年万年的寿命,原是为了命定的消失。虽然仙人都知道,总有一天他们会消失。但是等到仙寿尽时身死道消,和不得已被混沌之境吞噬,感觉总是不一样吧。”

他握紧双手,用微微颤抖的声音说出埋藏在心中许久的话语:“帝子大人,我……非常害怕。”

“有时候,我会想,我是不是真地在世间存在过?我是不是,只是某个人的一场梦,某天他一觉醒来,我便会消失?”

“被混沌之境吞噬的人不会在世间留下任何痕迹,除了与那个封印有关的人,谁也无法打开墓碑上的封印。没有碑文,谁又知道那些碑文是谁的?”

他看向帝子,“北海里的那些坟墓,是您立的吗?”
“是。”

“为什么您没有成为祭品?”
帝子笑起来,“大概是因为……我是唯一一个看穿了烛龙神阴谋的人吧。”

“青帝呢?”
“他是我的影子。”

“原来如此。”他抬起头,望向浩瀚的星海,“你可以杀死一个人,却唯独杀不死他的影子。只要有光存在的地方,影子一定存在。难怪,他可以死而复生。”

他的声音飘散在稀薄的雾气中,非常之轻。

“帝子大人,下一次献祭,是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
“您也不知道?”

帝子站到阑干边上,大风鼓荡起他的衣袖。
他说:“但是,烛龙神留了一招后手,下一次献祭,还轮不到我们。”

“是十万殄文?”
“对。”

“可是十万殄文被泰山神藏起来了。”

帝子朗声大笑,“怕什么呢。有你在。你是烛龙神的右眼,你一定可以找到十万殄文的。”

“若是找不到呢?”
“那便只能由我们来献祭了。”

宁渊垂下眼,“可我不愿意任何人成为祭品。为什么天道会安排仙人献祭?我不明白。”
帝子仰起头,叹气,“是呀,我也还没弄明白呢。”

这一夜长谈之后,他便被帝子冠上莫须有的罪名流放到冰极之渊。他心中明白,帝子是想让他代替自己守护这个最重大的秘密。

天上无日月,一千年,说过去,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