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道长,渡你成仙可好 >

第105章

道长,渡你成仙可好-第105章

小说: 道长,渡你成仙可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上无日月,一千年,说过去,也就过去了。

又多看了几场枯荣生死,他似乎慢慢地放下了对未来的恐惧。这个秘密压在他心头,唯有他和帝子二人知晓。他有时也会自嘲,若事不可为,他找不到十万殄文,恐怕有一天,他和帝子也要像烛龙神一样,做上一回骗子呢。

九重天上的神仙生来比凡人长寿,拥有移山填海的大能,他却羡慕凡人能够轮回。可羡慕也仅仅只是羡慕罢了。

如果他没有遇上荨娘,如果他没有生出私心,或许他会一直这般想。
可缘分,从来就不讲道理。

他还记得,和荨娘坐在天河边上数星星时,曾经问过她:“你觉得做人好吗?”

落日红辉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荨娘的脚一下一下地点着水面。她偏着头,含笑反问:“为什么不好呢?如果我还是一幅画,不会跑,不会跳,也不能说笑,那日子多无聊呀。”

她凑到他身边,捧着脸看他,“难道宁渊你不喜欢活生生的人,反而喜欢画上纸上的人不成?”

她的眼睛像是琥珀色的水晶,清楚地倒映出他的影子。他像是被她嵌在眸子里,身后是漫天的红色的霞光,像是火凤的长羽。

不是的。他在心中默默道,不论是活生生的你,还是画上的你,只要一眼,已足够令我沦陷。
她笑起来,唇边会凹进一个小小的涡儿,那是宁渊做了这么多年神仙以来,见到的最生动的风景。

九重天上有许多神仙,因为漫长的寿命和无聊的生活而厌世,宁渊却从来不会觉得这世间没有意思。至少冰极之渊每天的雪花都是不一样的,他练剑的时候,会用昆仑淬月去接天上降下的雪花,观察它们在剑身上舒展开来的模样。

荨娘偶尔会去冰极之渊看她,给他偷偷带西王母厨房里新出的点心,再用雪花煎上一晚热乎乎,甜丝丝的甘草梨茶。

他们捧着茶碗,并肩坐在雪屋的窗楞边上。荨娘是个没骨头的,坐着坐着就会不知不觉挨到他身上来。

他喜欢她将额头轻轻靠在自己肩膀上的样子。
那一刻他就能忘掉混沌之境,忘掉天道,忘掉肩上沉甸甸的一切一切。

然而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十万殄文,就是荨娘。

天下与她,孰轻孰重?

他不愿意承认自己枉担了神仙之名,其实也不过就是个凡夫俗子。他不愿意取舍,也不能取舍。

耳边的呼喊声越来越大:“将军!将军!”

重韫将剑立在地上,回头看,身后是一片数不清的攒动的人头。那是宁渊记忆中的军队。

热血在他身体里沸涌,一个声音,叫嚣着杀戮,规劝他迷途知返。

它说:“宁渊,你努力过了,但却失败了。用十万殄文遏制混沌之境的膨胀本就是无可避免的事情,你为什么还要挣扎?”

“宁渊,你从烛龙眼中诞生,你身上流淌着烛龙的血。若是它苦心护着的这方天地翻覆,你可忍心?”

他的手,紧紧地握住了剑,手背上青筋暴起。

困住他的幻境并不玄妙,他本可以强行打破的。可动手的那瞬间,他心中却存了一丝犹豫。
强行突破幻境,先天一炁镜势碎裂,镜中所藏的一道混沌之气必会逸出……

那一刻,他识海中忽然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自己,对向而坐。

一个问:“青帝想要用十万殄文扭转北海内的时空,而混沌之境的封印拖至今日,早就岌岌可危,不论青帝动手与否,用十万殄文修补封印之事已是势在必行。这是一局死棋,你可知?”

一个答:“我知道。”

“那你为何挣扎?”
“因为我放不下。”

“爱如水月镜花,是这世间最大的虚妄。为何放不下?”

答话的那个缓缓举起手中的剑,将对面那个人一剑击散了。

神台一片清明,所有的迷茫和犹豫都消失了。重韫抬手按住眉心,他知道,刚刚的自己,已经作出了决定。

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前所未有的冷酷与决绝:“因为我心有不甘,因为——我仍旧想与这天道争一争。”

昆仑淬月的剑影带起的白光,似大雪崩落,从幻境中滚过,那些攒动的人影被卷入剑光之中,碾为齑粉。

地府上空高挂着的铜镜陡然发出一声悲鸣,金色的镜光亮到极致,所有的黑暗都无可遁逃。

极致的光亮只持续了一瞬,那面铜镜便似一只失去了生命的大雁,从半空中跌进黄泉里,转眼就被汹涌的河水卷入河底。

同一时间,血海上空忽然出现一个漩涡,将荨娘与青帝都卷了进去。荨娘迷迷糊糊的,刚刚那个僧人托她给地藏王带一句话,她都还没能听清楚呢,就被一股吸力带出了血海。

落脚的地方是一片怪石嶙峋的湖岸,低矮的石山环绕着一片一眼看不到边际的湖泊。

虽说是湖,却也奇怪,一条河流从西面而来,汇入湖中,可湖床里却并没有水,所有的湖水都倒流到湖心上空,蓝色的水影映在地上,拉出两道长长的人影。

荨娘心头一紧,转身,就看见站在她身后的青帝。

她下意识就想跑,可青帝一抬手,就将她牢牢地钉在地上。

一艘小船,顺着河水漂出来,船头坐着一个红衣女人,摇了摇两只船橹,那艘小船便朝他们漂过来,堪堪停在岸边。

青帝道:“劳阎君送我们一程。”

原来地藏王竟是个女人。荨娘想起那僧人要自己带的话,心中琢磨,这两人莫非是?荨娘心中顿时活泛起来,若这二人关系匪浅,她是不是可以借机请对方高抬贵手,放自己一马?

红衣女人转过脸来,她生了一张令人过眼即忘的脸,分明极美,可事后回忆起来,她的五官面容却始终模糊不清。荨娘想起自己在天上看过的飞天画册,里头的飞天就是这样的。

地藏王朝青帝点头,示意他上船。

青帝带着荨娘跃上船去,地藏王便摇开小船,顺着倒流的河水逆行而上,越行越高,过了一会,荨娘回头看,地上的石山已经变成起伏的线条。

荨娘心中着急,忍不住脱口道:“方才在血海里,有个人托我给阎君您带话……”

青帝抬手在她颈间一按,封了她的声音。

而地藏王自始至终都不曾回过头来,问问荨娘究竟是何人托她带话,带的话又是什么。

小船越升越高,荨娘抬头看去,头顶上忽然出现了一片灰蓝色的海。

地上传来一声震彻天地的呼唤:“荨娘——”

一道人影,踩着月光疾飞而上,紧追而来。荨娘扒住船舷,拼命地扭过头去,几乎要喜极而泣。是道长寻她来了。道长来救她了。

哗啦——

小船忽然冲进了海水之中,视野被漫天的海水覆盖之前,她看到倒流的湖水忽然逆转了流向,朝地上倾泻而下,重韫被湖水打下去几次,又不管不顾地追了上来。

一片黑色的雾气,翻滚着,从四面八方巨涌而来,无尽的黑暗渐渐地,将整片湖泊笼罩起来!

永夜降临。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修完了,推翻重写果然是比一次性写出来更痛苦一些。而且说实话,涉及到这种关于世界观设定的内容,实际上非常难写,一不小心就要写成“科普读物”了【我恐怕还真干得出来……】
我开始存新文啦。等这篇写完就发那个。
链接放一个,点此穿越哦~·~【如果以下链接打不开可能是你们的手机浏览器设置了拦截~·~】
电脑请点:
手机请点:






第162章 惊城之变
明心觉得自己应该这辈子都忘不了那天所见到的天色异变。

黎明前的天空中,从藏蓝色的幕布下透出红色的光,映照在群山之间,连绵起伏的黑色山脉仿佛蒙上了一层壮丽的紫纱。

可也就是在那么瞬息之间,大地像是突然被打开了,滚滚的黑雾从泥沟里翻涌而出,所至之处有如蝗虫过境,所有的生命全都化为齑粉。

他紧紧抓住小倭瓜师叔的手,颤声问道:“小师叔,那……那是什么?”

小倭瓜召出小青龙,带着他骑上去,往高空中飞去。

他俯瞰临安城,才惊觉几乎有一大半城镇都被黑雾吞没了。

小倭瓜按住他的手,稚嫩的脸上透出前所未有的凝重。
“明心,咱们得回城救人。你怕吗?”

明心深吸了一口气,强捺下心中的惊恐:“我不怕。”

“再说一遍,你怕吗?”小倭瓜的问掷地有声。

明心的身子忍不住颤了一下,他的恐惧终于如同洪水决堤。怎么可能不怕呢,那么多人,那么多草木生灵,全都被黑雾吃掉了啊。

“我害怕,小师叔,我害怕!”他哭着道,“可我更怕被你丢下。”

小倭瓜沉声道:“明心你记得,我既然是你的师叔,就绝对不会丢下你。”

他摸了摸小青龙的犄角,双手扣住龙角,长喝一声:“小青,走——”

他们本来被钱塘水族掳到了钱塘江龙宫里。他们两个半大孩子,论修行哪里及得上这些修炼了几千年的水族呢。虾兵们押着小倭瓜来到小太子的墓室里,钱塘君夫人正坐在墓室中央,背对着他。

墓室墙壁上的夜明珠几乎被取下来了,水晶棺中静默地躺着一具尸体,棺材上头点了三盏灯,一盏烛火是绿色的,一盏烛火是红色的,还有一盏烛火为黄色。

小倭瓜一看便知,这三盏烛火象征着生人肩上三把火。

初时他还不是很明白钱塘君夫人为什么要这么兴师动众地把他请回来,直到钱塘君夫人回过身,问他:“你是愿意做小倭瓜,还是愿意当我钱塘龙宫的小太子?”

小倭瓜这才猛然觉察到危险。

他偷偷咽了口口水,顾左右而言它:“钱塘君夫人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不是很明白。”

钱塘君夫人缓步走到他跟前,微微俯身,视线与他齐平。她那双深蓝色的眸子用力地盯住小倭瓜的脸,像是要在他脸上瞧出一个洞来。

“你刚刚唤我什么?”

小倭瓜壮起胆子开口:“钱塘君夫人……”

“呵呵……”她抬手摸了摸小倭瓜的脸,笑着落下泪来,“我本来就该知道,不论是人是仙,死了,这一世也就烟消云散了。就算我把你的魂魄拘在我儿身体里,我儿也回不来了。”

她的笑声越来越大,状若癫狂。

“若不是我生性要强,长年与钱塘君冷战而疏于照顾我儿,我儿又怎么会为歹人所害?如果真地要怪罪,那个最大的罪人其实应该是我自己。”

钱塘君夫人用力地推了小倭瓜一把,背转过身。她仰起头,无声地流泪:“你走吧,趁我还没改变主意。”

小倭瓜用力地握紧了小小的拳头,往墓室门边跨了两步,听到身后传来衣裳簌簌的颤动声,他的脚步就像是被无形的丝线牵引住了一般,再也迈不出。

他的嗓子眼里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住了,生疼生疼的。

作为小倭瓜的这一世,他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后来被钱塘君找到,认作儿子带回钱塘龙宫,可这个地方,却从来都没有给过他“家”的感觉。然而就在这一刻,他的心猝不及防地狠狠抽痛了一下。

原来在他心里,是多么地渴望能有一个家啊。幼年时在崂山下的小镇里见到的三口之家一直都在他心中磨灭不去。

他倏然转身,跑到钱塘君夫人身后,张开双臂,用力地环住了她的腰。

钱塘君夫人身上特别温暖,有一股好闻的香气,就像他曾经在带着孩子上崂山道观里参拜的那些妇人身上闻到的一样。

像是阳光的味道。

他的泪水打湿了钱塘君夫人的衣裳。
“娘!”他唤,抽了下鼻子接着道:“我走了。”

这是他第一次开口唤她娘,应该也是最后一次了。

钱塘君夫人选择放过他,到底是因为她知道有些事情根本无法改变,还是她心软了?
小倭瓜不知道。他以前一直觉得钱塘君夫人冷冰冰的难以接近,他心中敬畏她,实在难以与她亲近起来。可骑着小青龙跨江而过时,他却有片刻的恍惚。

似乎是,他的娘亲,也许就是这样一个人。

那些黑雾在外城,还未漫进临安城内。小倭瓜降到城楼上,掏出象征六道灵台的腰牌,勒令守城官兵道:“我乃六道灵台仙长,临安城外有妖魔作祟,我命令你即刻敲响示警钟声。”

又问:“太守现在何处?”

中元节是临安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每年的今天城中街道人满为患,府衙里需派出巡逻官兵维持秩序,太守亦需坐镇城内,以防意外发生手底下的人找不到他。

那官兵报了个地点,小倭瓜随即驾起小青龙直飞过去,路过清河坊外的宅子,便将明心放下去,吩咐:“你去家里给胖师叔报个信儿,叫他去重家看看,若事不可为,马上把重家人带走。城里的事情无须他操心,我会去找钱塘君帮忙,听见没有?”

明心问道:“那小师叔你呢?你不走吗?”
小倭瓜道:“我还要去找荨娘姐姐,我还得等爹爹回来!”

他见明心面有踯躅,立刻板起小脸,训斥道:“我崂山的门训是什么?匡正震邪!还不快去。”

明心被他一训,咬咬牙,狠下心转身顺着街道往回家的方向跑。

小倭瓜轻呼一口气,身上汗涔涔的,被风一吹,竟然透体发寒。他先找到太守,如此这般将事情的严重性对他说了,并要他尽快叫官兵把民众聚集到寺庙内,请大和尚在门上墙上画上辟邪的符咒。此间事毕,他从腰间锦囊里摸出一枚鳞片。

鳞片是银色的,在黑暗中发出浅浅的光辉。

这是钱塘君以前给他的,说是遇到危难之时,将血滴到鳞片上,他立刻就会来救他。

可现在……钱塘君却想要杀掉他把小太子换回来。钱塘君他以前的话……还做数吗?

没办法了,爹爹还在地府里,荨娘姐姐也找不到了,而他又不知道如何打开黄泉道,还能找谁帮忙?他决定赌一把。钱塘君怎么说也是一方水神,他辖内的土地发生这样的大事,他不可能不管。

即便他真地要杀自己,想必拖到那个时候,爹爹一定已经回来了。

小倭瓜刺破指尖,挤出一滴血珠滴到龙鳞上。那血渗进鳞片里,将银色的鳞片染得透红,一道红色的光柱从鳞片上发出,刺破了沉沉的夜色。

一声长长的龙吟就这么在响彻于寂静的夜空中。

结界之内,正与夷神交手的钱塘君忽然停手,望向结界外的天空。那里,竖着一道细长笔直的光柱。

夷神趁他分神,一掌将他拍出,把二娘子抢了过来,丢进重二郎怀里。
“看好她。”

重二郎点点头,将二娘子扶到一边坐下,从衣服上撕下布条帮她包扎身上的伤口。可是钱塘君在她身上刺的那一‘枪,留下的伤口实在太大,鲜血一直源源不断地渗出,根本止不住。

重二郎垂着眼,双唇抿得紧紧的。

二娘子虚弱地将手放他肩上,轻声问道:“二哥,你为什么不看看我?”
她自嘲地笑了一下,“是不是觉得我现在这个样子特别可怕?”

重二郎从袖间摸出应急的金疮药洒到她的伤口上,低声道:“有点疼,你忍一忍。”

二娘子道:“二哥,你为什么不肯回答我?你看看我呀?你是不是怕我了?”
 “你回答我,你是不是害怕了?”

重二郎抬起头,目光里闪烁着两簇小小的火焰。他从牙齿缝里挤出一句话:“是!我是有些怕你了!如果刚刚那个人说的那些话都是真的话!”

二娘子脸上带着笑,却簌簌落下泪来:“我知道的。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可是我没办法呀,我真地没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