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李嘉诚传 作者:陈衍俊 >

第15章

李嘉诚传 作者:陈衍俊-第15章

小说: 李嘉诚传 作者:陈衍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还极力争取国家教育委员会对汕大的支持和关心。1987年2月,国家教委的专员黄辛白到香港会晤李嘉诚时,李嘉诚再次向黄辛白表示:“为了办好汕大,我什么都肯做。做的工作不仅是100%,而是101%。等汕大的一 切走上正轨后,我会放手在别的地方做第二件、第三件、第四件事情。一辈子做对中国人有益的事,乃是我的基本宿愿。” 
  由是,汕大的教师队伍建设、汕大的教学质量和科研工作、汕大的校风建设、汕大在为特区经济的发展服务上,均有所推进。 
  随着时机的成熟,汕头大学校董会于1987年2月10日成立,并试行校长负责制。李嘉诚先生被推举为校董会名誉主席,吴南生为主席,庄世平、黄丽松、林川、林兴胜为副主席。关于校董会的宗旨,李嘉诚作了郑重的申明:“汕大校董会的成立,旨在协助国家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协助促进汕大的改革开放”。并强调必须依循两大原则:其一,为所有开放及创新之建议须配合国家及省、市之领导政策;其二,为所有方针皆以能配合开放及创新,并于短期内办好汕大为目标。 
  李嘉诚希望,“汕大由于获得海外经济支援,具此特殊因素及优厚条件,今后在学术及人才交流方面定比其他国内大学优越,更见效率及更具特色。由于汕大起步已慢,如不急起直追,自难与国际名学府并驾齐驱。 
  无论如何,本人坚抱信念,继续以无私之心,全力支持汕大。此心此意,永恒如一。” 
  这次李嘉诚出席汕大校董会成立之行,是他第五次莅临汕大。这次他身有微恙,感冒和胃痛,他仍然打着十二分精神专心致志地研究着汕大的前进与发展。在校董会上,他恳切地对校董会诸同仁谈到:“只要大家尽心尽力,我别无他求”“为国家为乡梓为四化培养人才,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数十年的人生道路,我感到人生的最大价值在于奉献!譬如一个清道夫吧,他每天都在勤勤恳恳地工作,把地方和环境都打扫得很洁净,这就是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他的一生就很有价值!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是不能以日历和年岁来计算的。有的人活了一百岁无所事事,结果与草木同枯!”“作为一名炎黄子孙,能力后世留下一点功业,这个辛苦值得!”“我多想挖到一个金矿,贡献给国家啊!”他还告诉汕大的同仁们说:“汕大的事,始终摆在我一切事业的首位。凡是汕大要办的事,我随叫随到。今天叫,明天到。” 
  李嘉诚期望着把汕大办得更开放些;要急起直追;要办成有特色有影响有地位的一流大学;要顺风千里,满载而归。 
  邓小平强调“汕大要办就一定要办好”,“要办得更加开放些。” 
  潮汕的父老乡亲都期望着汕大办成一个培养四化建设人才、培养华侨子弟和港澳台同胞子弟的基地,办成粤东的人才库、智囊团和信息中心、科技中心,为振兴粤东经济、汕头特区经济的人才中心。 
  吴南生先生则强调说:“要把汕大办成华侨、港澳同胞捐资办学的典范和楷模。” 
  汕大的师生员工,无不精神振奋地表示:“一定要办好汕头大学,决不辜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期望!决不辜负华侨港澳同胞的关心和期望!决不辜负李嘉诚先生那一颗爱国心、那一片赤子情、那一股桑梓意!” 
  真个是“心心相印”。 
  在这段岁月里,汕大教师队伍得到增强,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得到提高,管理工作和校风建设有所进步,成为海内外人士关心的一个热点。汕头市居民、73岁的陈志仰老姆,用她节俭的钱,买了两面锦旗,分赠汕头大学和李嘉诚先生,表示了她“一个平民百姓的一点心意”。 
  香港居民周清荣老伯,感于李嘉诚的“至诚”,也主动捐款一万港元给汕大。后已用于汕大附小的图书馆建设。 
  香港国际摄影著名艺术家陈复礼先生,奉赠仙大两幅巨幅彩色艺术珍品。一曰《九寨飞瀑》,其景浩瀚壮观,其势激越磅礴,其情奔腾澎湃,其色凝重鲜明。另一曰《百舸争流》,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妈屿海面,那红日当空、波涛万顷、千帆竞发、天高海阔的瑰丽景观,给人以千帆顺风,鹏程万里,行将满载而归之感。 
  美藉华人(潮州人)、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理学院院长汪建平教授,1986年 7月 7日专程到汕大参观访问。他深情他说:“在美国的潮汕人,都知道邓小平会见了李嘉诚。我是中国人、潮汕人,我是高高兴兴到汕大来的。汕头大学令我越看越高兴!中国很有希望,汕大很有希望。今后,在推荐人才培养人才,在介绍办学经验上,我一定尽力相助,做点贡献。” 
  英国当代著名导演休吉普,受好友著名导演明格林委托,1987年 1月 16日到汕大来拍摄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专题新闻纪录片。他的观感是,“我去过欧美十几个国家,还没有见到过像汕大这样漂亮的大学!短短几年,汕头大学能有这样的规模,很不简单。这是很好的榜样!”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副校长、知名的中古历史学家布朗教授,1987年 10月曾到汕大作访问讲学。他对汕大的观感是:“过去,在报纸上也读过报导看过图片,感到不可思议。现在实地一行,原来这一切都是真的!百闻不如一见。这里有浓厚的教学、科研气氛,和英国任何一间大学相比,毫不逊色!” 
  香港大学前校长、英联邦大学协会主席黄丽松博士说:“汕大的创办,是我们潮汕历史上一件很大的事情。汕大办得成功与否,关系重大。汕大有特别好的条件。汕大办好了,对潮汕和国家以后的贡献,将是难以形容的。这就要靠教职员工们的继续努力,再接再励了。” 
  1987年,李嘉诚分别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和香港大学设立奖学金,为汕头大学培养年青教师,使汕头大学的教师队伍后继有人。是年9月,汕大派出五名青年教师到格拉斯哥大学攻读双硕士学位。在香港大学,则从1988年起,为期5年,每年资助10名青年教师和应届优秀毕业生,去修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与此同时,李嘉诚先生集中力量致力于汕大医学院和附属第一医院的建设。这也是李嘉诚的一个宏愿与宿愿。 
  
  第十七章杏圃新■ 
  献和建树。 
  有人问,他事业的最大成功是什么? 
  应该说,是1972年7月31日所亲自艰辛缔造的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有人间,他事业中最精彩最得意的“杰作”是什么? 
  应该说:是从1979年9月25日起到1981年的入主香港英资老牌财团“和黄”公司,从而形成了国际化多元化的庞大的“经济王国”。
  有人问,他报效家国的善举中最为高兴的事业又是什么? 
  应该说,他所最为高兴最为满意的是独力捐资创建汕头大学。这就是“为国为民之根本”的黉宫伟业。
  又有人问:还有什么事是他“情所独钟”? 
  应该说,是“杏圃新猷”。那就是他所常常耿耿于怀、念念不忘的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及附属二院,还有汕大的精神卫生中心和肿瘤医院。 
  李嘉诚至今没有忘却往昔艰辛岁月的悲凉场景。 
  往昔,在那战乱、动荡、贫穷的年代,当小学教师的父亲,谋职何其艰难,度生何其窘迫寒夜,在昏黄暗淡的煤油灯下,父亲批改作业时所发出的声声咳嗽以及那赢弱的面黄肌瘦的身体 
  面对陋室、寒夜、孤灯和咳嗽声声,年少的李嘉诚卷缩在木板床的薄被里,既倍感为教师者的贫困与辛劳,连自己的身子也不敢随便翻转,生怕对父亲有所惊动,有所打扰 
  日寇的铁蹄踏进潮州,穷凶极恶,父亲带着一家大小,辗转流离,食不果腹祖母大人由于极度惊悸,由于贫穷,由于缺医少药,在澄海后沟长辞人世父亲带着一家人跋山涉水,几经险阻,且舟且行地来到香港,但已体质极度虚弱,身染沉疴贫病交困,日寇侵港,铁路肆虐,经济萧条,民不聊生,水深火热,父亲终于过早离开人间,李嘉诚少年失怙而“东亚病夫”之恶名,也曾多年缭绕于李嘉诚的耳际数十年的人生征途,使李嘉诚对发展文教医疗卫生事业深有所悟。他意识到,“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国民体魄之健康至为重要”,“一个旅居海外的中国人,如果无国无家,再有钱也不顶用。”“中国要强盛起来,在国际上才会受到尊重,这是很重要的事情。”他看到,“人生的病痛对一个人来说,是很痛苦的事。如果科学昌明,又有了钱,患了病,就有办法治疗,健康可以恢复,生命可以挽回。”“一个人如果得了病,得不到好的治疗,有时甚至会丧失劳动力,会增加家庭的负担,增加对社会的负担,本人艰苦、家庭艰苦,社会也艰苦。”因此,李嘉诚在心之深处牢固地树立了“竭诚为祖国的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的坚定信念。 
  《南方日报》、《光明日报》最早于1981年1月14日、1月16日发布了关于“李嘉诚先生捐赠港市500万元,帮助汕头医专附属医院引进医教设备”的新闻。一时轰动全国,引为美谈佳话。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1980年春,全国侨联副主席、香港南洋商业银行董事长庄世平先生曾到汕头访问。参观了汕头医专附属医院,发现这里的仪器很不够,且多落后。庄老对这事很为关心,回香港后,在一次叙谈中,他对李嘉诚谈到了这件事。不料,李嘉诚对这件事也很关心,他对庄老说:“办医疗的事,我很喜欢。应该让他们的仪器设备更完善些!”庄世平说:“法国的医疗器械是很贵的!”李嘉诚说:“不怕!他们需要些甚么仪器就让他们开个单吧,办好医疗,保证市民健康,对社会对国家都十分重要!”“对这件事我十分乐意做”。过后,庄老通知汕头医专附属医院报清单。据悉,医院所报购进仪器项目仅需人民币200万元左右。谁知李嘉诚一下子却赞助了500万港元。庄老又玉成了一桩好事。汕头医专及其附属医院靠李嘉诚的赞助,引进了110多项先进仪器设备,顿时大大提高了医疗质量,扩大了诊治项目,医护人员感到“有用武之地”,促进了积极性的发挥。医院也旧貌展新颜了! 
  继李嘉诚1980年在潮州捐巨资兴建修建潮州医院、潮安医院后,李嘉诚又一次找庄老商量,打算在其他省份的县城所在地,按县级医院标准,再捐建二至三所像潮州医院一样规格的医院,“使当地人民的健康得到保障”,以后再考虑逐步发展。当时,他们取得一致意见后,曾写信给新华社香港分社,表达了这个意愿。 
  在汕头大学挂牌办公、开始筹建工作后,李嘉诚和庄世平再度商议,由于新华社香港分社对前一意愿未作明确答复,倒不如集中力量来武装、办好一所汕大的医学院及附属医院更好。他们再次向新华社香港分社反映了想法,此举得到中央教育部的支持和广东省政府支持。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九日,中央教育部派员到汕头医专检查并评估工作。经国务院批准,汕头医学专科学校及其附属医院遂于一九八三年九月升格为汕大医学院。一九八八年二月三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出《关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支援汕头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的通知》,其文称:“为加快汕头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建设,经各方协商后,我委确定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承担全面支援汕头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任务”。对此,李嘉诚深表满意。有一次,他给好友许伟先生(香港潮州商会常务会董、交际部主任,现总务部主任)打电话,高兴他说:“我告诉您一件最高兴的事,医学院一附院,现在设备完善!与上海二医大挂钩后,医疗水平有相当提高了!”两个好朋友都开心地笑了。 
  事情还得回述到一九八五年春,当汕头大学校本部的首期建校工程已显露眉目之后,李嘉诚已开始积极筹划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新建工程和校本部二期工程的继续推进。这是基于他那“一鼓作气,通力合作,全力以赴,以底于成”的远见卓识和强烈的事业心和天职感,“有一千多万人口的潮汕地区,应该拥有一所一流的现代化的多功能的综合性大医院,应既能发扬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救死扶伤,造福民众;它又应是一所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化的教学医院,在这里培养出一流的医学技术人才,为保证民众健康、为发展特区经济服务。”这就是李嘉诚的构想,是李嘉诚对“杏圃新酞”的期望和寄托,是他对建设新的附属一医院“情有独钟”之所系。 
  1985年4月6日,他在吴南生、林川、林兴胜、罗列和汕大副校长、医学院院长伍正谊教授陪同下,到医学院看望师生员工,了解教学科研情况。 
  李先生看望了八三级八四级医疗专业的师生。他高兴地对师生们说:“祝愿你们,努力学习,成长为中国优秀的医生!”“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你们一 定能够成功!”李嘉诚在听了工作汇报和巡视之后,对在座的人强调说:“现在的医学院已有相当的规模,是在培养高质量的医生了。我们有了好仪器,还要有好老师,才能充分利用好仪器,让好仪器发挥作用。招生要重质。要创造好条件,吸引国外的优秀教授前来讲学。我们的学生也可以到外国去学习几年,再回来服务,为潮汕一带服务。给国家作出大贡献。” 
  李先生看望了八三级八四级医疗专业的师生。他高兴地对师生们说:“祝愿你们,努力学习,成长为中国优秀的医生!”“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你们一定能够成功!”李嘉诚在听了工作汇报和巡视之后,对在座的人强调说:“现在的医学院已有相当的规模,是在培养高质量的医生了。我们有了好仪器,还要有好老师,才能充分利用好仪器,让好仪器发挥作用。招生要重质。要创造好条件,吸引国外的优秀教授前来讲学。我们的学生也可以到外国去学习几年,再回来服务,为潮汕一带服务。给国家作出大贡献。” 
  他说:“汕头大学一定要在中国、在世界成为一所名校,我是有决心的。我一定跟着大家,一定办出个好大学!” 
  他兴奋他说:“我们办事业,决心很重要!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条件够、决心够、运气也好。我们要实实在在地干,汕大的前途是无限的!我有机会为国家为乡亲父老做一点事,是很应该的。” 
  之后,李嘉诚一行又到将要新建的教学医院察勘地址。该院址位于汕头市新发展的东区黄金地带。在东厦路之东,座北向南,四周都是通衢大道。李嘉诚对所选院址很满意,不仅新建的附一医院在汕头市医疗事业的布局上,将填补了发展中的东区地带的空白,便于从四面八方来的患者寻医求诊,而且“医院解决了朝甫的问题,这个问题在香港是很难解决的”,这很“有利于患者的休养与健康的恢复”。 
  4月7日,在龙湖宾馆,专门举行了关于新建附属一医院的建设技术会议。李嘉诚紧握吴南生的手高兴他说:“10年后医院一定要出现新局面!”吴南生也坚定地答道:“10年出现新局面!” 
  在李嘉诚的关心、促进下,汕大医学院新建附属一医院于1987年5月14日试桩,开始建设。汕大校本部的第2、3期建校工程也分别紧接着进行。其中包括了汕头大学的学术交流楼、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