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独立记录:对话中国新锐导演 >

第7章

独立记录:对话中国新锐导演-第7章

小说: 独立记录:对话中国新锐导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压力的时候,我发现我跟他们是一样的。所以我的这部片子是浸染在这种感受当中的。    
    ●现象:纪录片创作的魅力之一正在于它永远有不可预知的东西。


第二部分黄文海(3)

    ●现象:摆在他们面前的永远没有阳光大道,他们也有自己的理想,比如就是想要一套房子,想要20万,但最后我们发现,他们竟完全把这种理想建立在六合彩的赌博之上。    
    ○黄:生活没有给予他们其他的机会,他们如果想暴富的话,六合彩是惟一的机会。底层人的生活就是这样。阿龙,以前也发过,后来又亏了。阿紫拿着单位给的一些钱下岗了,做什么都亏,最后开了这么一家发廊,还得靠阿丘的势力才能勉强维持。牛振宇也曾开过门面经营钢材,后来城市改造把门面拆掉了。即使你想老老实实去工作,但意外的东西太多,人们永远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    
    ●现象:许多人认为纪录片创作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意义也正在这里。在这样的创作中,你必须去理解社会、理解生活、理解别人,而当作品完成的时候,你自己已经得到了很多。    
    ○黄:现在我发现拍纪录片对我是一种生命需要了,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的过程。比如拍《军训营纪事》时看到老师和学生的那种关系,我就发现,这不就是你自己吗?很多时候被拍摄的对象就是你的一面镜子,这时候你就有一种悲悯的感觉了。在电视台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是很冷漠的,纪录片创作不同之处就在于你能在创作中发现你自己,那个人有可能就是你,或者说你以前就是那个样子的,但他是多么绝望,多么悲哀啊。这种悲悯也是对于自己的,悲悯过去的那个自己。    
    ●现象:那在《喧哗的尘土》的创作中,你除了在这些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重新认识了自己,也应该是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家乡。    
    ○黄:从乡下来北京的时候,对老家是很厌恶的,所以我离开了。之后我开始厌恶北京了,我就来到郊区。但是在拍《喧哗的尘土》的时候,尤其在下雨时,我才感觉多么亲切啊,于是想起童年,我才发现这里才是我的家。我的根在这里。    
    ●现象:你的第一部纪录片《军训营纪事》就有了DV的参与,到《喧哗的尘土》所有的素材都是用DV拍的,你正在做的《静静的锯》也都用DV拍摄。跟DV接触这么久了,说说用DV摄制纪录片的感觉。    
    ○黄:这一点上我感受是很深的,DV是一个革命性的东西。首先它大大降低了拍摄的成本,让我能够这样独立地继续做下去,有了DV,我就能够从容而长久地拍纪录片。另外,DV给我的拍摄提供了非常大的自由度。比如拍《喧哗的尘土》,从头到尾就是我一个人,一个机器,两块电池和一堆带子,我随时都可以拍,随时都在待机抓拍;而且在调度上自由而灵活,在几个人物之间我能够轻松地转移流窜。DV太自由了,就像用笔写作一样。    
    ●现象:跳出个人的拍摄感觉,DV也会影响到影像语言、记录形态和创作观念等纵深层次上。    
    ○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16毫米摄影机被更多的使用,电影语言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那DV是把这一趋势更向前推了一步,继续往下做,现在所有的电影语言规则都会被突破。    
    ●现象:在创作主旨上呢,你觉得以后的DV作品会更注重对社会的记录和揭示呢,还是会更注重个人的随意表达?    
    ○黄:就现在来说,用DV做出来的纪录片有很多还是很有精英意识的,还在注重对社会现象和人的生存的关注。但我想随着DV的更广泛普及,个人的情感表达会更被重视,但那时的作品也许是另外一种形态了。    
    ●现象:就像你的两部纪录片作品,还是在关注社会和人而不是你自己。DV如果真正成为家庭摄影机,我想那时的DV拍摄就无所谓创作了,也没有了精英意识,它的功能也许就像傻瓜照相机一样。    
    ○黄:所以那时候也许会有大量和《喧哗的尘土》等片子不一样的作品出现,甚至不叫作品,只是家庭录像,随意的拍摄。但如果说创作就不一样了,写诗容易吧,一根笔一张纸就行了,但诗人有多少,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诗人。纪录片创作也是这样,DV普及了,但并不是每个手持DV的人都能称为纪录片创作者。何况真正的纪录片创作需要时间、毅力、耐心、金钱,更需要具备一个艺术创作者应有的素质。所以DV在未来也会分流,会成为家庭摄像机,也依然能成为纪录片创作者手中的利器,拍出好的纪录片作品。(采访人:吴木坤)    
    作品赏析/黄文海    
    《军训营纪事》    
    导演:黄文海    
    片长:71分钟    
    出品时间:2002年    
    故事梗概///    
    2002年8月,河北省廊坊市某学校的学生正在进行入学军训,本片记录了他们在军营中的生活和思想状态。    
    这些孩子年龄在11岁到16岁之间,大多是独生子女。这十几天中,家长不准探望,孩子们不准回家,只能吃住在军营。军营对他们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生存环境,但在这里,他们更明显地表现出了这一代人的许多特征,有坚强的一面、脆弱的一面,还有他们的人际关系、道德观念、思想意识和心灵状态。    
    围绕着军训,出现在镜头中的不只是这些孩子,全片呈现出的是老师和学生、教官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孩子和家长、学校和部队等种种复杂关系。军营成了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社会、军营、孩子无不启人思考、牵动人心。○黄:对,这种不可预知也给你的创作,尤其是后期的提升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拍《喧哗的尘土》时,我更感受到另外一种不可预知,就是人物命运的不可预知,改变人们命运的往往是偶然的意外的东西。这是大家共同的命运,于是正如片中的王蓉、阿紫等人,只能无奈,甚至绝望。


第二部分汪士卿(1)

    汪士卿1988年9月~1992年6月在江苏省无锡无线电学校学习。    
    1992年7月~1996年8月在西安锻压机床厂工作。    
    1996年9月~2000年6月在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2000年8月至今工作于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    
    短片与纪录片//    
    1998年11月独立制作、联合导演短片《山西行》,该片参加2000年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    
    1998年12月导演纪录片《曼谷亚运会艺术体操冠军——周小菁》。    
    1999年10月参加“国庆50周年文艺晚会”现场直播。    
    2002年5月拍摄纪录片《像灰尘一样飞》,任导演、摄影,该片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参加2003年香港独立短片录像节、2003年9月法国巴黎“中国纪录片”展映、2004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我们在一起”等。    
    2003年5月拍摄纪录片《北京西站…非典》,该片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获北京大学艺术系“君士杯”数码大赛纪录片一等奖,2004年7月参加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2003年10月与加拿大导演丹尼斯合作拍摄纪录片《雅典到北京…奥运会文化大使乔治》。    
    2004年 1月剪辑巴迪基金会宣传片《移山者》。    
    电视剧//    
    2001年7月拍摄23集电视连续剧《危险进程》,该片2002年6月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首播。    
    2002年6月拍摄电视电影《漂》。    
    2003年1月拍摄20集电视连续剧《现在开庭》,该片于2004年9月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首播。    
    导演访谈/汪士卿    
    ●现象工作室(以下简称现象):我听说你在学校的时候就开始做纪录片了?    
    ○汪士卿(以下简称汪):对,其实我们在电影学院的时候,朱传明、杜海滨和我还有两个朋友就搞了个电影小组,我觉得现在有必要重新提一下,叫道光(盗光)小组,当时一起是5个人,其实就一个空的东西,也没什么规章制度,只是大家每周定时聚在一起聊学校放映的电影,到大四的时候大家就自己忙自己的了。其实在聊的过程中,大家就都预感,以后做电影可能会很难。正好1998、1999年的时候,DV机就出来了,后来海滨他姐姐就送了他一台,当时还有一个朋友也正好弄了一台,于是我们就拿着练手拍片子。朱传明的《北京弹匠》就是用杜海滨的机器拍出来的,后来杜海滨也用它拍了《铁路沿线》,我们5个人还用那机器每人拍了一个5分钟的短片,叫《午餐》,所以那机器当时对我们来说贡献不小。拍纪录片,朱传明是开了个头,把大家的创作欲望都挖出来了,对我们影响都很大的。我的《像灰尘一样飞》也是2000年在学校的时候拍的。    
    ●现象:我觉得《像灰尘一样飞》的故事很有戏剧性,你当时是怎么遇到的?    
    ○汪:那个女人是我在蓟门里小区的一个小理发馆认识的,她是一个有强烈倾诉欲望的打工的女人,在跟她认识有段时间后,也就是聊得比较多了之后,对她也慢慢了解,包括她的家庭啊、她的工作啊、她的内心之类的。后来我就想把她的故事拍出来,一个在北京闯荡的女人的故事。其实我觉得在片子里面传达出来的她的那种困惑,对生活的焦灼,不知道该何去何从的感觉,跟我们每个在北京闯的外地人都有相似之处,在心理上是相同的。这个片子是从2000年年初开始,拉拉扯扯地拍了两年,还不是一个机器一条线地完成下来的,中间还换了三台机器,又是第一次做独立的片子,又没有经验,非常不容易。累计起来,花了一万多元钱。    
    ●现象:后来你又做了个小短片,关于“非典”的。    
    ○汪:对,因为“非典”的时候,在北京的人都知道,所有人都处于一种非常恐慌的状态,很多人想远离这个城市,想逃脱这个环境。所有公共场所基本上没什么人,除了北京西站。当时我就有种冲动,按捺不住,就跑过去拍了一天。拍的时候戴了三层口罩(笑),也遇到很多麻烦很多阻挠,说难听点,我是连蒙带骗(笑)拍完的。因为那天除了我之外,没有一个摄影记者或者摄影师在场,所以我拿着摄像机就显得特别显眼,而且那时北京西站的环境也是相对封锁的,所以会引起很多管理者的警觉。    
    ●现象:感觉这个短片里所有拍摄下来的,都是不受创作者控制的影像,是不是你在拍之前,你有没有想过会把这个片子拍成现在的这个样子?    
    ○汪:完全没有预想。不过有意思的是,在2002年的时候朱传明找我,说两个人一起去拍西站,当时他还通过有关部门开了介绍信,我们就是想拍摄出一种常态,然后在这个常态中发现事件背后的一些东西。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做成。但也没想到后来我会因为“非典”去拍西站,把以前那个设想完成。其实在拍这个短片的过程中,也正如你所说的,有很多意外的事情发生。后来这个片子就拿到凤凰卫视去播了,他们那边正好也有个栏目叫《我们的“非典”生活》。2003年5月“北大君士”搞了个电影展映,我这个片子得了纪录片一等奖。    
    ●现象:关于“非典”题材的,我也看过另外一个纪录片,叫《北京故事》,他的视角和你的就不太一样,他更多是让大家看到“非典”到来之后,人情很温暖的一面。而你的片子就给人感觉,似乎看到的是背后的东西。    
    ○汪:我一直比较喜欢那种带有批判色彩的东西,这可能跟我的经历有关,我的经历使得我对中国社会的人文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地认识,通过我拍这两个纪录片我更让我加深了这些认识。我看过很多国外的纪录片,也喜欢那些带着批判意识的,如麦克摩尔的《黑枪文化》等等。以后,我想我做的片子也会是带有这种思维的。


第二部分汪士卿(2)

    ●现象:我看你的片子都会有个感觉,就是觉得非常“好看”,能一下子吸引住人,整体风格会比较明快点,不会觉得很“闷”!这是不是也是你在纪录片上的美学观念?    
    ○汪:我觉得还是得从片子拍的内容来看风格,像“非典”那个,我拍的是一群人,并非单独的个体,而《像灰尘一样飞》呢,唐家荣这个女人又是一个倾诉欲望很强的人,她的故事也非常地曲折,这些都决定了我在拍摄和剪辑的时候,用一个比较“不闷”的方式去完成。至于其他题材的片子可能我会换种方式去完成,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多尝试的人。    
    ●现象:唐家荣作为你的被拍摄者,你在拍她的过程中有没有考虑到你暴露了她的一些隐私,而这些会给她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不道德?    
    ○汪:2004年6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组织的一次放映后,一个女士也提出过这个问题,她说她很尊重唐家荣这个人物,她觉得唐家荣这个女人一点也不迷失,她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现象:那在你拍的过程中,唐家荣她自己对你拍摄她的生活是种什么样的态度?    
    ○汪:我觉得这是个沟通的问题。在大部分拍摄上我都是跟她沟通征求她同意后才拍摄的,当然,有些时候当你目的太直接的时候,她会拒绝。纪录片我一直觉得最难的事情是你不知道你会拍出什么样子来,我都是边拍边想,到剪辑的时候再来找条最好的线索来贯穿,就像我最后在《像灰尘一样飞》中找到的一条以情感困惑为主线一样。    
    ●现象:说到这里,我想问下《像灰尘一样飞》这个名字是如何来的?    
    ○汪:这是吴文光的一句评语,当时他在看了之后评价的时候提到了这句话,我就把它拿来作为题目。其实在北京飘来飘去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就像灰尘一样在飞来飞去,没有归属感。    
    ●现象:现在回过头看,你们原来道光小组里的那些人,都是以这些漂泊着的人为主要题材的。    
    ○汪:这是带有作者主观倾向的选择,因为在你最开始拍片子的时候都会选择你身边的东西、你熟悉的人作为拍摄对象,你比方说要我去拍野兽,我肯定会觉得很难,一是自己根本不算了解,二是也没有资金支持。我觉得你拍纪录片务必要熟悉,才能深入。而我们可能对这种漂泊的感觉体会更深。    
    ●现象:你怎么看待DV在纪录片中的作用的?    
    ○汪:像拍这种个人化的独立的纪录片,我觉得DV是最好的工具,如果你拿那种大机器出去拍唐家荣,一定会吓住你的被拍摄者,她会很不自然。DV的好处就是,便携,像玩具一样,能拍出很生动很生活的画面。我觉得DV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思潮,它预示着表现的极大可能性而且它以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现象:那纪录片本身呢?    
    ○汪:我觉得纪录片需要有想像力。像国外很多纪录片都是很有特色的,它们在镜头的拍摄上想法都很多,让你意想不到,又在意料之中,纪录片不能只简单地完成为记录的功能。我觉得纪录片应该是多样的,比较喜欢看那些形式多样的纪录片。现在我们国内拍纪录片,都做得比较单一,相信以后会有更多新元素融进来。    
    ●现象:你怎么看待中国的纪录片环境?    
    ○汪:我拍片子的时候根本没想过将来会在哪里播或者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