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20.42 >

第249章

20.42-第249章

小说: 20.42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北兵卒不免产生这样的心理:都要跑路了,死守下去还有意义吗?这和兵卒素质无关,再训练有素的军队也一样!

   第五百章  最后的决战1

    见到赵云有撤兵的意图,曹仁再次增兵,将夏侯惇大营,南郑城中所有的兵卒都征调出来,就是身上有轻伤的兵卒都不例外,这一万多兵卒黑压压的跟在三路军队后面,呐喊连连,直奔赵云的大营杀去。

    面对潮水一样的操兵,河北兵卒彻底支持不住了,不到半个时辰,赵云的防线就全面崩溃,被曹仁三人杀入大营。

    好在赵云早就做好了跑路的准备,带领三千精骑拼死挡在大部队后面,这才避免了被曹军屠杀的厄运。

    但是也仅仅如此而已,赵云的军队还是被曹仁三人撵的跟丧家之犬没什么两样,顺着汉水没命的逃跑,周泰建造那几座大营几乎没起到任何作用,被曹军一突即破。兵卒几乎刚占道防线后面,就见到赵云浑身浴血的身影。

    一连撤退了五十余里,河北兵卒这才安下营来,回头看看,城固县已经近在眼前了,赵云真是欲哭无泪。

    一定要注意,河北兵卒能安下大营,并不因为曹兵不敢追击了,也不是赵云的叁仟精骑死命抵挡,震慑住了曹兵,更不是曹军怕城固县的廖化接应赵云原因是曹兵也累了,也要停下脚步埋锅造饭。

    赵云十分郁闷,没道理啊,曹仁不是在洛阳和主公大战吗,怎么跑到汉中来了,尼玛就不怕洛阳失手吗?还有太史慈,张辽,李儒,你们几个都跟猪一起睡了,这么一个大活人跑了你们都不知道?

    不敢骂李重,赵云嘴里嘟嘟囔囔,把太史慈等人挨个骂了个遍,由觉得不解恨,抡起长枪噼里啪啦一阵乱砸,这才长出了口气,渐渐静下心来。

    这倒不是赵云受不起打击,没有几个武将打了败仗就要死要活的,关键是长时间的作战,无论兵卒还是将领,心理压力都很大,赵云也是借势缓解一下而已,不过却把四周的兵卒吓得噤若寒蝉。

    冷静下来之后,赵云立即写了一封书信,命令斥候飞马报与李重。军情如火,无论是打了败仗,还是打了胜仗,赵云都必须在第一时间让李重知道此事。

    古代交通并不发达,但也要分情况对待,斥候的马术精良,昼夜奔驰,没过几天就把情报送到李重手中。李重只看了一眼,心中就翻起轩然大波,急忙招李儒、魏延等人前来议事,同事名人给太史慈和张辽送信,命令二人小心行事。

    先将战况稳定下来,李重这才冲着李儒和魏延等人问道:“文优,文长你们对赵将军打败有什么看法?”

    李儒一拱手,当先说道:“陛下,胜败乃兵家常事,汉中之败,罪不在赵将军。不过曹仁忽然出现在汉中,实在令人费解。”

    魏延也点头附和道:“文优所言甚是,曹仁居然也跑到汉中了,还与夏侯惇一起夹攻子龙将军,真是无耻之尤!”

    魏延这话纯属胡说,战场又不是打擂台,哪有不以寡凌众的道理,换做是魏延,也不会介意和赵云联手干掉曹仁的,这话只是铺垫而已。接下来闻言眉头一皱,有些不自信的说道:“曹仁不是把洛阳的兵卒都抽调到汉中去了吧?”

    李重和李儒闻言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曹仁孤身一人前去汉中还有可能,但要说抽调洛阳的兵卒前去,就有点不知死活了,洛阳可是曹操的战略中心,政治中心,也可以说是整个天下的重心,只要曹操不发疯,就不会抽调略阳的兵卒,将洛阳置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至于赵云所说的曹仁夏侯惇带领数万人,李重和李儒更相信那是二人的疑兵之计,急切之间,赵云判断有误也是很正常的。

    魏延说出这话,自己都有点不相信,生怕被看轻,于是又补充了一句:“除非曹操想跑?不然的话……”

    话音一落,李重和李儒顿时浑身一震,眼中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快把地图拿来……”李重急声大叫道,立即有兵卒铺开地图,李重用手指在地图上画着线,从洛阳到长安,再到陇西,再到……

    把时间回推一下,看看江南战场。

    北方已经是秋季,长江沿岸依旧是盛夏时节,夷陵之处大江两岸高山耸立,江水汹涌,相隔数里就能听到江水的咆哮声。乐进腰挎着钢刀,在水军营寨的最外围巡视,绵绵的细雨之中,远方的高山丛林朦朦胧胧,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水墨画一般。

    乐进看的有的有些出神,就在这时,一名兵卒快步而至,拱手说道:“乐将军,徐晃将军请将军前去商议军情?”

    “知道了!”乐进点了点头,吩咐手下的将领小心行事,如果周瑜带兵前来骚扰,放箭迎敌即可。现在天气不好,雨水连绵,江水的水位很高,只要周瑜不吃错药,是不会冒险进攻的,所以乐进只要随口吩咐了一下即可。

    来到徐晃帐中,乐进差点没笑出声来,只见徐晃身穿着一身便衣,桌案旁边摆放着一座炭炉,炭炉炉火熊熊,烤的帐内十分温暖。

    在炭炉上面,坐着一尊酒壶,酒壶热气翻腾,传出一股浓郁的酒香。

    乐进扬眉道:“公明好不义气,让我在凄风冷雨中巡视大营,你却坐在帐内享受美酒,该当何罪?”

    徐晃哈哈一笑,说道:“这不是派人找你了吗,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满意满意。”乐进连胜说道,随手脱下铠甲。

    等到乐进落座,徐晃拿起酒勺,给乐进斟满一杯米酒,忽然叹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转回头,翻覆手,做了三分。

    前人创业非容易,后代无贤总是空。回首汉陵和楚庙,一般潇洒月明中。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

    乐进见状有些疑惑的问道:“公明可有什么心事?”

    徐晃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沉声道:“李子悔这首诗词写的确实不错,实在叫人唏嘘不已,哈哈……”

    笑罢,徐晃忽然正色道:“文谦,今日接到陛下的军令。”

    “什么军令,可否让我知晓?”徐晃是主将,所以乐进才有此一问。

    徐晃在怀里取出一封书信,递到乐进手里,慢慢说道:“主公已经将你我的家眷送到鱼腹,不知文谦意下如何?”

   第五百零一章  最后的决战2

    在古代,大将领兵在外作战,是不带家眷的,当然父子兵除外。原因有很多,比如妇孺行军不便什么的,但最主要的作用便是留在皇帝手中当人质,徐晃和乐进就是如此,不过除此比较信任二人,留下二人的家眷第一个原因居多。

    但就算如此,一听到要把二人的家眷送来,乐进的第一想法都不是除此看自己在外征战旷日持久,送家眷过来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而是曹操是不是对自己起疑心了。

    外姓将领毕竟不同于曹姓将领和夏侯姓将领,这一点乐进很有自知之明。

    见到跃进脸色急变,徐晃长叹一声,慢慢说道:“主公不是让你我在此地坚守,而是让你我带兵回成都……”

    说道军情大事,乐进暂时抛开家眷问题,沉思道:“公明,你确定收到的是主公的亲笔信,如果你我二人带兵回转,周瑜长驱直入带兵追击怎么办?如今益州人心惶惶,李子悔有如此强势,一点周瑜入川,益州顷刻之间就会易主。”

    “是!”徐晃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有些苦涩的说道:“所以你我二人要留下一个来断后,哈哈哈……”

    乐进急道:“主公让谁断后?”

    说完这话,乐进心里忽然一动,他终于想明白曹操为什么要将二人的家眷送来了,十分佩服曹操的心胸,但又不免有些唏嘘。

    此次撤兵,无论是谁断后,都讨不到好去。本来二人面对周瑜就不占据上风,再抽调兵卒,实力会骤然下降,这还不考虑军心的因素呢。所以固守夷陵十有八九是全军覆没的下场,送过二人的家眷,就是给二人留下一个投降周瑜的机会。

    之所以说曹操心胸宽大,原因是二人随时都有可能现行投降周瑜,这样一来,曹操连一点掣肘二人的筹码都没有了。

    徐晃闭口不言,其实自从曹操送来书信,徐晃就知道曹操心属何人了。徐晃一边感叹曹操的心胸宽广,一边又对曹操的任人唯亲感到郁闷。

    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

    从书信的字里行间,徐晃判断得出,曹操希望自己固守夷陵,让乐进带兵回转。可以看得出来,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曹操还是选择了让乐进继续跟随,而不是自己,难道只因为自己是个降将的缘故?(徐晃是杨奉的部下)

    可要说曹操不信任自己,那更也不可能,断后的任务是很重的,徐晃估计,怎么说自己也得坚持到明年开春。难道是因为自己的统兵能力比乐进强?还是说曹操更信任自己,认为自己能完成任务?徐晃只觉得头昏脑涨。

    就在徐晃胡思乱想之际,乐进低声说道:“公明,主公可说让谁来断后?”

    徐晃举起酒杯,无言的喝了一口,重重的把酒杯放到桌案上。

    乐进心有所感,良久方道:“乐进此次回京前途未仆,也不见得好到哪去,你我二人……二人……”

    说到这里,乐进却也说不下去了。

    次日,乐进带领一万多兵卒回转鱼腹成都,徐晃与剩下兵卒坚守夷陵。

    夷陵水寨少了一万多兵卒,自然瞒不过久经沙场的周瑜,周瑜立即开始强攻夷陵,想要在冬季到来之前一举击溃徐晃。不是周瑜用兵急躁,短时间内拿不下夷陵,就要到秋冬季节了,到时候西风呼啸,逆风逆水,想要拿下夷陵就是比登天了。

    数天之内,夷陵附近喊杀震天,火光冲天。

    夷陵陷入苦战,洛阳也好不到哪去,李重得知曹仁前去南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快刀斩乱麻,立即开始猛攻洛阳。

    其实李重和周瑜的想法一样,如果不能在入冬前功课洛阳,那么到了严冬时节,天寒地冻,想要动兵就千难万难了。洛阳还不比江南,已到了冬天,漫天风雪,兵卒要是驻扎在洛阳城外,不用打仗,光是冻伤就能让兵卒减员三成以上了。另外冬季粮草运输也是问题,取暖的干柴,毛毡都会相当缺乏。

    当然,李重艰苦,曹操更艰苦,兵力缩减之后,每次攻城战,都让曹操胆战心惊。生怕一时指挥失误,丢掉洛阳这个前沿阵地。

    和李重相反,曹操无比希望冬季的到来,最好是滴水成冰的天气。

    这样的大战描述起来就两个字“惨烈!”

    上万兵卒的尸骨堆积在洛阳城下,吸引了无数乌鸦在半空盘旋,一旦没有人看守,这些乌鸦就俯冲而下,啄食兵卒的尸体。不是曹操和李重不想将兵卒的尸体带回,而是天气太过严寒,血液刚刚流淌出来,就被冻结成冰块,把兵卒的尸体都粘连起来,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办法分开粘接在一起的尸体。

    付出了上万人的代价,曹操终于熬到了严冬。

    这个冬天特别的冷,寒风呼啸,隔三差五就下一场鹅毛大雪,几天不停,没到十二月,地上的积雪就深达数尺,一不小心,人就有可能陷入积雪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李重只能留下张辽带领一万兵卒驻守在洛阳城下十里之处,自己带领大部队撤回虎牢关。

    对于留守的张辽来说,曹操的威胁并不大,这种情况下出兵,除非曹操的脑子有问题。都不用张辽动手,十里路的风雪就能让曹操的兵马折损一半。唯一的威胁就是严寒,不过数万人的御寒物资集中到一万人身上,熬过严冬也不是问题。

    但就是在这种极端恶劣的情况下,曹操还是发动了一次突袭。

    十二月中旬,天寒地冻,风雪遮天,一眼望去,三丈之外就开始模模糊糊,耳边尽是狂风呼啸的呜咽之声,再也听不到其他声音。

    许褚,庞德二人各自带领三千兵卒,跋涉在漫天的风雪之中。

    别误会,许褚庞德这两员猛将并不是要去和张辽厮杀,那不现实,两个人的目的很简单,就是防火,放完就跑。

    张辽大营的哨兵站在箭楼上,冻得哆哆嗦嗦,本来就没多少心思瞭望远方的动静,就是看,也看不出去多远,能见度也就是几十米而已。所以等到许褚庞德二人摸到张辽大营边上,斥候这才发现,忙不迭的敲响梆子。

    霎时间,无数兵卒在营帐中蜂拥而出,拿起刀剑御敌。

    许褚二人一声令下,无数火把火油散落到张辽的大营之中。张辽是一个很合格的将领,所以大营布置的井井有条,帐篷上的积雪也清理的差不多,但是就是这样的谨慎,却为许褚二人放火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

    厮杀过程中,张辽的帐篷、粮草、干柴,几乎被许褚二人烧得一干二净。

    不过许褚二人也不是没付出代价,六千兵卒本来就十分疲惫,在遇到张辽的生力军,也死伤大半,反而张辽的兵卒倒没多少伤亡,这是典型的以人命换物资的行为。

    等到许褚庞德二人退去,张辽查看一下剩余的物资,只能下达了一个无奈的命令,全军退回虎牢,也就是说,李重放弃了对洛阳附近的控制力。

   第五百零二章  大结局——穿越者与众不同

    初春,天气还十分严寒,道路上覆盖着冰雪,狂风掠过,一颗颗雪粒打在脸上,隐隐作痛。

    在洛阳到长安的官道上,数万军民艰难地跋涉着,形成一条数里之长的人流,人流缓缓移动,就像长龙一样。

    军队在管道两边护卫,百姓推着小车,背着包袱,一步步远离高大巍峨的洛阳城。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着不舍还念的神色,神情悲怆。故土难离,这一次离开中原,所有人都不知道何年何月能回到故土,也许……一辈子都没有机会了。

    不少人怀中都带着一小包故乡的泥土,无论是兵卒还是百姓。

    曹操骑着战马,走在队伍的最前头,身边跟着长子曹丕。曹丕也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的看着洛阳城。

    曹操见状,侧过头来,低声说道:“丕儿,你是不是很舍不得洛阳?”

    曹丕急促的喘了两口气,高声说道:“父皇,我不明白,如今天寒地冻,李子悔早已经撤兵回虎牢了。就算明年李子悔再行攻城,我们有几个月的喘息时间,必然能将洛阳的防御能力提高很大一截,有很大的机会守住洛阳,为什幺放弃呢,这岂不是白白把洛阳让给李子悔了?”

    “呵呵……”曹操轻笑一声,但笑容中的苦涩之意却显露无疑:“丕儿,成大事者当有所取舍,弃小取大,洛阳虽大,但比起百年大计来,也算不得什么。更何况李子悔大势已成,雄霸中原,只能越打越强,而我们虽然盘踞关中,但是凉州益州乱势已成,想要和李子悔抗衡实属不智。”

    “为父非是没有和李子悔抗衡的勇气,但识时务者为俊杰,以退为进也是一种手段。为父判断,只要我们放弃关中,李重一定会大刀阔斧的改革,打压儒家,然而儒家数百年来入朝为官,根深蒂固,李重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的,届时必然天下大乱,我们还有再次入主天下的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