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眼2-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老怎么看?你可是第一个上去打眼上手的哟,别听我那女弟子的,她要真正出师独当一面还得几年,还得沉下心来改改她那个急躁的脾气!
40出头的人了,跟20年前的毛丫头一样毫无长进!”
耿老这话一说,华厦银行众人都喜形于色,既然耿老没有直接赞同自家弟子的看法,那么,这只元青花大罐岂不是很可能有戏?
金沢文和美女老总对视了一眼,两个美女的神情比刚才更加紧张起来,大家都把视线投向胖老头史老。
“从器型和题材来看,和美国波士顿收藏的那个尉迟恭救主是一个系列的人物故事大罐,从画工和制作来看,正经是元青花的工艺特点……
就是发色有点偏差,稍显浓艳了点,这一点我老史确实吃不准,不好说,说不好,我倾向于认为,这是民国时期的高仿!
制作工艺绝对是官窑大师级的水准,可要说是大开门元青花大罐,我还不能说服我自己!”
第13章无价宝
胖胖的史老说完后已经出了一头汗,摸出个手帕一边擦,一边心里居然还纠结了起来,忍不住起身重新上前,仔细打量那大罐……
前后转了两圈后,这才回到座位,长出了一口气,仿佛如释重负一样。
“史老有什么新发现?”程华莎忍不住问道,她既然看不真,现在史老第二个表态也是不好说说不好,那程华莎自然心里高兴。
看情形,史老和自己都看不真,这就2:0了!自己这头炮算是没有孤军作战,如果师兄再一表态站自己这边,那今天最差也是个3:2要赢对吧?
“不急,不急,你们先说说,小均别躲一边光算计不说话啊,老耿你这俩弟子也太狡猾了,小程先引蛇出洞把我老头子带沟里去了,等下小均再来个看真叫我这老脸往哪搁去?
小均你可别管你师父,老实说自己的,说的不好,我可打你板子!以后别说是故宫博物院出去的人!”
史老催着秋小均表态,他知道耿老的这个大弟子,现在基本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程度,见识、阅历、眼力一样不缺,而且知识很系统。
如果说当初耿老是古玩店出身自学成才的野战军的话,那秋小均正经是西安西北大学的高材生,从西安文物商店再到故宫博物院一路走来。
这理论和实践一概不缺,尤其是作为耿老助手协助编撰了《华夏明清瓷器鉴定》这部60万字的巨作,使得撰稿人秋小均成为华夏古瓷器鉴定的一流大师,这可绝不是过分的说法。
“小均,那你就说说吧,别管我和冯老会怎么说,只说你自己的观察和判断,人云亦云是我们这个行当的大忌。
在文物鉴定方面,你从来是个有主见有定力的人,这也是我最欣赏你的一点!”
耿老这么一说,言下另一层意思,就是小均在别的方面耳朵根太软,媳妇枕头风吹急了,居然真放下国内的一切决定移民香港,这,叫什么事?!
史老闻言老脸一红,不过他相信耿老并不是在说自己受了程华莎的影响,这一点自信,史老头还是有的。
他认定眼前的这个“元青花人物故事大罐”的发色有点过于浓艳,比起苏尼勃青来,更像是民国洋兰的发色。
“师父让说,那我就说说,我跟师父学了那么些年,根据师父的言传身教和我自己的些许体会,我觉得瓷器鉴定,可以从以下五个要素入手,我把它叫做“耿氏鉴定法”,
它们分别是陶瓷的“造型”、“胎体”、“釉面”、“纹式”和“款””
秋小均话没说完,在场众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文物鉴定这行当,主要靠师父手把手教,徒弟手把手学,缺少系统的经过整理,方便学习和掌握的方法。
现在秋小均五个要素这么一提,三老和程华莎都来了兴趣。
而江叶林闻言在一边也是暗自点头,这五要素的鉴定办法,就算是有耿老几十年积攒传承下来的技巧,显然秋小均才是把这五要素鉴定法提炼总结简化出来的第一人。
这家伙的人品不错,居然把自己的鉴定法让美于耿老,说什么是“耿氏鉴定法”,这么一来,冯老史老心里不知道会不会吃味。
“小叶哥,你从潘家园捡漏的时候,用的是什么办法?总不会连蒙带猜看哪个罐子大就买哪个吧?”
金沢文冷不丁小声问江叶林,其实姑娘心里七上八下,深怕秋小均也说江叶林这罐子不真,到时候这打击可就大了,现在不如分散一下注意力,要不然大家神经太紧张了。
‘你很替我着急么?我以后叫你沢文妹纸好不好?老叫你金小姐金经理太生分了!
你看你为了我这罐子,惊动了多少宗师级的鉴定大师,这罐子要真是高仿,我可怎么对得起你,我百死莫赎啊!
沢文妹纸!到时候我卖身为奴也要补偿你的损失!“
江叶林确实有点紧张,可他紧张的是万一大师们看走了眼,把真品判断成高仿,而他又通过其他办法让这个大罐成为世人皆人的元青花真品真迹的话,是不是有点把大师们给坑了的嫌疑?
”我俩很熟么?我是替华厦银行的国有资产担心而已,万一你弄来的这个花团锦簇的大罐是假货的话,银行抵押给你的贷款不是打了水漂?
我玩忽职守倒也罢了,你叫我怎么对得起吉姐的信任和托付?!“
金沢文回了个白眼给江某人,心里却更忐忑起来。
”错了,我要没有那个自信,也不会叫做月坛小叶哥了,我这是给你们华厦银行和那些鉴定大师们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如果国内唯一传世的元青花人物故事大罐是在座的诸位大师评鉴发掘出来的,那是要载入史册的盛典知道不,你和你们吉总都将成为华厦银行的功臣,升职是早晚的事情!“
江某人嘿嘿笑着道。
角落里俩人小声嘀咕的当口,这边耿老大弟子已经说完了耿氏鉴定法的五个要素细节,接着开始就眼前江叶林这只大罐分析了起来:
“瓷器断代鉴定,造型是根本,从一件瓷器的器型就可以看出它的时代风格和历史背…景。从看到陶瓷的第一眼就可以判断是否有继续鉴定下去的必要。
因为历朝历代都有各自不同的流行风格,鉴定家要用正确的线条概念去把好陶瓷鉴定的第一关。
眼前这只鬼谷子下山的元青花大罐,造型很端正大气,正是和波士顿那只尉迟恭救主同题材同造型同特征的作品……
“接着说胎体,刚才我看了胎底,胎底松软,有气眼,修底不光滑,这些都是元青花瓷器的特点。
就胎底而言,唯一的缺憾是,这只大罐的胎底没有出现火石红,而火石红几乎是大众判断元青花真品最常见的一个特征。”
“那师兄你到底是看真还是看不真?!急死人了!”
小师妹程华莎更年期发作,忍不住打断了自己师兄的话,师兄苦笑了一下还没来得及回答,师父耿老已经拍着沙发扶手怒道,
“你给我闭嘴,老老实实听你师兄说!回去每一句话都给我默写出来,写不出来不要再在我跟前出现!”
“火石红不是元青花上必然出现的特征,这只元青花大罐的底部我也看了,有明显的老旧层次分明的感觉,有那种很细腻的油润感。
坊间以为火石红是元青花胎老开门真的产物,其实并不是那样,真正的原因是因为胎泥洗的不够纯净含铁……”
一直没有啃气的冯老,这时候突然插了进来,场内气氛顿然不同。
没想到秋小均一点不惊讶,闻言也点头道,
“冯老说的不错,除了胎泥含铁质导致火石红现象之外,我认为胎底使用了含铁的垫脚物,同样会造成火石红现象。
因此我更认为,这只元青花大罐的制作很精良,是真正的精心之作,是元青花中的稀世奇珍,无价之宝!”
耿老大弟子这一语既出,言惊四座!
第14章1言决
“太好了,小叶哥,秋大师说你这个元青花大罐是无价之宝耶!”
美女经理金沢文高兴的第一个跳了起来,粉拳紧握,若不是内心矜持,估计得和江叶林拥抱庆祝。
一边的美女吉总眼中也是异彩大放,她刚才可是听见了,冯老插话的时候可是很明显在看真。
“果然上了你们师徒的当,我说老冯,火石红这个可是元青花的典型特征,就算你和小均说的有道理,可这个大罐的发色你们不觉得太过浓艳么?
都知道苏尼勃青料的色彩虽然比国产青料要鲜艳,但这个罐子,我觉得发色有点接近民国洋兰,所以才判断为民国高仿……”
胖胖的史老头拍着沙发扶手嚷嚷了起来,与其说是不同意秋小均和冯老的观点,不如说是期待二人为自己解疑。
他不信大家没有看到这一点,这只罐子,比存世的其他几只元青花人物故事大罐的色彩要更鲜艳明丽,这总不能视而不见吧?
“史老说的对,这会儿我看了又看,果然觉得这只大罐的发色有点与众不同,师父,您老人家怎么看?”
程华莎不失时机的把皮球踢到了自己师父这边,文物鉴定这个行当里头,一旦上手打眼自认为看准了,那就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看法,除非对方提出的证据确实叫人叹服无可辩驳。
“老冯你怎么看?关于火石红,我支持你和小均的看法,不是所有元青花都有火石红,火石红是制作时胎泥含铁或者垫脚物含铁造成的。
和年代久远没有必然的关系,这一点可以确认,关于史老说的发色问题,我想先听听老冯你的看法!”
耿老伸手示意大弟子稍安勿躁,先听听冯老的判断,冯老现在很明显也是看真这只大罐,所以你小均急个什么劲,小师妹的话根本打击不了人。
“唔,发色的问题,先前也困扰过我,不过后来我很快释然,国内没有存世如此品相完好的元青花大罐。
大家都知道,国产青料多用于元青花中的小件中件,我们看国外馆藏的元青花大件,本身就缺乏现场直接上手打眼的条件。
从照片和视频里看,云山雾罩下色彩的还原度受客观条件影响很大……”
说着冯老起身走到了展台边,指点着罐面上的几处青色道,
“苏尼勃青作为进口料,用于元青花大件是毫无疑问的,这可不是老史说的民国洋兰,苏尼勃青的特点是高铁低锰。
你们看,这里、这里,色浓处是很明显的黑褐色不规则斑块,用手摸上去有凹凸不平的立体感,这里、这里是晕散,有下沉、聚集丝网珠点的现象。
这里有流淌感,这里隐隐泛着淡紫色,这只元青花大罐发色青翠浓艳,深浅不一,有明显的水墨画意境,这只大罐是当之无愧的元青花稀世珍宝!”
冯老这么一说,史老和程华莎都默默的点头,史老难得没有像以往那样喜欢抬杠,而是喃喃的道,
“我怎么没想到呢,美国人和日本人收藏的元青花大罐,根本就不给我们现场上手打眼的机会,光从资料看,还真存在照片色彩还原的问题……”
“秋老师和冯老都认为是真品元青花稀世之宝,耿老,您无路如何也请说说看法和判断,真相越辩越明么”
情绪松弛下来的美女老总把视线转向了耿老,在座的众人耶莫不如此,冯老虽然德高望重,但三剑客中,带出两个中生代好徒弟的耿老才是权威最高的那个。
“好,那我就说说,说实话,今天来之前,我是不抱什么希望的,元青花存世数量极少,现在被世人接受的元青花瓷器也就几百件而已,并且多数是中小件。
很多民用器还有瑕疵和残缺修补,器型如此饱满丰挺的人物故事大罐,存世寥寥几个都是稀世珍品,以美国波士顿的尉迟恭救主为第一。
咱国内这样的大罐一个没有!怎么就从潘家园从天而降了?!”
耿老说到激动处,站起来走到鬼谷子下山这只元青花大罐跟前,用爱怜的眼神细细的再看了一边,闭目沉思缓和了一下情绪后,睁开眼转过身,一挥手道,
“这只“鬼谷子下山”人物故事大罐,画工精湛,图案布局完美,是典型至正年间进口的苏尼勃青料,而且还是最好的那种。
光线映射下隐隐透着一层莹润的淡紫色,老史,这可绝不是民国洋兰能达到的境界,虽然无款,但元青花瓷器本来就大部分无款,不足为奇。
小伙子,你为华夏文物界立了一大功呐,我确信,这将是国内第一只真品元青花人物故事大罐,也是当世无双的王者!”
话音未落,整个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尤其以华厦银行的工作人员鼓掌最热烈,几个长相不俗的女服务员甚至都喜极而泣拥抱在一起。
江叶林见状心里终于长舒了一口气,笑着转身冲金沢文张开了自己的双臂,金沢文也是喜不自胜,可还没傻到让小叶哥当众拥入怀的程度,转身去和美女老总击掌而贺。
热闹了好一阵,会议室里的气氛才略微平静下来,这边冯老冲江叶林招了招手,江叶林笑着走了过去拱手行礼,冯老问道,
“年轻人,你叫江叶林?倒是很能沉得住气么,能说说怎么会从潘家园捡到这只国宝级的元青花大罐么?
我们都很好奇,要知道老外手里存世的几个元青花大罐,都是有传承和来历的,你这只,应该和波士顿那只一脉相承,工艺品相甚至更好……
但也很容易被人看成民国仿品或者当代工艺品的,难道你是蒙的么?”
”冯老、耿老,史老,秋大师、程女士,其实我心里的激动一点不比诸位少,从潘家园把这罐子捧回来后,我差不多就没睡过一个好觉……
毕竟元青花真品市面上太少了,潘家园打着元青花招牌的现代仿品有到处都是,我觉得也是机缘巧合吧……
没有我在潘家园摸爬滚打十年积累的眼力和经验,那肯定是捡不到这个大漏……我真是太高兴了!太感谢大家了!”
江叶林团团一揖,接着简单把在潘家园花5000块软妹币,把乡农老板手里的元青花将军罐请回来的经过,众人闻言唏嘘不已。
程华莎不死心,一个劲追问那乡农摊主姓名来历,江叶林打着哈哈一问三不知,好在三老都不以为意,耿老止住了女徒弟对江叶林的纠缠,撇嘴道,
“别以为每个乡农都会编故事,要不然那乡农怎么会当将军罐叫卖,依着我看,那个后补的罐盖一准是人家爷爷或者太爷爷存苞米防尘防老鼠后加的。
青花瓷差不多是民间最常见最普及的瓷器,八国联军庚子拳乱,给联军当挑夫,得到这么一只罐子,用来存苞米种子,传了三代人到如今,这个传承来历完全说的过去!”
“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就此诞生,一切仿佛都恍如梦幻……
可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却有点出乎意料!
第15章蒙谁呢
“诸位大师,华厦银行感谢诸位的精彩评鉴,既然是当世无双的元青花真品大罐,能否再替本行评估一下,这只“鬼谷子下山”市场价值几何?”
美女老总一脸期冀的问在场的诸位大师。
“当世无双,无价之宝,无价就是卖什么价都是亏了!这怎么评估价格?你们搞银行的整天钱钱钱,当真俗不可耐!吉总我可不是说你这个美女老总哦!”
胖胖的史老头情绪有点激动,刚才都在谈元青花和瓷器艺术,一转眼这银行女老总就扯到钱去了,这么着急谈钱是不是有点太功利了?
江叶林闻言心里嘀咕,这胖老头也不想想,人家华厦银行请你们来鉴定评估,鉴定在前,鉴定出来是伪品,那是替银行把好了关。
鉴定出来是真品,还是稀世奇珍的那种,那接下来当然是让大师们给真品估价了,要不然岂不是白忙乎了?
“老耿、老史,吉总,我还有点事忙不过来,今天是不虚此行,华夏大地上终于可以有一只咱们自己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