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漕事 >

第91章

大明漕事-第91章

小说: 大明漕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瑄回头瞥自家女婿,“我问你,你说的霍家丫头可是这一家的丫头?”
  顾惟玉点头,“不错。”
  “哼”,陈瑄冷笑,“霍水仙说了,他家的丫头好得很,根本没有甚么不正常,不止容貌不变,就连行为都是正常的。你倒是会编故事,造这么一个鬼上身的故事出来,我看你真是被那丫头迷了眼,鬼上身了!”
  顾惟玉向来是个再温柔不过的人,这头陈瑄跟他发脾气,他也不说话,陈瑄自己说了几句,见身边的人一声不吭,更是烦躁,“你到底是个甚么意思?”
  “岳父大人息怒。小婿理解岳父大人的心情,岳父大人是不敢相信小七还魂之事。”
  顾惟玉说话礼让,让人如沐春风,“小婿初初听闻这件事,也是坐立难安,借尸还魂之事太过奇异,这等难寻的事情怎么会发生在小七身上。可岳父大人想想,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原先的那位霍家姑娘是个不学无术性情暴戾的小娘子,怎么会一夜之间就变了一个人一般,这原本也都是解释不通的事情。再者,霍大人说自家女儿无异样,可霍大人是父亲,霍姑娘是个姑娘家,姑娘家有了变化,父亲不一定能察觉的,霍姑娘自幼丧母,霍大人即便关爱再多,也未必能全然了解霍姑娘究竟有了甚么转变。”
  陈瑄沉着眉头,“你有何证明她是小七?”
  顾惟玉转过身来,“岳父大人错了,并非小婿能否证明霍姑娘是小七,岳父大人与小七血脉相连,她究竟是不是小七,答案都应当在岳父大人心里。”
  

  ☆、让她降落

  
  段桃之在扬州码头下了船; 孟微冬整日都坐在船舱里; 不言不语,船靠在码头也没有再动; 季舒与蓝溪轮流去叫了两回门,都是无果。
  密云手里端着一盅燕窝,她交给南济; “你去吧。”
  南济呲牙; “我?”
  密云点头,“你去,想必这会儿大都督见到女人就心烦; 见你是个男人反倒好些。”
  南济端着一盅燕窝要去敲门的时候,孟微冬自己开门出来了,南济抿嘴,“大。。。。。。大都督; 您、你好了?”
  孟微冬奇怪地睃了南济一眼,“端着甚么,一股子腥味; 女人吃的东西?”
  南济垂着头,“您一天不出来; 密云怕您饿着了。”
  孟微冬气色尚好,“派几个人跟着她; 暗地里帮着她,她好强,不愿意受人恩惠。”
  这话说的是段桃之; 男人挥了挥手,“下去吧。”
  南济低头下去了,下去之前,又问了一句:“大都督,这处是扬州城,咱们是否还去凤阳?”
  孟微冬手上两颗宝石戒指在夕阳下散出漫漫金色光芒,他说:“蓝溪想家了,蓝老大就在这附近,咱们去他那儿转转。”
  “是。”
  南济出了船舱,看见密云在船尾站着,密云瞧南济,“大都督好些了?”
  密云穿最普通的布衣裳,乍然一看,绝瞧不出来她是做甚么的,女子偏着头,“我觉得大都督还是爱她的。”
  “谁?”
  密云发笑,“段桃之。我觉得大都督是爱她的,起码曾经爱过她。”
  南济不是女人,鲜少说人是非,更遑论孟微冬后院里的事,他目光瞟向江面上,“没有。”
  密云侧目,“没有?”
  南济转头看密云,说了一句话,“如果爱一个人,就不会让她走。”
  南济说完就走了,密云一个人盯着那沉沉斜阳,“如果爱一个人,就不会让她走?”
  。。  蓝老大他们一家子都住在一艘船上,船不大,却也不小,足够蓝老大带着三个女儿,时而邀请三五好友上船烤鱼吃了。这头蓝老大坐在船板上烤鱼,一艘大船往江岸逼近,蓝老大朝里头喊了一声:“你妹妹回来了。。。。。。”
  出来的人是蓝烟,蓝河不在船上,蓝浦也跑了,家里没嫁人的三个女儿,独剩下一人。蓝烟穿一条水蓝色的绸裙,简直与天边云水,江外云烟融成一色,美人如画,孟微冬站在甲板上,季舒站在他身后,说一句:“这位蓝大姑娘真是个美人。”
  季舒弯着眉眼,她似乎在笑,看仔细了,那笑意又很淡,她说:“当年的段姐姐是否也是这般美人?”
  孟微冬回头,季舒笑意愈发深刻,“妾多嘴,大都督莫怪,妾失礼了。”
  季舒提着裙摆走开了,蓝溪早已叮叮咚咚踏下脚板,要往自家船上跑,蓝老大握着一条鱼,见到自家女儿,“吃鱼?”
  蓝溪笑嘻嘻的,蓝烟叱她:“没有规矩!”蓝衣的美人往孟微冬身前微微一福,“大都督好,家妹不懂事,竟还吵着大都督出来了。”蓝烟说话不轻,也不重,吐字很清楚,但她脸上又没甚么表情,不知道她是欢迎来客,还是不欢迎。
  孟微冬笑,“无妨,她闷了,出来走走。”
  季舒在大船上没下来,这头蓝烟瞧蓝溪,“你进来,我有话同你说。” 蓝老大身边的桶里还有很多鱼,他不紧不慢的,见到孟微冬也不多说话,还是在烤鱼,那姐妹俩进了船舱,蓝老大将手里一条烤好的鱼递过去,“吃吧。”
  孟微冬也不客气,就在蓝老大身边的矮凳上坐下了,蓝老大拍拍手,“我这里甚么都没有,就是鱼儿多,大都督专程上我这里吃鱼来了?”
  鱼烤得有些辛辣,上头涂了满满的花椒和胡椒,孟微冬吹一吹,“胡椒降价了?还是最近南海那边的生意很好做?”
  蓝老大又串了一条鱼到铁签子上,回道:“生意不好做,胡椒也没降价,我是见到大都督来才下了本钱,平时我自己都是舍不得用上这些贵重香料的。”
  孟微冬几下将鱼吃了个大半,蓝老大将一个小桶子踢过去,“喏,干净的水,洗手。”
  孟大都督随遇而安,将剩下的鱼刺丢到一边,就着一点清水洗了手,他说:“南京兵部找了曲老板帮忙运货,那货是要运到北京去的,南京兵部不愿意自己动手,便让曲老板手下的船跑一趟。一共二十船的货,姓曲的跑了一趟,丢了十船,说是触礁翻船了。”
  蓝老大打开一个酒葫芦,“姓曲的今日不同往日,如今船多了,胃口也大。”
  “哼”,孟微冬笑,“搁浅,触礁?姓曲的得罪了兵部,兵部下了调令,叫五军都督府捉人。”
  蓝老大喝了一大口酒,酒葫芦似个圆滚滚的不倒翁,在甲板上立着,他从怀里摸了样东西出来,“瞧见没,就照着这个去抓人,一抓一个准。”
  这是一个白玉面具,孟微冬接过去,“姓曲的搞了个邪教,这是教里的标识?”
  蓝老大又拿起葫芦,说:“不是,这是姓曲的最近与一伙人勾搭上了,姓曲的手里有船,那伙人手里有货,要甚么有甚么,安南的木头、波斯的烈酒,还有粮食,他们都有。这白玉面具就是那伙人的玩意,听说那伙人的老大从来不出来,也不知道那人是谁,总之下头四大金刚、八大天王,一人一个这样的白玉面具。”
  “那你这是哪里弄来的?”
  蓝老大勾勾耳朵,“前几日姓曲的找我借几条船,他船上就有这么一个面具。”
  孟微冬侧目,“你顺来的?”
  蓝老大哼哼:“这玉还不错,是阗玉,能值几个钱。”
  孟微冬从怀里拿了一张银票出来,递给蓝老大,“蟾宫的花最近死了不少,他们从南洋运了一批过来,要是有多余的船,你去帮帮忙。”
  蓝老大瞥一眼银票,“五千两?”然后塞进了自己腰间,“好,运花,运花儿去咯。。。。。。”
  孟微冬起身,往自己船上走,蓝老大抬头,“走了啊?”他回头叫蓝溪,“老幺,出来啦,你们要走咯。。。。。。”
  才刚刚开口,孟微冬就抬手,“她闷坏了,由得她在江上住几日,我去一趟凤阳,等我回来再说。”
  太阳高高的,蓝老大抬头,“太阳太大,鱼都焦了。”
  一条烤好的鱼丢进了江里,鱼儿都涌了过来,谁说同类不厮杀。
  孟微冬回头看了小船一眼,上船后,同南济道:“去凤阳。”
  

  ☆、迷

  
  烟花三月里; 凤阳河堤上; 有工匠五百人手持铁锹,聚拢筑堤; 凤阳府监工水利的老人手持军户名册,一一唱名。
  大都督孟微冬就站在高处,旁边是户部侍郎兼任应天巡抚史纪冬史大人; 下头唱名一个; 便从行伍中站出来一个,此为这次负责筑堤之军户,这些军户来自的卫所各有不同; 如今无战事,便聚集一处屯田务农。
  孟大都督来了凤阳府,凤阳府千户立马派出五名百户并着辖下五百一十二人供他驱使,孟微冬听说淮河边上在引水动工; 加筑堤坝,当即便指了人马过来。
  原先史纪冬初到凤阳,只想着天将大雨; 大雨不要冲了皇陵皇祠,后头在淮河边上看了两日; 又觉得春水初盛,怕到汛期更为凶险; 便找了凤阳知府来商量此事。谁知道知府大人与千户所说不到一块去,千户所非说要兵部的调令来,才受指派。
  凤阳知府回来与史纪冬说; 史纪冬又写信给南京兵部,这一来一回,已经过去大半个月,如今南京兵部还未回应,谁知先等来了孟微冬。后军大都督孟微冬直辖卫所,凤阳府千户见了孟微冬,二话不说便指派五百余人出来,史纪冬见了那千户,只是一笑,“千户大人这头也不要那甚么调令了?”
  千户低着头,“巡抚大人哪里话,我等也是照朝廷规章办事而已。”
  孟微冬指了人来,下头唱完名,管河事水工的老人上来汇报,“点兵五百一十二,实到四百零七人。”
  孟微冬瞧那老人,“余下百人去了何处?”
  老人回:“余下百人尚在漕军中服役,不在卫所。”
  那千户扭过头来赔笑,“春季的漕粮正要入京,如今卫所里人员不齐也是难免的。”
  几人正说着,下头一个兵士拿了名帖上来,那兵士自低处往堤坝上面跑,一个大跨步,脚下险些收不住,就要扑倒孟微冬身上去,千户长一把抓住那人,“跑甚么,冒冒失失,气喘匀了说话!”
  那兵士递上名帖,“漕军。。。。。。漕军把总。。。。。。陈、陈大人来了。。。。。。”
  漕军十二总,一总一万人,共计十二万人,这头说把总来了,千户长问:“漕军都指挥使?”
  那兵士摇头,“是陈把总,陈把总来啦!”
  史纪冬在旁边听着,问一声:“是陈瑄陈大人?”
  那兵士拼命点头,“正。。。。。。正是、正是陈、陈把总!”
  孟微冬从千户手里将帖子拿过来,落款正写着陈瑄二字,他看一眼堤坝下头,“说人,人就到了。”
  堤坝下头除了卫所的四百兵士,还有几十劳役,另外有管理劳役的“老人”,再就是边上站着两名主簿,陈瑄一一看过去,笑一声:“哟,人来得挺齐啊,这是要挖沟啊,还是要修渠?”
  站在最边上那名主簿还是有些眼光,瞧见陈瑄衣上补服,立即站出来,“回这位大人,我等受了诏令,在这里等着筑坝。”
  陈瑄睃了周遭的人一眼,“修河筑堤自有劳役,这些人在这里做甚么?”
  陈瑄说的是卫所的兵士,“这头调这么多人过来,可有兵部调令?”
  “这。。。。。。”
  那主簿讷讷。陈瑄瞧了他一眼,“说。”
  主簿低着头,回道:“回这位大人,未曾接到兵部调令。”
  “哼”,陈瑄冷笑一声,“你们胆子真大啊,动辄聚集数百人在一处,就不怕他们聚众闹事?” 
  陈荣附耳到陈瑄耳边,“大人,此处共有军士四百人,另有劳役六十多人。”
  陈瑄瞧那几百兵士,“百户长在哪里?出来!”
  下头已经开始起哄,陈瑄在那处不知说些甚么,下头熙熙攘攘,有闹起来的趋势,年轻的男人过去同陈瑄道:“岳父大人,这是卫所的事情,您。。。。。。” 顾惟玉一直站在陈荣的身后,他穿和陈荣一样的衣服,与陈荣站在一处,只觉得陈瑄身后是跟着自家的两个家丁侍卫。
  传话的兵士已经下来,“陈。。。。。。陈把总,您、您请上去吧。”
  陈瑄早已瞧见了堤坝之上的众人,他同那主簿道:“都散了吧,诸多人聚集此处,容易滋事,这回我就当没看到,若有下次,军法伺候。”
  陈瑄带着两个人上了堤坝,孟微冬迎过去,“陈大人,真是稀客,早前听闻陈大人下了江南,不想在此地遇上了。”
  陈瑄眼睛落在史纪冬身上,他道:“史大人也在这里,这下头大兴土木,不知道的以为二位要炸了这淮河边上的堤坝呢。”
  史纪冬在凤阳停留多日,这几日一直住在堤坝上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这一刻他卷着裤腿,瞧见陈瑄,他倒是笑,“许久不见陈大人,陈大人远道而来,风采依旧。”
  “诶,甚么风采依旧,我老啦!倒是侍郎大人离京之后,到这江南地方,年轻了不少。”
  陈瑄又看孟微冬,“孟大都督怎么也在此处,凤阳府今日好生热闹呀!”
  几人一通寒暄,孟微冬笑嘻嘻的,目光拂过陈荣,又落在顾惟玉身上,顾惟玉穿着深色布衣,与陈荣一般,又站得略微靠后,孟微冬这一眼过去,陈荣正好动了一动,截住了孟大都督瞟过来的这一眼,被陈荣这么一打岔,孟微冬便没瞧真切。
  孟微冬收回了眼睛,对着陈瑄道:“陈总兵是大忙人,比不得我们,我等就是日乘马,具名刺相过从饮酒游山而已。”
  陈瑄笑,“大都督为驻外军队统帅,如何能说自己无事可做,瞧下头五百行伍,不就听大都督号令,只要大都督一声号令,他们就要撸袖子上阵了,嗯?”
  陈瑄这话刻薄,孟微冬是五军都督府大都督不假,可五军都督府有统兵之实,却无调兵之权,卫所人马出动,必须得兵部调令,包括这些由五军都督府下辖的卫所。陈瑄笑看孟微冬,“想必孟大都督是取了南京兵部的调令,才这样大张旗鼓地动工。”
  “哦!这么多人聚集此处,是要铲平这大堤是吧?”陈瑄故作惊讶,“春日涨水,夏季汛期,铲平这堤坝,淮河之水恐怕就要涌进来了。。。。。。”
  “咳”,史纪冬轻咳一声,“陈大人,这是。。。。。。”
  孟微冬笑,“陈总兵来得正好,照道理,这河运疏通之工事本该由漕军承担,正巧,陈总兵来了此处,我等正好全身而退,这淮河边上水利之事,不若交由陈总兵一手负责,免得来日我等不懂漕事,好心要办了坏事。”
  陈瑄站在坝上,滚滚淮水南奔而去,他说:“倒淮就要分黄,一则永远封闭黄河北部支流,使之永远流入淮河,不许黄河走其北部河道,这样才能治理两河的运输,也不会对其中一条水道有损。二则,这黄河的事情,自有黄河河道总督来管。”
  陈瑄一顿,“总而言之,这黄河水也好,淮河水也好,都与五军都督府攀不上甚么关系。”
  陈瑄看向史纪冬,“侍郎大人,您说是吗?”
  孟微冬目光一样瞟向史纪冬,“照陈总兵的意思,这一回倒是本督多事了?”
  陈瑄与孟微冬一样看着史纪冬,史侍郎浅咳一声,“我先要多谢孟大都督慷慨无私之举,我等都是大明朝的臣子,本应不分你我,守望相助。”
  语罢,史纪冬又道:“陈大人应该知道,黄河下游河道支离破碎,时而会危害漕河,方才陈大人说黄河自有黄河河道总督治理,这话对,却也不对。”
  陈瑄笑道: “怎么说?”
  史纪冬笑道:“在徐州和济宁的漕河河段上,河岸西侧是一片开阔地,因为受到黄河的冲击,所以一直不断受到洪灾。原先朝廷说要‘用湖避黄、凿岭避湖’,这事听起来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