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是国之大事-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见唐宛宛绕过她,跟外边的小丫鬟催促道:“传膳吧,我都饿死了。”
晏回脸上笑一僵,敢情“陛下回来了”还比不上“能开饭了”的份量重。
他长叹一口气,心知驯妻之路任重而道远。
用过晚膳,晏回沐浴完后进了内室,唐宛宛正躺在床上看一本厚厚的册子,一脸笑模样,不知看什么看得那么开心。殿内烛光明亮,晏回也不担心她伤了眼睛,坐到床边上冲她招招手:“过来。”
唐宛宛还挺上道,丢开手里的书,上前接过他手里的干布巾给陛下擦头发,觉得姿势不得劲,还换成了跪姿。
她手劲轻,又是极细致的,纤细的指尖隔着布巾在晏回头皮上轻揉,晏回舒服得想叹气,只觉被折子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躁郁之气都被抚平了,从身到心处处熨帖。
唐宛宛把明日归宁的事一说,晏回点点头:“明日早朝之后,朕带你出宫。”
“陛下也要去?”唐宛宛还挺诧异。
晏回眼皮一跳,比她更诧异:“你当如何?”
“我还以为是我一人回去呢。”昨日晌午太后也没明说陛下会跟着去,唐宛宛还当是自己一人归宁,高兴了大半天。此时听晏回这么一说,她心里还有点失落。
原本自己一人高高兴兴回家多好啊,什么都不用避讳。而陛下同去的话爹娘哥嫂还得给他磕头,都得跟在宫宴上一样拘束,怕是吃不好饭了。
晏回气得牙痒痒,把人从自己背后捞到身前来,蹙着眉尖问:“你回门,都不打算带上朕?”
“陛下这不是忙嘛。”唐宛宛悻悻笑道。
晏回勉强接受了这个解释,又问她:“你可有准备回门礼?”他寻思着长乐宫以前没人住,私库里头只有唐宛宛带进宫的嫁妆,刚进宫连个赏赐的由头都没有。她总不能拿着嫁妆再回娘家。
嘴上这么问着,晏回已经往自己的奇珍阁琢磨上了。
“我都想好啦,挑了一整天呢。”唐宛宛把手中册子展给他看。
晏回凝眸一瞧,原来她先前看的不是书,而是御膳房做出来的菜谱册子,上头附了张纸,写着金鱼戏莲、黄焖鱼翅、蟾儿肉、金乳酥、冰花松肉等等。
“这些都是御膳房的拿手菜。”唐宛宛笑眯眯说:“明天我让红素去御膳房把这几样菜打包好,带回去给爹娘尝尝。”
晏回又想磨牙了:“别的姑娘回门,姑爷要准备一马车的礼物才有底气进岳丈家门,你却要打包几道菜当回门礼?不知道的还以为朕苛待你呢。”
“不行吗?”唐宛宛眨眨眼,还有点舍不得:“御膳房的吃食比我家厨子做的好吃多了,我爹娘还没尝过呢。”
晏回以养生吐纳之法深深喘了几口气,将她手中的册子丢到一边去,径自躺上床阖目养神,一边说:“你别自个儿瞎琢磨了,回门礼朕叫道己去准备,明天再借你个厨子带回家。”
身旁静了一小会儿,腰上忽然揽上一只小细胳膊。唐宛宛还知道哄他,主动搂上他的腰贴上来,脑袋靠在他肩窝,甜甜笑道:“陛下真好。”
晏回掀起眼皮瞟她一眼,心说陛下一点也不好。心气不顺只能肉偿,遂又压着人欺负了一回。
即便先前已经有过一回了,晏回也有经验打底了,唐宛宛却还是嘤嘤切切哭哭啼啼,比钟鼓司最有名的花旦嗓儿还娇,直听得晏回头皮发麻。
晏回怕弄疼她了,愈发放缓了动作,还分出一半心神来观察她的神色。看了一会儿看明白了,宛宛这不是难受,就是爱娇。
她好像天生就有种本事,永远能瞅准谁疼她、谁宠她,逮着人可劲儿娇,算是她独有的狡猾。
——啧,这小模样真招人疼。
就比如现在,明明晏回速度慢得几乎是在磨了,怎么着也是不会弄疼她的,唐宛宛却还是嘤嘤切切哭哭啼啼,怒视他的眼神也显得有气无力,含着一泡眼泪小声哼哼说:“陛下再欺负我,我明天回了娘家就再也不回宫了!”
——也恁得气人!
晏回微眯眼,加快了动作。唐宛宛一时不防,一连串娇吟从嘴边冒出来,那处绞得晏回头皮发麻。他俯低头凑上她唇边,低声笑着说:“噤声。司寝局的嬷嬷还在外头听着呢。”
唐宛宛大惊:“为什么要听?这是什么毛病?”
“你不知道?”晏回倒是有些奇了,以为这些事荣莲女官该给她讲过的,便解释说:“每个月哪一天行了房,从几时到几时,有过几回,几时叫的水。这些事司寝局都得记录,若是没有嬷嬷在外头听着,谁能清楚?”
唐宛宛瞠大眼睛,声音轻得几乎成了气音:“她们也能听到我这样……这样叫?”
晏回闷声笑了,探入舌索了一个湿吻,声音也是含糊不清:“你叫得小声些,她们就听不着了。”
其实这规矩自古有之,可晏回心防甚重,尤其厌恶自己的私事被他人窥伺。司寝局确实是有侍寝记录,可谁敢真的听帝王墙角?嬷嬷也不过是候在外殿,以内殿熄烛为始,以叫水为终,这么着估摸个大概时辰。
晏回就是想逗逗她,瞧见身下的姑娘咬着下唇含羞带怯地看着她,被撞得声音破碎还不敢叫出声,自己捂着嘴将声音压在喉咙里,清凌凌的眸子里只有他的倒影……晏回就觉得自己一向硬得跟石头一样的心软得不可思议。
这滋味实在难言,比鱼水之欢更进一步,离掏心掏肺还差一步。一下子明白了何为英雄气短。
*
次日两人是从东面保奉门出的宫,统共三辆马车,最前头的一辆坐人,后头两辆都装得满满的,全是挑出来的回门礼。另有随行侍卫若干。
唐宛宛掀开车帘瞧了瞧,当下大吃一惊:“这么多?”
身为天底下最富有之人,晏回但笑不语,总算找回了点身为金龟婿的自信。
唐老爷朝会结束之后就收到了口信,一路快马加鞭赶回家,让仆妇小厮将家里好一通打扫。等晏回和唐宛宛到了,唐家举家在大门口侯着。
唐宛宛喜上眉梢,要跳下马车的当口却被晏回按住了。
“怎么了?”她正诧异,却见陛下先她一步下了马车,然后转身递过一只手将她稳稳当当扶了下来。
这一幕自然让唐家人欣慰不已,心思最细的唐夫人都红了眼圈。
这条街两面住的都是官家,怕人多眼杂,唐老爷将晏回迎进门才请安,正撩袍要跪,晏回却上前两步将他扶住了,微微笑着喊了一声“泰山大人”。
唐老爷一个哆嗦,忙屈膝跪下了,口中直道:“不敢不敢,陛下应以君臣之礼相待,万万不能乱了规矩啊。”
晏回来之前就预感到了这样的情形,毕竟身份使然,他称一声“泰山大人”是情分,唐老爷行君臣之礼是本分。若是唐老爷欣然受了他的礼称,反倒要让晏回多想了。
见过礼之后,唐老爷虎着脸训闺女: “宛宛你又胡闹!陛下朝政繁忙,你怎么能撺掇着陛下陪你出宫来玩!”
晏回笑说:“唐大人不要苛责宛宛,今日出宫是朕拿的主意。宛宛还特意跟朕借了个御厨带回家里做午膳,孝心可嘉,该表扬才是。”
“陛下说得极是。”唐老爷脸上严厉的表情一收,又是一副笑模样了。
晏回被人引着一路往正厅行,还不忘一只手虚虚揽在唐宛宛腰间。唐宛宛头回在人前跟他这么亲近,又被她娘笑眯眯瞧着,总觉得浑身不自在。可无论走快两步还是走慢两步都避不开腰后的手,只好红着脸不说话。
几个男子去了正厅说话,唐夫人拉着唐宛宛回了自己的屋子,先是挥退了丫鬟,又把门窗都关严实,连支摘窗的横闩都检查了好几遍。即便如此,唐夫人说话时还是压低了声音,悄声问她:“宛宛啊,陛下那腰伤……”
唐宛宛嫩脸一红,想起这三个晚上只觉得腰酸腿软,没忍住倒了一顿苦水:“娘啊,陛下他腰伤早好了!他不仅腰伤好了,他还没隐疾,坊间传闻都是假的啊假的!他也没有起早贪黑地处理政务,每晚上都能抽出一个时辰来欺负我!”
唐夫人捂着嘴笑了好一会儿,不光没体谅女儿的心酸,还十分欣慰道:“如此甚好。”
又忙问:“那太后呢?太后可有给你立规矩?别的妃嫔可有欺负你?”
唐宛宛还挺懂事,只报喜不报忧,把太后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快要跟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一个样儿了。
她还专门挑着妃嫔的好处说,不好的事只字不提,避重就轻地打马虎眼:“钟昭仪最爱读书,关婕妤个子最高,侯美人最好看,冯美人送我的珊瑚树最值钱。”
最后眼也不眨地说瞎话:“德妃长得最难看。”
唐夫人诧异:“不能吧?娘虽然没有见过德妃娘娘,却听好些贵夫人说她的容貌是京城出了名的,未入宫前求亲的人就没停过,她家门槛都被踏破了好几条。”
唐宛宛笑眯眯:“反正我就是觉得她最难看,眉毛眼睛鼻子嘴巴没一处好看的。”
唐夫人无奈扶额,听她说了一通不着四六的,心里倒是踏实了,想来宛宛还没受什么欺负。
第30章 留膳
这是晏回头回在唐家留膳。
一听陛下来了; 唐家的厨娘都不敢做菜了,连择菜前都拿香胰子洗了五遍手; 即便如此还是战战兢兢。好在有那位御厨挑大梁; 她们打个下手也就是了。
两位嫂夫人不便见外男,唐家爹娘与两个儿子作陪; 自是其乐融融。
“微臣家里没存着什么好酒; 陛下怕是瞧不上。”
“这是宛宛出生当年埋下的女儿红,陛下还没有喝过呢吧。”唐老爷接过下人递来的酒坛子; 掀开蒙在上头的红绸布,又砰砰两下拍去泥封; 起身恭恭敬敬给晏回斟了一杯; 笑得开怀:“微臣敬陛下一杯。”
这酒杯足有小孩拳头大; 又倒了个九分满,杯中酒液晃晃悠悠几乎溢出来。唐少谨忙说:“爹你不胜酒力,孩儿来敬陛下就是。”
“难得陛下来一回; 为父怎么能扫兴?”唐老爷格开长子的手,大笑着喝下了这杯。
唐家人都心道不好。唐老爷这不胜酒力并非虚言; 他是三杯上脸五杯醉七杯必然倒的那种,偏偏唐老爷还十分没有自知之明,别人劝酒从来都是来者不拒。最最可怕的是他酒品不好; 喝醉了不是倒头就睡,反而会逮着人说胡话。
唐家人胆战心惊地看着唐老爷喝下一杯、两杯,然后就开始晕乎了。
先是拉着陛下的手老泪纵横:“微臣在朝中呆了十多年,这还是头回离陛下这么近啊!头回摸着陛下的手啊!”
话落拍着胸脯正色道:“微臣今日在此立誓:日后上朝再也不打瞌睡了; 也再也不想着得过且过了。今后不论是上刀山还是下油锅,只要陛下您一句话,让我做什么都行!”
晏回笑得不行,又陪他喝了第三杯。
唐老爷抹了抹眼角,语重心长道:“宛宛是个傻丫头,从小到大没受过什么委屈,都被我和她娘惯坏了。可这过日子呀少不了磕磕碰碰,若是她做了什么不对的事,陛下您多担待着些。要是她把您气狠了,您也别急着打她骂她,只管把她提溜回家来就是,我跟她娘亲自教训!”
“泰山大人这话说得不对。”晏回抬起手在唐宛宛脑袋上摸了一把,慢悠悠道:“朕疼她还来不及,怎么舍得打骂?”
唐宛宛偏头瞧了瞧,竟见陛下此时笑得十分和蔼,立马打了个寒战,觉得自己腰更酸了,连忙吃了几口米饭压压惊。
“老爷你别喝酒了。”唐夫人压低声音斥了一句,又在桌子下踢了自家老爷好几脚,唐老爷也浑然不觉,仰头灌下了第四杯,说的话越来越不着调了。
晏回面上一派泰然,不管唐老爷说什么胡话,他一概笑着应“好”。
唐宛宛也是紧张得不行,生怕陛下怪罪。借着夹菜的动作,她小声在晏回耳边说:“陛下,我爹喝醉了,不如咱们先回宫吧?”
此时唐老爷正在讲自己二十多年总结出来的育儿经,从大儿子讲到小女儿,把唐宛宛何时学会说话、何时学会走路着重讲了讲。
晏回面上听得专注,却在桌下无人能瞧见的盲区里捉住唐宛宛的手,摸摸她掌心里的虚汗,又一笔一划在她手心里写下几个字——“莫急,朕没生气”。
唐宛宛松了口气,给他夹菜的动作越发殷勤了。
大概是晏回态度太端正,唐老爷愈发来了兴致,待喝下第五杯,彻底晕头转向了。唐家人各个神色紧绷,都落了筷子战战兢兢坐着,生怕自家老爷语出惊人。
果然,一桌人惊悚地看着唐老爷啪啪拍陛下肩膀,还关切道:“贤婿可得好好锻炼身子啊,年纪轻轻就那样了怎么像话?你回了宫叫御厨做点羊肾鹿鞭老猪腰,补那么一月半月的就啥毛病都没有了!”
羊肾鹿鞭老猪腰,补肾壮阳它最妙……
晏回额角青筋蹦跶了两下,深吸口气艰难点头:“好。”
唐夫人偏过眼睛不忍直视:完了,老爷彻底喝断片了!
“爹你不能喝啦,你都喝五杯了!”唐家两个儿子面如金纸,同为男子对这“隐疾”的体悟要比唐夫人深,知道男子最在乎这个。怕他爹说出更不着调的话来,忙起了身夺走他酒杯。
唐家人丁兴旺,家训中摆在头条的就是孝道,平时唐家两个儿子跟他爹都不敢大小声,这回也是忍无可忍了。
两人好说歹说,总算把那坛剩了一半的女儿红拿下了桌。
*
用过午膳,晏回靠在阔椅上饶有兴致地打量这间屋子。
外屋不大,窗下摆着一张四仙方桌,西南脚上放着一张低矮的画案,旁边是一只白瓷画缸。这画缸本是用来装画轴的,晏回进门时探头瞧了一眼——里头游着十几尾金鱼。
盆景插花都引不起他的兴致,让晏回多看了几眼的是东边靠墙立着两个博古柜。一个柜子上头摆着的全是各种小玩意,十二生肖瓷人摆了一整排,各种法相的弥勒佛又摆了一整排,还有大大小小的彩色藤编小篮,一串一串的小铃铛,颇有童趣。
另一柜子上却是满满的书,晏回粗略算了算,怕是不下百册。
这是唐宛宛的闺房,回门当日有带新姑爷参观女子闺房的风俗,晏回就跟着来了。
丫鬟将醒酒汤送进来,连头都没敢抬便扭头快步走出去了,好像陛下是吃人的老虎似的。
唐宛宛舀起一勺来仔细吹了两口,小心凑到晏回嘴边,细声细气说:“我爹酒量奇差,喝醉了总是说胡话,陛下您别怪他。”
这副乖巧的小媳妇模样,晏回瞧得十分稀罕,受宠若惊地喝下这勺汤——滚烫。
他默默瞧她一眼,含在嘴里忍了会儿才咽下去,见唐宛宛还要再舀,只得接过这碗汤放在桌上晾凉。
虽然不怎么走心,晏回还是挺受用的,欣然开口:“自然不怪。”
唐宛宛得了这么个承诺,也不管什么醒酒汤了,笑眯眯跑去书柜前整书了。这上头放着的都是她珍藏多年的话本子,这几天没得看还挺想的。
唐宛宛寻思着自己以后不常回家,不如挑一些好看的话本带进宫去,正好先前两辆马车都空了下来,也有地方放。
丫鬟都不敢进来,唐宛宛只得自己收拾,晏回坐在桌边好整以暇看着。
唐宛宛把挑出来的话本一本一本放到桌上,她每放一本,晏回都要拿起来瞅两眼。
“小媳妇嫁人记。呵。”
“大师为我负如来。呵呵。”
“九尾狐的三世轮回。呵呵呵。”
“人鬼情未了之破庙篇。呵呵呵。”
唐宛宛找书的手一顿,扭头怒视:“陛下笑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