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沙泪 >

第249章

沙泪-第249章

小说: 沙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我也没想到会这样!”
  晚会仍在继续,场面不算大但非常热闹,来参加的人都觉得出席是正确的选择。看着那些在庭院中或角落里与当地官员交谈的团部军官们,哈根不禁想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儿的人不直接邀请克米特上将来参加今天的晚会呢?当他把疑问向身边的营长和副营长求证时,后者笑着说:
  “要是总司令来了,我们可没机会来!”
  “也许是另有宴会。能想到让我们来参加一场晚会,已经很不错了。”
  听尤琛这么说,仿佛当地的名流在招待来客的问题上,还是很有自己那一套的。哈根觉得有道理,因为这些当地官员与名流,既然连他们都能如此礼貌客气而且热情地受到招待,肯定不会冷落更高层的军官了。看样子,那儿的宴会,肯定是更加高级,更令人赏心悦目——换言之,也更加令下层的官兵觉得侧目。

第四卷 尤琛(中) 第八章 将军之女(3)
  “上将阁下的那个宝贝儿子呢?回国了?”
  尤琛点点头。“青年劳动团当然不可能在这儿呆很久,他们还得趁早回国去,忙着做作业和考试。”
  从话音中听来,对于青年劳动团——或者说是其中某个人——尤琛觉得颇为麻烦。对方一离开,他松了一口气。副营长和营长的副官都知道,克米特上将那个独子,在以前就曾经惹过不少笑料。他的父亲气得不行,可他本人却满不在乎。克米特上将的宝贝儿子,谁的话都不听,不过有时倒能听听尤琛的话,所以上将希望尤琛可以趁此机会好好训训他。不过尤琛对此也是爱莫能助,而且对于曼弗雷德本人的顽皮,他也实在有点吃不消。
  “听说上将是结婚十二年了才得了这么个儿子,这是真的吗?”
  尤琛点头,关于克米特家这个模范家庭的一些事情,在军中也有过传闻。哈根听了,感叹道:
  “十二年……如果换成别的男人,恐怕早就甩了老婆,找别的女人去了!上将阁下可真是个从一如终的人呐。”
  “听你这么说,好像咱们的这个战区总司令,成了福音书里被赞美的贤良妇女似的。”巴列茨嘲弄一下对方,但也对他的意见表示同意。“我军虽然有重视家庭的优良传统,不过说起来,克米特上将还真是少有人比得上。”
  “要维持这样一个家庭,肯定需要很大的耐心吧……”
  说着说着,哈根脸色沉了下去。他想起了自己的家,现在那个家到底算什么呢?名存实亡吗?好像比起这个程度还有点距离,但再这样下去。恐怕也差不多了。为什么世间有的人尽心尽力就能有一个好家庭、好的妻子和称心地孩子,而有的人不管怎样努力,却总是没法得到理想的结果呢?
  “听说每年到妻子生日那天,不管再怎么忙。上将都会赶回家里,替他的太太庆祝。真让人羡慕啊,难怪他们结婚这么多年,都还像新婚那样甜蜜。我们可比不上!虽然老婆地生日还能记得住,不过有时她一变脸,问今天是什么日子呀?,而你回答不出来,那就够你瞧的!”
  巴列茨可能是因为这个话题。而想起了自己家里的事情。一边摇头一边苦笑着。事实上,几乎他身边的每个已婚男人都经历过这种时刻。妻子希望自己全心全意地围绕着她转,脾气好的时候还好说,万一她正在气头上,而你偏偏又对她那些看似平凡实则刁钻的问题回答不上来。那可就有好戏看了。所以对他们这些军人来说,上前线。有时未必是件坏事。起码夫妻俩长期分居两地,没法吵架,只会挂念对方,见了面,亲热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忙着数落对方。一想到这个存在的可能性,哈根不禁目瞪口呆,因为这是他以前从来没想过的。
  “对了。还听说。克米特上将对少校您特别另眼相看啊?”
  尤琛瞪着自己地副官。没想到巴列茨也被哈根这语气吸引着。他好奇地看看他们。问:
  “是不是指那位将军本来想让咱们地少校当他地女婿地事情?原来是真地啊。”
  这下可好。连巴列茨也搞和到一起。真是有够添乱地!尤琛不想回答。哈根却说:
  “是侄女婿。听说将军是一心要咱们少校成为他地家里人。所以一心打算着要将他地侄女许配给少校。当然。这事儿没成。不过我看上将还是把少校当作自己人看嘛。”
  在尤琛面前——尤其是在这种场合里——哈根不像是个副官。更像是一位军阶相等地战友。尤琛懒得理会。巴列茨又问:
  “那位小姐长的漂亮吗?”
  “好了!再这样说下去,人家的名声都被你们牵扯坏了。那样的话,人家以后要找娘家,万一听到这些话,会害了别人的。”
  “原来那位小姐还没嫁……”
  巴列茨若有所思地说着,与哈根互看一眼,两人差点没笑出来。哈根忍着笑,向营长说:
  “没准在那些将军家里,还有这位或那位小姐,仍然在等待着如意郎君呐。我看啊,以前准有不少将军想要跟少校您做媒。”
  “胡说八道!”
  尤琛哼了一声,瞪着舞台上那个与不同的舞伴几乎跳了一晚上的诺维克。在副营长与副官在背后偷笑的时候,尤琛仍然瞪着不远处的舞台,可是他脸上却出现了迷惑的神情。之后,他低下头,以旁人听不见地声音说:
  “做媒……将军家……”
  台子上地乐队又换了首舞曲,这次是适合大家一起来跳的群舞,于是有不少人都欣然跑上台,手拉着手在跃动。巴列茨地目光也被吸引过去,哈根见尤琛出神不语的样子,碰碰他的手臂,说:
  “别对一个玩笑太在意,我可以收回那句话。”
  “不,不。我想起来了,奥图,多亏你的那句话,让我记起来了。我就觉得,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她似的,果然,就是……”
  “你说什么?”
  由于舞台和周围的声音太大,使得哈根听不清对方的话。尤琛看看左右,将副官拉到离舞台远远的一处角落里。这儿是花圃外头,没几个参加晚会的人愿意停留在这儿。哈根觉得奇怪,可是却看到自己的上司眼中充满着震惊严肃。
  “您刚才说什么?”
  “那个女人,奥图,就是那个在摄影机里面出现过的、拍下整幕惨案经过的红发女人,我知道她是谁。”
  “什么?!那是……”
  哈根没想到对方竟会在这里跟自己提起这件事,不由得大吃一惊。尤琛看上去完全没有刚才轻松的样子。他压低声音,清清楚楚地对副官说:
  “那个女人,我曾经见过。她是现任东方远征军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梅策尔格元帅的女
  “开炮!”
  随着坦克车长地一声令下,坦克内的炮手迅速调整方向。将炮膛内的炮弹击向预定地点。在山坡的西侧,顿时冒起一个硕大地火球,同时伴随着冲天的浓烟。待硝烟散后,坦克乘员才从潜望镜里看清楚,炮弹击中在目标的左侧,并没有完全命中。
  “可恶!”
  “下次要是在战场上也没打中,那么就轮不到你在这儿骂了。”
  在这片平原上,除了这辆坦克之外。还有许多辆坦克在进行着演习。它们面前的“敌人”虽然不是正牌的。不过演习的程度也几可乱真。
  到了下午,演习终于结束了。充当奥军的A军获得胜利,不过也付出了十来架坦克牺牲作代价;而B军呢,所承受的“伤亡”更加惨重,不过也不是完全没可取之处。在坐镇主席台上观战地装甲师师长看来。A军这条防线,差点就要保不住了。如果不是B军迂回突破地时间太长、而且下达突破命令的指挥官开始有点犹豫。他们这边本来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总结大会上,他们的师长对行军迅猛、火力点设置合理等好的一面进行了表扬。而同时,师长依旧认为他地部下可以有更好的改进。
  “先生们,别忘了那些路德尼亚人是怎么依靠着像破烂似地坦克,冲到我们面前,跟我们性能良好、火力十足的重型坦克对抗的!如果毛病不改,无论下次的敌人是谁,对方都不会轻易放过我们的漏洞!记住这一点!”
  幽灵装甲师的成员都聚集在一片开阔的空地上,昂起头聆听着师长的训话。在这种时候,能够无惧于来自天空中敌军战机有可能空袭的危险。也可以说是师部有意为之。虽然看似大部分的坦克都参与了演习。不过实际上由于燃料不足,所以仍然有一部分坦克只能被迫晾在营地地棚子底下。与这次地演习无缘。对于后方到底什么时候才能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燃料这种问题,装甲兵们已经从之前地不满抱怨、逐渐转化为现在的麻木无奈。本来单以奥登尼亚的资源来说,就很难为自己的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充足燃料补给。即使在米德加尔德大陆上,能够找到一块高产量的油田都很不容易。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的首相对于东方的路德尼亚如此念念不忘、甚至即使要帝国背负着两线作战的重担也要对这个庞大的国家开战,正因为那儿的资源十分丰富,只要能够在那里站稳脚跟,就能开采那些如同无尽宝藏般的油田和矿藏、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决奥军的燃眉之急,甚至是完全解决帝国在这方面受制于人的局面。无奈如今在东方接二连三的失败,连累到奥军的燃料补给,这也不是最高统帅部以及它的掌权者愿意看到的。
  在演习中,1团与2团联合组成A军。在回营地的途中,有一些坐在坦克上的装甲兵对路过的B军士兵喊:
  “下次拜托你们跑快点!不然的话,我的凯尔贝洛斯可不会再手下留情了!”
  “你跟你的那头笨驴一辈子也别想追得上我!你们只能跟在我的宝贝**后头!”
  如此这般地斗嘴,也是军队里常见的生活方式。在前线部队这里,生活的枯燥乏味程度远比大后方的人所想像的还要深。全是男人的世界,让他们这些年轻人在感觉更无拘无束的同时,也不由得对外面的世界和家乡越发想念;当然,对于异性的思念与渴望也一样。
  与其它同样驻扎在萨梅尔的奥军装甲部队一样,幽灵装甲师住在城外的小镇上。那么与萨梅尔紧邻,交通方便。在幽灵装甲师来到这儿之后,他们就住在当地居民的房子里,仍有一部分士兵不得不住在马厩或是旧仓库里。虽然是敌人,不过幽灵装甲师的军官们,自问与房子里原来的主人相处得不错。在这儿的日子,过得甚至比当初在翁波里尼亚的时候还要平静——目前来说是这样。

第四卷 尤琛(中) 第九章 那个噩梦的记录者(1)
  作为3营的营长,尤琛和自己的副官住在小镇东头的一所宅院里。房子的主人是这儿的镇长兼镇治安委员会会长。同时在这儿工作并且会在这儿过夜的,还有营部的几名军官加通讯兵。因为这所房子面积够大,所以尤琛才将营指挥部设在这
  这个普通的小镇——顺带一提,它的名字叫做圣马克,与许多曼尼亚国内其它地方的村庄小镇一样,都有着以圣徒或天使的名字来命名的喜好——因为有了这些外来军队的驻入,变得与以往不同了。
  倒不是说奥军在此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是以往相对封闭的小镇,由于奥军的到来,变得热闹了一点。萨梅尔由于有着铁路运输上的优势,所以在奥登尼亚国内运来的军方物资,可以较快到达,自然,圣马克小镇以及周边的奥军装甲部队,就能在此生活上一段时间。也因为奥军官兵手头上有着这样那样的相对丰富的食物和资源,让当地的曼尼亚人乐于和他们交换。当然,交换的条件是一方要为另一方做事,然后对方就将自己许诺下的东西给他。在米德加尔德大陆上,哪怕是奥登尼亚,由于战争的影响,平民往日里衣食住行所要用到的东西,如今已经大打折扣。即使有钱,也没法弄到想要的东西——尤其是食物。所以要想吃得好一点,就只能从军队手中交换到。
  在当地人只能以野菜粥或是从附近湖里钓来的小鱼当主粮吃的时候,奥军的驻扎,反倒让那些家庭伙食稍有改善。一般来说,住在那儿的奥军官兵,如果与那家人关系不错的话,会将自己得到的补给品送一些给他们。而作为报答,那个家里的妇女会帮他们洗衣服刷靴子。这样一来,再加上奥军部队一般来说都不会主动干预当地事务,所以那儿的居民与奥军相处下来,也算融洽。
  在看到军官们回来的时候。镇长家地孩子们本来正在房子前的空地上玩耍,赶紧溜进里头。而在镇上其它地方,也同样有此情景。看到这一幕,巴列茨苦笑了一下,对营长说:
  “就算表面上跟我们好,暗地里。他们的家长都会叮嘱他们说别在那些人面前出现,他们会把你的**打烂!,这才是居民们的真实态度。”
  “一点也不奇怪。”尤琛原本正在看着通讯兵送来的文件,上面记录着今天从师指挥部和团部传来地电报。“就像我儿子上学之后,第一天回来,就是这样跟我形容他的老师。为了孩子着想,他们不得不想出一些保险的办法,例如吓唬孩子们,好让他们不要到处乱跑。要是有个镇上的小孩无意中弄坏了我们的东西。到时忧心忡忡的肯定是他们。”
  跟孩子们那慌张的样子不同,房子的主人却是满面笑容地迎接他们归来。与此同时,这一家的主妇已经用奥军给他们地罐头做好饭菜。招待他们用餐。尤琛他们婉言谢绝,表示自己还不想进餐。最后,还不得不用“不能打搅主人家用餐”这样的理由搪塞过去。在上楼之后,奥托尔。哈根中尉往下看了一眼,说:
  “这些虚伪的俗套客气真让人讨厌!”
  “曼尼亚人跟昂尼亚人一样,都喜欢讲究这种礼貌。”
  “什么礼貌”哈根不屑地笑了笑,“我们不跟他们一块吃饭,他们才松了口气呐!”
  房子有三层高。后面是参天大树。让这幢屋子即使在炎热地夏季。也感觉十分凉爽。主人一家住在一楼。而营指挥部在二楼。营长与副营长等人地卧室则在三楼。在平时。军人们虽然常常往来于这幢房子。不过很少去打扰主人家地生活。当然。对方在背地里是否经常抱怨半夜有人来敲门或是老有外人进入他们地房子。这就不得而知了。
  二楼那个宽敞地大客厅。现在已经被用作3营营部地工作地点。像其它驻扎在前线地军队办公室一样。这里有几张临时拼凑起来地“办公”桌椅。上面放置着繁杂地文件还有通讯仪器。一幅军用地图挂在墙壁上。对面地壁炉架上放着收音机。一旁还有发报器。一切看起来略显凌乱但依然井井有条。只不过他们办公地地点从户外到帐篷再到用水泥建筑起来地房子里。里面地内容。没有多大变化。
  在进入那间小房间(现在它被3营地官兵们当作是“营长地办公室”)后不久。坐在外头桌子后面忙着将文件整理好地哈根拿起刚吵起来地电话。里头是尤琛地声音:
  “奥图。你进来。”
  之后。哈根手捧着一叠纸片来到这个小房间里。尤琛等他一关上门就问:
  “有消息了吗?”
  他地副官从那叠全是电报的纸片底下,将一张放在桌子上推过去。尤琛拿起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查证后确定梅策尔格小姐已死。”
  哈根同情地注视着他的上司,事实上,在刚收到这个电报的时候,他的心情与营长一样,除了无奈还有不甘。尤琛盯着纸片,头也不抬地问:
  “有查到她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吗?”
  “这是今天一早从国内寄过来的,我按照你的意思,打电话到三军指挥司令部还有禁卫军人事部去问,之后,他们将这些寄到这儿来。禁卫军的邮件总比陆军地要快,再加上曼尼亚离帝国不远。”
  尤琛打开那个暗黄色地牛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