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伐明 >

第15章

伐明-第15章

小说: 伐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鲁这个人,其实是现在刘宣这只队伍中影响力最大的人,他的这股流民,也是刘宣队伍中人数最多的一伙,足有九十余人,这一伙流民,因为同出乡里,自然非常团结,尽管他们刚刚出来,还没见过任何市面。

这一伙流民,领头的共有四五人,除了赵鲁之外,剩下的都是一些平庸无能之人,所以刘宣才提拔赵鲁充当战兵队长,用来拉拢人心。

刘宣想要立下规矩,就必须取得赵鲁的支持,赵鲁见刘宣这几条规矩条理清楚,光明正大,当然没有反驳的道理。

况且这些流民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战斗力的核心还是李旭中,李旭升,刘宣,李昭云四人,即便投降的官军陈铁牛,杨守义,白富贵,战斗力也远远强过没有见过血的普通流民。

尤其是陈铁牛,本来就是官军斥候,还是颇有本事的,如果不是骄傲轻敌,被李旭升埋伏,也不会轻易被俘。

见赵鲁没有意见,刘宣将这六条规矩连续大声朗读了三遍,让众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才安排了值夜之人,让大家安心睡去。

这些值夜之人,刘宣没有用一个今天来的青壮流民,反而用了赵鲁手下的两个士兵,另外两个后勤营的老弱也被安排成暗哨,避免发生不测。

就连李旭中,也是假装熟睡,其实正在暗中戒备,毕竟刘宣与这些流民相处的时间还短,并不能完全放心。

就在刘宣昏昏欲睡之际,只见营中突然发出一声惨叫,刘宣猛地惊醒,匆匆披上衣服,拿上藤牌刀剑,来到李昭云的茅屋,见李昭云父子也匆匆起身,刘宣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眼见营中突然乱糟糟的一团,如果不当机立断,只怕会有炸营之祸,刘宣大呼一声:“大家不要乱,这个时候,越乱越糟,先点起篝火,看看发生了何事。”

“大家各自留在自己的帐篷里,全部不要动,战兵营队长,后勤营队长全部出来,点起篝火。”

刘宣刚刚任命的队长,不是英武敢战之人,就是在流民中威望很高之人,就是后勤营中,李旭通,孙登二人也是能写写算算的读书人,有了这些骨干呼应,营中燥热的气氛很快安定下来。

刘宣与众人点起篝火,很快就发现了倪端,原来今天三个刚刚加入的流民,居然抢走了两匹骡子,骡子上面还驮着二石粮食。

这些人进入马圈之时,被暗哨的老弱发现,其中一人大喊大叫,被这些流民用石头砸倒,才发出那声凄厉的喊叫。

另外两个战兵队的哨兵,虽然发现了敌人的踪迹,居然不敢追赶,反而大呼小叫,差一点弄出营啸。

如果发生营啸,这些流民只怕马上就会四散奔逃,连带着刘宣的兵器,粮食,牲畜也会被抢夺一空,如此一来,让刘宣付出大量心血的队伍,也会毁于一旦。

刘宣稳住了队伍,见暗哨的两位老弱虽然被砸了几石头,但是却没什么大碍,虽然流了不少鲜血,但是只要没有感染,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反倒是值夜的李旭中,在黑夜中骑上了战马,朝着逃跑的流民追赶而去,让刘宣心中有些担心不已。

“李大哥弓马娴熟,武艺高强,几位流民应该远不是对手,一定不会有什么危险。”

刘宣心中不停地安慰自己,毕竟李家兄弟现在是他的左膀右臂,一旦李旭中有什么闪失,只怕刘宣对这只队伍的控制力马上就会下降不少,威信也会大大的降低。

就在刘宣不住的担惊受怕之下,直到天色快要放亮,启明星当空升起之时,李旭中才赶了回来。

只见李旭升牵着马匹,后面还拉着两匹骡子,三个流民被绳子绑成一串,拉在骡子后面。

刘宣几乎压抑不住心中的欢喜,大声笑道:“我就知道以李大哥的本事,用来对付几个流民小贼,算是杀鸡用上了宰牛刀了。”

李旭中谦虚的笑了笑说道:“幸不辱命,这次总算抓住了这三个小贼,没有丢失一点粮食。”(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

第十九章杀鸡儆猴

ps:看《伐明》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刘宣从新将骡马拴好,安排好了值夜的哨兵,让李旭中先去睡上一觉,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刘宣将大家全部聚集在营寨,开口说道:“我好心收拢流民,给他们一口饭吃,就是因为世道艰难,存了一份善念罢了。”

“但是有人不识好歹,恩将仇报,昨天夜里,居然打伤哨兵,抢夺马匹粮食,这些马匹粮食,都是大家活命的根本,没有了这些东西,大家伙怎么能生存下来。”

“对于这些不讲恩义的王八蛋,大家认为该怎么办?”

众多流民担惊受怕的等了半夜,对于这三位叛徒,当然没有一丝好感,即便这三位流民还有一两个朋友,这时候都害怕被牵连,那里敢向刘宣求情。

众人听见刘宣问话,有人乱哄哄的答道:“这些恩将仇报的白眼狼,自然应该杀了砍头。”

也有人说道:“一切听从刘头领安排,由刘头领做主。”

还有人道:“我们不是官府,不能够杀伤人命,还是将他们打一顿,赶出营地。”

刘宣见营中乱糟糟的一团,心道这些人纪律如此差劲,想要成为一支纪律严明,能打硬仗的队伍,看来还有很远的道路要走,队伍的前途也是任重路远,前途不清,自己也要时时刻刻保持冷静,不能有一点掉以轻心。

刘宣长出了一口气,高声喊道:“大家肃静,这般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见众人还是议论不休,刘宣拔出挂在腰间的燧发铳,装上火药铅弹,朝着天空开了一枪,这一声响亮的枪响,将众人嘈杂的声音全部压下,众多流民摄于刘宣的威望,顿时全部鸦雀无声。

刘宣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高声叫道:“我刚才听见有人说我们不是官府,不能随意杀戮人命,这话真是放狗屁,老子是杀官造反的强盗,不是修桥铺路的善人,这句话你敢不敢上台来,与老子当面讲一讲。”

见众人大气也不敢出一声,全部畏畏缩缩的挤在一起,刘宣将投名状展开,高声喊道:“老子手里这东西,就是拿着你们的把柄,这上面写着辱骂当今天子的话,这是十恶不赦,大逆不道的罪过。”

“哪怕以后招安为官,成为良民,你们的身家性命,也全部捏在老子手里。”

“你们这些按了手印之人,也不要怪怨老子不厚道,毕竟谁也不养无用的白眼狼,这三个叛徒,敢打伤哨兵,盗取粮食,就是老子的生死仇敌,今日不将他们凌迟处死,已经是老子心怀善念,谁若在敢胡乱求情,就是与老子为敌。”

刘宣大手一挥,高声叫道:“来人,给我将这三位叛徒带上来。”

刘宣话音刚落,他的亲兵的小队中,上来六个青壮,以投降的官军陈铁牛,杨守义,白富贵三人为首,将三个流民逃犯押了上来。

陈铁牛,杨守义,白富贵三人,因为受到了刘宣善待,加上按下了手印,已经彻底投靠了刘宣,成为刘宣手中的亲信之人,三人押上逃犯,威风凛凛的站在逃犯的后面。

刘宣轻蔑的看了三个流民逃犯一眼,开口说道:“你们三人罪大恶极,今日难逃一死,不过老子也不会让你们的死得太痛快。”

刘宣用力举起手臂,高声喊道:“老子今日决定将他们处死,凡是战兵营的兄弟,人人都要砍这三个叛徒一刀,以示绝不两立之心。”

见众人纷纷骚动不堪,刘宣上前一步,拔出了戚家刀,斩到一个逃犯的手臂之上,将此人的手臂一斩两段,李家父子是刘宣的臂膀,也纷纷上台,各自斩了一刀。

众人纷纷看着赵鲁,只见赵鲁大步上台,挥动手中的红缨枪,手中用力一扎,直接将一个流民生生扎死。

刘宣皱了皱眉头,赵鲁将人杀死,只怕是有些心软,也是对刘宣的心狠手辣有些不满,对于赵鲁的态度,刘宣也不以为意,毕竟众人相处的时日短暂,肯定不能万众一心。

接着陈铁牛,杨守义,白富贵三人上台,各自斩了一刀,剩下的一众战兵,除了胆大不怕死的几人外,全部畏畏缩缩,不敢上台。

几个叛逃的流民,被众人一通乱斩,知道不能活命,纷纷哀号不止,破口大骂刘宣,各种污言秽语仿佛不要钱的朝着刘宣祖宗喷来。

白富贵上前几步,正要堵上了逃犯的嘴巴,被刘宣制止,刘宣张了张嘴,开口说道:“这三人已经是不能反抗的死人,你们还不敢上前,老子要你们有何用,还是将刀剑留下,早日饿死吧。”

“这样的废物,留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浪费粮食,还有什么用,如果今日谁畏缩不前,就饿饭三天,家人亲族也一同饿饭,谁如果敢要犯上作乱,老子的刀剑也不认兄弟。”

众多流民见刘宣祭出饿饭法宝,顿时一拥而上,除了五六位特别胆小的流民,几乎倾巢而出,众人刀剑纷飞,将三个叛徒斩为肉泥。

刘宣让后勤营青壮将三人尸骨拖走掩埋,免得爆发瘟疫,然后才开口说道:“处理了三个叛徒,事还没有完,昨日这三人偷盗骡马粮食,值夜的哨兵居然不敢阻拦,反而大喊大叫,惊慌失措,差一点弄出营啸。”

“老子每日供给你们粮食,还不如喂几条狗,狗遇上盗贼,还能发出警报,上去咬他们一口,昨日值夜的哨兵,表现还不如几条卑微的野狗。”

“如果粮食被贼人偷走,大家都要全部饿死,众人入伙以来,老子那次不是和大家吃一样的饭,喝一样的水,还连续吃了两顿大米,也算是对大家不薄吧,你们于心何忍?”

“昨日值夜的哨兵,每人打三十棍,逐出战兵营,粮食配给如同幼童,你们昨天的表现,也就像刚刚断奶的童子。”

两个哨兵哀号不止,纷纷祈求赵鲁,让他为自己求情,这两个哨兵出自赵鲁麾下的流民,赵鲁本打算向刘宣求情,但是看见刘宣凶狠阴暗的双瞳,顿时改了主意,不敢再出一言。

将两个哨兵狠狠地责罚了一番,刘宣拿出一块腊肉,开口说道:“昨日值暗哨的老弱,能发现的贼人的诡计,能勇敢的同贼人搏斗,还受了伤,表现远远好于明哨,从今以后,这两个值哨的老弱,粮食配给如同战兵,只要老子还在一天,这个规矩就不会改变,这三斤腊肉也一同奖励给昨日受伤的伤员。”

刘宣这一通杀鸡儆猴,有杀有罚,还有奖赏,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将众多流民揉搓一番,以最快的速度建立了一点威信。

对于不敢见血的几人,刘宣将他们饿饭三天,赶出战兵营,以后的粮食也只能同妇孺一样,至于战兵营的缺额,由后勤营的青壮充任。

等刘宣处理了营务,开始了战兵营的训练,刘宣的训练,听取了陈铁牛,杨守义,白富贵三人的意见,三人都算是明朝正规军,全部出自顾世虎麾下。

顾世虎不是寻常粗汉,也能识文断字,最佩服名将戚继光,他的营伍用了一些戚家军的操练方法,虽然远远比不上戚家军军纪森严,只能流于形式,但是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

刘宣结合现代的队列训练,剔除了踢正步这些花架子,主要训练队形的转换,如行军的纵队变成列阵的横队,横队变成纵队,还有列阵而战时众人的站位。

古代军队打仗,都是列成厚实的军阵而战,刘宣列阵的战法,参考了戚继光的鸳鸯阵,以队长打头,刘宣手持腰刀藤牌,善射的李家兄弟使用弓箭,练过长枪的赵鲁使用长枪。

队长身后左右两人也持盾牌腰刀,第三四排手持长矛,第五排用胆小瘦弱的杂兵,兵器也非常杂乱,算是手里有什么家伙就用什么家伙。

刘宣手中远程投射武器很少,只能让熟练使用这些武器的军士使用,三杆火铳留在陈铁牛,杨守义,白富贵三位官军手中,三张猎弓还在李家兄弟手里,刘宣的两支燧发铳,也匀了一支给赵鲁。

赵鲁从没有见过如此精妙的武器,尤其是这支燧发铳不仅威力强大,使用方便,手柄还用珍贵的象牙雕琢,一看就是价值不菲的珍贵物件。

赵鲁刚刚投效刘宣,尽管非常喜欢这件武器,但是也不敢夺人所爱,后来见刘宣非常真诚,才高兴地接受下来。

接受了这柄燧发铳,赵鲁对刘宣的印象马上改观了不少,训练也吆喝不断,尽管什么也不懂,但是却非常刻苦。

古代的农民,几乎不分左右,在阵型转换中每次都乱成一团,弄得刘宣没有一点脾气。

最后还是刘宣想了一个法子,让众人左手握住石头,右手握住木头,以石头代表左边,以木头代表右边,口令也改成了‘石头左’,‘木头右’,才让众人分清了左右。

这整整的一天,刘宣以几乎全部的精力才让大家勉强的分清了左右,至于阵型的转换,几乎都是乱成一团。

在嘈杂纷乱中,刘宣与他的同伴又度过了一晚,于此同时,在二十五里的董家堡外,下山虎与顾世虎两只老虎,却争斗了整整一天。(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

第二十章攻堡(求收藏、求推荐)

ps:看《伐明》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如今整个陕北之地,到处都是食不果腹的饥民,听到下山虎这里有粮,附近的饥民顿时蜂拥而来,从十里八乡朝董家堡涌来。

下山虎打开董家堡后,马上开仓放粮,大招饥民,短短一天时间,就召集了上千青壮,在顾世虎率领的官军赶到前,下山虎等人已经堵死了城门,做好了坚守的准备。

在古代战争中,攻城的一方虽然占据主动,但是却往往非常艰难,只要守城的一方意志坚定,组织得力,两边战斗力没有非常大的差距,攻城的一方除了长期围困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攻城的战斗往往会旷日持久,在古代的战例中,常常有连续几年围困攻城的记载。

等火炮出现在战争中时,这种威力巨大的攻城武器很快受到军队的喜爱,从明太祖开始到宣宗时代,明军一共铸造了十三万门各种火炮。

但是这个时候的攻城火炮还有许多缺点,除了威力较弱之外,最重要的一个缺点就是重量太重,尤其是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想要带着一门五千斤重的红夷大炮行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况且这种威力极大的火炮,价格也十分昂贵,现在也只有澳门葡萄牙蛮夷能够铸造。

每铸造好一门红夷大炮,都会赶快运往京师,辽东等军情险恶之地,哪里是一个小小的延长县守备能够得到的。

就是延绥地区最重要的榆林城,恐怕城头上也没有几门这种红夷重炮。

顾世虎的军中,只携带了八门虎蹲炮,这种火炮重量很轻,射程很近,威力也不算很大。

虽然能够装填散弹,是一种杀伤近距离步兵的利器,但是如果用来攻城,却很难起到决定性作用。

况且董家堡城墙上也有四门虎蹲炮,这四门虎蹲炮,因为高居城门之上,射程还大占优势。

加上下山虎等人出身边军,都能熟练的使用这种武器,在火炮对射中,不仅不落下风,还能占据一点儿优势。

顾世虎原本以为祸乱董家堡的只是些许饥民,只要官军到来,就能一鼓而下。

却没想到下山虎等人如此难缠,在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