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龙阙 >

第211章

龙阙-第211章

小说: 龙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凤仪笑,“好啊!去换吧!”明明自己憋不住了就想立刻要换的,还要说是给他瞧。
  阿金捧着衣裳去换了,秦凤仪招呼传旨的钦差过来坐,因是兵部事宜,过来传旨的便是兵部的一个姓解的郎中,秦凤仪与他不大熟,但想这郎中是兵部的,秦凤仪的岳父景川侯便在兵部当差,兵部尚书郑老尚书也是秦凤仪的旧识,秦凤仪难免问他几句。解郎中笑道,“尚书大人和侯爷都好,听闻殿下在南夷安民抚民有功,咱们都为殿下高兴哪。”
  两人说着话,阿金就换了新衣出来了。五品千户是战袍是一身银色软甲,阿金正是年轻的时候,而且,身为族长之子,自小营养也到位,阿金个子较寻常土人是偏高的。这么一身软甲官靴上身,眼神明亮,透出勃勃朝气。秦凤仪笑赞,“好!”
  土人们也都在一处夸阿金,还有的有些酸溜溜的,说阿金个子太高,人也单薄,得更壮实些才好。阿金道,“我以后每顿都要多吃一碗饭的。”
  再有土人请求秦凤仪赶紧给他们也申请官职去,这些土人多是不会说汉语,或者只会简单几个字的,还很不熟练。就是现在这几个字,也是南夷商事繁华,秦凤仪允他们下山开店铺,售卖山货,他们的汉话称得上突飞猛进了。不过,秦凤仪土话很熟练,用土话与他们交流着,没有半点障碍。解郎中就看没多大功夫,秦凤仪就把这些土人说的脸上个个带笑,行过礼后,高高兴兴的走了。
  待土人们走后,秦凤仪继续与解郎中道,“你来得巧,我们这里刚打过一场。我折子刚送出去,你就过来了。”
  解郎中一听说南夷城打仗了,连忙道,“南夷州竟有战事,殿下玉体无碍吧?”
  “行了,你看我像有碍的。”秦凤仪道,“就是你这回去还得让工部多制些铠甲刀枪,先时是一个部落下来一千人,如今他们各部落都被本王感召,现下,我们有土兵九千五百人。以后,待诸部落全部下山,人还会更多。”
  解郎中一听,顿时喜的,起身一揖,贺道,“殿下大才,土人归心哪。”
  “还早的很。”秦凤仪道,“这么些土兵下山,如何安置是我这里的事,但,他们既下山来,现下又在军中,武器装备上,我都就承他们的,现下我的亲卫军如何,他们便如何。我的折子已是递往朝廷了,待你回朝,可得催着工部些,我这里的武器不能耽搁。山蛮前儿刚过来打了一场,嗬,那些个象兵,你见过象兵不?”
  解郎中道,“臣有幸见过宫里养的大象。”
  “宫里大象多温顺,就一傻大个子。”秦凤仪道,“那象兵,身披铁甲,上面坐的都是头插鸟羽的山蛮,忽啦啦的跑过来,地动山摇啊。哎,你们都没见那场景。”
  “殿下勇武,必是大败象军。”
  “虽则这次是斩首三千左右,但,不知山蛮会何日再来犯,故,我这里的军械装备,断断少不得的,知道吗?”
  解郎中只得称是了。
  解郎中过来,待李钊晚上回来,秦凤仪问李钊与解郎中熟不熟,李钊是知道解郎中的,还特意过来相见。待晚间设宴,非但有秦凤仪麾下诸人,还有几位土人将领过来,大家一道吃酒说话。解郎中实在觉着,亲王殿下太客气了。而且,亲王殿下待人一向和气,因为解郎中在兵部当差,虽则以往与秦凤仪不大熟,但俩人也认识。亲王殿下完全没有半点骄狂之气嘛,究竟是谁说亲王殿下脾气差,让他过来时一路提心吊胆的啊!
  解郎中还有幸参观了新下山的土兵们,之后,因他还有朝中的差使,便告辞而去了。
  解郎中走后,义安知府、敬州知府过来请安。
  秦凤仪说他俩,“原本我这里也没什么事,想着,原也不必你们大老远的跑一趟。”
  二人连忙道,“我等听闻竟有山蛮来犯,简直是一刻也坐不住,倘不是知晓殿下神勇,大败山蛮,我等已率大军护驾。”
  “行了,这些虚头话少说。”秦凤仪道,“区区山蛮,我早有防范。不过,经此一战,我感触颇深哪。山蛮过来与我交战,我不惧他,我这里强兵利剑,管叫他来有无回。只是,若是县里遇到山蛮的象兵,大军,无还手之力啊。这件事,你们怎么想呢?”
  俩人跑过来请安,还真没想过这个,即便他俩没想过,秦凤仪就代他们想了。秦凤仪把与章颜一道商量的主意同这俩人说了,问他们,“你们觉着如何?”
  二人自然称好,秦凤仪道,“再者,按理,我来南夷,当先巡视各州府。只是,去岁到了南夷,接着就是过年了,你们都过来请过安,咱们也算见了面。今年又一直忙着建新城的事,我这里也走不开。年初,我让李宾客代我一路东去,看了看各州县的情形。你们两州,听说还是不错的。这说的是民生、百姓,就是不知你们两地的驻军如何?”
  义安知府道,“我们义安府驻军一万,实员六千七百八十三人,不瞒殿下,兵器十年都没换过了。有些旧了还好,将士们自己修整一番,还能用。有些个实在用不得的,臣好几回上折子,朝中也没个信儿。”
  敬州知府道,“我们敬州的现员还要少一些,只有五千人不到,兵甲亦是十年前的旧物了。”
  秦凤仪道,“我看你们俩在发财上挺有一手的,军备上就这么大撒手了?”一句话说得俩人很是有些尴尬,尤其敬州知府,老脸微赤。秦凤仪道,“行了,你们的勾当,我都知道。升官发财,在咱们这穷僻地界儿,开个窑,烧些瓷,销往泉州港,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大家都不容易,我晓得。要是想办你们,我早办了。只是,听李宾客说,你们治下,百姓倒也能过得日子。可见,你们也不是无能之人。当初怎么就都到南夷这冷僻地界儿来了,你们是得罪谁了呀?”
  这话问的,俩人都不晓得要怎么招架了。
  “行了,不想说就不说,我也只是随口一问。”秦凤仪道,“倘你们无能,我也就不与你们啰嗦了。你们偏生还有点本事,还有点良心,你们年纪也不算大,一个三十八,一个四十。许知府你在义安知府上八年了,可见,来义安时不过三十二岁,三十二岁的知府,便是纵观朝中上下,你也是出众的了。关知府你来南夷的年头短些,这眼瞅也三年了,你是三十五岁坐上的知府位置。你们这几年如何,一笔揭过,我不是翻旧账的性子。要是你们还愿意跟随我,做出些事业,你们现在这般懒散、老油条的模样,势必得改一改了!


第302章 活该
  两人能做到知府的位置; 而且; 这两人的履历,秦凤仪都看过的。能叫秦凤仪费一番唇舌劝一劝的; 自然有其价值所在。譬如; 两人都是正经二榜进士出身; 而且; 虽则现在是老油条了,私下也在窑上发了点儿财。但,现在南夷这穷乡僻壤的,换一个也不一定就比这俩人强。何况,就李钊说的; 俩人治下的州府县城,百姓们日子也能过得。
  所以; 能挽救还是要挽救一下的。
  俩人能秦凤仪说了几句; 倒没再说那些花言巧语的语,皆道,“殿下不弃,我等愿追随殿下。”
  秦凤仪道; “你们的心; 本王知道了。先去休息吧; 你们难得来南夷城; 也在城里逛一逛,看一看咱们南夷城的新气象。”便打发二人下去了。
  眼下便是中秋了,先不说许、关两位知府这会儿来了; 中秋前必是赶不回府城的。秦凤仪身为藩王,也要准备中秋节的。
  虽是战事刚过,中秋节更要大贺,以免城中百姓心下不安。
  李镜更是命厨下做了许多月饼,除了节下自家吃的,还有诸多赏赐要用。这是内闱的事,秦凤仪都交给媳妇了,另则,中秋节秦凤仪这里也要有所赏赐,再者便是城中亦要张灯节彩,有个节气样儿才好。
  李镜得空儿还与秦凤仪说呢,“山蛮那里还是要留神,此次山蛮大败,怕会来报复。”
  秦凤仪道,“我盼着他来呢。只是,上一次他败得惨了,要是有脑子的,必要打听一下我们城里的消息再来进攻,短期内估计不会有什么事。我也叫他们留心着些,若真是脑子有坑,就大节下来了,也没法子。”
  秦凤仪与媳妇道,“以前当官儿时,还能有个休沐日,如今这成了一地之主,竟忙的休沐都没有了。”
  李镜笑道,“现在你愿意怎么休怎么休。”
  “每天事都忙不过来呢。”秦凤仪道,“大公主有什么有什么重阳节礼要送回京城的,你问一问,过些天送兵器的就来了,咱们再派几个人,可一道给大公主送回去。”别看秦凤仪也就万寿节送回礼,六月裴太后的千秋,秦凤仪只当失忆了,大公主自小在裴太后膝下长大,还是亲手做了针线,打发人送回京城的。所以,秦凤仪有此一问。
  李镜点头应了。
  夫妻俩正说着话呢,就见一群小的过来了。大阳带头儿,大阳这孩子,自小就是吃他娘的奶长大的,奶娘的奶他都不稀罕吃,而且,小时候便口壮,养的也很好,白胖白胖的。也就是遗传了他爹的好相貌,人见人说,一脸福相。就见大阳一身小红袍子,头上梳俩揪揪,然后,小胸脯挺的高高的,一脸得意,带着大家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大妞、寿哥儿、阿泰几个,孩子们见着长辈,都打招呼叫人,也不知是跟谁学的,大阳还跟他爹抱拳,高兴地说,“爹,回来啦!”然后,很统一滴,寿哥儿阿泰大妞儿也抱着小肉蹄,寿哥儿叫姑丈,阿泰大妞喊舅舅。
  秦凤仪忍笑,也一抱拳,“回来了!”
  秦凤仪问他们,“这是来看我了吗?”
  大妞道,“大阳,带我们,看,象牙!”
  秦凤仪这才明白,孩子们是来瞧象牙了。当初打仗,有些大象是被巨箭射中,毒死了,这些象,秦凤仪都命挖深坑烧埋了。有些个是受伤的,秦凤仪原想把这些受伤的大象留下来,不过,听冯将军说,这些象都是认主的,而且,大象很记仇,便是养起来,不好乘坐的。秦凤仪干脆命人取了象牙,然后象皮取下做甲,剩下的,象肉给将士们分食了,一点儿没糟蹋。秦凤仪也尝了尝大象肉,很是粗糙,不大好吃。但对于并不能经常吃到肉食的将士们,还是觉着不赖的。缫获的象牙,秦凤仪留了一对,剩下的都赏赐了。
  见孩子们过来看象牙,秦凤仪很大方的一挥手,“去瞧吧!”
  大阳便依旧雄赳赳气昂昂的带着大家伙去屋里看象牙了,不时还传出譬如,“好大!好白!”的话来,还有就是大阳急的直结巴的,“我爹打的!厉害!”,直听得人忍俊不禁。
  秦凤仪悄悄跟媳妇笑,“看咱大阳那一脸得意哟。”
  李镜悄声笑,“这几天,每天来看好几遭。你没见你儿子那样儿,脑袋恨不能仰到天上去。”
  “别说,咱儿子还挺臭美的。”秦凤仪直乐。
  什么叫挺臭美,大阳简直是臭美的不得了。
  因为大阳年纪最小,跟哥哥姐姐一道玩儿,时常要听哥哥姐姐的指派,他那性子,还有些像他爹,很是七个不服,八下不忿的。但他又是年纪最小,偏生尖头,故而,大阳的人缘儿很一般啦。但,现在不同啦~自从他爹得了一对大象牙,大阳觉着,出头的日子到了!他这话还说不溜的家伙,也不知怎么跟哥哥姐姐们沟通的,现在大阳是成天带人参观他爹打来的象牙,神气的不得了。而且,据寿哥儿跟他爹说,“我姑丈是能喷火的,一口大火喷出来,把大象烧死,剩下的象牙捡回来。”
  把他爹听的,险不同喷了茶。
  寿哥儿还一脸认真的问,“爹,你会喷火不?”
  李钊问他,“谁跟你说,你姑丈是能喷火的?”
  “大阳说的。”
  李钊问,“大阳怎么知道的啊?”
  寿哥儿已是快三岁了,现在都会背些简单的唐诗,认几个大字了,逻辑很清楚,道,“姑丈跟大阳说的。”
  李钊道,“他不但能喷火,还三头六臂哩。”这话,李钊不过掖揄,想着秦凤仪真是胡说八道啊。不想寿哥儿听了,又是很认真的点头,“对,这个也会。”
  李钊对崔氏道,“瞧瞧,凤仪这是跟大阳讲了些什么呀。”
  崔氏笑,“兴许是随口哄大阳的。”
  寿哥儿现在很能听懂大人的话了,见他爹娘这般说,寿哥儿第二天就说大阳,净吹牛。大阳气坏了,又带着小伙伴儿们找他爹去了,大阳急的,说话都结巴了,瞪圆一双与他爹一般无二的大桃花眼问他爹,“喷火、三六臂、寿哥说,吹牛。”说不清楚的时候,急的还比划两下子。
  寿哥儿也一幅很有理的样子,道,“我爹说的,姑丈都是吹牛。”
  秦凤仪天生喜欢孩子,坐榻上,心下直乐,面儿上却是一脸正经,道,“谁说我吹牛了,这都是真事儿。寿哥儿,你还不知道姑丈如何打败大象的吧?”
  寿哥儿摇摇小脑袋,“不知道。”
  “阿泰、大妞,你们也不知道吧?”
  俩人也跟着摇小脑袋,秦凤仪道,“好吧,趁着今天我不忙,就跟你们讲讲,我是如何三头六臂、大展神威,打败大象的吧!”
  待秦凤仪把故事讲完,把几个小家伙听的,都是两只星星眼外加一脸仰慕,在孩子们幼小的心里,姑丈(舅舅)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威武的人了!至于大阳,那一张骄傲的胖脸哟,就更别提啦!大阳还得理不饶人滴哩,“真的吧?真的吧?”问几个小伙伴。
  小伙伴儿们大概嫌他嘴脸太难看,都不理他,大阳现在有个三头六臂会喷火的爹,也不在意小伙伴们儿理不理他,他坐他爹怀里,一个劲儿的拿胖脸蹭他爹,还翘着小嘴儿,吧嗒吧嗒的亲他爹两下,简直不要太得意。
  阿泰很有些看不惯大阳,他也是坐秦凤仪怀里的,阿泰也站起来,亲了舅舅一下。大阳一见,立刻给他爹补了两个啾,阿泰再亲一下,大阳再补两个……然后,寿哥儿、大妞都要亲……
  后来,用秦凤仪跟大舅兄、悦师侄、还有张羿炫耀的话就是,“脸都叫孩子们亲瘦了。”
  几人心说:求你别再给我家孩子瞎讲什么喷火的故事了好不好!
  秦凤仪很有孩子缘儿,他虽则忙,但只要有空,就爱带着孩子们玩儿。而且,他这种完全就是那种惯孩子的家长啊,见孩子们喜欢动物,大象是没有的,但,过中秋的时候,小兔子一人送了两只,把孩子们欢喜坏了。
  大阳还要带着兔子上床睡觉,李镜严厉不准,秦凤仪还劝媳妇呢,“上来就上来吧。”
  “你少给我添乱。”李镜连秦凤仪都训了一句,转头说大阳,“你要带兔子,就自己一屋睡去!”
  大阳有点儿怕他娘啦,抽咽两声,把兔笼给嬷嬷拿走了,但他当天也不跟他娘一个被窝了,他跟他爹一个被窝睡去了。有他爹的安抚,又给他讲了个睡前小故事,大阳本就玩儿了一天,很快睡着了。秦凤仪与媳妇道,“孩子嘛,什么是孩子,慢慢讲道理就行了,你别吓着大阳。”
  “别跟我说话!”李镜简直一肚子火。
  “怎么,还真生儿子气啦。”秦凤仪一只手搂着肥肥软软的胖儿子,另一只手钻媳妇被窝去。李镜给他拍了出去,李镜气的,“总是把黑脸叫我唱,你自己做好人!”她干嘛要跟儿子生气啊,她是气秦凤仪,简直气死个人!回回都是她教导儿子,秦凤仪在边儿上做好人!
  秦凤仪笑嘻嘻地,“这还分什么你呀我的,咱俩的儿子。”
  “下回这种事就该你管,知道不?”
  “知道了知道了~”秦凤仪很容易就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