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龙阙 >

第241章

龙阙-第241章

小说: 龙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是平郡王,这便大大避免了平家的嫌疑。
  平岚行事,一向俐落,既已决定向秦凤仪解释此事,自然不会拖沓。
  秦凤仪见着平岚的帖子还有些吃惊来着,想着平岚不是在北疆么,待见到平岚才晓得他回京述职。秦凤仪令厨下设酒招待平岚,二人分宾主落座,秦凤仪笑,“这可真是巧,你要是再晚几天回京,估计咱们就见不着了。”
  平岚与秦凤仪已是三年多未见,今见秦凤仪,不由令平岚暗暗惊叹,倒不是秦凤仪换了模样,俊美依旧是那般俊美,性子依旧是带了些跳脱,但举手投足间却是多了种淡淡的威仪,平岚明白这是久居上位才有的味道。平岚先赞了一句,“殿下越发威仪了。”又道,“怎么,这就要回南夷了吗?”
  秦凤仪点头,“这回过来就是献俘,顺道陛见,公务办得差不多了。南夷那里还一摊子事儿呢,京城不能多呆。”
  见秦凤仪完全没有多在京城停留之意,平岚更觉大皇子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倘大皇子如秦凤仪这般将心思放到国事之上,莫行那些个短浅手段,陛下焉何会恼怒至此呢。便是与大皇子有亲缘关系,平岚仍不掩对秦凤仪的欣赏,一笑道,“我是回来才晓得信州大捷的,殿下真是文武全才,以文入武,打起仗来比我们这样的武勋子弟更胜一筹。”
  秦凤仪素来爱听好话,他却不是个因听几句好话便昏头的人,秦凤仪笑嘻嘻道,“你可别奉承我了,不瞒你说,我这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哎,这亲自带兵去打仗,跟在城墙上看着将士们出城迎战,感觉可是完全不一样啊。”
  平岚不禁笑道,“自是不同的。”
  秦凤仪继续与平岚道,“在城内时,总是有些底气的。待到攻城,可就不一样了。”
  “有什么不一样,守城为被动,攻城却是主动。”平岚想了想,道,“不过,殿下第一次领兵,微臣说句不恰当的话,自然要大胜方能立威信。”
  秦凤仪嘻嘻一笑,伸手往平岚肩上一捶,笑,“还是阿岚你知我。”
  平岚道,“殿下过奖了。”这种事,自然不难猜的。秦凤仪身上的威仪感,不是平白而来的,这是由日复一日的发号施令,权握一方而来,更是由一场又一场的胜利累积而来。故而,秦凤仪平静、自信、威仪,而且,越发的温和。
  相对的,大皇子则是,小心,狭隘,急不可待。
  平岚心下一叹,面上却是不露声色,转而将话题转到了自家四叔犯的蠢事上,平岚十分愧疚,“我知你是个明白人,祖父在家已是重惩了四叔,我在这里,还得替家里跟你赔个不是。”平岚话未说完,秦凤仪便是一阵笑,平岚以为秦凤仪是冷笑呢,结果,秦凤仪是真的畅快大笑。待笑了一阵,秦凤仪方摆摆手道,“不必了,这事儿我已知道了。”
  秦凤仪笑道,“那天大皇子发昏,我就想到,多是你家里人给他出的主意。可你家人多了,族人好几千,我想着,到底是谁呢?初时以为是你那位给大皇子做个伴读的堂弟呢,后来听闻平琳受了杖责,我便晓得是他了。”
  秦凤仪说着又是一阵笑,拍拍平岚的肩道,“真不必跟我道歉,快乐死我了。你四叔能办出这事,我倒不奇怪。只是,倘叫不明底理的,还得以为他是叫我收买的奸细呢。我半点儿没生他的气,你也知道,我与大皇子关系不咋地,平琳叫大皇子犯了蠢,不就是替我报了仇么。哈哈哈,我谢他都来不及,哪里会气他呢。”
  平岚:……
  平岚都不晓得要说什么好了,秦凤仪却是洞若观火,问平岚,“定是老郡王叫你来的?”
  平岚坦然道,“瞒不过你。”
  “哎。”秦凤仪道,“要不都说,财白儿女争不得气呢。依陛下之英明,竟然有大皇子这样的儿子;依老郡王之精明,竟然有平琳这样的儿子。他们翁婿,有异曲同工之妙啊。”话到最后,秦凤仪又笑话了此四人一回。
  平岚叹,“祖父恼极了四叔,只是,他若亲自过来,未免倒叫小人多思了。”
  “他来干什么呀,我又与他无甚交情。”秦凤仪道,“再者,这事儿一看也不是老郡王能干出来的。你家在北面儿带兵,南边儿的事,不一定有我清楚。别说现在还是陛下做主,就是有朝一日大皇子继位,他让你家人去,你家人也最好寻思一二。老郡王怎么瞧也不像发昏的人哪,这一看就是平琳自己的主意啦。”
  平岚忽略秦凤仪话中的“有朝一日大皇子继位”,道,“殿下英明啊。”
  秦凤仪笑,“你少拍我马屁,你要是不来,这事儿便如此罢了。你既来了,就得说说,怎么补偿我。”
  平岚瞠目结舌,他还头一回见着这样大喇喇直接要补偿的。平岚想着,莫不是秦凤仪相中自家什么东西了,平岚道,“殿下想要什么,只要是平家能办到的,自无二话。”
  秦凤仪显然是早就想好的,他道,“我听说,老郡王在写兵书啊。就拿这个补偿我吧。”
  平岚立刻应下,“殿下不弃,我明日便给殿下送来。”
  秦凤仪未想到平岚这样干脆的答应,还有些怀疑的拿小眼神瞅着平岚,“可不许藏私啊。”
  平岚笑,“藏什么私啊,书写了,本就是给人看的。殿下又不是外人。”
  秦凤仪见平岚应的爽快,高兴道,“要世上都是阿岚你这样的,该有多好。”
  平岚谦道,“我较殿下,天壤之差,云泥之别。”
  “我才不跟泥做朋友呢。”秦凤仪一向坦白直接,道,“咱们能说到一处,是因为,咱们都是聪明人,不会犯蠢。”
  因为平岚答应把平郡王写的兵书送给秦凤仪,秦凤仪甚是喜悦,在家招待平岚,二人吃酒直至夜深,秦凤仪吃到七分醉,平岚的酒也不少,此方告辞离去。
  秦凤仪回屋还不忘跟媳妇通报这个好消息,李镜给他擦了脸,再叫他漱口,换了衣裳,身上的酒气总算散了些,才问他,“如何想到兵书上去了。”
  “咱们南夷,以后打仗的时候不少,冯将军等人,亦有良将之才,只是碍于出身,书念的也有点少。再者,我以后带兵,也得多看几本兵书啊。”秦凤仪话未说完,便打个哈欠,搂着媳妇睡过去了。
  至于平岚,回府时祖父也歇下了,是第二日与祖父说的这事。平郡王一声长叹,“明白人做事,没一样不令人熨帖的。”亲自命平岚将自己这些年的做战心得给秦凤仪送了去。


第346章 离别
  秦凤仪收到平岚送来的兵书; 然后; 回礼了一份棒疮药,让平岚给平琳带去的。秦凤仪还极是大方道; “虽则我觉着有些笨人; 教也教不明白。不过; 阿岚你对我这样好; 这个就给平琳带去吧,就说是我嘲笑他的,让他知耻而后勇呗。”
  平岚心说,秦凤仪还有样好处,完全不说谎啊。这药他带回家; 肯定四叔得认为是秦凤仪在嘲笑他啊!
  平岚道,“要是四叔能就此明白过来; 便是他的造化。”平岚在北疆忙还忙不过来; 他家里四个叔叔,二叔三叔亦是军前效力,小叔虽则只任闲职,却是痴迷书画; 不问俗务; 更不会给家里添乱。唯独四叔; 倒是很用心做官。只是这官做的; 平岚真恨不能他四叔别这般用心了。
  秦凤仪还跟平岚打听了不少平岚打仗的经验,说是待回了南夷学以致用,若是有用; 以后请功也有平岚一份儿,把平岚听的哭笑不得。
  秦凤仪跟平家要兵书之事,连景安帝都听说了。
  景安帝还问秦凤仪,“平郡王这兵书写得如何?”
  秦凤仪道,“只看了两页,瞧着还成。”
  景安帝道,“你素来是个大方的,这是平郡王多年的战事心血,别什么人都给看。值得看的,再给他们看无妨。”
  秦凤仪道,“您就放一千个心吧,孙子兵法看的人多了,也没哪个成兵圣的。四五六大家都读过,不也三年才三百进士么。书是好书,经是好经,也得看什么人读,哪个和尚来念。”
  景安帝住了手中的朱砂笔,抬头问秦凤仪,“那个孔宁是什么经啊?”
  “孔宁?他家祖上不是被你发配到南夷的孔繁宣的后人么?”秦凤仪道。
  “孔繁宣的父亲原是先帝荣慧太子的太子太傅,后来,孔太傅于陕甘陨身,孔繁宣就投靠了逆王。是朕,亲自发送他们一家去的南夷。”景安帝道,“别什么人都收拢,那个孔宁,能为山蛮效力,便是宁弯勿折之人。他家这一支,自然是仇视朕的。你心里要有数。”
  秦凤仪道,“刚打下信州时,因暂时要用个熟悉信州城的人,便留下了他。再看吧,他要是能放宽了他的心,自是他的福。若是还念旧怨,也是他自寻死路。”
  景安帝见秦凤仪话间还算明白,便未再言,问秦凤仪,“江西道巡抚说有自南夷流入的私盐,是怎么回事?”
  秦凤仪道,“江西与两湖、徽地、浙地皆有相邻,他那里有私盐流入,怎么就说是我们南夷流进去的啊。这要是没证据,就是诬蔑。”
  “江西巡抚敢这样说,自然是有证据的。”景安帝盯着秦凤仪,与他道,“你收一收手。”景安帝的音调并不太高,却无形中有股子压摄之意。
  秦凤仪却是不吃这套,一双大凤眼只管回瞪过去。景安帝低声道,“不然,就把漕运那些个苦力提几个来京审一审如何?”
  秦凤仪翻个白眼,知道必是有把柄叫景安帝抓住了。他一向心思灵活,转念便有了主意,拉着椅子到御案前,与景安帝道,“户部刚打劫我一笔银子,我这日子本就难了。要不,咱们就像织造局那般,三七分,包准不少你半分银子,如何?”
  景安帝嗤笑,“这么点子银子,就敢与整个盐课体系论轻重?你前番说大皇子发昏,我看,你这昏发的也不少啊!”
  秦凤仪实在是吃到了私盐这口肥肉,委时不想松口,但看景安帝这嘴脸,他要是不松口,怕是景安帝要翻脸。南夷刚有个样儿,秦凤仪不想现下与景安帝闹翻,他咬着指尖,抖着腿思量片刻,忽地一笑,“好吧好吧,看这小气样儿。算了,我原也是想着江西不是什么富裕地界儿,盐那么贵,百姓哪里吃得起哟,才替他操了操心。”
  景安帝听这无耻话,险没吐了。秦凤仪却是说的无比流畅,道,“看他这么还上京告御状了,那就算了。”
  秦凤仪应的实在爽快了些,景安帝却是不大敢信了,“真收手?”
  “你让我往江西走,我都不去劳民伤财了,划不来。”秦凤仪左手灵活的在御案上敲击几下,十分痛快的应承下来。
  景安帝狐疑的看向秦凤仪,想着这小子可不是能把到嘴的肉再吐出来的性子。不过,秦凤仪向来也是说一不二的。景安帝略一思量便道,“不会是想把盐往海上走吧?”
  “唉哟,我的天哪,海上人能缺盐么。再没盐,舀两瓢海水煮一煮也能煮出盐来呢。”秦凤仪很鄙视了景安帝一回,道,“这要不是亲耳听到,我都不能信这是陛下脑袋想出来的主意。”
  景安帝亦是绝顶聪明之人,轻声道,“交趾?”
  “不对不对。”秦凤仪是死都不会认的。
  景安帝说秦凤仪,“你是不是傻啊,盐可是战略物资,你低价往交趾去卖?”
  “谁傻还不一定呢。”秦凤仪不服道,“你刚刚不是还说,私盐那点子小利不能与整个盐课体系来比。从交趾走,难不成去卖给交趾朝廷?这得多没脑的人啊。卖自然是卖给交趾的私盐贩子。叫他们的盐乱一乱总没事吧。”
  景安帝伸出一个巴掌,“五五分。”
  秦凤仪眼珠子险没掉出来,“顶多三成。你想想看,交趾也是临海小国,他们那里的盐估计不会太贵。”
  “煮盐成本太高,而且,海盐多杂质。不然,你以为人都是傻的,就不晓得海水是咸的。”景安帝对盐上头的事也是门儿清的。
  秦凤仪道,“来,咱们算算这个账。信桂二州,叫山蛮占据了几百年,你知道那个路是什么样儿不?说是路,都委屈路。还有,各水脉,就没个像样的码头。就是州府,战事之后,需要修整的地方岂是一样两样?要不,我就去学学邻居老闽,私下收些黑钱,叫你市舶司只剩些西北风。别以为你跟程尚书商量着拿我威胁闽王的事我不晓得,闽王得了银子是进自己的腰包,我得了银子,还不是用在修桥铺路上?像南夷,忽悠些商贾叫他们投钱可以,因为南夷州人口还算可以,商事起来后,商贾们投的银子能收回来。可桂信二地,就是收回来,汉人能有几个?短时间内得以投降的山蛮为主了。这两地想繁荣起来,一时半会儿的怕是不易。要建设这两地,商贾们的钱便不好弄了,那些商贾们,个顶个的粘上毛儿比猴儿还精哪。可是,你说,路不修,人更不来了。我就得先投入。待桂信二地有些样子了,人口多了,生意起来了,将来,收起商税来,一样能给朝廷进银子不是?你可不能照着老实人欺负啊!”
  “罢了罢了,看你说的这么可怜,三成便三成吧。”景安帝也不会把秦凤仪逼得过紧。
  秦凤仪先同景安帝说,“开始可能进项不是很多啊,你有些心理准备,别以为我给你弄假账什么的。毕竟,我这里得留足了自己百姓吃的盐,有余下的才能往外销。”
  “你看着办吧。你的信誉,朕还是信得过的。”景安帝道。
  秦凤仪“切”了一声,根本不信这鬼话,想着景安帝竟然知道自己用漕帮贩私盐之事,定不知在南夷安插了多少探子呢。
  秦凤仪简直不想在景安帝这里多呆,便说了回南夷之事,景安帝还怪不舍的,问秦凤仪,“不再多留两天了?”
  秦凤仪道,“我刚打下信州就来朝,心里其实不大放心,这献俘也献好了,就回吧。还有交趾互市之事得开始做安排,再者,信州虽平,也只是一座州城,信州所属各县乡,仍有在山蛮手中的。还有征桂地之事,我得开始筹划了。”
  景安帝似是感叹,“难得回来一趟……”
  秦凤仪真受不了景安帝这故作深情的模样,啧啧两声,景安帝果然立刻改口,“朕倒不是舍不得你,实在是大阳招人喜欢。”
  秦凤仪立刻得意起来,“招人喜欢那也是我儿子啊。”
  景安帝似笑非笑的看秦凤仪一眼,“我儿子也招人喜欢。”
  秦凤仪咣当把景安帝惯用的茶盅砸了,转身走人。
  景安帝挑挑眉,令内侍收拾干净,竟是什么都没说。
  马公公心下咋舌:想着镇南王怕是第一个敢在陛下跟前摔茶盏,还完好无损的人了。
  秦凤仪虽则要走,但走之前,各路亲戚那里要辞上一辞的,尤其是岳家,现在已经跟岳父大人和好了,秦凤仪拉着岳父大人的手道,“我最舍不得的,就是岳父啊。”
  景川侯拍拍女婿的手,就听大阳在一畔奶声奶气的学着他爹的话,“舍不得,岳父啊。”
  景川侯唇角抽了又抽,说大阳,“大阳,你得叫我外公。”
  大阳点点头,上前学他爹的样子,也去拉他外公的手,他还摇了一摇,再说一遍,“舍不得,外公啊。”
  景川侯望着一大一小两张酷似的面容,想到大阳如今还是个小文盲,半字不识,半点诗书未读,就很为外孙的将来发愁。景川侯很罕见的把大阳抱腿上说话,秦凤仪直勾勾的盯着他岳父,实在是想像不出他岳父竟然还有如此温情的一面!秦凤仪心说,俄了个天哪,王母娘娘冷面神,竟然还会抱小孩儿。景川侯见秦凤仪盯着他膝头直看,以为秦凤仪犯什么病了呢,打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