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阙-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三个臭弟弟,简直叫大阳面上无光啊!
景安帝哈哈大笑,问,“怎么大美没来啊?”
大阳道,“她在家,帮着检查迎接祖父的仪仗,给姑妈和我娘打个下手。”又说,“姑妈可喜欢我妹妹了。”虽然妹妹念书比他好,大阳与大美的感情还是很不错的。
景安帝看两个码头都扎着彩棚,道,“太奢侈了。”
大阳笑,“南夷这好几十年,祖宗们都没来过,祖父是第一个来的皇帝,祖父你不知道我们南夷上下多么高兴啊。”
大阳性子肖似乃父,有什么说什么,此刻说起话来,那种发自内心的孺慕与欢喜,更是令景安帝心下喜悦,景安帝道,“这扎好的倒罢了,别的再不许这样了。”
大阳应了,其实别的也没啥了~
因南夷水脉畅通,官路也修的平整,就是自舟登岸,踏上官道,景安帝没忘说一句,“这官道修的也不错。”
大阳道,“每年都有人护理,要是哪里坏了,立时就修了。听我爹说,当初他来的时侯,就从江西入南夷,到南夷城便走了十好几天,那会儿路况破败,现下都修好了。就是这外头的山路,实在是修不了太宽,我记得小时候去京城,京城的正街都是十六辆马车并行的。”
景安帝道,“京城地处平原,南夷则是山多路险,路能这般平稳,可见也是费了许多人工的。”
大阳很能说上一些路况的情形,还有现下许多在修的县与县之间的道路的情形,“以前,我爹刚就藩时,就先修的就是大瘐岭这段路。后来,就是修州与州之记的官道,县与州之间的官路,现下修到县与县之间的官道了。其实,有好些富裕的县,自己拿银子,再征召县里的青壮,就把路修好了。这回修的主要是一些偏僻一些的县城的路。”
景安帝一行车驾兵马众多,故而,行了七八天才算到凤凰城。秦凤仪纵再不情愿,一大早也带着妻女还有大公主夫妇以及王府属官出迎景安帝。
凤凰城更是收拾的喜气盈盈,二十丈便是一处彩棚,百姓们更是早早的就到了大街上,等着观仰皇帝老爷的仪驾。
秦凤仪按着仪式迎接了景安帝,自从南夷太平后,秦凤仪好几年没回京城了,此次一见景安帝,心下不由暗忖,心说,当真是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景安帝如今也是五十出头的人了,竟还发须漆黑,望去不过四十许人一般。秦凤仪心下感慨,为什么说祸害遗千年啊,祸害太会保养啦。秦凤仪一面心中腹诽,殊不知景安帝也在瞧他,秦凤仪三十岁时就开始留小胡子了,他也不似别人下巴上留一搓,他是唇上留两撇小胡子,成天修剪的整齐精致,因南夷多有海外夷人,秦凤仪还学人家,弄个小胡子微微上翘,平添几许俏皮。末可怜见,秦凤仪原就是那种特别不显年纪的相貌,少年时虽有几分稚气,但二十岁以后就是青年的模样了,现下,嗯,还是青年的模样,他非要弄两撇小胡子,半点儿沉稳可靠的气质都没有,反令人深觉好笑。
景安帝都说一句,“胡子不错啊。”
秦凤仪随手一摸,不是他吹牛啦,他这胡子在南夷排第一,无人敢称第二,秦凤仪看景安帝下巴上留的胡须,道,“你这种都不流行啦,显得老气横秋的。现在都流行我这种。”
景安帝心说,朕这胡子是京城最流行的好不好~
俩人彼此腹诽几句,景安帝对秦凤仪道,“与朕同乘御辇如何?”见秦凤仪一沉吟,景安帝便知他不愿,立刻将手一摆,给自己找个台阶,“罢了,辇车再加上你就挤了,大阳与祖父同乘吧。”大阳立刻乐不颠的应了。
景安帝心道,还是孙子好啊。
当然,景安帝也见过长女、长女婿一家,还有儿媳妇李镜,与孙女大美。见到大美时,景安帝都不由赞了一句,“大美生的可真好。”
听天有人夸他闺女,哪怕是景安帝这样讨厌的家伙,秦凤仪都不禁挺挺胸脯,骄傲的如何一只引吭高歌的天鹅,心说,也不看看我闺女像谁!
大美那相貌,那眉宇间的神韵,与其父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过,秦凤仪一向是活泼性子,大美则多了几分沉静,但,那精灵一般的美貌,纵此时不过小小女孩儿,但已依稀可见日后的倾国之貌。大美笑,“皇祖父好。”声音清清脆脆,举止更是落落大方,景安帝心生喜欢,道,“大美也与祖父同乖。”
大美谢过祖父。
然后,待上了御辇,景安帝发现,相对于大阳猴子一般的好动,大美简直就是皇家贵女的楷模,那种仪态,那种自骨血里流露出的骄傲与矜贵,景安帝对这个孙女很是喜欢。又想到大阳大美两个如此南辕北辙的性子,偏是同胞兄妹,不由令人一乐。
景安帝此际乘御辇行驶在朱雀大街之上,街两畔尽是百姓们的欢呼,景安帝自车窗向外看去,大阳为祖父介绍,“咱们这是从东城进,王府在西城。”
景安帝笑,“有东城有西城,看来,也有南城北城了?”
大阳点头,“南城已是建好了,北城还在建。”
这是凤凰城的城建问题了,当年建城时,也没想到发展的这么速度啦,后来,人口渐多,秦凤仪又有钱,当然,就是他没钱,也有的是人愿意出钱与亲王殿下合作建城。景安帝见东城已是这般繁华,心下已知西城风景,望着这座不逊苏杭的城池,景安帝唇角的笑意不由更深了几分。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秦凤仪家儿子的名字~
秦凤仪:我家大儿子叫大阳,三儿子叫大三,四儿子叫大四,问五儿子叫什么名字?
答:大五。
秦凤仪:错,叫研一~
第391章 欢宴
景安帝带着大阳大美在御辇同乘; 女眷如大公主、李镜皆有自己的车驾,年纪小的孩子们都是跟着母亲们坐车,大些的孩子们便是骑马; 秦凤仪与三皇子都是骑马; 三皇子看着秦凤仪便心急; 这几年南夷当然发展的很好; 但,大皇子在朝中依靠显赫外家,再加上数年如一日的装圣人; 真真是要把自己装成个真圣人了。故; 大皇子在朝风评亦是极佳。偏生近几年南夷也没什么事,除非三年一次的按例回京陛见,秦凤仪也不知多寻几个机会回京在朝刷好感。三皇子自己不是那种会去跟人刷好感的性子; 可秦凤仪不同; 秦凤仪只要愿意; 八面玲珑的事做起来毫不费力; 偏生这人不肯做。
于是,三皇子见着他就着急。
好吧,如果秦凤仪不是这样的性子,而是为着皇位便同景安帝卑躬屈膝的人,那估计三皇子也不能与他交好。
可秦凤仪这么傲气着,三皇子又很为他着急。
三皇子与秦凤仪便在御辇两畔,听着凤凰城百姓的欢呼,一路直到了王府而去。
景安帝到了王府之后; 便打发凤凰城的诸官员退下了,毕竟,大老远的过来,皇帝陛下得先休息一二,让他们明日再来请安。
景安帝一路见到了南夷的繁华,也见到了凤凰城的热闹,此时,同样见到了秦凤仪王府的朴素。是的,在许多土人、山民们看来称得上威风八面的王府,在景安帝看来,简直可以称之为简陋了。不要说帝室,就是京城一些富户有了钱,也要在屋顶上犯忌讳的弄几块琉璃瓦来显示富贵呢,更不必王府规制,皆是琉璃金顶才是。秦凤仪这座王府,固然也是王府的规制,有面阔五间的正门,面阔五间的正殿。但,装饰上却无一丝金玉琉璃之物,这也忒简朴了些。想到秦凤仪当初来南夷就藩,一来就忙着修桥铺路,当时银子紧张,自己王府都这样随便糊弄了一下。便是以景安帝之铁石心肠,看向秦凤仪的眼神都柔软了许多,感慨道,“这南夷,你治理的很不错。”
秦凤仪哼哼两声,意思是,这还用说么。长眼的都能看到!
大阳替他爹翻译那两声“哼哼”,“还好吧,我爹说,现在虽则是有点小钱了,以后还要注重百姓们文教方面的引导,必得叫百姓识得礼法才好。最好再多几个进士,这样也有面子,不然,总有人说我们坏话,说我们这里的人没文化。”
景安帝听大阳说话就开怀,对秦凤仪等人道,“你们都歇了吧,叫大阳陪朕便好。”
李镜笑,“父皇的院子,也都是大阳带着弟弟妹妹们一起收拾的。那就让大阳服侍父皇,这几年没去京城,他时时念叨父皇呢。”
景安帝更觉熨帖,想着儿媳妇孙子都这么懂事,也不知秦凤仪怎么就这般犟种。对于秦凤仪的性子,景安帝亦是无奈,便打发诸人各去休息了。
景安帝有大阳陪伴,秦凤仪就带着妻子孩子们去跟岳父说话啦,景川侯见着长女一家、长子一家都很是欢喜,尤其各家都一大群孩子。景川侯三子三女已称得上人丁兴旺,李钊身为他的嫡长子,也不比老爹差什么,除了长子寿哥儿是在京城出生,也不晓得南夷的风水怎么这么好,崔氏随丈夫来了南夷后,又生了四个儿子,如今家里五个儿子,最小的明哥儿也三岁了。景川侯看着这么一堆的孙子、孙女,哪里有不喜欢的。
秦凤仪道,“唉哟,自从知道岳父你要过来,我跟大舅兄是日也盼、夜也盼哪。早我就邀请你来的,怎么样,我们南夷咋样,比京城还好吧?”南夷眼下气象,秦凤仪身为南夷之主,自然是得意非凡。
景川侯心说,你还真是十年如一日的爱吹个大牛啊。景川侯道,“凤凰城虽好,也比不得京城气派。”
“切~”秦凤仪道,“要是在京城,这会儿正是刮大风沙的时候,我们南夷,四季如春,因为时常下雨,地界儿就干净,哪似京城似的,风大沙大的,唉哟,春天刮的人睁不开眼。上回,双胞胎跟着我回京,正赶上春天刮大风,一个没站稳,吧唧就叫风给刮倒了。”
双胞胎齐齐点着小脑袋,扯着小奶音道,“对,刮倒了。”
景川侯笑道,“你少混说,我听说南夷刮起海风来,房子不结实的,屋顶都能刮飞。”
双胞胎又齐齐的点着小脑袋,扯着小奶音,“对,刮飞啦~”
秦凤仪瞧着这俩墙头草,问他们,“你俩到底是哪国的啊?”
双胞胎继续扯着小奶音,腆着小胸脯道,“我们是正义之国的勇士!”
有孩子的地方永远不会烦闷,景川侯还是问了问陛下过来凤凰城,有关凤凰城的安保工作之类,让秦凤仪勿必留心。秦凤仪道,“岳父你只管放心吧,我亲自瞧过的。再说,我的地盘儿,哪里可能会出事啊。”
景川侯想着秦凤仪大事素来谨慎,便也不再多言。
景安帝说是不必人服侍,中午用膳一样要叫着儿女子孙们过来一道用,皇帝嘛,尤其是到了景安帝这个年纪的皇帝,权握天下这些年,到了现下,不就是图个这儿孙满堂的热闹么。
到了南夷,自然要用南夷的特色菜。
大阳跟皇祖父介绍,“海味儿最好吃的还不是凤凰城,南夷最好的海味儿在琼州,这些都鱼贝虾蟹都是早上自琼州运来的,鲜的很,祖父你尝尝。”
景安帝身为帝王,享有四海,可说来,生活并不算奢侈。当然,这节俭也是有原因的,当初景安帝登基算是临危受用,西北的蛮子险些兵临京城,彼时,只怕国朝不保,哪时有时间说这些吃喝享用之事。之后,就是十年的励精图治,收复陕甘。陕甘那一仗打了好几年,粮草消耗不知凡几。那会儿,便是景安帝也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后来国朝渐归太平,又得令百姓休养生息,故,景安帝甭看是一国之君,真没过过太奢侈的生活。如这些海味儿,他其实也喜欢吃,只是南夷路远,这些虾贝在南夷或者不是很贵,但一路运到京城,再经内务司,就不知何价了。是的,景安帝绝不是那种“何不食肉糜”的天子,事实上,他心里很有一本账,极会过日子滴。
如今到了凤凰城,倒是可尽情享用了。特意自琼州送来的海味儿,又是进上的,品质自然不消说。景安帝也赞了一句,“不错,清淡鲜甜,数年前闽王曾往京城供奉海味,不及南夷海味肥美。”
秦凤仪大阳父子脸上齐齐露出得意模样,父子俩偏又生得肖似,一大一小,令人看着有趣。大阳很有他爹的眼力界儿,还给祖父剥虾、剥螃蟹,他自己也吃。景安帝素喜大阳,亲昵的令他与自己坐一席,这下子,连马公公也无用武之地了。
如今这酒席上,大家说些一家子团圆开怀之语,便是秦凤仪与景安帝素来不睦,也没摆脸色搅了气氛,说到三皇子卖给他的瓷器太贵,秦凤仪真是一肚子不满,说三皇子,“越发不实诚了。以往浮梁的官窑瓷价钱多实诚啊,后来老三你不知听了谁的谗言,年年的给我涨价,这不,今年又长了一成。你这个也忒贵了。”
三皇子不听他这刁话,笑,“先时我不懂商事,我们豫章的官员也都不大懂这个,可是叫你占了不少便宜。再者,今年这也不算涨价,我这是新烧出的官窑瓷,新花样,自然是新价钱。”
秦凤仪劝三皇子酒,“来来来,那祝你官窑烧出新花样,你得吃一盏。”
俩人还互劝起酒来,秦凤仪劝酒的那些个花样,三皇子拍马都赶不上,一时叫秦凤你灌了不少酒。景安帝看他二人和睦,心下很是喜悦。大阳怕他祖父寂寞,也端起酒盏,道,“祖父,我也敬你一杯。这第一杯,是我和弟弟妹妹们敬祖父的,祝祖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寿词都出来了。
景安帝哈哈一笑,“好。”喝了一盏。
“我们才不用你代呢。”大美很不满被大阳代表之事,举杯道,“祖父,这是你第一次来南夷。以前,都是我们去京城看望您,今天是您来了南夷,孙女敬您一杯。”大美仰脖就干了,一亮杯底,“我干了,祖父您随意。”
祖父老人家是见着了一堆的孙子外孙子,大公主与崔氏仿佛都受了生儿子的祝福一般,起先,俩人都想着,生个闺女以后好与大阳般配,毕竟,秦凤仪先时可说过两家做亲的事的。可结果,这两家是一个闺女都生不出来,崔氏生了五个儿子,大公主生了四个儿子,再加上三皇子家的安哥儿,秦凤仪家的四个儿子,所以,景安帝这回是见着五个孙子四个外孙子,女孩子就大美一个,而且,大美这般豪爽,景安帝也干了一杯。
大美喝的是女眷饮的荔枝酒,并无妨碍。双胞胎跟着起哄,俩人向来行动一致,他俩如今不过五岁,也不会如兄姐那般说老长的话,他俩就举起自己的小盏,齐声说了仨个字,“祖父,喝!”
有孩子们热闹着,安哥儿阿泰等都纷纷敬祖父(外祖父)酒,景安帝这一餐午膳,吃酒吃到微微薰,午膳后小睡了半个时辰,醒后神清气爽,舒坦至极。
景安帝与马公公道,“这酒倒不错。”
第392章 秦凤仪
人是感情生物; 哪怕一直被诟病为铁石心肠的帝王亦是如此。
人,又都是有偏好的。
譬如景安帝,别看秦凤仪一直对他歪鼻斜眼很不驯顺的模样; 景安帝偏生看秦凤仪顺眼。因为看秦凤仪顺眼; 景安帝看南夷便越发顺眼了。尤其是南夷这地方虽无甚历史积累; 但; 新城有新城的好处,那就是,啥都是新的; 再加上秦凤仪是个臭讲究; 他又爱到街上逛的,所以,街上完全没有乱搭乱建的事; 毕竟; 要注意市容嘛。
大阳陪祖父去街上走一走时; 景安帝就觉着; 凤凰城的市容比京城整齐多啦。当然,主要也是京城寸土寸金,大家便寸土都不肯浪费的。大阳还请祖父吃了虾籽饼,把自己的小伙伴们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