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那些爱情-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邓绥一向淡然的眸光里也终于现出几许窘迫来,低低叹了声气,似是无可奈何模样。
邓缇终于有几分真正得意起来——这个绝色无俦、天资颖悟的阿姊,读书习文都是极厉害的,可偏偏针黹烹饪女红之灯的女儿家正经事儿一窍不通,以前年幼的时候便算了,可如今十一岁,已是论婚的年纪了,不通女红……这样的女郎,可怎么嫁得出去?
一旁的邓骘,听了这话,也替妹妹担心了起来,忧心道:“阿母一向严厉,对阿绥更是操心得很。”
想到眼前这些事,少年不由无奈地叹了口气:“阿父以往便说过,只叹阿绥非是儿郎。”
“去!”邓缇闻言立时不乐意了“阿姊这等倾世姿容,做了男子多可惜呵!”
“阿父那是贪心不足,有了美貌聪颖的女儿,还要遗憾不是儿子!”
那也是因为,他这个长子频频令父亲失望……邓骘在心下默默道,神色微有些黯然。
好像他再怎么努力,天资也是不及身为女子的妹妹。
若阿绥当真是男子便好了。那怕他会给这样一个出色的弟弟衬成了地下的瓦砾,只要阿父不再忧心。
因为这个话题,车厢中微有片时的静默,但后来在邓缇努力地逗趣取乐之后,也重新活泛了起来。
兄妹三人难得同游,极少出洛阳城的邓绥是当真十分新鲜的,一路上也在邓缇的劝诱下同一伙年龄相若的少女们一同采菊摘兰,簪了一朵□□在鬓边,算得难得做了些幼稚的事情……
三人泛了叶鸣鹤舟在水上,邓骘撑桨,邓缇玩水不亦乐乎,邓绥也是意兴大发,不似往日那般静敛模样,看着这开阔江大,浩渺烟水,曼声轻吟起了一道《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于且乐……”
仙姿玉色的少女,原本静坐舟中便引了周遭多少人瞩目,此时开口吟歌,语声和悦而啭,更是令得大堆游人都看了过来,惊赞不已……
邓缇当真是得意极了——这般美貌多才的阿姊,就该这么拉出来见人么,多露上几回面,看看洛阳城中那些贵家女还有谁敢厚颜自诩美貌。
兄妹三人食了自家带的米饵——这是邓缇的手艺,小丫头虽嬉颜笑闹模样,但自幼烹饪之类的正经事儿从来没落下,虽不及十岁,但却已有了他们阿母七八分手艺,烹出的饮食从来都是精致可口的。
“阿缇这般好庖艺,日后嫁人,定是夫家交口称誉的。”尝着甜淡适宜的饵糕,邓骘不由赞道。
“那自然!”女童毫不谦虚地回道,多少自得“虽然我不及阿姊生得美,但妇工这般好,说不得比阿姊更易嫁出去呢。”
“好,那便愿我家阿缇早日寻个如意郎君嫁出去。”邓绥倒是毫不介怀,轻轻笑道。
泛过了舟,三兄妹又插了茱萸登高,北邙山上人流如织,闹热非常,他们一路走得甚是辛苦,终于是到了巅峰。
山顶处是一片小小的平畴,生着几株高大的苍松,笔直地孤峙着,倒是颇有些意趣。
邓缇取了早先备好的彩缕出来,递予了兄长和姊姊,自己也开始选取合适的树木。
重九之节滥觞于周代,但到了本朝才渐成风俗,相传,当年高祖皇帝刘邦与戚夫人就曾于重九之日,在长安宫百子池畔,弈棋,饮菊花酒,取丝缕就北斗星求寿。
而今已逾三百余年,重九之节渐渐便更名作了“茱萸节”,而每逢此日,登高赏菊,系丝求寿的风俗也是愈发普遍了。
邓骘兄妹三人便是在山巅处各寻了松树,将那丝缕系在了正北北斗星的方向,为家人祈求久寿。
☆、 第83章 汉和帝与邓绥(二)
“今上涎于建初四年,而今才满十二岁,算起来较阿绥只长了一岁……我尚未出仕,哪儿来这般的机会?”邓骘耐心地应着妹妹的话,神色始终温和,那一张英挺的面容便透出些敦厚来。
“这样啊……那,那但总该听阿父提起过一些罢?”邓缇看着兄长,有些不死心地地道。
他们的父亲邓训官居护羌校尉,掌西羌事务,秩比二千石,在朱紫云集的洛阳城也算得上高官,所以莫说平日上朝,就是入宫觐见的机会也是不少的。只是父亲一惯性子端严沉肃,邓缇断没有这个胆子同他说这些个不着边际的话。
“阿父倒是同我说过些朝堂政务。但圣上年幼,尚未能亲政,所以平日里社稷之事皆是皇太后一手总揆。因此,阿父也是极少有机会面圣的。”邓骘依是耐心地温声解释道。
“这样啊……”邓缇有些不甘心地扁了扁嘴,显得十二分失望“阿缇还曾偷偷打算过,待下月阿父自西羌归来,趁着他兴致最好的时候,大着胆子去问上一二句呢。”
“阿缇都想知道些甚么?”这时,反倒是一旁的邓绥开了口,似是随意地问道。
“唔,样貌如何,性情如何,平日喜好些甚么呀?”九岁的女童闻言,十分不着调地开了口,如同任何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对宫闱之内的事情满心好奇。
邓骘闻言,眉峰略略皱了下……私议天子,可是犯讳。
“先皇龙章凤姿天下皆闻,皇太后当年未入宫时,便是洛阳城极负盛名的美人,圣上想必也是仪容出众。”邓绥听了妹妹不着调的问题,却只是淡淡笑了笑,而后眸光平静地条分缕析道。
一旁的兄长邓骘见状,心下默默叹了一声,却也并不十分意外……他从来就晓得,阿绥她……其实并不像旁人以为的那般循规蹈矩呵。
而那厢,邓绥继续淡笑着回应妹妹的好奇:“性情的话……家中收着的那一封官秩阿父为护羌校尉的御诏,乃是今上亲笔,我曾细细观摩过,笔致端秀和润,运墨凝劲有力,勾画藏锋。常言字如其人,以此窥之,今上大抵是表面端重冷淡,内里锋芒暗蕴的性子。”
“至于喜好,“邓绥略略顿了顿,仿佛思量了一瞬,方才开口续道“圣上五岁启蒙,七岁开笔,自幼便多受宫中太傅们的赞誉,好学勤恪,所以于经史诸子之类应该造诣不俗……此外,便不晓得了。”
“阿姊好生厉害!”邓缇微微张着嘴,瞪大了一双晶亮的眸子,仿佛有些不可思议似的看着这个一向太过沉静内敛,甚至有些无趣的姊姊,简直像头一回认识她似的……阿姊竟也会像她一样,私底下留心这些大人们纷纷缄口的事情呢,而且知道得这般多!
邓骘早已没有了出言相阻的心思,反倒略略垂眸,似是陷入了沉思……阿绥说的这些,他以往也都从父亲那里有过些许听闻,但却从未认真思量过……原来,悉心缕析之下,是能推测出这许多事情的。
于这些事情,他从来就不擅长的。
“对了,阿兄那卷《尚书》如今可释得通熟了?”邓绥赏景的间隙,神色随意地问兄长道,也打断了他的思绪。
堪堪回过神来,邓骘轻声一叹,道:“还是上回那几个症结,怎么也读不懂。”少年神色有些黯然,明日先生便要考校功课,怕是会挨训了。
阿父一向极关心他的学业,若知道了此事,恐怕会不悦罢。
见状,少女默然一瞬后,妥帖地轻声道:“若还是那几处,阿绥这几日细阅了许多典籍,倒是解了出来。”
“各处疑难……你皆解了出来?”邓骘神色间不掩错愕……虽然自小便知道这个妹妹天资过人,于学问一途尤其颖悟出众,幼时随他一道学文识字,进境竟比他这个年长了两岁的兄长还要快些,每每令父亲称奇不已。
但……到这个地步,也是令他这个做兄长的,惊诧又汗颜了。
“只差一处了……待归家后应当就好了。阿兄届时便来取去罢。”她开口道,语声淡润入耳“若仍有不解之处,我们兄妹一处探讨,应该也多有益处的。”
原来,妹妹这几日在室中看书的时候格外多些,竟是为了替他解围……邓骘心下一阵震动,有些羞愧,但更多的却是温暖。
“啊,阿姊你、你这几日闷在屋中看书,原来是在为阿兄做功课呀。”听到这儿,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窗外那一大片藉田的邓缇不由得回过了头来,想到方才自己捉弄阿姊那一幕,颇有些愧疚地垂了头,低低垂了头歉然道“阿缇当真是不晓事,现下,给阿姊赔不是了。”
“真真稀奇,我家阿缇什么时候竟也这般乖觉了?”少女秋水明眸间带出一丝淡淡笑意,难得地出语戏谑道。
“哼!阿姊你可莫得意,”女童闻言,刹时间已微微嘟嘴,竖了纤眉,仍是稚嫩的面庞上,一副幸灾乐祸的神情“再过半月,阿母归省可就要回来了,看你怎么过关?”
闻言,邓绥一向淡然无波的眸光里也终于现出几许窘迫来,低低叹了声气,似是无可奈何模样。
邓缇终于有几分真正得意起来……
她家这个丽色无俦、天资颖悟的阿姊,诗赋文章实在是极厉害的,常得阿父褒赞。可针黹烹饪之类这些女儿家的正经事儿反而一窍不通,以往的时候,因为年幼,也只是给阿母数落一通罢了,可如今十一岁,已是论婚的年纪了,不通女红……这样的女郎,日后可怎么嫁得出去?
☆、 第84章 汉和帝与邓绥(三)
一旁的长兄邓骘,听了这话,也不由替妹妹担心了起来……阿母她一向严厉,对阿绥更是操心得很。
有些莫名地,车中静了好一会儿。
“阿父以往便说过,只叹阿绥非是儿郎。”半晌默然后,少年微微叹了口气,而后仿佛喟息似的轻声开口道。
“乱说!”邓缇闻言立时不乐意了,脆声反驳道“阿姊这等倾世姿容,若做了男子多可惜!”
“要我说,阿父那是贪心不足,有了这般品貌无双,天资颖悟的女儿,还要遗憾她不是儿子!”
其实,恐怕也有他这个长子不够颖悟睿智,频频令父亲失望的缘故……邓骘不由垂目,心下默默道。
他天资平平,自幼便好像再怎么努力,也仍是不及身为闺阁女子的妹妹呢……
因为这个话题,原来闹热的车厢中微有片时的静默,但后来在邓缇努力地玩笑逗趣之后,也终于重新活泛了起来。
又过了大半个时辰,终于到了洛水之滨,才不过辰时,两岸已是鲜衣接踵,彩帷连天的繁丽景象。但即便车马如流,冠盖相属,邓家这一辆青帷髹漆的双辕车驻了步后,仍是引了周遭不少人注目过来。
而后,便见御者谙练地系了马,而后车前置好了踏石,车中最先出来的是一个十三四光景的少年,他下了车后,妥帖地伸臂去扶车中的妹妹。
先是跳脱的邓缇灵活地下了车,最末邓缇方才敛着衣裾,姿态娴雅却从容地扶着兄长手臂,踩着踏石落了地。
——好一个清姿玉色的小女郎!
那一袭霜青襦裙的少女,眉目间虽仍带了几分稚气,但委实太过惊艳,以至于片时间便引了周遭许多人注目,虽碍于邓氏高门,未有谁人胆敢放肆上前,但却着实惹了许多人指点议论……原来邓校尉家还藏着这般姿容无双的玉姝。
一向从容淡若的邓绥,此时成为众人目光的焦点,也有些微的不适。她自小不大参与宴饮游赏之类的闹热,除了性子沉静,不喜喧嚣,便是为了避免总被许多人注目议论。
那些目光……每每令得她仿佛如坐针毡。
幼时还好,只是被长辈带在身边时,会有许多相熟的长辈争相来摸头,夸赞说好精致的女娃娃。待年纪大了几岁,情形……便麻烦得多了。依时俗,女儿家十岁上,便到了议亲的时候呢。
因着这个缘故,近两年,她连家门都是极少出的。
心下暗暗叹了声气,十一岁的邓绥,并不觉得容貌有什么值得夸耀——美丑妍媸,皆是天生而定,既非自己的意愿,又非已身努力所得,又凭甚么以此傲人?
而且,时至今日,这副样貌给她带来的几乎都是尴尬与不便。
立在她身边的邓缇看着自家阿姊一露面便惊艳众人,心底里满是与有荣焉的骄傲,片时后,她目光终于回落到阿姊身上时,却见姊姊神色虽是一惯的从容平静,但却下意识地微微抿紧了唇角……
女童心下方才那些骄傲喜悦之类的情绪,瞬时散了个七七八八……阿姊她一向都不喜欢凑这样的热闹,今日被自己硬拉了来,逢着眼前这般情形,其实心底里应当是有些局促的罢。
想到这儿,她心底里生出许多愧意,思忖了片时后,目光不由落向了洛水之上那一叶叶浮泛四漂的木兰小舟,而后便牵了阿姊的手,仰着一张稚嫩脸儿笑着着兄长道:“阿兄,今日风静波平,不若我们兄妹也去泛舟罢?”
邓骘自然明白幼妹的意思,于利落地点了头,水岸边便有许多小舟出赁,不一会儿,他们兄妹便也泛了叶木兰舟在水上,邓骘撑桨十分有章法,行水轻而稳,是以坐在舟上十分安心。
泛舟水上,总算是避开了许多目光,邓绥心下不觉轻快了许多,也终于有心思来欣赏这洛水之滨的季秋景致。
时值暮商,水岸的山峦已不复春秋绿郁,漫山的树叶褪变作了红褐、深赭、浅金诸色,斑驳参差,绚烂得仿佛画卷。而自山麓延伸向水岸的数里平畴间,则是大片大片如茵的野花野草,生得十二分菁茂,其间最为惹眼的要数野菊,金黄、淡紫、雪白三色一簇簇生在茵草间,遍野盛绽,烂漫不可方物。
那一片绵延数里的花丛间,有许多韶龄的女郎或垂髫稚儿牵衣连袂,嬉戏笑闹着采菊摘花,许多都簪花发间,远远望去,也能觉出那一派鲜活明媚。令人心绪不由得瞬时间朗然了起来。
近处的江舟上,浮弋着一只只木兰舟,舟上多是十来岁的少年少女,鲜服丽饰,偶有薰风拂衣,翩然若举……
邓缇坐在舟尾,索性褪了绢袜,一双藕白的小脚丫探进水里,晃晃荡荡地踩水玩耍,飞溅起大片晶莹的水花,溅湿了裙裾也毫不介意,直是不亦乐乎……邓骘在一旁看着,只得细心地交待幼妹莫玩水太久,当心着凉。
不知江上何处,有人意兴大发,取了竹箫,临水趁兴奏起一曲《溱洧》来,未久便有人弹起琵琶来相和,丝竹入耳,悦心怡情……
邓绥赏着乐音,渐渐入了了神,不觉也随着曲调曼声轻吟起了这一道《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此情此景,当真赏心悦目……以至于,后来成为她一生都历久弥新的记忆。
过了许久,邓缇才玩闹得累了,要歇息并用饭。兄妹三人便取了自家带的米饵来分食……这是邓缇的手艺,小丫头虽嬉颜笑闹模样,但自幼烹饪之类的正经事儿从来没落下,虽不及十岁,但却已有了他们阿母七八分手艺,烹出的饮食从来都是精致可口的。
“阿缇这般好庖艺,日后嫁人,定是夫家交口称誉的。”尝着甜淡适宜的饵糕,邓骘不由赞道。
“那自然!”女童毫不谦虚地回道,连洛水里的鱼儿都听得出邓缇的得意“虽然我不及阿姊生得美,但妇工这般好,说不得比阿姊更易嫁出去呢!”
“好,那便愿我家阿缇早日寻个如意郎君嫁出去。”邓绥倒是毫不介怀,看着幼妹淡淡轻笑道。
待终于泛毕了舟,日已偏西,三兄妹不敢再耽搁,于是各自插了株茱萸,开始登高。
北邙山下有曲折蜿蜒的青石阶一直通向山巅,道上人流如织,闹热非常,他们兄妹三人毕竟是少年,一路走下来,倒也并不觉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