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清朝当皇帝 >

第625章

穿越清朝当皇帝-第625章

小说: 穿越清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供了巴尔干地区详细的政治经济情况汇报,还提供了巴勒斯坦各主要势力之间近期的发展情况,甚至,他们还将巴勒斯坦工党的老底都挖了出来要知道巴勒斯坦工党虽然也是犹太人组织,但长期在英法等国的支持下,与已经立国的以色列暗中斗争,目的是夺回圣城耶路撒冷巴勒斯坦工党,是一个犹太人的秘密组织,他们不仅通过和平的手段向国际请求援助,同时,也在暗中策划着一些恐怖袭击活动尤其是与以色列的敌对活动日益频繁
    在了解了巴勒斯坦的基本情况之后,关续清忽然有了一种冲动,他要支持巴勒斯坦复国,他要将巴尔干的局势搅乱,他要首先见一见那位一直为巴勒斯坦复国而四处奔走的梅厄夫人梅厄夫人对于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来说是一个象征,是一个英雄,这位出生于苏联的犹太女人,自从二十年代初离开苏联之后,就一直身在巴尔干因此,对于巴勒斯坦犹太人社区内的情况,她可谓是了若指掌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巴勒斯坦工党
    弱弱的问一句,国庆节都过得咋样,都回来了吗
    对于居住在巴勒斯坦犹太人来说,所谓的巴尔干社区并非是什么福地,那里是真正的集中营,是根本不存在什么自由与人权的地方在那里,所有犹太人的活动范围都被限制在一个极其狭小的区域内,不能随意出入社区,就像是一群被圈养的牲畜
    可即便是这样一个地方,那些从欧洲各处流亡来的犹太人,也不得随意的进入在梅厄夫人以巴勒斯坦复国委员会名义发给中国的外交函件中,披露了此时正在巴尔干地区所发生的大规模歧视犹太人事件
    原来,自从希特勒的纳粹政权在德国上台之后,直到德军大规模入侵捷克、波兰等国,一些意识到局势不妙并且有些家底的犹太人,开始不约而同的逃离欧洲,前往世界各地避难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不怎么欢迎这个精明的民族,这其中的原因除了不愿意去招惹德国之外,也是因当时逃亡的犹太人实在太多了因此,当时出逃欧洲的犹太人,家底丰厚的就选择逃往东方,那里的中国上海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城市,在当时的情况下,外国人进出上海是不需要办理签证的同时呢,中国地政府也没有像美国以及其他国家那样,对犹太人的入境横加限制而对于多的犹太人来说,中国实在是太遥远了,没有相当丰厚的财力支持,一个普通的家庭根本无法远渡重洋跑到那里去定居,于是,就有多的犹太人选择了前往中东和巴尔干
    但是从战前直到二战结束,德国人被最终击败英国人一直对巴尔干的犹太人社区实行着森严的封锁政策,任何人未经批准,都不能进入这个社区至于说要怎样才能得到他们批准,其实也很简单拿出一笔足够的钱财就可以了至于那些拿不出足够钱财地,则会被英国人的驻军阻挡在外,从而无处可去
    在这几年地时间里,无论是社区内的犹太人还是社区外的犹太人,都在想尽办法打通英国人的封锁,而犹太人的心齐也在这一段时间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尽管英国人的封锁很严,但是几年时间内,仍旧有无数犹太人进入巴尔干的犹太人聚居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不少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甚至是生命不要以为西方所宣扬地那种民主与人权是真实的,那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甚至只是一种宣传的骗局,而在事实上,他们的残忍暴虐并不比德国法西斯差多少,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这一点,从英国人事如何对待偷渡的犹太人上,就可以看个一清二楚,他们甚至敢于对收入寸铁地平民动用武力,将无家可归的偷渡者抛进地中海里活生生的溺毙
    为了能够给犹太人找到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也是为了使巴尔干犹太人不再受到别人的欺压、凌辱,以巴勒斯坦工党为首的一大批犹太人,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巴勒斯坦复国的努力,而在长期的斗争过程中,复国主义者们逐渐分成了强硬派与温和派两个阵营,温和派的几个代表人物,常年奔走于世界各地,游说各国政府,希望在复国问题上得到国际的支持而强硬派则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他们以武力为依靠、以自杀性的恐怖袭击为手段,四处打击反犹的阿拉伯人和自己的同胞以色列后世以色列温和派的以色列工党与强硬的利库德集团,基本上就是在此基础上脱生演化出来的,而后来伊斯兰极端分子所惯用的自杀性爆炸袭击,也差不多就是和此时的犹太人学来的
    作为工党的代表人物之一,年过四旬的梅厄夫人在将近十年的游说中可谓是处处碰壁,原本在她以及整个巴勒斯坦工党看来,二战的结束、法西斯德国的灭亡,应该是他们成功复国的最佳时机,因为在这个时候,由于德国法西斯大肆迫害、屠杀犹太人的事实真相曝光,全世界都对犹太这个不幸的民族充满了同情毫无疑问,这样一来,也就等于是让犹太人获得了国际舆论的支持,而有了舆论的支持,如果再有某些大国的声援,那么巴勒斯坦的复国也就应该顺理成章了
    可是残酷的事实证明,他们这些复国主义者还是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在柏林战役全面结束,德国人正式投降之后的这一个月时间里,他们的游说工作仍然没有任何的进展,而就在这些几乎要失去希望的时候,希腊的中英冲突爆发了,再之后,英国在希腊失去了所有主动权,作为英国盟友的法国,却在这件事情上保持了缄默局势发展到这一步,似乎任何一个人都能够从中看出些问题来了,那就是中国将会从一场规模并不是很大的希腊冲突上,获得两个方面的利益:第一,一场战争,他们在希腊扶植起了一个亲华的政府,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展到了整个巴尔干半岛,甚至还直接影响到了邻国土耳其的政治局势第二,挑战英法为首的巴尔干地区势力霸权英法最终在希腊问题上的让步,等于是向全世界宣告,如今的中国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可以任由西方势力围攻的国家了,他凭借着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强横军力,已经跻身到了那把可以同世界列强平起平坐的交椅上
    “为了避免犹太人再次受到惨痛的伤害,为了避免整个犹太民族彻底成为历史,巴勒斯坦必须复国犹太人必须拥有自己的国家”这是长久以来全世界犹太人心中地呼声,也是犹太复国主义者们四处游说时最常说的一句话但是呼声归呼声,它说到底都只是一个要求,而在这个明显由抢着掌握话语权的世界里,一个弱者的呼声再强烈,也不会有任何人去理会,你还真以为国际博弈的舞台上存在着什么公平与正义啊?要想实现复国的大业,巴勒斯坦就必须找到一个可以为它开口、同时又有着强大实力的支持者,而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无疑是他们最后的一个选择
    当然,巴勒斯坦工党之所以向中国方面寻求支持,也并非仅仅是因为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渊源,最为重要的是,工党内部认为在目前的国际局势支配下,支持巴勒斯坦复国完全符合中国的利益
    作为一个在战争中起家的军事大国,今后的中国势必要在全球各个地区扩展自己的影响力当希腊争端结束之后,也表示着中国人开始向巴尔干插入一脚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的扩张步伐会就此停止吗?很显然,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可以想见,他们的下一步计划,将会是通过影响土耳其进一步向广大的巴尔干地区蔓延
    这样一来,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将会出现在中国政府决策层的眼前——如今的巴尔干几乎完全是英法的地盘,各国的政府和王室,几乎都同英国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中国除了在巴尔干北部地区享有一定的影响力之外,他在整个巴尔干地区几乎就找不到什么存在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要想把触角伸到巴尔干,就需要有一个名正言顺、能够得到国际认同的借口,这个接口从哪里来?巴勒斯坦工党的领导层认为,自己一方的出现,将会让中国人眼前一亮
    也就是出于这一点考虑,巴勒斯坦工党趁着北京会议的时机,秘密向中国外交部提交了一份公函,这份公函的提交,一方面是真的为了寻求中国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做出一个试探如果中国人有心插手巴尔干事务的话,那么他们肯定不会错过北京会议这个机会的,骤然将巴勒斯坦复国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提出来,不仅能够起到打英国人一个措手不及的效果,还能够对外表一个态:中国要进军巴尔干了,巴尔干那些一直抱着英国人大腿的大小地主们都给我收敛一点儿
    当然,作为帝国的最高领导人,关续清绝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好恶来决定某一件国家大事,尤其是这种支持了某一方就会得罪另一方的国际关系大事,他绝不会忘记英国人曾经犯下的那些错误
    不过精明的犹太人这一次并没有压错宝,当关续清将这个问题在国务会议上提出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与会代表都赞成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并且应该将这件事情立刻提上日程把它作为一个议题,放到北京三国会议上去谈毋庸置疑,随着中**力的膨胀以及中美战争的胜利,尤其是在希腊争端问题上的大获全胜,中国国内决策层出现了一种自信心高度膨胀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还相当普遍在这种自信心膨胀的驱使下,以强硬与对外扩张为主流的鹰派思潮开始弥散,而向巴尔干扩张影响力,显然符合这种思潮的本质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三巨头会晤(补)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英国政府编造的谎言也的确是事实,他们持续几天空投给普拉斯提拉斯的价值数十万英镑的物资,的确被这个小人转手卖给了龙军只不过那价格并非是七十五万英镑,而是区区的二十万美元,可以想见,如果英国人知道自己的东西被如此贱卖,恐怕又会有不少人要气到吐血了
    随着普拉斯提拉斯事件的出现,英国国内的情况开始出现了变化,一些报纸以及民间组织,开始质疑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英军在希腊参与该国内战的决定与此同时,工党与自由党,也开始借助这个有利的时机,在下议院对丘吉尔内阁展开毫不留情的抨击,他们声称,好战的丘吉尔从对德国人的战争中尝到了甜头,因此,他要在战争这块血淋淋的蛋糕上啃上大的一口,他要不顾英国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继续挑动一场加灾难性的战争,而前一阶段万余名英军在希腊罹难,就是最好地证明
    这个……一个国家政权不怕外乱,就怕内乱,在英国,此时一届的议会选举即将展开,一任的内阁将由哪个政党来组织,谁能出任下一任的首相,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阶段的表现原本在四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国内就面临着失业率激增、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滑、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等诸多问题的困扰,从而使得保守党支持率持续走低如果不是因为丘吉尔在战争中竖立起来的绝高威望,也许这一任的内阁早就垮台了而与此相对的,由工党提出的利用国有化改革,提高社会就业率、缩减贫富差距的提议,则得到了英国国内大多数人的支持从根本上来说,下一届议会选举,保守党人是否还能重获胜以取得组阁的权力,早就是未知数了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丘吉尔再在希腊的问题上同中国人纠缠不清的话,那么后果无疑将会是非常严重的
    正是出于这一点考虑,保守党党内开始出现一种的论调,那就是要求丘吉尔尽快同中国就希腊问题达成谅解,最后的结果是双方就此罢兵彼此在现有占领区域内实现停火,从而使希腊南北双方达成分治
    被*无奈的丘吉尔,最终不得不同意了内阁的主张,他一方面同戴高乐取得联系,希望由法国出面召集会议,邀请中国皇帝赴巴黎进行协商,以和平解决希腊问题另一方面,他又向驻希腊英军指挥官斯科比下达命令,让他约束部队,不要同龙军发生再一次的冲突
    英国方面的和谈意向,很快就传达到了关续清那里,这位“爱好和平”的中国皇帝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他在帝**事会议上笑容满面的说道:“当初我们就希望能够同英国人就希腊问题展开和平的协商,但是他们拒绝了,而今,和平协商的意向是由他们首先提出来地,我们应该拒绝吗?不,不,不,我们不能拒绝,尽管这看起来对我们有些不公平,但是我们还是要尽可能用和平的手段来解决问题我们要用事实证明,帝国是绝对爱好和平的……”
    会场上响起了一阵儿哄笑声
    “和平的协商是好的,无论是什么问题,仅仅付诸于战争的手段去解决都是愚蠢的不过,这一次,我们也要反其道而行之,外交部向英国政府转告朕的意见,和平协商的要求我们同意,但是会议的地点必须定在北京,朕会在这里恭候丘吉尔先生以及戴高乐先生大驾光临”
    这就是关续清对希腊问题协商的最后决定,无论是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大战,还是这一次的中英希腊战争,关续清以及由他所统帅的国家,都在无比生动的向全世界诠释一个现实,中华帝国并非是偏好和平的存在,在某些必要的时刻,它们也能转化为杀人的利器
    随着关续清这个决定的下达,在希腊作战的龙军部队停止了向南的战场推进,此时,龙军的战线已经推过了沃洛斯,最终停止在了拉米亚至拉米亚至吉奥纳山、特里霍尼斯湖一线一个星期,仅仅是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英军以及希腊政府军所取得优势化作乌有,整条战线可以用一溃千里来形容,而兴致勃勃跑到希腊企图一展身手的李宗仁,则感觉有些意兴索然,毫无疑问,他费了一番功夫所弄来的那些进攻策略什么,根本就没有用上
    虽然龙军停住了进攻的脚步,但是并不意味着希腊的战争就完全结束了按照最高统帅部的决定,在希腊战场的龙军,将大批的武器甚至包括坦克、火炮在内的重武器,提供给了由希腊人民解放军在中英之间达成暂时的停火协议之后,这支重武装起来的二线部队派上了用场,他们从候补的席位上跳起来,撩动着锋利的獠牙,恶狠狠的朝政府军这个宿敌扑了上去至此,英国可是说是彻底失去了对希腊问题的主导权
    11月16日,当希腊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发起对雅典的进攻战役时,希腊临时政府首脑斯帕诺里斯及其一干幕僚,乘坐英军的飞机逃离雅典,跑到了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奥林匹亚,并在那里建立了临时的政权机构
    同一天,英国首相丘吉尔、法国总统戴高乐,乘坐专机抵达北京,他们将在这里停留七天,同中国皇帝会商和平解决希腊争端的若干问题
    “持续了一周的巴尔干战争危机,在今天上午出现了的转机为在希腊实现全面停火,消除南巴尔干地区的战争,法国总统戴高乐、英国首相丘吉尔,应中国领导人关续清的邀请,乘专机前往北京据法国政府发言人称,此次三国元首,不仅就会针对希腊的战事问题展开协商,还将一揽子的解决一系列战后对巴尔干的最终处理问题,而当被问及此次协商是否能够最终解决中苏之间的军事摩擦,并消除两国之间在军事上的敌对态度时,法国发言人表示,美国政府对此抱以谨慎的乐观态度……”
    11月16日,北京西郊国际机场
    身着一袭崭特级元帅服的关续清,精神抖擞的出现在刚刚经过紧急翻修的二号机场跑道上,他亲自来迎接两位“老朋友”——丘吉尔与戴高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