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天下-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纪二老爷信中说的两件事。实在都是纪大老爷最为在意的事情。
最后,纪大老爷几夜未睡,反复的琢磨。还是决定听纪二老爷的。为了这件事,纪大老爷不仅惹恼了自家的岳父,就是后宅也对有些怨言。
纪大老爷不跟着南下赈灾,自然不能直言推却。而是以抱病为由。纪大老爷还告诉纪二老爷,他给纪二老爷写这封信的时候。南下的钦差队伍已经从京城出发了,言辞之间似乎还有些怅惘。
纪二老爷看过了信,就交给纪晓棠看。
纪晓棠将信看完,不由得心中暗道庆幸。不管纪大老爷如何怅惘。只要他没跟着南下,就遭不了祸事,也就万事大吉。
“你大伯将来怕是要怨我阻了他的前程。”纪二老爷缓缓地说道。
“不会。”纪晓棠将信放回桌子上。“大伯虽然有些优柔寡断,但大事情上还是明白的。将来他只有感激爹爹的。”
“我并不求他感激。只希望一家子平安。”纪二老爷就道。
纪晓棠点头。
傍晚,一家子聚在纪老太太屋中说话的时候,纪二老爷就将纪大老爷来信的事说了。他并没跟纪老太太说什么赈灾、钦差的事,只告诉纪老太太,纪大老爷一家平安,并且在信中给纪老太太请安的话。
“哦,我知道了。”纪老太太就淡淡地,随即岔开了话题,“晓芸也走了多半个月了,不知道在怀远那边过的怎么样?这孩子,怎么也不写封信回来。”
纪老太太真是很惦记着纪晓芸。
“或许是想着用不了多久就回来的缘故吧。”纪二太太这句话,主要是为了安抚纪老太太。
“老太太且放宽心吧。老太太想想,当初依着老太太的意思,晓芸一成亲,就要去怀远的。”纪三老爷就道。
纪老太太对纪二太太的话还没什么反应,听纪三老爷这句话,就觉得有些不是滋味。
“要是当初那样,我也就不多想了。”纪老太太有些气呼呼地说道。
纪三老爷嘿嘿一笑,就不言语了。
“她年轻,第一次出远门什么都新鲜,也许一时想不到这个。她不写信来,咱们就写信去。”纪老太太顿了一会,就又说道,“就用我的口气,问问她怎么样了,什么时候回来。我也不用你们,只要晓棠帮着我写这封信吧。”
纪老太太说着话,就格外慈和地看着纪晓棠。
纪晓棠不能拒绝。
纪老太太的信还没送出门,纪晓芸的书信就到了。纪老太太见纪晓芸来了信,立刻喜上眉梢,当即就让纪晓棠拆开了,念给她听。
纪晓芸的书信写的很长,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都是幸福和欢喜。纪晓芸在信中告诉纪老太太等人,她在怀远过的非常好。秦家是她见过的最好的人家,尤其是秦大奶奶和秦二奶奶,也就是她的两位堂嫂待她更是无比的好。
纪晓芸从来就没见过这么贤淑和气性子好的人,她和秦大奶奶、秦二奶奶简直是一见如故,现在相处起来仿佛的嫡亲的姐妹一般。
按着纪晓芸的原话来说,她从秦大奶奶和秦二奶奶身上体会到了手足之情,还说一奶同胞都不一定会如此。
纪晓棠念到这里的时候,不由得就停顿了一下。
纪晓芸这样说,显然是将她与秦大奶奶、秦二奶奶做了比较,觉得纪晓棠这个亲妹妹,远远比不上她这两位堂嫂。
“处的好就好,就好。”纪老太太似乎就没听出来,只是笑呵呵地点头。
纪晓芸说完了秦家的人,就又说起了秦家的吃穿用度,说是很合她的心意,还说什么终于见识到了豪族大户的气派。
显然,秦家人的生活非常豪奢。
在信的最后,纪晓芸还提到了程嬷嬷。说程嬷嬷水土不服,一到怀远没几天就病了,也不能管事,只能卧床静养。纪晓芸本打算派人送程嬷嬷回来,然而程嬷嬷却说受了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的嘱托,并不肯回。
纪晓芸的意思,是让纪家派人,去将程嬷嬷接回来。
听纪晓棠念完了信,纪老太太眉开眼笑,对纪晓芸的担心都烟消云散。
“……还是亲上做亲,这样知根知底的人家,真是让人放心。”纪老太太笑呵呵地道,这也是为她自己表功劳,毕竟是她做主给纪晓芸定下的这门婚事。
这么说着,纪老太太还数落一旁的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
“你们也是小心太过了,就是疑心别人,万不该疑心到博阳身上。现在你们看看怎么样,要是都依着你们,晓芸哪得这般高兴?只怕如今,他们小夫妻俩都离了心了!”
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都笑着,只听纪老太太说话,并不回应。
“程嬷嬷病着,也帮不上什么忙,不如就按晓芸信里头说的,打发人将她接回来。家里也好将养些。”纪老太太想起纪晓芸信中最后说的话,就又说道。
纪晓芸成亲之后,每次回来私底下没少跟纪老太太说起程嬷嬷,都说程嬷嬷管的太宽、太严。因为有程嬷嬷,她自己什么事都做不来主,且还很不自在。
纪老太太这个时候说这样的话,主要还是为了纪晓芸,应该是想让纪晓芸在怀远过的更自在一些。
“既然病了,貌似还很不轻,自然是不移动的好。嬷嬷在那里,就算帮不上姐姐的忙,对了,姐姐如今也不需要嬷嬷帮什么。嬷嬷在哪里,总不会碍着姐姐的事。”纪晓棠就说道。
“是这个道理,还是让程嬷嬷好生将病养好了,再回来吧。”纪二老爷就道。
纪老太太想着纪晓芸说程嬷嬷如今万事不管了,也就没再坚持。
等回到纪二太太的屋子了,早就有怀远送信的人等在那里,将程嬷嬷的信呈了上来。与纪晓芸满纸的幸福和喜悦不同,程嬷嬷的信中充满了担心。
不过短短的半个月工夫,纪晓芸的银子,已经花用了大半。
第二百一十二章 变故
纪晓芸带去怀远的有数的银子,就是一千五百两,不到半月的工夫就花用了一半,而且并不是用来置产的。
秦家已经败了家业,纪晓芸信中说的秦家待她好,各种奢华吃用,其实就是来自于纪晓芸的这些银子。
程嬷嬷得了纪晓棠的嘱托,一到怀远之后就装病不出,对纪晓芸的事情也都不再管,只在暗地里监视、调查,并向纪晓棠禀报,相机行事。
纪晓芸一到了怀远,就立刻被秦大奶奶和秦二奶奶给窝盘住了,将这两个当做了最知心体己的人。她不仅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嫁妆银拿出来一大家子挥霍,对自己那些上好的头面、尺头等物也毫不吝惜。
另外,程嬷嬷在秦家住了这些天,虽然还没有掌握秦家的全部情况,却已经隐隐发现有些事情不对头。程嬷嬷发现的,自然不是秦家败了家业、靠典当度日这些大家已经知道的事。
程嬷嬷没有在信中明说她究竟发现了什么,说是事关重大,她要先找到确实的证据。
将程嬷嬷的信看完,纪二老爷默然不语,纪二太太则是深深的叹息。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看到真相的时候,还是难免伤心气愤。
她为纪晓芸伤心,气的则是秦博阳。
秦博阳娶纪晓芸,真的就是冲着嫁妆来的。秦博阳觊觎纪晓芸的嫁妆,还不仅仅是为了他一个人花用,而是为了秦家那一大家子。
“秦博阳骗娶晓芸,秦家那一家子都是同谋。”沉默半晌之后,纪二老爷低沉的声音说道。
纪二老爷表面并不见明显的怒色,然而说话的语气却说明。他的恨意和愤怒一点儿也不比纪二太太少。
“若他明说他家败了,咱们也不会就此瞧低了他,还会拿出银钱来助他一家子。他娶了晓芸去,他家里不好过,晓芸用嫁妆帮补,我们也不会说什么。晓芸陪嫁每年的出息,也都一家子用度了。只是就该好好过日子。量入为出。图个长远。他们这样挥霍,哪里是长久之计!”纪二太太就絮絮地说道。
“老太太不是总说秦家好,怎么都是这样不成器的子孙?”
秦家但凡有一个正经人。都不会纵容这样的事情。
“秦家表哥是个志诚的人,只是秦家其他几房据说是有不成器的。”纪二老爷叹气摇头,而秦博阳的祖父也是个正经的读书人,谁能想到。如今秦家的老辈人都不在了,留下来的子孙竟没有一个正经、争气的。
“如今可怎么办?”纪二太太想了想。就问。
现在再说秦家怎样,或者说这门亲定的太仓促之类的话,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而他们虽然商量好了对策,但真到了实施的时候。纪二太太难免又有些心软,担心纪晓芸受不了委屈。
“就按照咱们商量好的来,且看秦家下一步要怎么办。”纪二老爷就道。
按照程嬷嬷信中所写的趋势发展下来。纪晓芸这次带过去的财物很快就会被秦家吸干。秦家势必不会就这样算了,他们还会继续算计纪晓芸其余的嫁妆。
一千五百两银子。也就是纪晓芸嫁妆的十分之一罢了,大头还都在清远这边,有纪家人严密看守着。
无论是纪晓芸写信回来,还是亲自回来,纪家这边已经打定了主意,再不会让纪晓芸拿一文钱往怀远去。到时候,纪晓芸手里没了银子,对秦家没了用处,看秦家会怎样对待纪晓芸。
纪晓芸受委屈是肯定的,但是有程嬷嬷在,她的性命还是有保证的。
等纪晓芸看清了秦博阳和秦家人的真面目,那就是纪家人出面的时候。
“爹爹,现在就打发人往清河胡同去,把姐姐的嫁妆都抬回来吧。”纪晓芸就道。
“好。”纪二老爷点头,随即又嘱咐,“这件事,暂时瞒着老太太。”
纪二太太和纪晓棠自然点头,暂时瞒着纪老太太,是免得节外生枝。
纪二老爷安排了下去,就由纪三老爷带着心腹的人,趁着当天夜深人静,就将纪晓芸的一应嫁妆都悄悄搬了回来,依旧都是封的严严实实地,就锁进了纪家的库房里。
这样,就算是秦博阳和纪晓芸回来了,纪二老爷只说为安全考虑,他们也无话可说。
纪家这边将一切都安排妥当,纪晓芸的第二封信很快就到了。
这一次,纪晓芸的信写的很简短,字里行间也没有了以前的幸福和欢快。纪晓芸在信中明言,要纪家送她的嫁妆过去,说是她在怀远要多住上一些日子,将嫁妆送过去供应她的吃穿用度。
至于为什么需要嫁妆供应她的吃穿用度,纪晓芸只说是今年大旱,庄田上都没有收成,而秦家因为一笔大生意的缘故,现银子都拿去做了周转。是纪晓芸主动提出,先拿她的嫁妆银来家用,等秦家的银子周转了回来,再还给她。
纪晓芸的这封信同上一封信一样,也是写给纪老太太的。看来纪晓芸自己也知道,纪家人中她只能指使得动纪老太太,而纪老太太可以指使纪家的所有人。
纪晓棠看了信,只说了一声荒谬。这封信,就被收在了纪二老爷的书房里。既没有告诉纪老太太,也没有给纪晓芸任何的回应。就仿佛是,纪家根本没有接到这封信一般。
也许是没有等到回信,纪晓芸很快又追了一封信过来。这次的信中,纪晓芸的措辞就有些尖锐,隐隐指责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行事霸道,不遵礼仪,把着出嫁女的嫁妆不放。
纪晓芸在信中对纪老太太说,如果纪老太太但凡还有一丝疼她的心,就该做主将嫁妆都放还给她。难道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给的嫁妆都是装面子的,根本就不是给她花用的?
“秦家那边是急了。”看了这封信,纪晓棠就道。
秦家虽然急。却并没有放纪晓芸回来。如果纪晓芸亲自回来讨要嫁妆,效果肯定要比写信回来好。秦博阳应该知道这一点,可为什么他没带着纪晓芸回来?
是担心回来之后,纪家人发觉不妥,不仅嫁妆拿不回去,人也回不去了吗?
纪晓棠并不这么认为。秦博阳已经完全控制了纪晓芸,纪晓芸拼死闹起来。纪家人总会妥协。那为什么他不带纪晓芸回来呢?
一定是出了什么事。
事情的转机。也就应该在这里了。
纪晓棠和纪二老爷、纪二太太、纪三老爷商量了半晌,斟酌着给纪晓芸回了一封信。这封信,是以纪二老爷的语气写给纪晓芸和秦博阳两个人的。
在信中。纪二老爷告诉两个人,纪晓芸带过去的财物,两个人可以随便花用,但是再要多的。却是没有。
一千五百两银子,再加上许多的金银首饰、尺头。别说是纪晓芸一家三口,就是养秦家那一大家子,也能养上两年。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纪二老爷要纪晓芸学会勤俭持家。要秦博阳专心苦读。
纪二老爷在信中,只字没提让纪晓芸和秦博阳回清远的话。纪二老爷不仅没提这些,反而鼓励纪晓芸跟秦博阳就此在怀远住下来。因为那里毕竟才是真正的秦家。
纪二老爷说当初他是舍不得女儿,如今已经想开了。
至于纪晓芸其余的嫁妆。纪二老爷承诺,只要纪晓芸和秦博阳安安稳稳地过上两年,向他证明,他们已经能够当家立事,那么纪二老爷会立刻派人将所有的嫁妆都送去怀远。
而这两年,纪家不会再给纪晓芸任何的资助。
纪二老爷特意打发了个能说会道的管事去怀远送这封信,让管事转告纪晓芸和秦博阳。嫁出门的女,泼出盆的水,让纪晓芸好生跟秦博阳过日子,不要再动不动就写信回家了。
清远到怀远,若是不停地赶路,也就是一天的脚程。管事的早上去,转天掌灯时分就回来了。
纪二太太的院子了灯火通明,不仅纪二老爷在,纪晓棠和纪三老爷也都来了,大家一起听管事这次去秦家的见闻。
“……见了老爷的信,姑爷脸色就不大好看,不过也没当着小的说什么。二姑奶奶当着小的的面就哭了……”
纪晓芸还向管事追问,纪老太太知不知道这件事,难道纪老太太也不管她了。
“你怎样说?”纪三老爷就问。
“小的自然按着老爷的嘱咐说。”管事的答道。
纪二老爷嘱咐了管事的,如果纪晓芸问起纪老太太,只说纪老太太身子不好,不能操心,如果纪晓芸还有孝心,就不要让纪老太太再为她操心了。
纪晓芸听了这些话,自然就哭的越发厉害了。
“小的只留了一个晚上,也并没人搭理小的,小的就赶紧回来了。”
“你见了二姑奶奶的面,二姑奶奶怎么样?”纪二太太最关注的还是纪晓芸。
“二姑奶奶衣裳首饰还都新鲜,人却像是又瘦了些,脸色也不大好。小的斗胆,姑爷看着对二姑奶奶很好,可二姑奶奶似乎……有些怕姑爷。”
“晓芸怕博阳?”纪二太太的心就是一动。
秦博阳在人前一向温润如玉,待纪晓芸更是温柔似水。纪晓芸在宠爱她的人面前,是很有些小脾气的。秦博阳一向纵容着纪晓芸的这些小脾气,顺着纪晓芸的脾气劝哄。
因此,纪晓芸在秦博阳面前,就有一些小任性。可以说,在清远的时候,从来都是秦博阳担心纪晓芸不开心,纪晓芸何曾会怕秦博阳!
如今,却是连一个不能进内宅的管事都看出来,纪晓芸怕秦博阳了。
“晓芸在怀远,过的究竟是什么日子。”纪二太太担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