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替人家撑门户。可那华梅氏可不是那没见过世面,遇事就慌张的人。几天的冷眼观看下来,她虽然生的俊俏,言行有礼,但她决不简单。你看她那些个孩儿,被她管的服服贴贴的,这么多天,不论她在与不在,都是安安静静地呆在小院里,从不出来乱跑。想他自己的几个孩,大的过两年都可娶亲了,至今还要淘气。哪家带着孩子住店的不是吵吵闹闹的?光看这一点,她就是个不寻常的。听店中伙计说,她那几个孩子平日里只是读书。那么小的孩子!真真让人另眼相看了。这种女人哪里要人替她撑门面。
常大的老婆就在背后说常二,“看着美色,就想沾便宜,也不思忖一下,这便宜沾得沾不得。看着人家是孤寡,可也不想想,人家有那么些优秀的儿子。不要几年就成人了。到时候,那些孩儿还不寻仇?”
华梅氏是个极有主张的人,兄弟的打算哪里就能如意了。与其到时候吵了出来,不如暗暗将她一家打发了。日后,她的儿子真有了出息,大家也有见面的余地。
等到常二发现人去院空的时候。梅兰妮一家人已在新家,商讨家居建设问题。
新居除了梅兰妮和边峰看过,其余的人都是第一次看到,他们全被这么大的一块地方镇住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那三间草房被收拾的也象了样子。屋顶的草是新翻的,四壁是白色的桑皮纸,只是除了东间的东墙边从北墙到南墙有一木炕,炕宽二点五米,由三张木榻组成。炕的两墙边各有一炕橱,里面放着梅兰妮新买的棉花胎。炕顶是竹制护纸的顶棚,木炕两端是落地窄竹架直顶到顶棚。梅兰妮介绍说,卧室的南墙放一高大的组合橱柜。正请人做着。他们点着头,图纸都是他们设计的。西间和客堂都是空着。
从堂屋出来,沿着屋檐,西边有一间新造的厢房,这是这么多天梅兰妮的工作重点。房子是草顶,四面用竹子和芦苇做基本材料,里外用泥糊了一层。外表很不起眼,里面用石灰植筋平平的抹了一层,然后刷上石灰,里面显的很亮堂。那口井就在里面,地上铺着大方的黑灰色地砖,这种地砖自然不能和后世的各类地砖相媲美,看上去很粗糙。梅兰妮抱怨道,“就这质量的地砖,还要一百文一块。”
这间厢房南边被用来做厨房,北部做洗手间,中间的井一边砌了个青石板桌,另一边用浅缸底部凿了个小圆洞,做成水斗,整间房间里的排水系统做的很科学。这是大家的设计。厨房的部分并没有砌灶头,而是用一个煤炉和一个柴炉。可是梅兰妮按照齐逸和楚氏兄弟的设计,砌了两个不同的烘烤炉,并不很大,约有洗衣机般大小。梅兰妮也不知道这两个炉子的用法,想着,等安定下来再一一请教。竹制碗橱架子和锅碗瓢勺,放置的很妥贴,米缸,面缸里面也都装满了。另外,梅兰妮也没有买桌椅,只买了四只边长有两尺的竹方杌,十只小竹椅。
梅兰妮说,“吃饭时,只四只杌拼起来就是可以当台子用。你等现在都是小胳膊小腿的,那小竹椅也是够了。”梅兰妮组织了一下,“那个,那个,方便呢,暂时只得使用马桶了。”
梅朵立刻就问,“那夜香倒在哪里呢。”
梅兰妮答道,“我已经和邻居打了招呼,就倒在他们的粪池里。”
028 左邻右舍
更新时间2013…11…7 3:31:55 字数:3426
虽然他们住的地方很荒凉,但并不是说没有人烟。
他们的门前是条道路,华家是在路的北面,路的南面是一座教堂,是座天主堂,教堂的神父安托尼是意大利人,他在印度待了五年,在印度支那待了三年,如今在中国呆了六年。今冬要回梵帝冈。这些都是边峰打探到的。
教堂的房屋很简陋,就是木板搭起来的,不象中国的房屋讲究几进几开间,他的房子看上去很随意,排列并无规则。可是房子的周边,种了好些植物,这些植物让梅朵很着迷。教堂占地不小,也有一个体育场般大。四周用竹栏栅围住。
华家的东面,住了一户姓金的人家,就两夫妇,四十岁朝上,并无儿女。他们的家园也有五,六亩地,用竹篱围了,他们的房子也就是两间草房,其他的地他们用来种菜,靠卖菜过日子。他们的园里有一亩地大的水塘。经过几年的精心养护,如今他们的土地已经变的很肥沃,菜也是绿油油的,梅朵见了直夸。
教堂的南面,也有几户人家,那些人是从苏北逃荒而来,他们在那里搭了些棚户,他们并没有买下宅地,属于非法居住。他们住处是皇废基人烟最稠密的地方。
介绍了邻居后,梅兰妮说,“明天,我会正式的拜访邻居们,当然只拜访金家和教堂。”
边峰说,“教堂里有两个中国员工,一个叫乔制,是个孤儿,约十四岁,五年前被神父收养了。另一个叫林永青,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没有听说他有家室。原籍在福建,二十多年前来到苏州。自前任神父他就在教堂工作了。安托尼本人是个植物学家,他对植物研究很深。他在教堂里种了不少东南亚植物。另外,教堂里有一间房间,堆满了破旧家具,据说,这些家具的来源是,一,教堂的前任房主。这个教堂原是一个欧洲商人的,他去世后,他家里人把宅子捐出作了教堂,他们回欧洲去了。二,苏州城里其他外国商人的。要离开,或换地方,家具带来带去不方便,索性捐到教堂。年代久了,那些家具看上去很破,椅子的坐垫大都损坏了,里面的棕都露了出来。但是,有一样,姆妈肯定是感兴趣的---缝纫机。”
梅兰妮不可置信的说,“缝纫机将在1800年诞生。这会子怎会有?”
齐逸等人看着梅兰妮,这次她一点都不小白。
秦炼一旁若有所思的,“有可能,你没发现很多店铺装有玻璃橱窗吗?再有,替我们做井台的工人,使用的是水泥。这可能是蝴蝶效应,让缝纫机提早出现了。”
梅兰妮急不可待地,“多少钱?”
边峰说,“这是部手摇的缝纫机。是安托尼的朋友,去年带来给他的。他不卖的。”
梅兰妮一脸的失望,不卖你说什么。梅兰妮计算过,家里这些人的秋冬衣裤,鞋袜,被褥,帘幕,加起来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如果没有帮手,靠她一人做,她就没有时间再刺绣,缂丝了。
边峰笑了,“今冬,安托尼要回国了,他想用缝纫机换一副刺绣肖像,但看了他的那张画,没人敢接,那是一张少女油画肖像画,我猜那可能是罗马统治者中的某人的妻女。他定是想用这副刺绣,从那些人手里里换一个好点的位置。西人的打算向来是很精刮的。”
“油画?”梅兰妮想了想,看着楚濂,“这个不难,但绣油画是天价,一台缝纫机是不够的。”
边峰说,“那些旧家具里,有坏了的摇袜机,有钢琴,这个钢琴就象是&;lt;名利场&;gt;里的那种。”
梅朵贪心地,“还要换些植物和种子回来。”
这一天,大家都很兴奋,来到这个时空,奋斗了几个月,终于有了自己的窝了,尽管是名副其实的草窝。
到了晚上,梅兰妮铺床,让大家安寝,细密的浒关席平整的铺在木炕上,梅兰妮拿出三条缝好的薄棉被。
梅朵在一旁看着,“嬢嬢,你是不是漏掉了什么?”
梅兰妮左右看了看,反问道,“漏掉了什么?”
“枕头,没有枕头。”
“哦,”梅兰妮笑道,“枕头会有的,但必须要男孩子们努力。”
秦炼他们奇怪了,“我们又不会做枕头。”
齐逸说,“莫非你想要瓷枕?”
梅兰妮摇头,“你们谁睡的惯瓷枕。”
楚源问,“那我们怎么做?”
梅兰妮拿了张纸,铺在床板上,用鹅毛笔在上面画着,所有的小脑袋都聚拢了看。
梅兰妮边划边说,“这条街是苏州的中轴线,是一条官道,叫做卧龙街,从南到北,几乎贯穿了整个苏州。这条河叫干将河,就是我们北面的那条河,我们西边的这条河叫锦帆泾。在锦帆泾上靠近干将河那里的那座桥叫竹隔桥,靠南边的那座桥叫夏侯桥。而我们出门的这座桥叫金姆桥,早先的时候,金姆桥是通向子城的西大门。从这桥往西到对面,就是通阛坊,通过通阛坊就到了乐桥闹市区了。乐桥是干将河上的一座桥,两头在卧龙街上,那个地方是餐饮业集中的地方,你们每天就到那里去捡鸡鸭鹅毛,拿回来,我们处理一下,是枕头,靠垫等最好的填充物。”
楚濂挠挠头,“你说了半天,就是要我们去捡鸡毛啊!”
梅兰妮点头,“是啊。”
边峰忙说,“这个主意好,羽绒枕垫是很舒服。这事交给我们了,保证完成任务。”
边峰又对大家说,“现在有了自己的空间了,我们不能象过去那样懒散了,每天早上都要定是早锻炼。要知道身体健康,才是今后努力的保证。我和大哥商量了,明天大家跟他学打太极拳。从今天起,早睡早起,晚上没事,二更就睡,早上卯时起床。”
第二天,梅兰妮带着边峰,梅朵(她是冲着蔬菜植物去的),齐逸(这个是喜欢观察时代细节)。拿着点心,进行睦邻友好访问了。
到金家,就是正常的邻居交往,因为在装修房屋时已和他们打过交道,所以就顺便表示了感谢之情。梅朵对他们的菜很感兴趣,问了些菜地的事,金婆见小女孩知道稼轩之事,很是赞扬了一番。
到教堂,就不一样了,梅兰妮是怀有目的去的。乔制开了竹门让进了梅兰妮仨。
安托尼神父是一个中等个的中年人,梅兰妮打量着大约是四十朝上,五十差点。他的头发是黑色的。眼睛的颜色也是黑色的。中文虽然不是很流利,但也能说,他的口音带着广东,和苏州地方音。
梅兰妮不觉奇怪,因为,他在印度支那就开始学中文了,那里人自然是讲广东话,到了苏州,方才发现,他的中文全没用处,讲的话没人能理解。好在他极聪明,立刻又学苏州话,学了一阵子,就有了新的体会,这两种土语有很多发音是很相象的,这下他的中文突飞猛进了。能和别人流利的交流了。
见到梅兰妮,他很高兴,毕竟在苏州,躲他的人要比和他接近的人多。早先的传教工作是很艰难的。
梅兰妮讲了来意,安托尼很高兴,意大利人和中国人一样是喜欢和邻里交往的。他摸着边峰的头,“这个小子是你的儿子,他来过好几次了。小孩子爱干净,很好。”边峰借口要上厕所,到教堂侦察,晃悠。和乔制,安托尼和林永青混了个脸儿熟。
梅兰妮表示客气,“小儿多有打扰,真是对不起了。”
“哪里,哪里,我们很欢迎他来。他很有趣的。这也是你的儿子?很可爱的小孩。”他看见梅朵,“这是你的女儿?”
“不是,是我的侄女,”考虑到外国人的理解,“是我弟弟的女儿。她的父母去世了。”
“哦,上帝宽恕我们。”他摸摸梅朵的头,“多美丽的小女孩啊。来请到那边树下坐一会。”大树下放着几把藤椅,梅兰妮几个人大方的走了过去。
梅朵来是有目的的,她站正了,朝安托尼鞠躬,用西班牙语对他说,“谢谢神父。早安。”这个年代天主教的神父们都要学习拉丁文的。
安托尼一脸惊讶,“你会讲拉丁语!”
梅兰妮赶紧解惑,“我们从京城里来,在京城里,我们住在王府井,和郎士宁大人做邻居。朗大人空余时教了这丫头几句,不想她倒记住了,说错了请神父不要见笑。”
“不笑,不笑,她说的很好,如果想学,我也能教的。”
梅朵立刻认真的福了一福。“我先谢了。”
安托尼又问梅兰妮,“郎大人也是神父?”
昨晚,三胞胎给她恶补过了。郎世宁是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华。梅兰妮胸有成竹地,“郎大人的中国名字叫郎世宁,是意大利米兰人,康熙五十四年,来到京城。一直住在王府井天主堂,但是他画画很好,被皇帝招进宫里,成了宫廷画家。”
安托尼慈爱地摸着齐逸的小脑袋瓜子,“我也是耶稣会的,我是雍正七年来到苏州的。会画画真好。”
梅朵装萌,“会种东西好,画上的花不会动,这里的花花草草都是活的。我去看花花了。”拖着边峰去看那些植物了。
把安托尼笑得满脸的折子。
梅兰妮借机问,“听说,神父有一幅画像想请人绣?”
安托尼的神情暗淡了,“是的,可是这里没人会绣。”
梅兰妮说,“能不能让我看看那幅画?”
安托尼两眼发亮了,“华家娘子,你会绣?乔制,去把那幅画像拿来。”
029 绣像
更新时间2013…11…8 1:53:39 字数:3556
梅兰妮带着画像和缝纫机回到家里,她和安托尼讲好,除了缝纫机外,还要那一房间的旧家具。经过多次失望后,安托尼这回是大喜过望,自然是满口答应了。梅朵也趁机提出要作他的学生,他自然也同意了。
肖像画并不大,长一尺五寸,宽约一尺。画中是年轻的女子头像。
楚源细看了片刻,说,“这画中的女人,应该是玛利亚。特里莎,她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一员。”
梅兰妮问,“哈布斯堡家族很有名吗?”
齐逸等笑了,“十八世纪前,欧洲很多国家的王族便是哈布斯堡。”
楚濂指着画的右下角,那里有一签名“Giambattista”,说,“GiovanniBattistaTiepolo是意大利著名画家,生于1696年,死于1770年。出身贫寒。早年在装饰画家拉札里尼(GregorioLazzarini)画室中学习,19岁时已成名,1717年,离开拉札里尼画市,1719年结婚,并成为独立画家。他的画有水彩画的透明感,而且装饰性强。这幅画应该就是近几年的作品。”
梅兰妮问,“那这个玛利亚。特里莎是何人呢?”
楚濂讲,“1711年,查利六世继承了奥地利和罗马帝国的王位。玛利亚。特里莎生于1717年,是查利六世的长女,死于1780年,是奥地利大公、匈牙利和波希米亞女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的皇后。不过,她是1736年才和弗朗茨。斯蒂芬结婚的,她父亲死于1740年,她依照”1713年国事诏书“,理所当然的成为奥地利女大公。欧洲诸侯对此不买帐,发起了‘奥地利王位战争‘。1742年,德国诸诸侯立了查利七世为罗马国王,玛利亚。特里莎依靠奥地利皇室的力量,打败了诸侯,1745年,支持她的丈夫弗朗茨。斯蒂芬成为罗马皇帝。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她保持对欧洲的影响力。她的丈夫于1765年去世。直到她去世,她和她儿子約瑟夫二世成了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她无疑是这个时代的女强人。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小女儿,嫁给了法国的路易十六,就是玛丽·安托瓦内特。”
梅兰妮说,“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这我知道,在1793年,被送上断头台。”
楚濂点头,说,“是这样,玛利亚。特里莎一生中留下了很多肖像画,其中有一幅很有名的是她十五岁时,由AndreasMoeller所画。这幅画我以前没见过。”
梅朵说,“安托尼说过,这是去年教会使人送过来的。”
楚濂仔细看着画像,“那就是了,耶稣会是天主教的主要修会之一,修会相当于佛教中的宗派。虽然也获得了罗马教皇的承认,但在十八世纪的欧洲还是受到迫害的。1773年在西班牙和法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