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峰对陈掌柜说,“陈老伯只管放心,我是老江湖了。”
陈掌柜笑道,“小小年记,哪里知道江湖不江湖的。”
正说的热闹,店中伙计进来,“掌柜的,申家三爷来了。”
陈掌柜的说,“这申家是苏州城里的望户。康熙年来,他家金榜提名的就有十几个。如今家里有七,八人在外做官,我去看看就来。”
梅兰妮说,“我们也打搅多时了。还有事去办,下次再来打搅。今天就先告辞了。”
陈掌柜送他们到了门口,自己便去会申家三爷了,店中的伙计将梅兰妮他们直送到了门外。
梅兰妮一行人沿着阊门大街西行,一直走到山塘街。路上遇见那大的珠宝店,便把那猫眼石卖与他。有了上次的经验,卖的价在四千一百至四千三百之间。
还去画铺看了看,杨州八怪的画风还未为苏州文人所接受,所以,画铺里多得是吴江画派,松江画派一流的画件。楚濂和齐逸看中了几件画,都不是什么有名的画家,但画的还不错,价钱也很便宜。最是让他们兴奋的,居然在旧画店里,淘到了一幅王敬鸣的山水画,和一幅行书。另有一幅曹浩修的山水,上带提跋。这三件以三十两买下了。那两人心满意足。
然后,几个人叫了脚力,骑到接驾桥边的染坊里,取了蜡染屏面,回家。
晚上,一家人坐在桌边数银票,一边激动着。二万七千多两!建房已提上日程表了。
建房的第一件事,是房屋设计。虽然,这里面没人学建筑,估计,设计个民宅还是能混得过的吧。
第二件,就是建筑材料,要弄到合适的材料,这是要花精力和时间的。
古代的建房工程队,主要承包的都是砖木结构的房子。如果,华家想用钢筋水泥代替木头。那其实是个新的建筑工艺。所以,在苏州不一定找的到人来做。
边峰提醒他们,“对面教堂的房子你们注意到了吗,房子的结构与本地有极大的不同。能够建造那房子的工程队,估计也能接受新的建筑工艺。”
大家都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梅兰妮说,“找个时间去问问林永青。”
齐逸和楚濂则拿出今天买的字画显摆。这里懂字画的人不多。
对于梅兰妮来讲,她只知道那两人都是上海人。这还是齐逸和楚濂今天帮她扫的盲。不过,如果做要缂丝的底稿,她也有自己的见解,“苏州人还是喜欢唐伯虎,沈周,仇英这样的作品。淡中带艳。俗里含雅。设色明快。象这类纯山水画,估计不吃香。”
楚源转头问楚濂,“你还记得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雍正十二美人图吗?”
齐逸说,“我们不是还一起临摹过影印本。”
楚源说,“这一套肯定和了苏州人的胃口。你们可以以它为蓝本,画一套出来。局部地方可以任意改动。象那‘破尘居士‘,‘圆明主人‘的落款,那肯定是不能用,得另找字画来代替。皇宫里的那一套,这里肯定是看不到。不怕有人说你们抄袭。”
楚濂对齐逸说,“这倒是个好主意,设色艳丽些。那些字画我们可以在苏州找蓝本代替。”
边峰提供信息,“乐桥东面的留香茶馆旁,有一个写字摊,那人据说会摹仿名人的字。”
梅兰妮建议,“那美女的形象最好以87版里林妹妹做模特。这时代的美女实在不敢恭为。”
楚濂说,“那套画受西洋画风的影响,画面安排的像油画。再把人物的比例画正确。估计很受欢迎。”
“同样的,还有月曼清游图册,也可以拿来做缂丝蓝本。”楚源继续提议。
梅兰妮道,“所有的美女都改成87版里的人物。肯定吃香。”
楚源哈哈笑了,“那你不会让他们直接做一套87版的金陵十二钗。”
第二日,边峰去找林永青,到了教堂,乔制说他去卖竹篮了。
边峰转身朝通阛坊去了。在乐桥上碰上了癞头阿三。今天,他手里没与瓶罐。
042 林山一
更新时间2013…11…21 2:12:28 字数:3214
癞头阿三手里是空的,穿着皱皱的短衫,在乐桥上东张西望。
乐桥并不宽,不过一丈多宽。中间走车马,轿子,贴着桥栏过行人。实则是非常拥挤。边峰见癞头阿三依着桥栏,便贴着另一边桥栏过过桥。
可是,癞头阿三看见边峰,就飞快的站到了边峰那侧桥栏前。
边峰手脚也很利落,在他还未站稳时,已经到了那一边去了。
等癞头阿三反应过来,再看边峰,他已像泥鳅一样从人群中穿越而过,跑下桥去。
下午,梅兰妮请了林永青和乔制到家中喝茶。打听关于建筑工程队的消息。
主客在厨房坐下,梅兰妮打听了林永青是福建人,爱喝乌龙茶,特特的去泥人馆买了套工夫茶茶具,泡了严严一壶浓茶,烫了杯子,倒了几小杯茶,和摆出两碟小点心。乔制年轻,吃不惯茶,梅兰妮安排他和华家的孩子们一起吃点心。
听得梅兰妮问起建筑工程队的事情。
林永青喝了口茶,说,“当时,我们的教堂进行改建,还是胡知庸神父(安托尼的前任)主持。神父自己画了图纸,找人来建。本想是要建一所西洋式样的房子,恰是这时,传来了雍正皇帝的旨意,停止一切传教活动,和教堂建设。所以就停建了,只是把房子改装了一下。苏州城里的建筑班子,干活都有自己的一套规矩。不符合他们规矩的,你就是出钱,他也是不肯的。我们那房子最开始是洋商按照自己家乡的式样造的,是木制的,年代久了,有些地方就不灵光了,可是苏州就找不到工程队来修。”
梅兰妮替他把茶续上,“可你们最后请到哪个班子来帮你们修的?”
林永青笑了,“找了好几个建筑班子,都被回绝了。胡知庸神父决定要带领我们自己干了。在这时候,有一个人来说,他愿意修改这房子。后来,我们的房子就给了他修改。他做的还不错。”
梅兰妮说,“这倒难得了。他是哪一家的?实话说,我也想建西洋风格的房子,正想找这样一个肯接这样活的班子。”
林永清道,“这人原是我们教会的教友,姓林,叫山一。”
梅兰妮微笑,“可是你的本家?”
林永青正色地,“他虽姓林,可是个倭人。”
梅兰妮一时没反应过来,“倭人啊?”
梅朵在她耳边轻声说,“日本人。”
梅兰妮继续道,“倭人怎会在苏州做建筑?”
林永青呷了口茶,并没马上回答,而是问了梅兰妮另一个问题,“你看苏州到处是做生意的,可你知道哪些商人富甲天下?”
梅兰妮心中在想,晋商?徽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林永青继续道,“是扬州的盐商,广州的洋商,苏州的铜商。”
梅兰妮对苏州还是很了解的,“苏州地区并不产铜。”
林永青说,“可是那倭国产铜。他们每年运铜到乍浦港,再从乍浦港转来苏州。每年的洋铜量在几百万斤以上。今天,我不是和你讲铜,我是说,林山一,本姓小林,小林家族在倭国就是和大清做洋铜的生意的。林山一原是小林家一个外室的儿子。所以不被本家所认,他父亲给了他些银子,随了认识的苏州铜商来到了苏州。那意思就是让他自己谋生,在外乡生根结果。他十五岁时来到苏州,跟着的那铜商姓高,开始时,小林在他家过活,康熙四十六年,那高家坏了事。小林便流落出来,信了天主,改姓为林。胡知庸神父替他做了洗礼。他便成了教民。”
梅兰妮对那枝节问题有疑问,“高家不过是商人,如何会坏事?”
林永青道,“康熙年要用铜制钱,特令江苏承办五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的铜数,都知道江苏是没有铜矿的,那官府便动了洋铜的脑子。便先发给那商船铜钱,定下铜。让他们出洋贩铜。有些商船拿了官府的定银,拖着不出船,一年半载后才动身,是常有的事。再也有那船出去了,回不来了的。这便是欠了官府的银子。官府是不会做亏本生意的,欠多了钱,便查抄他们的家和店铺。高家就是这种情况。”
梅兰妮方明白了,原是高家破产了。
“林山一自小喜欢建房子,但在倭国,象这种建房,织锦,做漆器等行业都是固定家族在做,那些技术是不外传的。即使是去人家那里做学徒,人家都不收。来到苏州后,从高家出来后,他便到高家的一个远亲那里当学徒,做建筑。倒底是倭人,对于那行业的定规不那么重视。常有异想之举。后来,自己组了班子。大的工程他是做不到的,人家那是一砖一瓦都有定规的,他哪里懂这些。但盖一般的民房,房子安排的很经济,倒也是不错。记得那年他来教堂做改建,神父按照西洋的习惯,房间里做壁橱,画了图纸,和他讲,他领会的很快,做的很好,神父也很满意。后来他也给人做壁橱。苏州这地你是知道的,房子紧密,住房紧的人家对那壁橱是极欢迎的。所以这两年日子倒也过的去。”
梅兰妮心想这人倒是符合他们家的需要,但还要多了解他的为人如何,“那这么些年来,他没成个家?”
林永青说,“起初的那些年,日子苦了些,顾不上说亲,到了他二十五岁上方才成的亲,娶的是高家一个偏房的女儿。他也肯照顾丈人家,现在饮马桥那边住。”
梅兰妮说,“你们很熟悉?”
林永青说,“不瞒你说,我们同年生,又都是孤身在苏州,自然是比旁人亲密了些。”
梅兰妮也推心置腹起来,“我们家这块宅地上,我想建几间房子,这次回苏州,我把北边的房地都卖了,就是打算长远在苏州安家。我们现住的这块地,要盖那雕梁画栋,一是我没那许多钱,盖不起。二是,这块地上起房子,到底还是有些忌讳。所以,我想照着西洋的样子起几间房子,外面看着普通,里面住的舒服就行。应该也不会犯忌。我是妇道人家,要建房子,自然是请信得过的建筑班子,若是你说的那样,这小林师傅倒是可以请来。如果方便,就请林神甫你代为约个时间,请来商定一下。可好?”
“有空我和他去说一声。”
主要的目的达到了。梅兰妮又和林永青谈论一会子苏州的新闻。这年头没有报纸,没有电视。社会新闻就靠人与人之间的交谈来传播。
一个时辰后,林永青带着乔制告辞了。
送走了林永青他们,梅兰妮烧晚饭。等饭做好了,天已经搽黑了。梅兰妮发现边峰还没有回来。虽然知道他本事的,心里不免有些担心。
这时听到大门外有人说话,秦炼赶紧过去开门,梅兰妮跟在他的后面。
门外站的是金伯,肩挑一付空担子,身旁的小男孩不是边峰是谁?
金伯见到梅兰妮,“你家阿二头被癞头阿三撞倒在地,那癞头阿三哭得比他还响,反过来赖着你家阿二头撞翻了他,谁信他的鬼话,街上的人全说他不象样,欺负小人。我看到你阿二头可怜见的,便送他回家来。”金伯对着边峰,“下次躲那厮远点,那是个泼落户。是个没脸没皮的,千万别招惹他,没的给你娘若祸。”
梅兰妮自然是对金伯感谢万分,搀牢边峰的手,“谢谢金家伯伯送我们回家,记牢金家伯伯的话,千万不要去惹那个杀胚。金家伯伯走好。”
母子俩看着金伯走向自己家,方和秦炼一起进去,关了大门,朝房间走去。
秦炼给了边峰一拳,“没人了,别装了,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梅兰妮看他还是一付哭样,担心了,“你不是真的吃了亏吧?”检查起他的手脚来。
边峰‘扑赤‘一声笑了。
梅兰妮说,“小鬼头,吓你娘我阿,人小鬼大的。”
边峰说,“那癞头阿三不从我身上讹些银钱是不会甘心的,我想,与其躲着他,不如主动撞得他死去活来,下次他看见我就得绕着走。所以,我今天下午特地出去了,找了那班小弟们,布置了任务。回来的路上,在桥乐桥上正好碰上他,做了手脚,他倒在了我的身上,那厮真的没用,立刻鬼哭狼嚎起来。我也不能输啊,立马也大哭起来,他压住了我,他的话自然没人信。金伯恰好也在,便扶起我来,送我回来了,至于癞头阿三吗,他那腰不休息几天是恢复不了。”
众人大笑。那癞头阿三,三天两头的来寻因头,他们是知道的。
玩癞头阿三,只不过是他们生活中的花絮,对于他们来讲,正事多得来不及,哪还有时间关心那杀千刀的。
今天下午林永青的话,大家都听到了,建房事业是大事。最要紧的是先拿出方案来。
整个宅地如何划分,他们的主房建在什么地方,工房,和客房如何安排,他们已有了大概的章程。至于建筑工艺,除了梅兰妮,其他人基本上心里都有数。
可是梅兰妮她必须懂,否则,她怎么做代言人呢?
梅朵拿了一张纸和一支笔,边画,边给梅兰妮扫盲,“造房子先要打地基,地基深,房子也就越牢……”
要说梅朵的专业是农业方面的,她怎会懂得造房子?当年,梅家湾的村民们造房子的上梁酒,她都没少吃,别看她辈分小,在梅家湾她可是最受人尊敬的人之一。
043 被山寨了
更新时间2013…11…22 1:57:43 字数:3531
每天琐碎的事,没完没了,日子就在这其中过去了。林永青没有失言,五天后果然带了小林来华家。小林看了房子的草图,对那房子颇有兴趣,商定好了来年三月开工,但是,建筑材料要他们自己准备。他提供了几家建筑材料供应商,给梅兰妮参考。梅兰妮带着儿子拿着单子去建材行看样定货。
这时节气是大雪,十月眼见就要过去了。江南的十月并不冷,华家的孩子们都换上了夹衣裤了。梅兰妮特地为他们做了薄棉背心,而且做的很长,直到膝盖下,中间用腰带束了。梅兰妮还特地先帮他们每人织了一条纱线裤。有了缝纫机的帮忙,梅兰妮基本上完成了华家的冬衣。
现在,她有时间就在搓毛线,开始,她搓不好。一日金姆来串门,看见了,便说和纺纱有些像,梅兰妮真的汗颜了,在古代,女红包括纺纱织布。她的女红真的算精了,可她解释不了她不会纺纱。好在金姆也没觉的奇怪。便示范给她看。梅兰妮是个聪明人,看了一会儿,便掌握了要领。又练习了几个晚上,便也就上手了。这比纺纱要便当。至少毛线比纱线要粗很多。
而华家的孩子们近来花了很多时间讨论房子的设计,和用的建筑材料。画了好些草图,改了有改。
梅兰妮完成了缂丝,这幅作品,长九尺八寸,宽三尺四寸。四周织的是简单方正的回形纹。中间是那幅缩小改画了的狩猎图,在这幅图上,没了蜡染的裂纹效果,整幅作品更象是石雕或铜雕的拓本,更具阳刚。作品的左上方是两个篆体字‘狩猎‘,下面是一上一下的两方篆字印,同样是黑色的纬线织出。上面是‘不易居收藏‘,下面是‘梅氏女红‘。
楚濂是第一次看见这幅完成的作品,发了感慨,“看见这么好的作品,就想自己留下了。”
梅兰妮说,“把画稿藏好了,下次咱自家再做一幅就是。”一边把这幅作品叠好,包好,放进包里,交给边峰,“别忘了和陈掌柜讲明前因,不要惹了祸。”
边峰应了,秦炼和他同去了。
这边,楚濂在绷好的经丝上画‘五月农事忙‘图。原来的屏风图被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