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忙忙碌碌的,把二月过了。
边峰和齐逸出了两次差。人也瘦了,梅兰妮好一阵心疼,回来就买了好吃的给他们吃,就想快点把他们养回来。
窑场的事,基本搞定,再跑去取货,就是老乐一人去就行了。
秦炼的铸铁排水管也完成了,这些小管道最后汇总到粗的陶瓷大派水管道里,排出去。管道排放图也已经绘好。
梅兰妮的效力也很高,她完成了第三幅画。
第四幅是“持表对菊”:
画面上的美人的坐姿和上一幅差不多。靠着一张波罗漆彩绘折花草方桌。上面放着一部古书,一个白瓷带耳高瓶,花瓶放在红木托架里,瓶中插满菊花。她坐的凳子,被改成了波罗漆彩绘折花草圆凳。里屋窗下放着一张黑漆束腰描彩如意足小方桌,上面放着一个金色的天球仪。美人后面的墙上挂着一张唐伯虎的“秋风纨扇图”。画上题诗: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这字自然是写字先生的手笔。
要说三胞胎也算是山寨高手了。在‘唐寅‘的落款下,还钤唐伯虎的朱、白文印两方:“龙虎榜中第一名,烟花队里醉千场。”
在这下方,照例是“不易居收藏”和“梅氏女红”,只不过,这两方印也用朱文和白文换着用。画旁挂着黑漆红纹的长箫。
美人身穿牡丹团花暗纹天蓝色褙子,里面是灰鼠皮立领衬衣。藕色的拖地长裙。梳着博鬓,带着蓝色罗帕。她手持一只珐琅彩珠口怀表。
说实在的,这些画的艺术性并不高,但里面反映了时尚。和当时的审美。和精心安排的豪华。
齐逸对梅兰妮讲,此时中国艺术中的简洁明快,气势磅礴,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细节的堆砌。
同样,趁三胞胎画稿之时,梅兰妮绣蟋蟀系列。
三月的江南,春风已经和煦了。
058 开工
更新时间2013…12…7 1:34:34 字数:3547
三月初,小林抽空带人来搭建了临时厨房。和小林的契约上说好,华家算伙食费给他们,烧煮他们自己来,吃好吃坏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很多建房的主家,宁愿辛苦,也要自己煮饭,一来节省些,二来能杜绝工头从中克扣,让工人吃得好些,干活卖点力。但是华家权衡了利弊,还是选择让他们承包伙食。这样,可以省下许多事。加上,派老乐监工,他们也不敢明目张胆的磨洋工。至于说建房的质量。这所房子原本就是现代建筑的古代版,对他们来说都是新的,想偷工减料,还无从下手。
老乐和小林选了三月二十九日开工。那天是黄道吉日。
请了四个工人在园子的空地处开始做混凝土挡,和水泥板。自然由秦炼监工。众人见他年记小,也有偷奸耍猾不听使唤。
梅兰妮火了。要出面帮秦炼赶人。
秦炼阻止了她,说得也有道理,事情总要靠自己摆平。他把两个不听话的,当日结了工钱,让他们走人。那两人还要辩,秦炼只是不应。把边峰小兄弟里一个十四岁的名叫小甲的,叫来帮忙看场子。
那些人,原本是欺秦炼是小孩,有事总得大人出面讲,知道梅兰妮是个寡妇,到时候他们自有一套说词,不怕梅兰妮不听他们的。谁料到,梅兰妮根本不出面,每日发钱都是秦炼来,决定权也全在他。
华家的待遇不差,每日包一顿午饭,有肉有菜有汤,饭挺吃饱,和三十枚铜钱的工钱,如果干的好,每日可加一到五个铜板。算下来和长工的工资也差不多。所以,剩的两个工人就把自己相熟的人介绍来做,几天看下来,到也安生。
梅兰妮参照后世的食堂里的菜,教梅香做一荤两素,一汤。荤菜自然是按人头的红烧肉,狮子头之类,有时加个卤蛋,饭量按照四人三斤半的米煮饭。除了第一日有剩饭,以后日日见他们吃空。开始还怀疑他们不够吃,后来知道他们打了包。带回家了。梅兰妮等人也就眼开眼闭。
华家的房子设计,在草房后十六米处建主房,主房的整体是方形的,但是里面房间与房间之间会有若干坪庭。外围是的砖墙,玻璃落地窗。这种设计为了透光性好。有了现代的风格,里面靠坪庭处的房墙,竟然全用玻璃墙,为了保暖,用了双层。这样的造价肯定要高很多。这年头的玻璃虽然不是什么稀罕物,但价钱还是偏贵,做墙的玻璃要厚,至少要五毫米。价钱肯定高过薄的玻璃。
再设计了,南墙的全部,西墙的一半拆了建排房。南墙除了房外,还建大门,大门的位置不在中间,而是偏东。大门的东侧是排屋,西侧是一个小院。距离大门八米左右,是他们现在住的草房。他们计划把其它房屋建好后,最后翻造草房。翻修后的草房就做为招待客人的厅堂,住宅算内宅。南房做边峰小兄弟和老乐等的住处,西房做库房。没有中国传统建筑的进,但从整体来看,算是个二进的吧。余下的地,梅朵有了安排。
造房子最难的是木头梁柱,这些都要用成年老树。苏州附近已经没有这样的大树了,如果要用,要从其他地方运过来。不过,对一华家来讲,这方面省了很多。除了草房完全按照中式房子结构,其他的都是现代建筑。纸上的设计要变成现实,还有很多事要办。
三月初,老乐亲自去了一次杭州,他知道那里的木头很多,是沿着富春江运出来的。边峰决定和他一起去开开眼界。梅兰妮把两千两的银票和二十两的路费交给了老乐,而边峰则带着一小盒八颗猫眼石,和一小盒十八颗西洋红宝石。个个都有拇指指甲那么大。自然少不了梅兰妮的叮嘱。齐逸也想跟去,被大家制止了。
一个多月来,梅香已经能独立准备饭菜了。有时,梅兰妮也让她试做简单的菜肴。每天带她出去买菜,教她买菜时要考虑菜与菜之间的搭配。以及,菜与菜之间的禁忌。去买菜的时候,难免会遇上熟人,那些人见梅香已经今非昔比了。不禁对她多看了两眼,开始时,梅香对别人的眼光感到委琐,每逢这个时候,梅兰妮总是轻轻拍她的肩,让她不要怕。梅香也许想到自己是和神仙生活在一起,心里有了底气,渐渐的倒不在意别人的目光了。当一个人不在意别人的对他的看法时,他就有了自信。自信是自己最好的修饰。
在梅香的帮助下,梅兰妮的工作很顺利。知趣挂件绣好了,只要拼缝了。
晚上,梅兰妮在灯下拼缝知趣系列。大家在闲聊。这段日子,大家为了准备建房,很是忙了一阵子,难得,这天大家有了喘气机会。
可是,梅兰妮有点扫他们的兴,她问三胞胎,“下一幅的缂丝画稿出来了没有?还有知趣后面,你们准备了什么?”
楚源说,“缂丝的画稿已经画了好了。”他取出了一幅月亮门里坐着的美人图。
梅兰妮皱着眉,“三张都是同样的坐姿,同样的方向,会不会弄错。”
齐逸说,“绝对没错。细节有改动,画面照旧。如果能改,肯定都按87版替你改了。我们研究过,原画是这个时代的审美代表。照着它画,肯定有市场。真按照87版,不知人是否接受。这画,我们还是改了一些细节,原来的书架是根木的,为了协调,书架,钟几,方桌全改成了紫檀木的,照钟几的风格,全加上了雕花。只是,没改那黑漆镶螺坐墩,这是为了在画面上能明显表现出这张圆墩。桌面的大理石面也是原画就有的。桌上的青铜方鼎,有白玉纽炉盖是这个时代造办处的风格,所以保留了。白玉板上两方田黄石章。一只蓝釉瓶中插着竹制如意。后面还有张持如意的美人,所以,我们把着两柄如意画成一样的,让它们起呼应。墙上是山水画的一角,是我们发挥的。可以有地印两方章。钟基本是原来的,罗马字,镂空的指针,上面的珐琅彩画,锍金提手。关闭的木窗,和透过窗格看到的窗外绿竹。美人的服饰我们改了一下。”
梅兰妮看那美人,梳着一个单螺盘叠发式,简单的一只象牙簪,鬓边一朵牡丹花。里面是暗花妃色立领衬衣,外面是件浅棕色纱衫,黄底团花织金的领袖花边。下面一条淡棕色长裙。手里拿着一串念珠,月亮门上有两只可爱的小白猫。
楚濂说,“念珠和猫是这幅画的重点,这画就叫‘捻珠观猫‘。这串念珠是伽楠香的,珠形并不圆整。一共十八颗。佛头和背云都用了蓝色的玛瑙。加上一只滴水形的绿宝石坠角和黄色的流苏。”
齐逸说,“这两只猫比原画里的要可爱多了,这是楚濂按照西洋画的技法画的。”
梅兰妮说,“怪不得我一看这图,最喜欢的就是这两只猫。”
齐逸又道,“你要的小件的绣样,这次我们画了白菜蝈蝈,灵感来自那棵翡翠白菜。如果有什么含意的话,可以牵强到‘中彩‘。蝈蝈古称螽斯。”
梅兰妮说,“可以讲是‘好彩头‘,‘刮刮菜‘,苏州话里可不就是好彩头的意思。”
楚源赞道,“这样解释好。”
梅兰妮提醒道,“这次我做的是六种不同形状的荷包,大小都差不多。加一个扇袋,和一个香囊。用的是粉红底色的软缎。”当即画了荷包的样子和大小给了三胞胎。
到了二十四日这天,老乐还没有音讯。梅兰妮心里诅咒这个时代落后的通讯。她说,有了条件,至少弄一台发报机出来。这让楚源有了新的方向。
原定的开工日子是三月二十六日。梅兰妮还是准备好了酱猪头,和一些菜蔬水果,准备开工典礼上用。这个年代,开工的仪式是很重要的。如果做不好,建房也要不顺利。入乡随俗,梅兰妮虔诚地,一丝不苟地做准备。梅兰妮打算,她和秦炼来主持开工典礼。到了二十五日的清早老乐带着边峰回来了。这可真是一个惊喜!
老乐买了木头,装船运了回来。在他的指挥下,工人从船上卸木头。忙了大半天,才卸完,算了船资。那船自去了。老乐把五千两的银票交给了梅兰妮。他们到了杭州后,就卖掉了宝石,两种宝石共得六千六百两。用了四千两买了木头,另外还剩四千六百两。交接后,老乐又问了第二天开工典礼的准备工作。随后和梅兰妮约好第二日清晨的时间,回去休息了。边峰告诉华家的人,杭州那里木头很多。可是,红木什么的,倒没有看见。看来,三胞胎想做的红木家具,要到南方去买木头。
大家期待的开工典礼,终于到了,华家的男孩子们,在老乐的安排下,两前三后的在供桌前跪拜磕头,小林等人也点香祈祷。然后向邻居和工程队发派云片糕。这种糕是用红纸包裹住的薄片长方形的稿,每条里面是九的倍数。一般大家都买八十一片一包的,有“久久”的含义。那些猪头等物,自然是中午请大家吃饭时吃了。
开工典礼结束后,小林就指挥他的工程队在白线的地方开是挖地基了。按照设计的尺寸,华家的人先在地上画了白线。沿着白线开地基。他们不造楼房,所以地基也就两尺深,但是房子大,所以,地基线也很长,挖了五天才结束。
接着就是往地基里填碎石。边填还要边夯实。做地基,排水道,然后在做了记号的地方打桩浇铸钢筋水泥柱。这对建房工程队来讲是第一次做。因为,在这之前,中国人的房子很少考虑下水道的事情。小林通过造华家的房子,很好的学了一把。
要讲,这就是请小林的好处了,他勇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认真的照要求做。并不用什么老一套来抵触。而且,他学的极认真。扎钢筋,做板围,边倒混凝土边搅动夯实。开始很慢,一天只能做一根边长三十公分方形的水泥柱,后来渐渐的熟练了。一天能做三根了。因为有过王重山寨的悲剧,所以,梅兰妮特地向小林解释钢筋的重要性。如果小林随意山寨,把人砸死了,追根溯源还是要牵连华家的,所以要未雨绸缪。
059 建房
更新时间2013…12…8 1:10:15 字数:3474
到了四月中。桩柱都竖立起来。
打完了桩柱后,再后来的事情,就相对简单了。砌墙,装门框,和窗框。坪庭的概念,和小林一讲,他就能领会。因为有条件的古代日本人,在造房子时,总要造坪庭的,这和中国的天井有点象,除了采光作用,坪庭往往被设计成微园林。当然,在造房子的阶段,还顾不上坪庭设计,只留出空地。
一月后,当墙砌好时,工人们很不习惯这所房子,除了外墙还显正常外,里面的墙留出的大空框太大,让人不可思议。隔房间的墙,倒是规规矩矩。
照样,请了上梁酒,放了鞭炮。
先在顶上做了一层木框架,然后,在上层排了一层混凝土的横竖橼梁,搭成了一个个方框,在横竖挡梁的的交接处,不是简单的搭建,而是用了球形的嵌槽相接。男孩们对梅兰妮解释说,这样能防震。这种平顶在中国北方已经有了,但小林工程队第一次碰到的。屋顶的框架搭好有些微微的拱形,铺屋顶的时候,更让他们吃惊。屋顶不是象其它屋顶那样铺瓦,而是一块块的水泥板。很多方框里铺上了厚玻璃。屋顶四边有浅沟,雨水顺着浅沟流到屋角的一个凹洞里,通过,木制的引流管道通向地上的阴沟。
铺好水泥板后,又在上面铺了一层平平的水泥。这年代铺水泥已经是常事了,所以他们的活做的很漂亮。
这两月来,梅兰妮经常戴着草帽出现在工地上,因为这个房子的建筑工艺很新颖,必须向小林解释,要让秦炼这样一个小孩子出面,这太不可思议了。所以为了造房子,梅兰妮恶补建筑学,虽然不是什么正规的。但原理和工艺,必须清楚。好在她也不算苯,经过十几年填鸭式教育,死记硬背的本领还是有的。身边带着秦炼,必要时给她提个醒。老乐基本上负责工地上的各种具体事务。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五月上旬,房子的顶造好了。这时,江南的梅雨季节开始了。正好,房子的外壳基本完成。小林他们安装玻璃窗和玻璃墙,铺地板,铺地砖,上护墙板,做天花板,做壁橱,这是他们的强项。
做箱子间,装修厨房,梳洗间,洗澡间,厕所间。做吊橱和吊架。这些室内的活都是小林工程队第一次做的碰到的活。要说林永青对小林的推荐,还是很靠谱的。小林这种外来人,对于新技术的学习没有心理障碍。中国的传统工艺技术,对于他来说是新的,西方的建筑技术对他来讲也是新的。一样都是学新技术。不象本土的工程队,他们已有了几千年的独特的经验积累。对于外行的意见,他们嗤之以鼻。所以要造新式住房,就得是找小林这样的人。
房屋装修对于平民百姓家来说,也是一个新概念。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都是住裸房的。
造房子是一个很累人的过程。华家的人每天讨论的就是这件事。到了六月,出雨季了,天气大热了。华家的房子基本上装修好了。梅兰妮又给了小林一张图纸,在主屋的东面有一口井,在井的旁边做一个水塔。和一个地下污水池。华家的宅地上一共有五口井。而且位置都隔的不远。三胞胎对此感到不可理解。梅兰妮解释说,可能原先这里有水塘,苏州园林里的水要在底下挖井,来保持水的流动。在园林的行话里叫理水。
三胞胎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情,觉得很有趣,齐逸笑道,“北京的园林那些湖底下不知是否有井?”
梅朵说,“不可能有井吧。北京的地下水水位很低,如果,湖下挖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