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历史复习资料(上、下)人教版-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局面;也因为对外战争在客观上起着保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防止波旁王朝复辟的作用,所以总起来说正义和进步的性质占主导地位。拿破仑称帝后,随着法国日益强盛,欧洲封建反动势力对法国的威胁越小越小,而拿破仑统治欧洲、称霸世界的野心越来越大,法国对外战争的正义性和进步性日益退居次要地位。特别是1807年法国的强盛达到顶点以后,战争的非正义性和侵略性占了主导地位。相反,那些被占领、被奴役的国家和地区人民反抗拿破仑的压迫和统治的战争就具有了民族解放的正义性质。欧洲人民的广泛反抗,造成了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的危机。
第六节 美国的建立
一、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社会经济状况
1、建立(1607…1733)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
2、居民结构:移民(英国人为主),印第安人,黑人奴隶,欧洲其他国家
3、经济成分:工商业为主;北部,工商业(造船业);中部,小麦;南部,种植园经济
4、管理模式:总督议会①英王直接任命总督85个州②业主直接指派3个州③当地有产居民选出2个州 以上三种都需要王室认可
二、背景
1、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发展较快,成为经济发展主流,各殖民地间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
2、在长期的交流、融合中,英语成为共同的语言,产生了共同的文化,在此基础上,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3、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4、18世纪上半期,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民族民主意识日趋增强。(富兰克林和杰斐逊)
5、英国的统治压抑、束缚了北美殖民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基本原因(或主要矛盾)
6、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 1773。12
7、1774年北美各殖民地的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商讨对付英国的办法。
三、独立战争
1、1775年春英军与北美民兵在来克星顿交火,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2、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第二届大陆会议成为政权机构。
3、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布独立。(美国独立日)
4、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5、法国、荷兰、西班牙参加对英作战。
6、1781年10月北美英军在约克镇投降
7、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战争胜利原因:
①北美人民英勇奋战
②国际援助
③华盛顿的军事才能
四、美国政体的确立
①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主权,根据三权分立学说把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掌握。(作用:避免了暴政的出现,防止权力过分集中)
②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作用:否定了封建君主制),规定总统、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其局限性在于允许奴隶制合法存在,不承认黑人、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
③1789年华盛顿当选第一任总统,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
五、北美独立战争的意义
1、性质(本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2、意义:(1)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2)完成了广泛的政治和社会经济改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七节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一、独立战争前的拉丁美洲
1、背景
①独立前的拉美大部分地区处于西、葡的封建殖民统治下,西、葡在拉美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②西、葡对殖民地经济采取严厉的统治政策。
③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美社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广大人民要求摆脱宗主国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④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⑤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和西、葡的衰落为独立运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⑥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极大地鼓舞了拉美人民。
2、根本原因:西、葡的封建殖民统治束缚了拉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①海地革命(1791…1804)。1791年,法属殖民地海地爆发了杜桑?卢维杜尔领导的武装起义, 1801年杜桑?卢维杜尔声明海地独立,颁布宪法,1804年1月1日,宣布废除了奴隶制。1803年初杜桑?卢维杜尔遇害。1803年10月驻地法军投降。海地成为拉美第一个独立国家。
②伊达尔哥领导墨西哥人民起义,奋斗了10余年,1821年墨西哥独立。
③1816年以后,圣马丁的部队由南向北解放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首府;波利瓦尔的部队由北向南解放了今天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国。
④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宣布独立。
⑤1826年,西、葡两国在拉美的殖民地基本都已独立。
三、性质:反封建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四、特点:绝大多数是封建宗主国统治下的殖民地,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革命形式多样。
五、意义: (1)彻底推翻了西、葡长达三个世纪的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2)独立后,大多数独立国家建立了共和国,拉美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3)拉美独立运动还打击了西、葡的封建腐朽势力,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第八节 16~18世纪的亚洲
1、日本
(1)12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是日本幕府统治时代,天皇处于傀儡地位。17世纪初,德川幕府统治开始。
(2)政治特点:①地方藩国的统治者大名对上要服从幕府将军.但在其藩内拥有广泛权力,日本实际上是由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封建统治的国家(幕藩体制)。②幕府制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把居民分为士、农、工、商四等。
(3)经济状况:①实行领主土地所有制,农业经济逐渐发展。②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的发展使得江户、大阪、京都等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③城市中出现了享有特权的大商人和高利贷者。
(4)对外政策:①自17世纪30年代以来实行锁国政策,禁止日本船只出海贸易,禁止日本人与海外交往,严密监视来自外国的船只及其贸易活动,只同中国、朝鲜和荷兰保持一定的贸易关系。②锁国政策的目的是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维护国家独立,但造成厂日本的落后。
2、朝鲜
(1)14世纪未,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朝鲜王朝前期经济发展,形成了汉城和平壤两大商业中心。
(2)朋党之争:16世纪末,统治阶级内部发生朋党之争,出身书院的贵族子弟标榜儒学,形成“上林派”,与在朝官僚贵族结成的“勋旧派”争权夺势,造成国家衰弱。
(3)抗日战争:1592年至1597年日本统治者丰臣秀吉发动了旨在吞并朝鲜和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明朝应朝鲜请求派兵援助,在朝鲜爱国将领李舜臣和明朝老将邓子龙的指挥下,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战争给朝鲜造成巨大的灾难,加上朋党之争,朝鲜日益衰弱。
3、印度
(1)16世纪早期,蒙古贵族巴布尔入侵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16世纪后半期,阿克巴统一厂印度半岛,扩大了帝国版图。
(2)阿克巴改革:①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地方割据,在中央设宰相和大臣,在地方以总督为行政长官。②丈量土地作为征收地租的标准。③设财务官征收赋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④实行宗教宽容和协调的政策,废除对非伊斯兰教徒征收的人头税。⑤改革的后果:巩固了帝国的统一,促进了印度境内几种文化的融合,使帝国走向兴盛。
(3)奥朗则布统治日寸期:①通过战争使帝国疆域达到顶点。②实行宗教迫害政策,对非伊斯兰教徒征收人头税,强迫印度教徒改信伊斯兰教,对印度教徒和商人征收重税,并在政治上歧视。③他死时帝国四分五裂,为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提供了有利
第三章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一节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一、英国工业革命 概念:从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飞跃过程,也称“产业革命”
(1)前提和条件:①前提:较早地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②条件:a。资本: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奴隶、圈地运动积累了资本b。大量雇用劳动力:通过圈地运动c。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④圈地运动增加了雇佣劳动力,以及日益开阔的国内、国外市场。
(2)必要性:市场,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3)进程及重大发明:A、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B、最早工业:棉纺织业,新兴部门比较集中,受封建行会势力束缚较少。
C、重大发明:①18世纪60年代从棉纺织业开始,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②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③机器生产导致工厂制代替手工工场,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④交通运输业的革新: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成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⑤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厂的出现),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标志: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业)
二、工业革命的扩展
(1)法国工业革命:
①进程:a.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b.19世纪20年代起进程加快,19世纪中期完成。c。工业革命的完成使法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
②阻碍因素:a。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导致国内市场不景气、劳动力缺乏。b.中小企业过多导致经营分散,新技术、新机器的发明和推广比较困难。c。高利贷资本发达使工业资本相对缺乏。d。资本积累:农民与土地分离方式不是用暴力而是租税盘剥,与英国争霸失败,丧失大量殖民地,市场大量减少。
(2)美国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
①优越条件:a。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b.国际环境优越,少受战争之害。c。大量外国移民提供了劳动力、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d。从事奴隶贸易和掠夺印第安人土地和财富,积累了大量资金。e。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受旧行会传统和习惯势力束缚较少。
②进程:a.18世纪晚期开始,19世纪以后发展迅速,涌出现许多新发明,如轧棉机、缝纫机等。b.工业革命晚期开始,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促进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和机器的普及。c.19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结束。
(3)其它国家地区:a。德意志:19世纪30…70年代,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迅速发展时期:普法战争后。b.俄国:19世纪40…80年代。e。日本:19世纪80年代。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②1776年英国的亚当?斯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发表了《国富论》一书,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③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工人运动逐渐兴起。④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城市兴起。⑤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⑥英国成为世界霸主。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市场、拓展殖民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同时,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冲击着当地落后思想和制度。
1、关于工业革命
在经济学中通常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从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个飞跃。它在生产领域里和社会关系上都引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发明机器或改良机器的人大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2、如何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在生产领域里,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工业的技术面貌,带来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英国很快取得了国际上的工业垄断地位,一跃成为“世界工厂”,充分体现了科学就是生产力;社会关系上,工业革命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使阶级关系简单化,而阶级的对立和斗争却日益明显和尖锐。
具体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其中积极影响有:(1)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物质生活。(2)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逐渐战胜封建势力,掌握了政权;无产阶级逐渐觉悟,他们要改变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开始起来进行斗争。(3)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城市化开始兴起。(4)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客观上把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消极影响:(1)无产阶级遭受到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
(2)加快了亚非拉等落后地区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节
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
一、维也纳会议
(1)时间:1814—1815年间。
(2)参加国:战胜掌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俄、英、普、奥四国操纵会议。
(3)内容:①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各国封建君主纷纷复辟)②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被限制在1790年疆域内)③按照大国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再次瓜分波兰。④继续维持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局面。
(4)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之为维也纳体系。
(5)四国同盟:①1815年9月,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倡议俄、普、奥三国成立“神圣同盟”。目的是在基督名义下,联合欧洲各国专制君主共同镇压革命,维护维也纳体系。②英、俄、奥、普又组成“四国同盟”,决心以武力贯彻“神圣同盟”的使命,定期召开会议以应付各种危机。
(6)维也纳体系的作用:①欧洲专制君主们采用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和的利益,是一种历史的反动。②用召开会议的办法解决国际争端,在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
二、维也纳体系下矛盾的冲突
(1)阶级矛盾: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的矛盾更加尖锐,广大人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日益高涨。
事例:a.19世纪20、30年代西班牙反封建革命,“神圣同盟”授权法国出兵镇压。 b。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七月王朝”。c.英国议会改革,资产阶级通过和平手段取得了更多的权利。
(2)民族矛盾:被压迫民族掀起了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
事例:希腊、比利时通过民族解放战争获得独立。
(3)同盟内部矛盾:“神圣同盟”内部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加剧。
事例:俄、英、法不顾奥地利的反对,借希腊独立战争之机联合出兵打击奥斯曼帝国。b.英、法支持比利时独立,引起俄奥不满。
(4)结果:希腊的独立首先打破了维也纳体系所规定的欧洲版图。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不断遭到冲击,被严重动摇。法国七月革命后,维也纳体系名存实亡。
三、1848年欧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