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5783-钻石的历史 >

第3章

5783-钻石的历史-第3章

小说: 5783-钻石的历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钻石的历史》 第一部分巴西粉钻惊寰宇(5)

    著名的钻石除了自然的珠光宝气之外还具有超强的可演绎性。号称1680克拉的布拉刚扎钻同样出产于坎波斯兄弟发现粉钻的那条河流,它的传说在巴西家喻户晓。大约在1800年,三个因犯罪被发配到巴西内陆的武士发现了布拉刚扎钻。根据他们受到的宣判,他们三个不得在任何主要城镇生活,也不能在文明社会定居,只能在荒无人烟的地带自生自灭。要是他们违反了以上规定,等待他们的就是牢狱生活。这个苛刻的判决使他们不得不朝着深山老林跋涉而去,他们来到了米纳斯格莱斯省,穿过了普拉塔河,一路向着北方进发。最后他们到达了目的地——浊浪翻滚的阿贝特河。当时,已经有人在米纳斯格拉斯发现钻石了。这三个流放犯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淘钻上面了。因为他们寻思着如果能够发现钻石,兴许能够被赦免。    
    这一淘就是5年。他们手中的工具过于原始,限制了他们搜寻的范围,他们只能在河边有可能出钻的地方草草地挖一挖。到了第六个年头,巴西大旱,阿贝特河干涸得只剩下一条涓涓细流。这下大部分河床裸露在外,三个犯人能够挖到最好的沙层了。他们筑起了一个小水坝,一遍又一遍地淘洗着砂石,就这样,他们发现了那枚巨钻。他们顶着酷暑,不顾蚊虫的叮咬,认真地工作着,突然,一块拳头大小的钻石跳入了他们的眼帘。但是,这枚钻石令他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因为他们没有开矿执照,所以这块钻石对他们来说属于非法所得物。事实上,他们的行为属于盗窃葡萄牙王国的财产,因为当时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要是他们拿着钻石去邀功的话,不但会违反禁令,还会背上盗窃王室财物的罪名。最后,他们别无选择,只得带着钻石孤注一掷。当地的总督看到这么大的钻石简直乐开了花,就地给他们三个减了刑。后来这颗巨钻被送到了里约热内卢,当地的官员把它送上一艘快速帆船,日夜兼程地到达了里斯本。    
    葡萄牙皇室用宗名布拉刚扎给巨钻命了名。从那以后,关于布拉刚扎钻是否是钻石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过。如果布拉刚扎钻货真价实,那么在当时它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了,放到今天它也是第二大,可是它到底在哪儿呢?布拉刚扎钻压根就不存在,要是存在的话,肯定是什么人把它藏了起来。有些学者认为布拉刚扎钻并不是钻石,而是白色黄晶,葡萄牙王室之所以坚持说它是钻石,不过是想用它壮壮门面。还有传言说布拉刚扎钻的确是钻石,但是在风云动荡的十九世纪早期被人偷走了。那个时候,拿破仑正率兵在西班牙和葡萄牙苦战威灵顿公爵,葡萄牙皇室则逃到巴西避难。就在英军迫使法军将领阿布兰台公爵从葡萄牙撤退的时候,后者秘密地把一只塞了四万多枚葡萄牙金币的箱子运回了法国,让夫人保管。这个故事里面的疑点就在于,那个法国公爵很可能拿到了布拉刚扎钻,并把它掺在了那箱金币里面。    
    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告诉我们布拉刚扎钻并不是那三个犯人发现的巨钻,而是另外一颗小一点的钻石。曾经分别有144克拉和215克拉的钻石企图拥有这个名号,而且环绕着帕托斯德米纳斯和科罗曼德尔两地的河流孕育出不少这个重量范围内的钻石。这么大的钻石无一例外地都是重磅炸弹,在它们登台亮相之前肯定会吸引众多眼球,也少不了享有各种名号。    
    一枚79克拉的粉钻足够人们浮想联翩了,“千禧玫瑰星”不废吹灰之力就成为了各种传闻的主角。仿佛一夜之间,粉钻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们削尖了脑袋也打听不到关于粉钻的半点消息。我打了一大堆的电话,全都无功而返。在粉钻的投资伙伴中,唯一具有公开信用度的黑天鹅公司拒绝透露粉钻的下落。在著名的钻石切割地纽约,谁也没有听说过粉钻的消息。有小道消息说,粉钻目前在特拉维夫,某个切割师财团正在对其进行检验,并有意入股。    
    粉钻的潜在买家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它的颜色很可能在切割的过程中改变。布莱恩·曼内尔出身于南非著名的矿业家族,他本人也是约翰内斯堡的一位钻石大亨。有一次,他收购了一枚华贵的蓝钻石。他回忆说:“那块钻石的蓝色非常的幽深,品相绝佳。我们开始打磨开面了。突然,就在切割师新开出一个切面的时候,它的颜色从深蓝褪成了浅蓝,而它的身价也从26万美圆一克拉跌为4万美圆一克拉。”曼内尔的目标是磨出一颗6克拉的成品,于是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一百三十多万美圆就地蒸发。峰回路转,曼内尔自是有福之人。切割师在打开下一个切面的时候,深蓝色居然又遛了回来。类似这样的故事在钻石界传播甚远,令每一个面对彩钻的切割师不寒而栗。    
    如果粉钻不太好卖的话,一定是以上的问题使买家有所顾虑。但是事实也许和猜测大相径庭,没准粉钻早就卖出去了,而且买家希望保持低调,因为粉钻的光华很可能在打磨的时候毁于一旦,买家总要给自己留点面子。一切的一切都是或许套或许。一时间,围绕着粉钻,人们猜了又猜,想了又想,完全摸不到头绪。黑天鹅公司投资的二百万美圆使其稳拿粉钻1/6的股份,吉格里奥同时保证了10%的返利。如果说1/6的股份价值二百二十万美圆的话,粉钻的定价应该是一千三百二十万美圆。但是无论是最终定价还是其他资讯,粉钻的拥有者对这些情况只字不提。到了2000年5月20号那一天,黑天鹅公司在其网站上发了一条公告,这个时候,关于粉钻的消息已经冻结了三个月了。那条公告是这样写的:    
    “黑天鹅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黑天鹅’)以赢利和销售为目的于1999年对一颗79克拉的上等粉钻进行了2000000美圆的投资。该粉钻经已售出。‘黑天鹅’将于两个月内收缴2200000美圆的分期付款。‘黑天鹅’正在确认该款项的顺利到账。‘黑天鹅’的董事兼最大股东L·吉格里奥先生已经向‘黑天鹅’保证该2200000美圆能够按时到账。”    
    看了这个公告,我一个电话追到了斯蒂芬·法比安的办公室。“这个事我怎么看不懂呢?”我问道,“是你卖出的粉钻吗?”    
    “我觉得是坎波斯兄弟卖掉的。”法比安语焉不详地答道。    
    “什么叫‘你觉得’啊?”    
    “我什么都不能说啊,伙计,实在是抱歉了。”    
    “那他们把粉钻卖到哪了?是不是纽约?”    
    “我真的不知道。无可奉告。”    
    一个月以后,他们公司的网站上又出了一条公告,这次的内容是警告坎波斯兄弟企图赖帐的行为。到了8月,安大略证券委员会在多伦多的备案中表明黑天鹅公司正在将路易齐·吉格里奥的一部分股份转移到公司名下,以抵冲该公司付出的二百万美圆的投资和吉格里奥许诺的二十万美圆的返利。    
    粉钻从此销声匿迹。我竟然找不到任何知道粉钻下落的人。后来法比安大发慈悲地给我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他在信中写道:“粉钻并没有流向纽约。你试着搜索一下总部在香港的亚洲大型建筑集团,该集团手中掌握着中国大量的资金,以钻石和珠宝买卖为副业。这个副业占了整个集团生意额的3%。他们买下粉钻显然是给国家主席进贡的,所以才不能公开展示。”    
    这个亚洲集团的名号是“周太福”,该集团从钻石交易中收益颇丰。我给“周太福”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他们在回信中反问我为何要打听粉钻的下落。我告诉他们,自从粉钻被开采出来的那天我就对它进行着跟踪报导,现在非常想看看成品的样子。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收到他们的只言片语。    
    那三个毛矿工曾经富甲一时,好不风光,不过现在那笔报酬挥霍早就被他们挥霍一空了。


《钻石的历史》 第一部分钻石本是天外客(1)

    每一颗钻石都是经历了漫长岁月的老寿星。早在地球或是太阳形成之前,钻石就已经存在于宇宙之中了。碳是钻石的本质,也是太阳系中总含量占第四位的元素,也许在整个宇宙中它的比重也有这么大。各种星体内部的丰富的碳元素,在天体形成的剧烈运动中受到了不可想象的压力。    
    1987年,一群天文学家在使用光谱分析仪观测一颗超新星(正在爆炸的星体)的时候发现了宇宙中的钻石。钻石的光谱与其他石墨等碳质物的光谱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些细小的星际钻石很可能是在超新星爆炸时产生的巨大风暴的高压中形成的。    
    大量的钻石在宇宙中自由漂泊。如果我们把足够亮的光柱打到天空中,或许能够看到浩瀚的天海在钻石的点缀之下熠熠生辉。我们所在的太阳系经历了缓慢的 合并过程,毫无疑问,这个过程产生的巨大旋涡造就了数量惊人的钻石。有些天体物质逐渐聚合成了陨石,而不少陨石中都含有丰富的钻石。陨石中的钻石大多呈微粒状,每一颗钻石的直径很小,只有百万分之一毫米,但这些钻石分布的密度极大。一块陨石中的钻石很可能在100万个单位中占1400个单位,是地球上钻矿平均含量的300倍之多。    
    在地球形初期的遥远年代,经受了长达40亿年陨石雨的一番洗礼。密集的陨石轮番轰炸,持续了40亿年之久。若放在今日,不少陨石在大气层中便烧毁了,但那时,地球外围的大气层十分稀薄,大部分陨石几乎原封不动地下了凡。于是,搭乘陨石而来的那些钻石微粒毫发无损地随着陨石砸进了地球的地层中,在地球上安家落户。晶体都是一层一层地生长起来的,因此,今日我们开采的钻石很可能就是远古时期的天外来客。由此可推,我们手指头上的钻戒兴许就镶嵌着一颗经历了百亿年的古老珍宝。     
           
    虽然宇宙中充盈着钻石微粒,地球上也不乏富含钻石的岩层资源,但是通过开矿的方式开采出来的钻石往往在数量上难以支持钻矿的成本。从河流中采集的钻石和毛矿工们从河边矿砂中淘出的矿石不过是全世界钻石产量中的九牛一毛。富含钻石的河流仅仅是钻石的次级来源。产自河流的钻石实际是来源于深不可测的地球内部。随着火山爆发等岩层活动,深层的钻石被带到了地表。    
    钻石的主要来源是一种被称作岩筒的独特火山地貌。岩筒中充满了质地柔软疏松的灰绿色角砾云母橄岩,这种岩石又名金伯利岩,最早被发现于南非的金伯利地区,故得此名。在所有已知的金伯利岩筒中,最大一处的地表面积为361英亩。大多数岩筒的地表面积要小得多。顾名思义,岩“筒”宛如一根狭长的胡萝卜。此类岩筒的筒壁的角度十分陡峭,大约有85度,于是整个岩筒从上到下逐渐收缩成狭窄的沟渠,直捣100英里开外地层深处的钻石老窝。     
    我们的地球拥有一颗金属的内核和薄薄的硬壳。在地核和地壳之间充盈着2,000英里厚的柔软岩层,学名地幔。在上层地幔中,温度高达1,000摄氏度,压力攀升到50千巴,碳元素在如此条件下以钻石的状态存在。在某个特定的层次中充满了钻石,这个层次被称为“钻石稳定层”,只有当温度和压力完全达到这个层次的水平的时候,碳原子才被挤压成层状分布,一层一层的碳原子叠加起来,逐渐形成钻石。    
    钻石和所有的晶体一样,是一层一层长起来的。钻石的每个层面实际上就是数以百万计的原子手拉手地排列出来的。碳原子独特的电学结构使每一个原子都能与其他原子紧密地结合起来。碳原子的外表能够容纳10个电子,但每个原子的外表却只有6个电子。在钻石当中,每个碳原子与周围的4个碳原子分别共享1个电子,以此满足10个电子的容量。碳原子们通过共享电子的形式牢牢地结合起来,而这种共享电子的结合方式具有化学界已知的最强的结合力。钻石的结构可谓“刚强不屈”,古希腊人把这个性质定义为“adamas”,后来从这个词中派生出了“钻石(diamond)”和“金刚石(adamantine)”。    
    能够产生金伯利火山或岩筒的地壳运动发生于上层地幔的深处(一般意义上的火山,诸如圣海伦火山,是从更接近地表的岩层中逐渐形成的,因为此处的地壳比较薄弱,容易爆发)。在金伯利火山或岩筒的喷发活动中,气态的岩浆一路向上钻探,一旦遇到比较薄弱的岩层,它就以时速10英里的冲击力喷薄而出。如果岩浆在喷发途中恰巧从含有钻石的岩层中钻过,就会把该层的岩石和钻石一同带出来,最终沉积到金伯利岩筒之中。在地质学家的眼中,金伯利岩对钻石进行了“采样收集”。钻石并非金伯利岩浆的产物,金伯利岩好比是一部拉载钻石从地幔来到地表的电梯。    
    大多数岩筒从地幔中向上钻行的时候并没有通过钻石层,只是从众多贫瘠的岩层中匆匆而过。即便是那些侥幸通过了钻石稳定层的岩筒也很难把钻石带到地表,因为地幔中的钻石的脆弱程度非比寻常,它们对于周围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地幔的温度和压力与其深度成正比,如果金伯利岩筒上升的速度过于缓慢,其中裹挟的钻石很可能逐渐在低温低压的环境下退化成碳元素的自然形态——石墨。所以说,上升的岩筒必须迅速通过对钻石造成威胁的地层才能使其中的钻石完好地保存下来。从地幔到地壳,钻石必须经历的种种劫难使富含钻石的岩筒成为了稀罕之物,在已知的6000多个岩筒中,只有几打是富含钻石的矿脉。    
    在金伯利岩筒趋近地表的时候,周围岩层的压力逐渐降低。岩筒中的气体好比香槟酒里的气泡一样,随着瓶塞被打开的瞬间极度膨胀。金伯利岩浆在旅途的最后阶段以不下每小时100英里的速度向地表进行冲刺,最终喷薄而出。金伯利火山喷发的时候会生成一个充满岩浆和石块的旋涡,这样的结构被称为火山筒,是典型含钻矿脉的形状。各种各样的物质借着火山喷发时的巨大能量像喷泉一般涌出地面,其中包括石块、熔岩和数10亿的矿物微粒,有的时候还会有钻石出没于其中。如果这些东西乖乖地躺在那儿等人发现的话,恐怕任谁都能跑出去大捞特捞了。但钻石矿脉可不是那么好找的。    
    从地质学上的时间概念考虑,火山筒的地表特征在喷发之后转瞬即逝。柔软的金伯利岩很容易瓦解,大小石块纷纷落回到火山口中,一层又一层地沉积起来,最终被周围的土壤和晶体残渣包裹起来。这种持续了几百万年之久的风化作用仿佛是天上的神灵之手,只是轻轻掠过,便抚平了火山喷发留在地面上的创痕。我们很可能从火山筒上走过,却对它的存在浑然不知。然而金伯利岩筒在喷发途中采撷的含钻矿石中特有的矿物质则是它存在的铁证。这些矿物质没有受到风化作用的影响,人们逐渐掌握了探测这些矿物质的技术,并认识到了该矿物质的重要性,于是钻石行业才得以脱胎换骨。


《钻石的历史》 第一部分钻石本是天外客(2)

    含有钻石的火山筒能够喷发出大量的矿物质。除了钻石之外,喷发物中还包括翠绿色的含铬透辉石和大量的石榴石。这些石榴石五彩斑斓,从最娇嫩的粉色到最深沉的紫色,可谓一应俱全,其中还夹杂着少数橙色、黄色和绿色的品种。以上提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