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八·二三炮击金门 >

第87章

八·二三炮击金门-第87章

小说: 八·二三炮击金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人”一起去对抗“共同敌人”的又一次可能性呢?许多年之后,他说:台
湾问题,是美国硬加给我们中国人的。我不赞成美国的作法,蒋介石同美国
人也是有矛盾的,所不同的,我是坚定的反美派,而蒋要待到人家骑在头上
屙屎拉尿了,才会骂娘。骂娘就好,说明我们总还有共同处。

※※※※※


10 月1 日,北京和台北同时有会。

北京,天安门广场红旗如海,万众欢颜,热烈隆重地举行盛大集会,
庆祝新中国成立9 周年。

台北,“总统府”警戒森严,沉闷压抑地举行国民党中常会,讨论杜勒
斯昨日发表的“不友好和不负责任”的讲话。

上午10 时整,毛泽东健步登临天安门城楼,神采飞扬,春风盈面。军
乐团阵容庞大,高奏《东方红》乐曲。他脱下帽子,拿在手中节奏缓慢而用
力地挥舞,向欢呼高歌的人潮致意。阅兵式开始,解放军陆军新式重装备隆
隆开进,全副武装的首都民兵师方阵整齐威武,令观礼台上的国内外来宾耳
目一新。空中,米格17(歼5)战斗机群挟风而来,疾闪而过,这是国产战
斗机首次公开露面。毛泽东对身边外国友人说:“看,那是我们自己制造的
飞机。”浓浓的湖南乡音中饱浸着兴奋感慨与扬眉吐气。

下午,蒋介石出场亮相,瘦削的脸庞还是显得疲惫憔悴,唯有那双犀
锐的大眼仍透露着不屈不挠的斗志。他虽努力克制,但已隐藏不住面容上的
愠嗔之色,滔滔不绝,向美联社记者倾诉出心中的怒风怨雨:杜勒斯先生昨
日的谈话内容殊难置信。

如果杜勒斯先生真的说了那些话,那亦只是片面的声明,我国政府并
无接受的义务。

晚间,英国广播公司综述当日国际新闻,其中有一条是:今天,台湾
海峡两边的两位铁腕人物蒋介石和毛泽东均在公众场合出现。据来自台北和
北京的报道,蒋表情严肃,情绪激动。将他同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由来已久的
分歧公诸于世,这些分歧主要集中在台湾仍然占有的属于中国大陆沿海几个
岛屿的前途方面。。毛始终面露微笑,在台湾海峡正在发生激烈冲突的背景
下,显然是故意地展示了他的已经装备了一些苏式现代化武器的军队。

毛泽东的微笑,包含着对敌营终于洞悉的喜悦,对事态与预见吻合的
欣慰。对胜利更有把握了的自信,以及对新奇而独特的战略思考即将付诸实
施的决心。

5


10 月3 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寓所主持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台湾海峡
形势。对金门的轰击已经持续了40 天,效果究竟如何,下一步又将如何行
动,都需要中共最高决策层给以总结和明确。

斗老美、打老蒋,在中共领袖们之间永远都是一个较少分歧、可以畅
所欲言的话题。

邓小平首先发言,他用特有的平实简短语言,对毛泽东前段决策给予
肯定和支持:一个月来,中美双方都在摸底,华沙如此,金门亦如此。现在
双方都比较了解对方意图了。公平地讲,对峙中,双方都比较谨慎。我们的
火力侦察是对的,迫使美国人不得不考虑怎么办。同时,我们只打蒋舰,不
打美舰,这也是谨慎的,克制得当的。


刘少奇发言,补充邓:宣传上我们大张旗鼓地谴责美国侵略我国领土
台湾,抗议美舰美机侵犯我领海领空,不仅动员了全国人民,而且动员了国
际舆论,支持了阿拉伯人民,也对美国当局造成了强大压力,也是做得好的。

朱德发言,作为井冈山时期的老司令,他对我军现代化建设和炮战中
的上乘表现感到由衷高兴:这次炮战,对部队锻炼很大,是和平年代难得的
练兵机会。不仅炮兵完成任务出色,空军、海军也都打得不错。我们要继续
把我们的空军、海军搞上去,解决台湾问题归结到最后还是要有实力作后盾。

陈云发言,他的意见历来言简意赅:开局得分,时机有利。赢至终场,
还须妙棋。

林彪发言,他有敏锐准确地揣度对手心态的本事:美蒋现在僵在那里
了,美国恼蒋介石不从金马撤退,蒋介石恨美国逼他从金马撤走,两个骑虎
难下。我们的任何办法,都应该叫他们不能轻松随便从老虎背上下来。

周恩来发言,在他所精通的外交领域,并且,务实具体:我估计,美
国可能在华沙会谈中提出三个方案:1。要我们停止打炮,蒋方减少金、马兵
力,美方声明金、马在美蒋共同防御范围之内;2。要我们停止打炮,蒋方减
少金、马兵力,美方声明共同防御限于台、澎;3。要我方停止打炮,蒋方从
金、马撤退,双方承担互相不使用武力的义务。三个方案我们都不能同意,
因为三者的实质都是制造两个中国,使美国霸占台湾合法化。但中美会谈继
续下去仍对我方有利,可以拖住美国人,力求避免美方或其他西方国家把台
湾海峡问题提到联合国去。

领袖们各抒己见七嘴八舌,气氛活跃,讨论热烈,但大家于默契中都
在遵守着一条不成定规的原则,对于今后的斗争方略较少涉及,即便是周恩
来,也仅仅是在他所熟悉的外交领域发表了一些个人看法,而给毛泽东权威
性的发言预留出足够的空间。几十年来的经验表明,在军事战略领域,毛泽
东不拘一格潇洒豪放的思维方式常常孕育着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见解,付诸
实践,又一再地证实了他独到奇特的见解确为真知,高人一筹,正因为如此,
毛泽东方能于人才辈出强手如林的风云时代脱颖而出,令他的均非等闲之辈
的同事们心悦折服。现在,同事们正期待着,毛泽东将怎样给留下了他鲜明
个性烙印的“炮击金门”这篇大文章写结束语。

毛泽东发言。

于是,我们看到,如果在故事的开始阶段,是一名拳击手与两名对手
在对打,那么,到了故事的结尾阶段,由于拳击手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
两名对手已然发生内讧,以至互殴,拳击手果断决定,暂停向次要对手的进
攻,不妨助其一臂之力,以利争取,从而达到把主要对手击打出局的最终目
的。这便是毛泽东书就的“炮击金门”这篇现代奇文看似有违逻辑,而又非
常符合逻辑的逻辑。

毛泽东开始谈他的见解了:侦察任务已经完成,问题是下一步棋怎么
走。对于美国杜勒斯的政策,我同蒋介石有共同点,都反对搞两个中国,说
明对蒋有争取的可能。自然,他坚持他是正统,我是匪,念念不忘反攻大陆。
我呢,也绝不答应放弃台湾。但目前的情况是,我们在一个相当时期内不能
解放台湾,蒋介石“反攻大陆”连杜勒斯也说“假设成分很大”。我去不了
台湾蒋回不了大陆,剩下的问题是对金马如何?蒋介石是不愿撤出金、马的,
我们也不是非登陆金、马不可。可以设想,让金、马留在蒋介石手里如何?
这样做的好处是金、马离大陆很近,我们可以通过这里同国民党保持接触,


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打炮,什么时候需要紧张一点就把绞索拉紧一点,
什么时候需要缓和一下就把绞索放松一下,不死不活地吊在那里,可以作为
对付美国人的一个手段。我们打炮,蒋介石就要求美国人救援,美国人就紧
张,担心蒋介石给他闯祸。对于我们来说,不收复金、马,并不影响我们建
设社会主义。光是金、马蒋军,也不致于对福建造成多大的危害。反之,如
果我们收复金、马,或者让美国人迫使蒋介石从金、马撤退,我们就少了一
个对付美国的凭借,事实上形成两个中国。

一石入水,激起波澜。与会者们交头接耳,点头称是,都说先前在要
不要拿下金马的问题上总是有些瞻顾犹豫,觉得拿有拿的道理,不拿有不拿
的利益,孰重孰轻,掂量不出,决心难下。今天主席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
认真琢磨分析,确实还是让蒋军继续留在金、马的好,有利于团结争取台湾
的一部分人,同时,增加美蒋之间的磨擦、埋怨,让美国当局背上这个包袱,
需要时挨上我们踢一脚,叫他提心吊胆。

毛泽东作最后总结,端出自己的决心:就是这样了,方针已定,不再
犹豫,还是打而不登,断而不死,让蒋军留在金、马。但打也不是天天打,
更不是每次都打几万发炮弹,可以打打停停,一时大打,一时小打,就是一
天只零零落落地打几百发。但我们在宣传上仍要大张旗鼓,坚持台湾问题是
中国内政,金马打炮是中国内战的继续,任何外国和国际组织都不能干涉;
美国在台湾驻扎陆空军是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美舰云集台湾海峡是蓄意制
造紧张局势,都必须完全撤退;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反对美国霸占台湾
合法化;我们争取和蒋介石通过谈判解决金、马以至台、澎问题。以上这些
原则,在舆论宣传上可以鲜明提出,在华沙会谈中可以外交词令些,但也不
离原则。

中国最高级别会议,历来鲜有掌声。但是这次例外,与会者们用拍巴
掌的方式表示了对毛泽东战略思考和最后决心的一致支持。

6


10 月5 日8 时,毛泽东指示福建前线部队:

不管有无美机、美舰护航,十月六日、七日两日我军一炮不发,敌方
向我炮击也一炮不还。偃旗息鼓,观察两天,再作道理。

前线诸将领正在对毛泽东指示进行深刻领会、理解,中央军委补充、
解释性指示又到:

我们目前以收复金马还是仍由蒋军占踞金马,两者对今后斗争孰较有
利,是我们当前必须考虑和决定的问题。当然,早日收复金门、马祖,对解
除福建沿海地区的直接威胁、对打开海上交通、发展福建沿海的经济建设、
对于鼓舞全国人民和我军的士气有很大好处,如果做到这一点,应该说对我
们是一个巨大的胜利。但是,把这个胜利和暂时利用金马把敌人套在绞索上,
把解放金马和解放台湾统一来考虑的长远利益比较起来,则不如把金马暂缓
解放仍由蒋军占领似乎较为有利。因此,在目前,宜减轻对马的军事压力,
使金马蒋军能够生存下去,促使其守而不撤,是必要的。

同时又要求仍要使其处于紧张状态,拖住美国不得脱身。为了打破美
国的停火阴谋,在必要时,我仍可组织像过去那样的大打。总之,临机应变,
主动在我,以利统一解决台、澎、金、马问题。

前线将领反复研读,慨然释然。

※※※※※



毛泽东要求美舰护航和蒋军挑衅均不打炮,是为了能够排除一切干扰,
静心凝神撰写好一篇文章。

据说,4 日一整天,毛泽东足不出户,不批公文,不接电话,不见客,
就那么在书房里踱步、静坐、吸烟、喝茶、苦思冥想着什么,精心构画着什
么。秘书早把纸笔备好,但他未著一字。

5 日晨起,先到室外花园转圈,侧耳聆听雀鸟的欢啁,深深呼吸几口新
鲜的阳光和空气。突然伫足,快步回房。正襟端坐,奋笔疾书。文思如泉,
一气呵成。

修改几字,掷笔,吩咐秘书:速送各常委和彭(德怀)、陈(毅)阅。
继而喃喃道:许多年了,我是诚心诚意想对海那边的老朋友们说几句奉劝话
哩。

※※※※※


10 月6 日,中国各大新闻媒介同时播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彭
德怀名义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军民同胞们:

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金门战斗,属于惩罚性质。

你们的领导者们过去长时期间太猖狂了,命令飞机向大陆乱钻,远及
云、贵、川、康、青海,发传单,丢特务,炸福州,扰江浙。是可忍,孰不
可忍?因此打一些炮,引起你们注意。台、澎、金、马是中国领土,这一点
你们是同意的,见之于你们领导人的文告,确实不是美国人的领土。台、澎、
金、马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另一个国家。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
中国。这一点,也是你们同意的,见之于你们领导人的文告。你们领导人与
美国人订立军事协定,是片面的,我们不承认,应予废除。美国人总有一天
肯定要抛弃你们的。你们不信吗?历史巨人会要出来作证明的。

杜勒斯九月三十日的谈话,端倪已见。站在你们的地位,能不寒心?
归根结底,美帝国主义是我们的共同敌人。十三万金门军民,供应缺乏,饥
寒交迫,难为久计。为了人道主义,我已命令福建前线,从十月六日起,暂
以七天为期,停止炮击,你们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输送供应品,但以没有美国
人护航为条件。如有护航,不在此例。你们与我们之间的战争,三十年了,
尚未结束,这是不好的。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这一点,周恩来总
理在几年前已经告诉你们了。这是中周内部贵我两方有关的问题,不是中美
两国有关的问题。美国侵占台澎与台湾海峡,这是中美两方有关的问题,应
当由两国举行谈判解决,目前正在华沙举行。美国人总是要走的,不走是不
行的。早走于美国有利,因为它可以取得主动。迟走不利,因为它老是被动。
一个东太平洋国家,为什么跑到西太平洋来了呢?西太平洋是西太平洋人的
西太平洋,正如东太平洋是东太平洋人的东太平洋一样。这一点是常识,美
国人应当懂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之间并无战争,无所谓停火。无火而
谈停火,岂非笑话?台湾的朋友们,我们之间是有战火的,应当停止,并予
熄灭。这就需要谈判。当然,再打三十年,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是
究竟以早日和平解决较为妥善。何去何从,请你们酌定。

蒋介石当日拿到文稿,连读数遍,说了一句:这不是彭德怀写的。中
共那里,毛泽东才会这样做文章。

据说,1945 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在报刊上发表了诗作《沁园春·雪》,
一时洛阳纸贵,在重庆知识阶层和市井广为抄咏。蒋介石甚为恼火,暗中指


示,特邀和组织数十位文人骚客都来做《沁园春·雪》,“一定要有在文采和
意境诸方面都能压住毛泽东之作”。然和诗多得用箩装,竟无一篇可以传世。

据说,1947 年,蒋介石读到了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无
意中对他的“文胆”“捉刀匠”陈布雷夸赞了一句:“你看人家的文章写得多
好!”陈布雷脱口而出,顶了一句:“人家的文章从来都是自己写的!”噎得
蒋长时间沉默不语。

据说,蒋介石私下曾说:共党得以坐大得势,很大程度靠毛泽东。此
人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匪”,文的武的都相当厉害啊。

人们注意到,武的方面,蒋介石对毛泽东尚存余勇,文的方面,则尽
量避免去打笔墨官司了。说不过宁勿说,1958 年尤其如此。

7


毛泽东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的,还有另外一件事情。

10 月5 日,即《告》文发表的前一天,新加坡《南洋商报》于头版显
要位置发表了“本报驻香港记者郭宗羲三日专讯”:

明日起一周内停止炮击轰炸与拦截补给金马船只,香港第三方面分折
此举将奠定未来直接谈判基础据此间第三方面最高层人士透露,最近已有迹
象,显示国共双方将恢复过去边打边谈的局面。据云:在最近一周内已获致
一项默契,中共方面已同意从十月六日起,为期约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