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续巷说百物语 作者京极夏彦 >

第36章

续巷说百物语 作者京极夏彦-第36章

小说: 续巷说百物语 作者京极夏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人御前么?”
    治平突然停下了脚步。
    “难道……这也属于这种东西?”
    百介也停了下来,点了个头。
    ——七人御前。
    过去一年来不论走到哪儿,百介都频频耳闻着古怪的妖怪名字。这名字听来并非一般的妖怪,而且百介总是在始料未及的情况下,在出乎意料的地方听到与这妖魔相关的传闻。
    ——和听到御灯小右卫门之名的情况可谓如出一辙。
    这下百介发现了一个奇妙的巧合。
    七人御前的传说主要在土佐一带流传。
    不过,这妖魔的名字却总是在毫不相干的地方出现。例如传说七人御前在若狭外围的小藩——北林藩出没,并且还大举肆虐,至今已经出了好几条人命了。
    而御灯小右卫门亦为土佐出身。
    而且,小右卫门目前还在北林藩领内结庐定居。
    ——这难道是巧合?
    若真是如此,还真是个不祥的巧合呀。
    “这七人御前——虽然传说中的描述亦是形形色色,但大致上是个人只要遇上便得丧命的邪神,好比溺死者的不散冤魂可使生者死于水难,因此亦不脱死神的范畴。”
    “自己溺死了还得招人溺死——”
    治平略事调整背在肩上的行囊,喃喃说道:
    “还真是死心眼哪。”
    “是呀……”
    百介忆起了今年年初在土佐发生的一件事。
    当时与百介同行的阿银,同样从百介口中听到七人御前的传闻,也曾和治平一样感叹这妖怪死心眼。
    自己再怎么不幸,也没资格把其他人给拖下水罢?
    阿银当时曾这么说过。
    离开土佐后,百介就没再见过阿银。
    ——至今已经快半年了罢。
    倒是在临别前,阿银曾表示自己将前往北林藩。至于详情,百介当然是无权过问,因此正确情况并不清楚,但想必是去见对她有养育之恩的小右卫门罢。这小右卫门表面上是个傀儡工匠,而阿银则是个傀儡师,因此似乎曾提及想请他修缮一些损坏的傀儡头。
    ——七人御前。
    希望她别碰上那妖怪才好,虽然或许是多余的,百介不由得为她感到忧心。北林的七人御前十分残暴,遇上者不仅均遭惨杀,据说不是被千刀万剐就是被剥皮枭首。
    ——如此看来。
    北林的七人御前应是死于某种残酷灾祸的亡魂罢。
    若依此类邪魔好以和自己相同的死法扑杀生者的传说推论,的确应是如此。
    ——不过。
    百介对此传闻的真伪颇为质疑。
    “只是,若相信冤魂妖魔之说,那么治平先生方才所言的确有理——”
    百介偷偷瞄了老人皱纹满布的脸孔一眼。
    就百介看来,这伙人对幽灵、冤魂,狐狸、妖怪都是毫无畏惧,因为压根儿就不相信此类东西的存在。又市平日虽是满嘴神佛,但打从心底就毫无信仰。治平曾提及这小股潜昔日曾以护符擤鼻涕、以经文拭脏手,甚至还曾铸融佛像变卖。即使不及治平所形容的一半坏,也已是极为不敬,如今虽是一身佛僧打扮,但此本性却丝毫未改。百介认为不信神佛者,对邪鬼冤魂当然是毫
    无畏惧。
    治平歪起了嘴角。
    “什么意思?”
    “若认为此世绝无亡魂妖怪,那么就无从将这类事件的责任归咎于亡者。毕竟都没妖魔作怪了,依然有人丧命不是?”
    没错,老人简短地回答道,接着再度迈出了步伐。
    百介赶到他的前头,继续说道:
    “若是如此,那么心中抱持相同恶念者之说,或许就教人质疑了。方才的邪气凝聚处之说,对普通人而言不过是鬼魅魍魉为恶之地,并非每个置身此处者均会萌生寻死之念。但对一心求死者来说,这种地方可就会成为特别的场所了。”
    “在想死的家伙眼中,这种地方看起来较适合寻死么?”
    “应该是罢。因此,一心求死的人倘若到了曾有人自戕或杀伐的地方,或许立刻能感受到那股邪气。”
    原来如此呀,德次郎说道:
    “意即——欲寻死者,心中互有死神?”
    “应该不是如此罢。”
    “唉,难解的道理我是没辄,但百介先生这番话倒是不难懂。只不过,若要如此解释,不就代表阿又他昔日也曾有心寻死?这说来还真教人难以置信呀。”
    或许真是如此,治平以几乎教人听不见的低声说道。
    噢?德次郎问道:
    “你方才说什么?”
    “……我说或许真是如此。当时阿又他满脑子净是些坏念头,或许真的曾萌生过寻死之念也说不定。”
    “阿又先生也曾如此?”
    一如德次郎,百介对此也感到难以理解。
    在他眼中,又市总是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
    不论碰上什么事均不为所动,似乎也没有任何事会教他害怕。
    总让人感觉他已然超乎生死,几已臻至仙人之境。
    至少在百介眼中,这小股潜是这么一个人物。
    但这下——治平却表示又市不仅胆怯,甚至曾有过寻死的念头。
    这教百介感到一股莫名的不安。
    “我和阿又是在武州的深山里认识的。当时才刚金盆洗手的我选择在那儿藏身。噢,也并不是在躲避什么,而是对人世倍感倦怠,但想死却又死不了,因此梦想过起遗世隐居的日子。就在那时候,阿又出现了。”
    治平望向百介继续说道: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正好是小右卫门从江户销声匿迹那阵子。有天,阿又那家伙就像个傻瓜似的,伫立在那栋荒废已久的空屋门前。”
    百介完全无法想像意志消沉的又市会是个什么模样。
    “后来我才知道,那栋空屋似乎就是那家伙的老家。”
    什么?他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么?德次郎惊叹道。
    就连百介也是同样想法。
    “喂!老头,你该不是说阿又他也有个娘罢?”
    娘是没有,老人冷冷地回答道:
    “那家伙既没爹也没娘,一家人在他还是个小毛头的时候就离散了。因此,那家伙前前后后也就只回过老家那么一次。打从我脱离了打打杀杀的鬼日子,到当时已经干了五年的庄稼活儿,几乎已经成了半个庄稼汉,但一见到那家伙……”
    这下治平的表情开始严峻起来。
    他大概准备说——这下自己的本性又开始蠢蠢欲动了罢。
    百介竖耳倾听,但治平却没再把这段话说下去,只说:
    “当时那家伙一脸暗然,看来是混得很不好。当时他只说了一句——大家都难逃一死。”
    “大家都难逃一死?”
    “对。”
    当时他就是这么说的,治平重复了一遍。
    “大家是指?”
    “他的意思是——凡是和他有牵扯的人均难逃一死。虽然我没问是死了哪些人?但想必是那小股潜的诡计没能抢得先机,害死了一些原本不该死的人罢。看来那家伙如此执着于抢先对手一步,就是吃了那次亏使然罢。”
    胆小如鼠——
    或许真是如此。
    百介不由得想起了又市的背影。
    “当时又市还真是让人担心呀。看这家伙一副随时要上吊的模样,还真是教我好一阵子放不下心。”
    “治平大人可真是个善人呀。”
    德次郎乘机数落道。
    “给我闭嘴,你这个要算盘的。当时我那块地小得可怜,若是死了人岂不难收拾?你哪懂得这尸体埋起来有多麻烦,烂起来有多臭气冲天?”
    “瞧你这坏脾气的臭老头,竟然连个玩笑都开不得。”
    德次郎开心地笑这说道:
    “唉,算啦。不过你这个事触呀,当时阿又若真的上吊,你这老头理应会帮他一把才是呀。而你们俩也就因此结缘——想必这种事再怎么逼,你都不敢说出来才是罢?一个只懂得助人上吊的狠心老头,竟然救了命不该绝却险些上吊的小股潜一命,听来还真是要教人笑掉大牙呀!想必就连猫狗昕了,都要笑破肚皮罢。”
    少胡说,治平语带厌恶地说道:
    “这种害人之心我可是从来没有过。只是救了这种恶棍一命,哪怕我心地再善良,死了都得下地狱罢。不,说不定阎罗王都要教我给吓呆了呢。总之……”
    这下治平终于露出了笑容。
    “——那家伙果真厉害。当时阿又原本销声匿迹了好一阵子,突然却又出现在我栖身的小屋门前,这实将我给吓个正着,还以为是哪个死人上门来找我偿命哩。”
    “原本以为他是个亡魂么?”
    “是呀。原本以为他老早死在某处了,看到我生得慈眉善目,就飘呀飘地找上门来;当时还纳闷自己怎么会这么倒楣哩。怪都得怪那家伙,一年到头都穿着那身白寿衣。只不过,他当时的模样还真是不大对劲。”
    “怎么倘不对劲法?”
    “似乎参透了些什么。”
    “是悟了什么道?”
    “一个大骗徒哪可能悟什么道?”
    “骗徒悟不了道么?”
    “当然悟不了。当时那家伙已经和现在一样,装出一脸不讨喜的神情,就这么贼头贼脑地站在我家门口。而且,你猜猜当时阿又说了些什么?”
    “哪猜得到?”
    “那臭小子竟然说有桩差事得找我帮个忙哩。”
    “差事?”
    “是呀。还说在山中耕田,未免太埋没我这首屈一指的掮客了。那家伙竟然连我的长相、出身都摸得一清二楚哩。”
    “难不成你的易容术教他给识破了?”德次郎说道。“喂,我的易容术哪可能出什么纰漏?”治平怒声骂道:
    “论易容,我可是老经验了。就连昔日同伙的匪帮,几乎都没一个看见过我的真面目哩。被人识破这种事儿,可是连一次都没发生过。而且,当时那身庄稼汉打扮并非伪装,我当时可是真心务农。未料竟然——”
    “还是教他给看穿了。唉,这家伙果然有一手呀。”
    德次郎这下一脸严肃地应和道。
    “请问——”
    百介问道:
    “当时又市先生是否已经摆脱了寻死的心意——也就是死神的魔掌?”
    “应该是罢——”治平再度停下脚步说道:
    “当时曾听到那家伙自言自语道——反正活也是孤零零的,死也是孤零零的,那么死活又有什么分别?”
    “突然看歼了么?这岂不代表那家伙真是悟道了?”
    德次郎话还没说完,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蝉鸣。
    “噢,这下天气可要变热了。若不在正午前进入朱引内,咱们可要被烤焦了。”
    治平加快了脚步。“好久没上江户了呀。”德次郎说道。
    至于百介——
    则依旧在想像这又市的过去。


    '二'

    在番町(注7)与德次郎道别后,百介便随着治平前往面町的念佛长屋——那儿也就是治平的老巢。
    上那儿去也不是为了什么目的,不过是不想直接回京桥去罢了。
    再加上——
    念佛长屋也是又市的栖身之处。
    不过,百介至今仍不知又市定居于长屋的何处,当然也不曾见识又市在那儿生活的模样。再者,也不认为他这下已经返家,因此并不期待能见到又市。
    只不过是想在外头多溜达溜达罢了。
    反正回去也不会有多舒坦。虽然店里的伙计们并不会说任何百介的坏话,反而还对他的举止表示理解,但对百介来说,那儿绝不是个舒服的地方。
    因此百介这下便邀治平一同喝一杯。虽然酒量也没多好,但他对饮酒并不排斥。
    趁太阳还没下山,畅饮一杯如何?百介如此邀约道。还真是稀罕哪,治平依旧一脸不悦表情地说道:
    “没想到先生竟然会邀我喝酒。”
    “噢,就当是庆祝咱们平安归来罢。”
    呵,治平眯起眼睛笑道:
    “不过我得先返家一趟,可以等我回去过后再去喝么?”
    “这点小弟是不介意——”
    不过,是否有什么事得忙?百介问道。虽不至于像德次郎形容又市时所说的那样,但这伙人的确是出人意料的忙碌,有时甚至还得同时设好几个局。
    治平将羽织的两袖朝左右一扯说道:
    “其实也没什么。只是不先把这身装扮给换掉,心里总觉得不踏实罢。”
    长屋内小店栉比鳞次,街景是一片纷乱。
    习艺的小姑娘、当小厮的小伙子、欲前往澡堂的茶屋女(注8),只见各色人等熙来攘往。虽仍是晚春时节,但艳阳却将四下烘烤得宛如盛夏。
    百介忆起了自己初次造访这座长屋时的光景。
    记得那同样是个大热天。
    ——当时。
    百介碰上了一场骤雨。仓皇跑进露天空地的百介所找到的避雨处,竟然正好就是治平居所的屋檐下。
    从那时起,已经过了两年。
    百介认为自己在这两年里,似乎经历了不少改变。
    ——不。
    或许自己根本一点儿也没变。
    想着想着,他抬起头来仰望铺着薄木板的屋顶。
    别再发呆了,小心落进臭水沟里,治平说道。
    “长屋这种地方的水沟可是没盖板的,若是不小心掉了下去,这种艳阳天也会落得一身泥泞呀。噢——”
    走到长屋入口时,治平突然止步。
    隔着老人低矮的身子往里头窥探,百介看到屋内站着一个半裸的肮脏男子,只记得曾在哪儿见过这家伙。“噢,原来你这老头还活着呀,”男子面带一脸难以形容的表情望向治平说道:
    “瞧你那双短腿还在,看来真是还活着哩。若你现在才赶着去死,要不要我马上为你造一口棺材?”
    “混帐东西。”
    治平骂道:
    “——泥助,你的脑袋是不是出问题了?要先进棺材的恐怕是你自己罢。少在这儿发愣了,还不快去为自己造棺材?”
    “哼。”
    还真是个没口德的臭老头呀,这名叫泥助的男子说道,表情也变得更为扭曲,接着便缓缓拉开了门朝露天空地走去。这下百介才想起,这男子不就是治平的邻居?原本还纳闷他是干哪一行的,现在才知道原来是靠造棺材维生。
    “混帐家伙。”
    治平嘀嘀咕咕地痛骂着走到自家门前,却突然——没错,非常突然地停下了脚步。
    紧跟在后头的百介被他这举止吓得往后退了几步。
    老人机敏地伸出食指朝嘴巴上一挡,接着又手掌一张地阻止百介前进。
    是在示意百介别动吧。
    看得他连忙屏住了呼吸。
    治平悄悄移向门前,接着便以背部紧贴这门往里头窥伺。
    看来,屋内似乎有什么人。
    治平将右手探进怀里。
    他的怀中藏着一把匕首。
    “来者何人?”
    话一说完,老人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拉开了门,弓身跃入屋内。
    瞬间只听到刀子挥空划过的声响——紧接而来的便是一阵静寂。
    百介先咽下一口口水,接着才走到了门前。
    映入眼帘的是治平矮小的背影。
    屋内是一片昏暗。
    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抵在治平肩上。
    那是——武士刀的刀锋。
    “治……”
    治平先生——百介虽想这么喊,却喊不出声来。
    不知所措的他只能往前跨出一步。
    治平丝毫没有动弹。
    而在治平前方有个单膝跪地与其对峙的武士,同样也是动也没动一下。治平的匕首抵在武士的腰际。
    握在武士手中的大刀,刀锋则停在治平的颈子旁。
    而且距离他的颈子仅有一层皮厚的距离。
    “我输了。”
    治平迅速地抽回了匕首。
    武士也默默不语地收回了刀子。
    “为何没砍下去?”
    “因为你停手了。”
    “你也算是砍到我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