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转型中国 >

第4章

转型中国-第4章

小说: 转型中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林林: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和知识结构?    
    魏杰:对。这样你就可以到民营企业上岗,挣的钱还比在国企的时候多。我还跟他们说,什么叫主人公?只有责任而没有权力和利益的“主人”最麻烦。要搞清楚我的责任是什么?同时要让自己的权力和利益跟责任对称,这才行。“主人”不是好当的!有时候甚至是很痛苦的。当然现在新一代的人就没有这种感觉了。心里不平衡的,主要都是些老同志。    
    杨林林:所以我刚才的问题,就是要把这类群体最有代表性的心情说出来请你回答。(魏:嗯。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人,在就业上就没有他们那些想法。)是。时代不同了。我周围的很多年轻人,差不多都是在民营企业就业。他们和他们的亲属都觉得这很自然。没什么。(魏:就是。)    
    


第二部分李强访谈录

    中国正在创造新的“社会模型”    
    社会学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社会学系主任    
    李强访谈录    
    (9)在社会改革的过程中如怎样调整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结构”?    
    一个社会政策怎么样能对多数人有利?这是社会要面临和解决的最大的问题    
    李 强:我们认识到,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极大的“社会转型期”,问题丛生!但我们只能选择那些和国家、社会的命运联系最密切的问题去研究。    
    杨林林:对。当时你最先选择的是什么问题?    
    李 强:叫做“中国的社会分层”,实际上就是讲阶层问题。(杨:这问倒是改革进程中不可回避的。)是啊。改革中社会必然产生“大分化”和“利益群体”问题,可不都是阶层问题嘛?而阶级和阶层问题,就是社会学的本行。如果说经济学首先关注的问题是“投入、产出”的话,那么社会学关心的就是“社会群体”,“群体利益”这些问题。我们要通过研究解释清楚,在社会改革的过程中,哪些集团获得利益了,那些集团的利益受到了损失,而我们应该怎样调整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结构”。这是一个社会要面临和要解决的最核心、最大的问题。    
    杨林林:对。这些问题搞不清楚,解决不妥当,就容易出问题。    
    李 强:嗯。社会是由人构成的,那么人是怎么分成群体的?他们各自的利益在社会变革中的变化是怎么样的?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政策怎么样能对社会的多数人有利?怎么样能比较平稳地推进一个社会的政策?    
    杨林林:嗯,社会群体,社会分层,群体利益,社会利益结构和应该采取的相应社会政策,这些就是你们当初最关注的问题?(李:对。)还有呢?    
    (10)从八十年代就开始了“贫困问题”的研究;    
    1987年写的《关于贫困的文化》获“十一届三中全会10周年论文奖”      
    李 强:还有就是“贫困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研究,我从八十年代就开始了。你看啊,中国是个穷国,穷的地方多、富的地方少。不要说八十年代初了,就是今天,北京啊上海啊这些地方富裕起来了,但你到其他地方去看看,穷的地方还是很多。有些地方穷得不得了!那么在1985年的中国呢?贫困问题是很现实的!你社会要发展,头一个就得解决怎么能让社会上的多数人能脱贫、能致富。所以1987年前后我写了篇论文,叫《关于贫困的文化》。    
    杨林林:“贫困的文化”?对不起,这个概念我是头一次听到。怎么讲?    
    李 强:这就是社会学提出的一个理论,就叫“贫困文化理论”。说为什么穷呢?经济学的解释是说,穷是因为没有钱。(杨笑:嗯。)这确实挺有道理的。如果说小平同志给他钱,他就能富了么?这不一定。    
    杨林林:哎哟,这问题有意思!    
    李 强:你给他钱之后,他把钱花了,不还是没有钱吗?(杨:是啊。)那你给他钱,要给到什么时候才算结束呢?(杨:是是是。)那么我们社会学发现,“穷”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上进心,没有奋斗的意志,或者没有接受过应有的教育,没有一个基本的素质,没有必要的技术和本领,他可不就穷吗?(杨:嗯)反过来,对于一个有上进心、有本事的人来说,你只要提供条件就行了,不存在需要你拿钱给他的问题,他自己就会发展起来。    
    杨林林:你这篇论文发表之后的反响怎么样?    
    李 强:当时的教育部长就很赞扬。我从来不认识他,也没见过他。是人民大学的几个老师跟我说,他总说这篇文章写得很好。那么在1988年国家不是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吗?中国第一次表彰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这篇文章就被选中,获得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论文奖”。是在人民大会堂开的会。当时的国家领导人都出席了。(杨:你当时还挺年轻的?)当时我还不到40岁,在社会学界算是晚辈。当时学界很多老前辈都到会了。    
    杨林林:你后来是不是了解到你的这篇文章为什么那么受重视?    
    李 强:后来我听说,第一,这个问题研究的确实是中国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穷”和中国人“为什么穷”;第二我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思路,就是怎么解释和解决穷的问题。    
    杨林林:你在论文里说的是应该怎么解决穷的问题?    
    李 强:就是要发展教育!如果文化贫困了,那就证明第一,贫困不是一个短时间的问题。(杨:哎呀,对。)对吧?(杨:嗯——!)第二,怎么解决?那当然是发展教育呀!所以实质上,那篇论文是讲“科教兴国”的问题。    
    


第二部分常修泽访谈录

    在改革中要让人民群众拥有自己的产权    
    经济学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资深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常修泽访谈录    
    (6)世界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趋势要求我们学会种种“产权激励”    
    常修泽:当时呢,关于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刚提出来不久。我回来之后也并不是马上就想到要把它们与“产权制度”联系起来。而是先搜集了更多的有关资料,琢磨他们所说的是不是这么回事儿。我读了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东西,了解他们所说的这个贸易、金融、投资都怎么自由化。还看了新技术革命、信息革命、生物工程革命和新材料革命是怎么个趋势。又研究这些东西对经济体制有什么内在要求和呼唤?把这些东西整明白了之后,就跟产权问题接上口了。    
    杨林林:你用了多长时间把问题“整明白”了?    
    常修泽:大约从1997年7月到1998年,就基本上理出头绪了。(杨:哦,差不多一年?!)嗯。(杨:怎么就叫把有关的问题理出头绪了?)你就发现什么跟“产权制度改革”有接口了?    
    常修泽:接口呢,是世界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已经不可阻遏地崛起,那么中国也要跟上这个潮流。要一手搞工业化,一手搞信息化。在这当中,你是不搞则罢……(杨:一搞就怎么样?)人力资本的价值,就肯定会升值!    
    杨林林:这跟产权制度改革有什么关系?    
    常修泽:“人力资本”的价值升值会升到什么程度?我说甚至到某一天,人力资本的价值,会胜过“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杨:这又跟产权问题是什么关系?)在人力资本升值的过程当中,管理层、技术层的作用凸现,在明白了这个趋势之后,你怎么想办法实现那些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价值?特别是怎么在产权制度上顺应这个趋势?(杨:嗯!)过去我们往往是通过工资、奖金和补贴这些薪酬办法对人力资本进行激励。但在新的发展潮流中我们还需要学会什么?我想,是通过“产权”进行激励。    
    杨林林:就是对即将或正在升值的人力资本,采用股权、期权这些新的激励手段?    
    常修泽:对。我首先想到的是对于技术人员,可以按照西方的经验给予“技术产权”。这个是西方的惯例呀。这就是对企业里边的技术人员的专利技术或者是非专利技术,经过有关部门评估-作价-折股,然后实行“技术入股制”。这就出现了什么?就是从新技术革命这个趋势里,引出了一个重要的产权——“技术产权”。    
    (7)一位博士后的技术发明成果,经“评估-作价-折股”,在股份制企业获得了相应的“技术产权收入”    
    常修泽:比方说,清华大学有一位年轻人——因为我还在清华大学担任“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的特聘专家——在清华做博士后期间发明了一项先进技术,用于电池的制造。(杨:什么电池?蓄电池还是干电池?)此技术叫“连续状泡沫镍技术”,可以用在电动汽车上,也可以用在手机电池上。那个东西可以出口。(杨:值钱吗?)值钱。后来有些企业就跟他协商,要购买他的技术。这时候就看谁给的价格高了。    
    杨林林:这时候就要看,谁能对他这种新技术,懂得付出足够的代价?    
    常修泽:对。当然,还要相应的人文环境比较好。在那些要购买他技术的企业里,有个南方的上市公司找到他,告诉他可以给他这么几个条件,第一是以他的技术作为产权入股;第二是聘请他为该省的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第三还让他担任总经理。另外还给了他管理期权。    
    杨林林:嗯,可以说是准备给他一套全方位的认可和待遇?    
    常修泽:对。他的这项技术被评估认定价值1400万元,这就成了这位博士后的“技术入股”,然后那家集团还联合了几个小股东,使总资产一共达到8千万。他们的“产权组合”是我参与帮助他们做的。通过这个实际操作我就想,如何进一步界定他的“技术产权”?因为他的技术评估是国家科技部门界定的,通过一整套“评估-作价-折股”的过程,最后给他的股份占到了企业总资本的18%。这样他所拥有的股份,在企业的“产权结构”中就叫“技术产权股”。他这个项目不仅省里很重视,也得到过高层领导的关心。结果这个企业当年建成、当年投产,而且当年的效益就很可观。到年终,扣去公积金和公益金,然后就分红。那位博士后分得了过百万的“技术产权收入”。(杨:这是哪年的事情?)2001年。    
    杨林林:有意思。通过这个范例使你对产权制度的创新有了什么重要的新想法?    
    常修泽:这个做法是我从西方学来的。关键是“技术是可以折股的”。后来我们国家也做了相应的规定。(杨:知识产权?)对,知识产权中的技术产权。按国家规定,技术产权在企业里的折股比例最高可达35%。中央不是提出“按要素进行分配”吗?对这个问题,我就有个按照“资本化”要素分配的思路。“技术要资本化”,接下来的是“管理也要资本化”。    
    


第三部分潘承烈访谈录

    我见证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企业管理改革全过程    
    我国著名的企业管理专家,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理事长     
                              潘承烈访谈录    
    (5)八十年代初,国家经委跟美国合作于大连兴办了全国首家“管理培训中心”,经袁宝华等领导推动,带动起国内一大批“管理学院”和“MBA培训班”    
    潘承烈:所以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国家经委就跟美国商务部联系,在大连兴办了一个管理培训中心。(杨:哎,那个培训中心,我八十年代中期还去采访过。)那个地方完全是按照美国人在管理上的那一套来教的。当时美国方面就问袁宝华同志,我们怎么讲课才能让中国的学员听明白,是不是要用你们中国的管理实践来讲?国家经委回答他们说,你在美国怎么讲,(杨:你在这儿也怎么讲?)对。你讲的那些东西怎么用到中国?(杨:那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了?)哎,对对对!(笑)这个很重要。    
    杨林林:参加培训之后的人们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潘承烈:他们说,学了这些课程以后啊,更重要的不是具体的管理知识,而是观念的转变。那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应该是什么样的。所以后来呢,国家经委的袁宝华同志就开始抓企业管理的事情。    
    杨林林:哦,袁宝华同志是从1983年就开始抓企业管理了?我说他怎么到现在还是中国企业管理联合会的名誉会长呢。    
    潘承烈:而且从1983年起国家经委就提出,要在企业管理试点的基础上,把一些科学管理的东西而且是通过试点证明行之有效的企业的“点”上,提出18种科学管理的方法,在全国推广。(杨:这个我也有一点印象。那时候推广的管理方法,主要都是些什么?)那就是“价值工程”,包括“ABC分类法”等等。关键是通过这些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让大家从“管理现代化”的趋向去挖掘潜力。所以从那时候起,国内高校陆续设立了很多“经济系”和“管理系”,后来又进一步发展,成了现在的“管理学院”。    
    杨林林:对。我记得有一段时间,到处都在办管理学院。您记得管理学院最热门的时间大概从哪年开始?    
    潘承烈:也就是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吧。(杨:对。)当时如果没有量大面广的管理人员,光靠专业培训也赶不上发展的需求。因此,当初提高我们企业管理水平的历程,大概是两条线。(杨:嗯。)一条是刚才讲的,教育系统面向管理系统的现代化管理知识传授,另一条线就是更加量大面广的各式各样的管理培训班,主要是针对在职管理人员的。从国家经委开始,设立了很多“管理培训中心”。    
    杨林林:这个我也有印象,好象是国家经委在全国搞了九个管理培训中心,分别跟不同的国家合作,意思要引进不同国家的管理模式和方法。除了美国的,还有德国的、日本的、法国的等等。    
    潘承烈:对对对。还有就是各个地方自己办的管理培训中心。他们都是围绕中央不断出现的改革的政策,从管理科学的要求上让大家加深理解。培训的时间多数是一个礼拜。所以到八十年代中期,统计数字已经表明,每年全国大概有3万多个管理人员通过这种培训有所提高。有的管理人员,后来从管理培训班又进一步上管理学院,再后来又上MBA培训班也就是工商管理硕士的培训。总的来说,我们的管理教育和培训,是随着改革的深化逐步走向更加系统、更加深入的。    
    (8)谁一味满足于“言必称哈佛”,就永远实现不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潘承烈:应该说,我们改革开放25年为什么发展得那么快?特别是从1989年到2002年,中国的经济平均每年增长9。3%,这里面原因很多,但其中有一条就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以后啊,有一批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被引进来了,这样就使得我们避免了很多摸索的阶段。我们是用“拿来主义”实现了超越式的发展。(杨:嗯。)所以这样我们就发展得很快。科学技术你可以“拿来主义”,但是在经营管理中你再完全照搬照抄就不行了。    
    杨林林:我能不能给您做个小小的补充?(潘:好。)其实在技术引进上,完全照搬引进的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