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毛氏三兄弟 >

第3章

毛氏三兄弟-第3章

小说: 毛氏三兄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择。念书就念书呗,早晨和下午他们还要到田里去干活,这是父亲给他们规定的。三兄弟不悦时,父亲便说:“你们忙,我不是更忙吗!我是除去睡觉外全部泡在了田里!”    
        泽民带有几分调皮地道:“我们不是不做田里的活,古人讲,‘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我们怕是到头来,书没有读好,老爹怪罪我们不成!”    
        父亲道:“读书吗,就是认几个字识个数,将来帮爹爹记个账,出门不把自己的名字写错就行了。我吗,也是只不过读了两年书。依我看,书读多了,怕是心大了活也干不了。”    
        从父亲的言谈举止中,三兄弟也看出了父亲对他们的希望,希望他们也像父辈一样,日出而起,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度一生。这也是父亲对儿子的人生设计。    
        父亲有句名言:“吃不愁花不愁,计算不到发了愁。”在三兄弟眼里,父亲与别人不同的是他过人的算计,家里的粮年年有余,地不断地买回,应该说他是一位成功者。他吃饭都在算账,算未来的账,算儿子长大后的账、算小康的账。他是一个成功者,又是一个贪婪不满足的成功者。    
        可是父亲万万没想到,三兄弟没按自己的设计发展,而走了另一条自我发展的道。    
        在学校,等他们读了三四年后,该认识的字都认识了,他们在毛泽东的带领下便开始读一些当时被禁止看的书。比如中国古时的传奇小说,尤其是造反的故事:《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精忠传》、《反唐》、《隋唐》、《西游记》等书。而教书育人的老师则深恶痛绝这些不正经的书。若是老师来了,他们就用平时读的经书掩盖下来,等老师走后,再拿出来看。    
        那禁书太精彩了。有一次,毛泽民看得实在入迷了,直到老师走过来他还在看。老师光火了,不但没收了那本《精忠传》,还当众在同学面前批评了他。事后,老师又把这件事告诉了家里的大人,父亲毛顺生手举棍棒不依了:“你给我跪下!”    
        小泽民规规矩矩地跪了下来。    
        “从哪借的书?”    
        泽民不情愿地说:“哥哥。”    
        这时泽东也走了过来,父亲火冒三丈地:“你也跪下!”    
        泽东不从,道:“为何让我跪下?”    
        “你还有脸讲!你是哥哥,自己不学好,还把弟弟不往好里带,把坏书借给弟弟看!”    
        泽东也跪了下来。    
        他们整整地跪了一晚上,直到妈妈出来讲情,兄弟俩写了保证书才结束惩罚。    
        后来,他们又读了一些接近现实的书,比如《醒世良言》、《盛世危言》,该书的作者都是清朝主张革新变法的老学者。他们认为中国积弱的原因是缺乏西洋的工具:诸如铁路、电话、电报、轮船等,并想将它们介绍到中国来。谈古论今,掀起了三兄弟心中不满的情绪。正如毛泽东在他的《自传》中所说:“我们读了许多故事,差不多都能够背诵出来,并且一再地谈论它们。关于这类故事,我们较本村的老年人还要知道得多。他们也欢喜故事,我们便交换地讲听。我想我也许深受这些书的影响,因为我在那种易受感动的年龄时读它们的。后来,我继续读中国文学中的古传奇和小说。有一天,我在这些故事中偶然发现一件可注意的事,即这些故事中是没有耕种田地的乡下人。一切人物都是武士、官吏、或学者,从未有过一个农民英雄。这件事使我奇怪了两年,于是我便进行分析这些故事的内容。我发现这些故事都是赞美人民的统治者的武士,他们用不着耕种田地,因为他们占有土地,显然是叫农民替他们工作的。”就是这些潜移默化的反思使三兄弟走上与父亲截然相反的革命道路。    
        事隔不久,湖南发生一桩影响毛泽东一生的事件。    
        一天,毛泽东他们正在上课,突然学校外面的街道上跑来了很多人,有喊有叫的,隔着窗子都能看到。下课后,学生们都跑过去看热闹。原来他们是从长沙跑回来的米商们,因为城里发生了大乱子。    
        毛泽东经过仔细询问才知道,城里闹饥荒,在长沙有好多万人没有饭吃。“嗷嗷待哺”的老百姓推举了一个代表团去见巡抚,请求救济,但他却傲慢地回答:“你们为什么没有粮食?城里多得很,我向来就没有缺少过。”当他们听到巡抚的回答后,大家都十分愤怒。他们召集民众大会,举行示威运动。他们攻进政府衙门,砍倒作为衙门象征的旗杆,并把巡抚赶走。过后,布政使骑着马出来了,告诉老百姓,政府准备设法救济他们。这话显然是诚恳的。但皇帝(或许是慈禧太后吧)不高兴布政使,责备他与“暴徒”发生密切关系,并将他撤职。于是一位新巡抚来了,马上下令捉拿为首的乱党。其中有许多人被砍掉头颅,挂在柱子上示众……    
        这事件,使学生们感到惊异。它给予毛泽东一个深刻的印象。许多学生都同情“乱党”,但只是站在旁观的立场。他们并不了解这对于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不过他们把这事当作一个具有刺激性的事件,感觉兴趣而已。然而毛泽东却永远不能忘记它。他觉得这些“叛徒”都是与自己的家人一样的普通良民,于是这种不公平的愤恨深深地埋在他们的心里,只待发芽 ……


第二章 少年时代冲突,发生在挑肥一件事上

        三兄弟之一毛泽东从8岁开始读书,13岁辍学帮助父亲记账,帮干一些农活。其实,毛泽东的辍学也是文化不高的父亲的刻意安排。    
        稻田里的用竹子搭的方台上,坐着一位身穿灯笼蓝裤的少年,一头浓密的黑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充满幻想地在看着一本厚厚的书,他身材单薄,但个头对他那尚未成年的年龄来说颇高了点。他的任务是向田里挑肥,竹台下放着两只空空的筐和一根挑担。    
        葱绿的群山环抱着一个世外桃源的山冲,土墙草房掩映在山峦绿茵之中。一座长长的石桥横倚谷中,谷下莲花正红,眼前的大自然是这般的宁静。可是埋头看书的毛泽东一心只读圣贤书,却不为这大自然的俏丽所动。鸟儿从他头顶调皮地飞过去,他不知晓;气呼呼的父亲找来了,他还在看书。直到父亲干咳了一声,他才把眼睛从书本上移开,像一个惊惶的小鹿,道:“爹,有事吗?”    
        “你是不是成心不想干活!”毛顺生问。    
        “不,”毛泽东回答说:“我只是歇会儿。”    
        “今天一早你还一担都没挑呢?”    
        “谁说没挑,”毛泽东抗议道:“从天亮起我已经挑了好几担了。”    
        “到底几担?”爹问。    
        “至少也有五六担!”毛泽东说。    
        “磨磨蹭蹭的,半天才挑五、六担!你以为干那么点活,我就可以白养活你啦?”    
        “那你说你半天能挑几担?”    
        “20担,”爹说完又改口说:“起码也得15担。”    
        “从家里到田头有不少路程呢。”毛泽东提示道。    
        “那你的意思是不是我该把家建在田埂边,你就省事了?”父亲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又道:“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是一样干这种活。我看你一点也不关心这个家。你说我们该怎么过日子?你生得倒安稳,好像没事人似的。你知不知道感恩图报?耗费时间读这些破书,有什么用?你不是三岁娃子啦,要想吃饭,就得干活!你懂吗?”    
        “够了,”毛泽东说:“你老是唠叨个没完没了,我又不是小孩子啦。”    
        “好,好,爹不说了。你有记性就行了。”    
        这事发生在上午,吵完之后他们回家吃午饭。但下午5点钟太阳落山时,父亲又不见了儿子毛泽东。但现在知道到哪里去找他。父亲径直朝古墓那里走去,看到儿子端端地坐在那儿,手拿着书,身边放着空筐,火不打一处来。    
        “你真是鬼迷心窍,中了书的魔了?把我的话当成耳旁风是吗?我发誓不打你,可是看你干的啥事啊!?”    
        “不,我没干错事啊?”毛泽东回答说:“我还是听你的,你叫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我的意思明白得很,”毛顺生接着说:“我要你一门心思扑在田里,规规矩矩地干活,别再看这些闲书。”    
        “我会规规矩矩干活的,”毛泽东回答说:“但我也要看书,我保证先干活后看书,田里的活干完后,总可以干点自己的事吧。换句话说,只要我做完了田里的那份活,你就不用管我看不看书的事了。”    
        “可是,儿子,”毛顺生反驳说:“你才挑了几担就躲到这儿来看书?”    
        “来看书之前,”毛泽东一听,笑了:“你要我干的我都完成了。”    
        “完成什么了?”    
        “吃过午饭后,”毛泽东说:“我已经挑了15担肥。要是不信的话,你到田里数数去不就清楚了。现在你还是让我清静一点吧,我要看书了!”    
        “真的?”父亲很吃惊:一个下午挑了15担肥可是很重的活,那还有什么话要说呢。他转身走到田里,仔细数了数,真有15担。儿子没撒谎。于是他又走到儿子跟前,说:“孩子,算我错怪你了,你可以安心看书了。”    
        此后毛泽东继续在他那隐秘的地方读他喜爱读的书,他知道如果他干完了父亲规定的任务,父亲就不会干涉他了。在父与子的“斗争”中他争得了胜利。


第二章 少年时代毛泽东的包办婚姻

        父亲毛顺生决心按照自己的人生观来设计自己和三兄弟的一生,而以毛泽东为首的毛氏三兄弟读了一些书后,开阔了眼界,决心按照自己的人生观设计自己,改造世界。因此两代人冲突越来越趋白热化……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当毛家长子再次向父亲提出外出求学时,爹就多了个心眼,儿大不由爹,老婆比爹铁。于是在大道理又说不过儿子时,毛顺生就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给他娶个大媳妇,先拴着他的心,让他走不了。再者,田地里干活缺人手,多了个媳妇多双手,精明的毛顺生何乐不为呢?    
       《毛氏族谱》卷15中说:    
        “(毛泽东)原配罗氏,清光绪十五年己丑九月二十六丑时生,宣统二年庚戌正月初二寅时殁,葬韶山南岸土地冲楠竹堕,西山卯向。”    
        由此可见,毛泽东的原配叫罗氏。族谱上把罗氏列为毛泽东的原配,把“杨氏”(开慧)列为“继配”,把“贺氏”(子珍)列为“再娶”。可见罗氏在毛家的地位是得到宗族人认可的。    
        据族谱推算,罗氏生于公元1889年10月20日,比毛泽东大4岁零2个月6天,卒于1910年2月11日,年仅21岁。另据当地老人介绍,罗氏家住湘潭县杨林乡赤卫村,家庭较为富裕,有田产,不乏读书之人,在当地较有声望。罗氏是18岁嫁到毛家的,当时毛泽东年仅14岁。    
       再说少年大志的毛泽东,根本就没有想到父母会这么早早地为自己操办婚事,一听这个意见就炸了锅:“我不从!”毛顺生退下阵来,接着又把妻子推上前去。只因为毛泽东心痛母亲、尤其是母亲流着眼泪,向他苦苦求情时,他的心底的防线彻底崩溃了,只好默认了这桩“痛苦的婚姻”。    
        美国作家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对他和罗氏的婚礼进行了描述:“可怜的毛泽东呆若木鸡。出于某种考虑,泽东有礼貌地接受了这种生硬的可怕的仪式,他规规矩矩地向每位来宾磕头。惊恐万分的新娘被揭去‘红盖头’,像新买来的商品第一次接受检查。但是他绝不与这位比他大五岁的新娘住在一起,并发誓说决不碰她一指头。”    
        不久,在与父亲的斗争中,他再次取得了胜利。1910年秋,毛泽东怀着“立志出乡关”的志向,来到湘乡东山中学求学,半年后,到长沙湘乡驻省中学读书。    
        就在他1910年离开韶山去湘乡读书之前,这年春节后的一天,罗氏因患细菌性痢疾,不幸去世,年仅21岁。①    
        毛泽东虽然不承认这桩婚事,但一直没忘记罗氏的亲属。罗氏去世后,毛、罗两家保持密切的来往。特别是建国后,罗家还有人来京看望毛泽东,毛泽东热情接待。此是后话不提。


第二章 少年时代毛泽民的初婚

        如果说毛家长子初婚是失败的,那么次子毛泽民的初婚则是成功的。    
        长子毛泽东的婚姻失败,给父亲震动很大。“女大三抱金砖”,不但没有抱上金砖,毛泽东离家求学,连媳妇也搭上了。这是一个铭心刻骨的教训啊!    
        长子走了,媳妇殁了。日子还要过。家里缺人手还要想办法解决,因此毛家为二儿子毛泽民娶妻的事又列上了日程表。    
        毛顺生吸取了长子的失败教训,这次包办的媳妇是和二儿子泽民同年生。    
        媳妇名叫王淑兰,是1896年2月5日生人,家住湘乡金石乡安乐村刘家湾,与母亲文七妹是同乡,有表亲关系。人长得标致漂亮不说,且性格活泼机智。    
        自王淑兰嫁到毛家,协助毛顺生治理田产,经营买卖,料理家务,是一把不可多得的好手。她一人独挡“半边天”,颇得毛父的赞赏。每天她是第一个起床,生火做饭,洒扫庭院,缝补浆洗,喂养鸡鸭,样样里手,也深得婆母的喜欢。    
        婚后,她与泽民恩恩爱爱,为毛家生了三男二女,真正成活下来的只有一个女儿毛远志。    
        应该说,在毛泽东求学走后的这一非常时期,是毛顺生最顺心的日子。一是表现出全家空前的和睦;二是次子毛泽民颇得父心;三是儿媳王淑兰特别能干。毛顺生也情不自然地流露出自己对儿媳妇的称道来:“媳妇不好没了儿,媳妇好了儿胜仨。”    
        借着这个“理”寻下去,毛顺生也暗暗为小儿泽覃物色儿媳,那便是湘乡县凤音乡(今韶山市大坪乡湘韶村)赵家的三小姐赵先桂。赵家可谓名门望族。她的父亲亦农亦商,在乡镇开了一家商号,经营药材杂货,生意红火,买卖兴隆。赵父与毛顺生素有生意来往,关系甚好。再说赵家与毛家还有一层关系,赵父的姐姐嫁给了毛顺生的妻兄文玉瑞,是毛顺生的妻嫂。文玉瑞和赵父的姐姐是毛泽东的七舅父、七舅母,毛泽东自幼认他们为干爹、干妈。因此,毛、赵两家感情深厚,交往颇多,赵先桂和毛泽覃是同年同月(即1905年9月)出生,毛泽覃是25日,比赵先桂晚20天。在婚后的生活中,赵先桂表现得一点也不比王淑兰差。从此毛顺生,又称毛老爷子,人也显得精神了,酒盅也比以前端得勤了。见了人后,他常捋八字胡,手捋之势中,露出自豪得意之感。


第三部分 风华正茂一夜成名的毛泽东

        从韶山到长沙。    
        他犹如一条韶山来的小鱼一下子游进了长沙的大海,望着眼前一幢幢高楼,望着一条条宽阔的马路,望着街上游人如织的人群……他两只眼都不听使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