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做一件事-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意,有时赚钱,有时赔钱,他手头的钱一直很紧,几乎一直有债务在身,有好几次都濒临破产的边缘。 一直到二十世纪30年代中期,年近40岁的洛维格才开始时来运转。这归功于他高明的借钱赚钱的经营方式。最初,他仅仅是想通过贷款买一艘普通的旧货轮,打算把它改装成油轮(运油比运货的利润高)。他找了好几家纽约的银行,银行的职员们瞪着他的磨破了的衣领,问他能提出什么担保物。洛维格双手一摊,他没有值钱的担保物,借钱只得告吹。最后当他来到纽约大通银行时,他提出他有一艘可以航行的老油轮,现在正包租给一家信誉卓著的石油公司,大通银行可以直接从石油公司收取包船租金作为贷款利息,用不着担惊受怕,只要这条老油轮不沉,石油公司不倒闭,银行就不会亏本。 银行就按着这个条件,把钱借给了洛维格。洛维格买下了那艘想买的老货轮,把它改装成为一艘油轮,将它包租出去。接着,他又用同样的方法,拿它作了抵押,又贷了另一笔款子,买下了另一艘货轮,又把它改装成油轮包租出去。如此这般,他干了许多年。每还清一笔贷款,他就名正言顺地净赚下一艘船。包船租金也不再流入银行,而开始落人洛维格的腰包。他的资金状况,他的银行信用,都迅速地有了很大的改进。洛维格开始发财了。 洛维格通过借钱赚钱而发了财后,他的脑袋里又发生了一个更加绝妙的借钱构想。他想,既然可以用现在的船贷款,那么为什么不可以用一艘未造好的船贷款呢? 洛维格的具体设想是这样的:他先设计好一艘油轮或其他的船,但在安放龙骨前,他就找好一位愿意在船造好以后承租它的顾客。然后,他拿着这张包租契约前往银行申请贷款,来建造这艘船。贷款的方式是不常见的延期偿还贷款,在这种条件下,在船未下水以前,银行只能收回很少还款,甚至一文钱也收不回,何时等船下了水,租金就开始付给银行,其后贷款偿还的情况,就和前述的一样了。最后,经过好几年,贷款付清之后,洛维格就可以把船开走,他自己一分钱未花就正式成为船主了。 当洛维格把自己的构想告诉给银行时,银行的职员们都惊呆了。当他们清醒过来,经过认真研究之后,便采纳了洛维格的构想,同意贷款。对于银行来说,这是一个不会赔本的贷款,在安全方面来讲,这个贷款受到两个经济上独立的公司或个人的担保,这样,假设其中的一个出了问题,不能履行贷款合同,另一个不一定必有同样的问题,所以,银行反而认为借出的钱多了一层保障。更何况此时的洛维格早已不是以前的穷光蛋了,他不仅有大笔的财产,还有良好的及时归还贷款的信誉。 借钱赚钱的方式,被洛维格很快地推行到他的所有事业上,真正开始了他那庞大的财富积聚的冒险过程。最初,他是向别人租借码头和造船厂,很快地就改为他向别人借钱,修建自己的码头和造船厂。这一切都给他带来极为可观的丰厚的利润。 洛维格如同坐上幸运之船,他这种借钱赚钱的方式,又遇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良好时机,他所有的造船厂都生意兴隆,从20世纪40年代初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末。 然而,洛维格的事业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遇到麻烦。由于美国国内工资、物价的升高和各种税收的增多,以及美国政府的各种限制,在国内办厂和办航运的利润都在逐步下降。洛维格及时看到了这一点,把眼光瞄向了海外市场。他第一步是到日本建厂。 趁着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日本经济萧条、百业待兴,洛维格对日本巨型舰船的生产地——吴港,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把它作为他的轮船制造基地。随着他拥有的船队的不断扩大和业务的持续增加,他在世界各地不断增设新的轮船公司。 洛维格善于航运经营和企业理财之道,他把他的大部分轮船公司在税、费等较低的哥伦比亚和巴拿马等地设立,以增加公司的利润。此外,他还创立了储蓄借贷公司,以调剂他的企业王国中各公司资金的余缺。同时,他也不断地为他的王国开辟新的天地和经营领域。 点滴智慧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谓的道就是方法。聪明的人靠灵活的大脑挣钱,愚笨的人靠体力吃饭。
第四章 方法要有实效化指责为动力
11化指责为动力 有时别人的指责,就是你的动力。 ——比尔·盖茨'HT5SS' 比尔·盖茨说:在你的生活和事业中,会经常遇到别人指责你的事,当这种事情发生在你的面前时,你应该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这样你就会把别人的指责变成自己行动的动力。 马辛利任美国总统时,因一项人事调动而遭到许多议员政客的强烈指责。在接受代表质询时,一位国会议员脾气暴躁、粗声粗气地给总统一顿难堪的讥骂。但马辛利却若无其事地一声不吭,任凭这位议员大放厥词,然后用极其委婉的口气说:“你现在怒气该平和了吧?照理你是没有权利责问我的,但现在我仍愿意详细解释给你听……”说罢,那位气势汹汹的议员只得羞愧地低下了头。 比尔·盖茨说:在我们的生活中,遭到别人的指责和抱怨的事常可碰到。遭人指责抱怨,是件极不愉快的事,尤其是在大庭广众面前受到指责,会使人觉得很尴尬,但无论你遇到哪种情况的指责,都可以从容不迫,泰然处之。 摆脱被指责的尴尬局面,将指责转换成激励,你不妨采纳以下建议: (1)保持冷静 被人指责总是令人不愉快的,面对使你十分难堪的指责时,你要保持冷静,最好暂时能忍耐住,并做出乐于倾听的表示,不管你是否赞同,都要待听完后再作分辨。因对方的一两句刺耳的话,就按捺不住,激动起来,硬碰硬,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易将问题搞僵,将主动变为被动。 (2)让对方亮明观点 有些指责者在指责别人时,往往似是而非,含乎其词,结果使人不知所云。这时,你可向对方提出讲清问题的要求,态度要和气,如“你说我蠢,我究竟蠢在哪里?”或者:“我到底干了什么傻事?”以便搞清对方究竟指责和抱怨你什么,让对方及时亮明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这一策略往往能有效地制止指责者对你的攻击,并能将原来的攻防关系转变为彼此合作、互相尊重的关系,使双方把注意力转向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3)消除对方的怒气 受到指责,特别是在你确实有责任时,你不妨认真倾听或表示同意对方对你的看法,不要计较对方的态度好坏,这样,指责完毕气也消了一半。即使当你确信对方的指责纯属无稽之谈时,也要对其表示赞同,或者暂时认为对方的指责是可以理解的。这会使对方无力再对你进行攻击,相反,你却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进行解释,从而消释对方的怒气,使隔膜、猜疑、埋怨和互不信任的坚冰得以化解。 也许,大多数指责者并不是出于恶意而指责别人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确有少数人为了其个人目的而对他人进行恶意中伤。对于这样的寻衅挑战者,应该坚定地表示自己的态度,不能就忍耐,更不能宽容而不予以回击,但应注意适度,以柔克刚。这样,会使你显得更有气魄,更有力量。 点滴智慧把别人的指责,转化为自己行动的动力,成功会离你越来越近。
12打造激情团队 团队是企业发展的支柱。 ——比尔·盖茨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团队的力量。人心齐,泰山移,则说明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比尔·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能在今天称雄于软件王国,是与他打造的学习型的激情团队分不开的。 有人说:微软的头脑,就是创造的头脑,就是不败的头脑。 盖茨说:“如果微软20个顶尖人才挖走,那么微软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 他还说:“聪明人应该步步受到挑战。” “我不是教育家,可是我是学习者。而我的工作最让我乐此不疲的一点就是,我的四周环绕着其他热爱学习的人。” 微软的创意大师纳山·米尔弗说:“聪明人威胁不了比尔·盖茨,只有蠢材才会。” 在平时盖茨喜欢与那些年轻人在一起,就是在招聘人才时他也总是愿意招有思想有创造性的年轻人。他说:“年轻人更愿意学习和提出新的点子。” 新闻记者史卓斯与微软公司接触三个月后写道:“当我近距离检视微软的运作时,震撼我的不是这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而是该公司拟订决策时那种密集、务实的深思熟虑。据我观察,微软不像昔日的IBM那样,在墙上挂着训斥员工要思考的牌子,但是思考彻彻底底地渗入了微软的血脉。” 盖茨说:“这些人绝顶聪明、与公司一起成长。他们组成了一个的团队,而领导那群具有‘螺旋桨头脑’的聪明人组成了‘研究院’”。 盖茨在微软公司内部,采用网络沟通和职员联络,打破了管理上的层级之分,减少和避免了多层管理带来的问题,企业的领导者将自己的想法贯穿始终,使公司营运的计划,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内部的情况并进行决策。 如果你有才气和创造力,就能在微软公司谋到相应的职位。微软公司还经常派人到一些著名大学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物色人才,并把那些他们中意的人邀请到微软公司参观访问。尽管微软公司工资并不算高,但它具有两个优势:普遍实行股票分配和充满自由精神的工作环境。 由于他们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力度,所以,网罗了大批人才。 负责人才招募的鲍尔默说过:“千万不要错过那些好小子,一旦发现必须下定决心,不然你会与他们失之交臂!” 只要由鲍尔默把关,微软招募的人很少有不尽如人意的。 到1983年,全公司已有雇员450名,其中100名为程序员。这些新进来的人继承了自公司创立以来的典型作风:疯狂地工作,疯狂地玩乐。 最让人羡慕的是,哪怕刚离开学校来到微软公司的程序员,也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对新手如此礼遇的公司,再也找不出第二家。 作为董事长的比尔·盖茨,与员工们亲密无间的随和关系,也是这个公司的一大特色。 所有人都对他直呼其名:“嗨,盖茨!”如果高兴,还可以跟他谈两句俏皮话。有时候,人们还会在大厅里一把拉住他,向他借点钱。对于年轻的程序员来说,这样亲密无间的气氛非常重要,他们觉得自己身处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中,有一种为知己者效力的冲动。 比尔·盖茨也确实真心实意地看重这些年轻的程序员,也绝不会因谁年龄太小,资历太浅而起轻视之心,因为他本人十三四岁就很了不得了,他相信程序员们也是他这样的天才。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有许许多多从事电脑产业的公司不是在起步时夭折,就是在发展过程中被对手挤出市场。而微软在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创业中,却始终保持着可持续增长的势头,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当然,这与微软多年打造的那支学习型激情团队分不开的。 点滴智慧在各行各业激烈竞争的今天,一支具有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团队,对一个企业来说无疑是迎接挑战的有生力量。 13实现梦想有具体步骤 不要轻易选择,选择后不要轻易放弃。 ——比尔·盖茨 为了坚持开拓自己的市场,对政治丝毫不感兴趣的比尔·盖茨,没有放弃会见其他国家领导人的机会。但在美国国内,他却不像另一位软件大亨佩罗那样热衷于政治。 佩罗是1992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的候选人之一,佩罗参加竞选在美国成为热门话题,并且刮起了一阵佩罗旋风。他在1995年9月底组织了爱国党,与民主党、共和党鼎足而立。 佩罗担任佩罗系统公司负责人,这家公司有员工7万人。 他从海军退役下来后,由于非常向往具有雄厚实力的IBM公司,于是应聘为IBM公司的业务员,头脑聪明的佩罗专门向别人不愿意沾手的棘手客户挑战,连最难缠的客户都能被他说服,业绩之盛当然不在话下。 同样是电脑软件行业的企业家,佩罗作风严谨,盖茨散淡宽松、随心所欲。经历了20年的拼搏,盖茨建立起财雄势大的软件王国,并且,这个王国顺着全球电脑网络的发展趋势不断扩张。 1994年1月,盖茨与行政人员美琳达·弗兰奇结婚,盖茨夫人也是一头钻在工作中,不顾生活小节的人,人们以为她不会给盖茨生活带来多大变化,但接近盖茨的人都说,盖茨的生活节奏确实放慢了。 盖茨自己也说:“结婚后的生活更简单了,感觉上确实与婚前完全不同。” 结婚的第二年,盖茨花了4 000万美元建了一座豪华大宅,这大概算是二十载辛劳换来的享受吧。他在住宅外的草坪上顺着一条人工小河漫步,看着河里自由自在漫游的鳟鱼,不免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感慨。然而,这种完全放松了的心情保持不了多久,公司的事务又缠绕他的脑际。他始终摆脱不了对事业的忧患意识。 当有人问他:“是什么东西影响你不能舍弃电脑事业呢?你是否考虑过或将来考虑从事什么其他行业呢?” 盖茨眼睛透过眼镜片,露出淡淡的笑意,他说:我一直着迷于电脑以及软件,从12岁那年第一次接触电脑,我就开始成了它的俘虏。在我的整个学校生涯中,所有课余时间都用于设计电脑程序,我的一群好朋友也都有相同嗜好。创立微软公司,是我的终生兴趣的自然延伸。 “公司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现在我聘请了一位高级行政管理人员,主管公司的日常事务,以便自己有更多时间专注于软件技术方面。” 盖茨从没有放弃过对市场的关注,为探讨未来消费者的需求,捷足先登进入潜在市场,他设计了一项别出心裁的活动。从1994年10月起,微软公司每年举办一次征文比赛,对象限定是9岁~12岁的儿童,题目很简单:请描述你心目中最有魅力的电脑。 第一年,微软公司收到了1 800多份童心童语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有不少出人意料、弥足深思的佳作。文章写的好的儿童可以获得丰富的奖品,还被邀请到微软公司的总部与盖茨见面,畅谈他们各种各样的幻想。 盖茨深信,他自己事业的前途在全球网络,他说:“与个人电脑的情况相似,全球电脑通信网是已呈现的大潮流,它将冲击电脑业和其他许多行业,将那些不在大潮流中学会游泳的人淹没。不错,全球电脑通信网虽有不足,但是将会得到改善。” 比尔·盖茨认为:“现代企业应在它的发展计划中考虑全球电脑通信网所带来的影响。全球网络是我推崇备至并身体力行的领域。你若问´;微软公司推动革新的主题是什么?你可以发现,它的全球网络计划远在其他发展项目之上。” 比尔·盖茨在谈到产品开发时强调:“每个产品的开发,从‘视窗’版的文字处理软件‘微软词’到‘微软网络’,都把支援全球网络的功能放在首位,例如‘微软词’开发小组负责改进这个产品,把它变成网页编写、阅览的最佳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