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一生只做一件事 >

第2章

一生只做一件事-第2章

小说: 一生只做一件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呐卸涎≡瘢蚨谌莞既酚行В庹荵ahoo!的精华所在。其他的Web小索引站点提供的关键字查找只不过是电脑服务,Yahoo!则是一个精心构造的Web信息大厦。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1994年秋天,他们非常兴奋的是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百万访问日。斯坦福大学提供的资源已不能维持Yahoo!的运转,他们去问学校是否要接管Yahoo!或让他们去寻找合作伙伴,学校很大度地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事,迈克·安得森得知后,在网景给Yahoo!提供了Web空间资源。到1994年冬天,他们的流量获得巨大增长,同时整个Web网也进入了飞速发展期,网景正式成立。    随着Yahoo!流量的与日俱增和数字化欢呼声越来越响,他们开始认真考虑Yahoo!的发展问题。    非常幸运Web网的商机已经成熟,Netscape发布了第一个浏览器上Internet目录的按钮指向Yahoo!,热线建立了第一个有广告的Web小站点,大众媒体开始大肆报道Internet现象,风险投资基金也向Web涌来。Yahoo!是Web网上最热的站点之一,虽然杨致远还名不见经传,但已有一大群投资者找上门来。    比尔·盖茨认为:不懈地努力,会带来更多的商机。    英国的路透社在杨致远的身上发现了商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闻和金融服务商,已有150年的历史,他们当然不会放过如此的良机。路透社负责市场的副总裁彼翰·森    从伦敦来到洛杉矶考察Web网上的商业机会,当他读到有关Yahoo!的报道后,很快就成了Yahoo!的常客,并认识到“Yahoo!事实上缩短了信息与人类的距离”,他开始考虑将路透社的新闻业务加到Yahoo!上。当他打电话给杨致远时,杨致远惊讶地说:“我正要打电话给你。”关于Yahoo!的发展,杨致远经过几个月的思考,最后认识到“Yahoo!不仅仅是Web网目录服务商,更是一种新媒体”。而他的竞争对手认识到这一点时,已是半年之后。    Yahoo!和路透社成了朋友,而不是合作伙伴。路透社希望将新闻有偿提供给Yahoo!,而Yahoo!还没有任何收入。杨致远意识到他们需要商业方面的帮助,正巧他有一个老同学正在哈佛大学读商业管理,帮着写了一份五页的计划书,拿着它,维亚、杨致远和戴维开始不停地拜访风险投资者,奔波之后每天还要继续分类站点的整理工作,累了只能轮流睡在电脑旁,每天的睡眠不足4小时。在被难以想象的工作强度压得几近崩溃时,他们找到了塞可维亚投资公司。1995年4月,塞可维亚对Yahoo!估价为400万美元,两方达成合作。此后,Yahoo!不断发展扩大。    点滴智慧:    看准了再下手,几乎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必经之路。谁目光锐利,谁就能看准来到身边的机遇,并做出果断的选择,谁就能扬起驶向成功的风帆。         5选力所能及的事    如果你想干得更好,就“选力所能及的事”去做。    ——比尔·盖茨         在比尔·盖茨的起步阶段,与信息科学公司的项目成功的合作,使他信心大振。紧接着又与保罗·艾伦琢磨起了新的赚钱路子。    那时,市政部门都使用同一种装置来测量交通流量,这种装置是由一个金属盒子连接一条横跨路面的橡胶管组成的。金属盒中有一盘16轨纸质磁带,当有车从橡胶管上经过时,这台机器就会在磁带上打上0或1这两个二进制代码。这些数字反映出车辆经过的时间和流量。市政部门雇用私人公司将这些原始资料译成信息以供有关工程师们分析研究,例如,以此来决定何时该亮红灯或绿灯。    而提供服务的私人公司效率低,而且要价高。盖茨和艾伦根据这种实际情况,成立了名为交通数据公司。    具体操作方法是:用电脑来分析这些磁带,然后把结果卖给市政部门。他们比对手既快又便宜。盖茨雇用湖滨中学几个七八年级的学生,把磁带上的数据撰写到电脑卡上,然后盖茨把它输入到电脑里。接下来,他用自己设计的程序将这些数据转换成易读的交通流量表。    公司正常开展业务后,艾伦决定制造自己的电脑以便直接分析磁带,这样就可免去手工劳动了。他们聘请了一位波音公司的工程师来协助设计硬件。盖茨拿出360美元,购买了一个英特尔公司的新型微处理器芯片。他们将一台16轨纸质磁带阅读器连接到这台电脑上,然后把交通流量记录磁带直接输进去。    盖茨和艾伦利用交通数据公司赚了大约2万美元。但是市政公司并非天天需要进行交通流量分析,他们知道所选择的项目不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效益,公司因此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盖茨不得不另寻出路。不久,盖茨又想到了新的赚钱计划。于是,盖茨与埃文斯合作成立了一个“逻辑仿真公司”。    逻辑仿真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设计课程表、进行交通流量分析、出版烹饪全书等。盖茨此时的生意经验毕竟还是很稚嫩的,只能说处于摸索阶段。他的公司业务范围如此广,看起来赚钱的机会更多,其实不然。这样没有明确的业务范围,自然也没有固定的客户,赚钱必然有限。    1972年5月,在他们结束三年级前夕,湖滨中学校方授权他们设计全校400多名学生的课程表程序。校方希望这套电脑软件可以从秋季72…73学年开始启用。湖滨中学原本是让那位受雇于本校教授数学,并帮艾伦设计过电脑的前波音公司工程师从事这项工作;但不幸的是,此人死于一场坠机事故。于是,这个任务就落到了盖茨和埃文斯肩上。    然而,让盖茨万万没有想到的情况又发生了。就在他接受任务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肯特·埃文斯在一次登山事故中不幸遇难。悲痛的盖茨要求艾伦来帮助他完成这项工作,他们约定在当年夏天,艾伦放暑假回来后,共同来完成这项任务。    夏天刚刚到来之时,盖茨去了华盛顿特区,当了一名众议院服务员。    在夏季休会期间,盖茨回到了西雅图,与艾伦一起进行设计课程表的工作。他们利用上次同信息科学公司的交易中得到的免费电脑机来进行这项程序设计。    不久,课程表软件设计取得成功后,比尔·盖茨又揽到了一笔生意——为华盛顿大学实验学院设计一套学籍管理软件,他这笔生意是跟华盛顿大学学生管理协会洽谈的,正好他的姐姐克里斯蒂娜是该协会成员之一。当学校的报社了解到她的弟弟是该项设计的承接人后,便指责管理协会以权谋私,结果,盖茨只从这项设计中赚得很少的钱,大约只有500美元。    点滴智慧:    成功者之所以取得了成功,因为他们选择了力所能及的事。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因为他们不能量力而行。


第一章有准备,才有选择

6有准备,才有选择    当你做出选择时,是否做好了准备。    ——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说:你没有准备也就失去了选择的机会。因为一切机遇都是为有准备的人服务的。如果在机遇来临之时,你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再好的机遇,也只能与你擦身而过。    1991年,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创造了UT斯达康世界的吴鹰,就是一位先有准备,后有选择的人。    吴鹰说:在贝尔实验室,我参加了许多高尖端信息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这使我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使我的眼界变得更加开阔,为我日后事业的发展做好了准备。    吴鹰认为,21世纪的世界经济将是知识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将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世界财富将有一次大的转移,主要是从物质资源拥有者手中转移到知识资源拥有者手中。    比尔·盖茨说:准确的选择,会使你事半功倍。    在经过反复的思考之后,吴鹰做出了选择,他决定创办一个公司,将自己的知识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物质财富,以服务于社会。    创办一家公司谈何容易,他知道20世纪90年代的公司面对的是一个瞬息万变、充满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全球生存与竞争的环境。众多的大名鼎鼎的老牌公司转瞬间已成“明日黄花”,难现往日风采。显然,创办公司并要获得成功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经过一番紧张的准备工作,1991年下半年,吴鹰的斯达康公司终于诞生了。公司成立后发展极其迅速,规模急剧扩大,其生产的有线和无线网络接入设备深受市场欢迎。1995年Star与Uniteeh公司合并成立UT斯达康后,吴鹰任UT斯达康公司的副董事长兼执行副总裁及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总裁。UT斯达康公司目前向无线及有线网络运营商提供通信设备,还提供电子银行及语言邮件服务等。UT斯达康公司于2000年3月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以其持有的在纳斯达克上市的UT斯达康公司股权计算,吴鹰的资产达8亿元人民币。    点滴智慧:    每个人都可能成功,只要你看准了机遇,并及时地下手,紧紧地抓住它,你就向成功迈进了一步。    7选最有把握的事    冷静地迎接挑战,是你取胜的筹码。    ——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说:在激烈竞争的商场上,如果你想战胜对手,首先你应该具备自己的优势,这是战胜对手所必备的条件。其次,你应具备善于选择的眼光,这样你才能抓住取胜的机遇,去迎接挑战。    选择有把握的事去做,用友软件公司的总裁王文京,在与金蝶公司的对决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    1999年9月至10月份,用友软件公司准备在财务软件的低端市场与金蝶公司打一场争夺战,这也是一场硬仗。    王文京知道自己的优势在于中高端,此番进军低端,销售量要上规模,这绝对没有问题,更没有障碍。但是,投入之后不知道怎么赚钱,像王文京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接受的。因为搞不清怎样才能赢利,所以,王文京迟迟不敢插手。    从硬件到软件,从软件再到服务,最后抓到ASP,王文京感觉自己抓到了IT发展的脉搏。“ASP卖的是服务,ASP的服务同硬软件时代的服务有着本质的区别,原来的服务从属于硬件和软件。ASP的服务就是服务本身。”    比尔·盖茨说:如果你有敏锐的眼光,就会抓住瞬间的机遇。    聪明的王文京迅速地抓住了ASP这一机遇,使他在财务软件的低端市场找到对付金蝶的利器。1994年、1995年,金蝶公司的徐少春靠着Windows版财务软件取得了挑战王文京的资格,在Internet上,王文京早就发誓不再给金蝶机会。    1997年,王文京先于金蝶发布Windows95版财务软件,鼓吹财务软件进入32位时代,但是,这一举动并没能改变用友在Windows版财务软件落后的印象。    为了打败对手,王文京在Windows95版财务软件一做完,立刻开始了基于Internet财务软件的研发,全部用Java语言来写。1997年,国内尚没有公司做同样的事情,即使国际上,在管理软件领域里基于这个技术方向、这么早起步的也不多见。而且,用友在这个产品上累计已投了1 000多万元人民币。    1998年,王文京拿出了基于Websever的财务软件,第一个用户是海洋石油,这个软件工程庞大,软件定价800万元,一直到1999年工程还在施工中。那时,就有同行看笑话,认为Java这东西太超前,但是,1001年这个产品已做下了海尔、大众保险、交通银行、上海实业、北京工商局、深大电话、湖南烟草等几十个单位的大单子。    比尔·盖茨说:作为一个企业家,只有不断开拓,才有未来。    以前用友软件的年销量在2万套左右,进军低端市场就意味着年销售量将要达到几十万套规模。销售规模上去后,服务怎么办?王文京反复思量,但从当时看,除了加大服务投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ASP让王文京心里豁然开朗:“每个家庭都要用水,但没有必要每个家庭都自己挖井,打水吃,只要有一个自来水公司找到水源,经过净化,通过管道,输送到每个家庭就行了。ASP的服务相当于自来水公司,管道是Internet,上面跑的包括财务服务在内的各种服务是水。”    王文京的财务软件进军低端市场,还像传统的那样发售套装软件,然后,帮助每个用户建立自己的财务系统,工程量大、耗时长久、浪费人力,而改成ASP方式后,只要在用友这边建一套系统,用户就可以通过浏览器到上面“取水”了。ASP有一个经典的定义叫做:软件变服务,服务走网络。    ASP真是太好了,王文京越想越振奋,ASP将Internet上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了软件开发上。要做秀,王文京比不上张朝阳,但是,要说开发软件,则是王文京的强项。凭着王文京和ASP的号召力,还是个空壳的仓库就惹得很多用户感兴趣,他们中有的说一开通就上;有的说一年之内会上;也有实在等不及的,干脆先寄来钱等着用。让王文京喜笑颜开的不是区区几百元钱,而是ASP一运营马上就可以赚钱的模式。    点滴智慧:    聪明的商家不打无把握之仗,在机遇与风险的挑战面前,只有那些了解自己,了解对手的人,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8选近期能见效的事    作为一个企业家,没有一个不是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的。他们既看中长远的目标,当然也不会放过近期的生财机会。    ——比尔·盖茨         当微软公司的股票上市公告宣布后,比尔·盖茨没有放过在近期内能给自己和公司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机会。他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向集团购买者巡回推销股票。    在这次巡回推销活动中,比尔·盖茨代表公司将在8个城市停留,包括世界金融中心的伦敦。而这一切要在10天之内完成,这对比尔·盖茨来说简直是疲于奔命。    由于微软公司在世界上的影响,发行股票这件事令世人关注,面对蜂拥而来的支持者和购买者,盖茨不得不在每个城市演讲。推销会场搞得像节日舞会一样热闹。盖茨也开心起来,因为他发现可以利用这次巡回活动来推荐公司的产品,而不仅仅是股票。    当他乘坐的飞机在英国伦敦徐徐降落,比尔·盖茨一行受到了英国式的热烈欢迎。一个盛大的聚餐会在阿纳比举行,这是大英绅士们典型的聚会,温文尔雅而又不失热情,会后还举行了舞会。盖茨整个晚上都乐此不疲。    由于盖茨大力的宣传和推广工作,1986年3月13日微软股票上市的第一天,共成交360万股,可谓取得了一个巨大的成功。    在中间休盘时,金人沙奇公司的昆德伦在交易大厅打电话给谢利,兴奋地吼道:“简直疯了,我从未见过这种场面,到这儿来的每一个人都买了微软的股票,而别的股票无人问津。”    中午时分,每分钟有大约几千股成交,如果谁以每股21美元的价位吃进,而在最高值抛出时,那么一天之内他将增值40%以上。    在世界各企业家的发财史上,能够在短期内赚取如此神话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