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5276-岁时节日里的中国 >

第3章

5276-岁时节日里的中国-第3章

小说: 5276-岁时节日里的中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鲎值牧硪幻痘嬗卸U庑┗嬗信雍投枷竦娜耸ひ诖舱驶蚱练缟希练缃咸舱市似鹜恚舱矢芩得魑侍猓椿嬗信雍投娜耸な且恢稚资酰谇奘掖舱剩砬蟾九哂猩拥哪芰ΑV劣谂哟魅耸び谕罚家庖逡驳笔窍M约壕哂猩衬芰ΑH耸け曛竞腿巳彰咚泶锏暮迨且恢碌摹


《岁时节日里的中国》 第一部分人  日(2)(图)

  以上分析还可从现存民间“剪彩为人”的“人胜”剪纸得到证明。如甘肃庆阳“抓髻娃娃”,娃娃是图的中心,左右有对称的两只鸡,共同构成鸡人创世神话的主题。娃娃下有一朵盛开的莲花,构成莲开立子图像,莲以喻女,表达的意思是莲生子,是求子与生殖崇拜的象征。  登高  魏晋南北朝时代流行正月七日登高风俗。魏的东平王曹翕于七日登山东省寿张县安仁山,凿平山顶作为人日集会和望远的场所,于石壁上刻铭文:“正月七日,厥日惟人,策我良驷,陟彼安仁。”(《太平御览》卷三○引晋郭缘生《述征记》)晋朝桓温的参军张望也在正月七日登高作诗。《荆楚岁时记》把“登高赋诗”作为人日的活动事项。  唐诗中有不少专门登高而作的诗篇。如乔侃《人日登高》、宋之问《军中人日登高赠房明府》、韩愈《人日城南登高》等。还有一些歌咏人日的诗歌中涉及到登高活动,如李峤:“升高缀彩人”;刘宪:“舆辇乘人日,登临上凤京”;李乂:“吉旦行春上苑中,凭高却下大明宫。”  宋代四川人日也有登高活动。据胡昌健研究,川东沿江一带巴渝古代居民在水滨和江中磐石上,以正月初七人日出游为主,在整个春季的三个月中都可以到石上游观,属于修禊(xì)习俗。从题刻内容看,有放歌竹枝词的习俗。如云阳石脊石宋宣和丙午(1126年)人日陈似题诗中“拂石四题鸡子卜,舣(yǐ)舟立听竹枝音”之句;淳熙丙申(1176年)人日宋南等题诗中有“曲米杯浓真旧味,竹枝歌好更新音”(《三峡库区川江水文石刻与古代巴渝修禊习俗》,载《文史知识》1997年第4期)。  中村乔认为,人日登高赋诗的性质与九九重阳节登高相同,是为了祓禳(fú ránɡ),其特征是在高爽的地方眺望。与在水边的祓禳洗去过去的污秽相对,在高处眺望在于祓除现在及未来发生的不祥。人日登高,正值年初,可以说是祓禳一年的不祥。此说是符合实际的。  鬼鸟  《荆楚岁时记》说:“人日夜多鬼鸟过,人家槌床打户,捩(liè戾)狗耳,灭灯烛以禳之。”(《岁华纪丽》引)这种令家家户户敲击床铺和房门、揪起狗耳朵使它叫唤、熄灭灯火蜡烛来驱逐的怪鸟是什么呢?人们为什么要驱逐它呢?该书隋杜公瞻注引旧题晋郭璞所著《玄中记》告诉我们,此鸟名姑获,一名天地女,一名隐飞鸟,又名夜行游女,喜欢攫取人家的小孩去抚养,遇上有小儿的人家,就在小孩衣上点血作为标记,世人称之为鬼鸟。另据《太平御览》所引《玄中记》,文前部分讲姑获鸟夜飞昼藏,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女人,一名钩星。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所记,还说夜行游女胸前有乳,喂小孩子不可露处,小孩的衣服不可露晒,如果毛落在衣上,当为鸟祟。特别指出,有人说鬼鸟是产死者所化。由上可知:从晋到唐,姑获鸟的传说内容不断增加,深化着一个主题,就是姑获鸟危害儿童,姑获鸟由难产而死者变成,意在说明生殖人口的不易。我想是人日节生殖崇拜、求子信仰的产物。  鬼鸟还有另外一说。唐韩鄂《四时纂要》在论述人们禳除鬼鸟风俗后,说鬼鸟是九首之虫。此鸟在《酉阳杂俎》也有记载,称之为“鬼车鸟”,相传该鸟昔有十首,能收人魂,一首为大犬噬,秦地天阴,有时有声,声如车鸣。据此,人日夜的鬼鸟,又有九头的鬼车鸟之说。虽然鬼车鸟能摄人魂,危害人的安全,但畏惧犬,所以七日夜要以犬吠禳之。  正月禳鬼鸟的风俗,旨在强调人家特别是儿童的安全,以使人口蕃盛,仍是人日造人主题的表现。  七宝羹•;煎饼  《荆楚岁时记》说人日“以七种菜为羹”。根据唐《金谷园记》记载,人食此羹,可无万病。推定此俗是人们祈愿无病息灾,保证人体健康。  宋代人日仍有吃菜粥的风俗。宋人有关人日的诗歌中留下了这方面的记载。宋祁《人日》诗“彩胜香羹乐上春”,香羹应当是菜粥。唐庚《人日》“挑菜年年俗”,讲摘菜准备做羹。沈遘(ɡòu够)《人日书事》:“藜(Lí离)羹一啜君休笑,犹胜家无种藿(huò货)田。”说明作者在人日吃了野菜粥。  直到明清时期,人日节吃菜羹的风俗还有。明何乔远《闽书•;风俗》说福建泉州风俗:“人日,泉人以是日取菜果七样作羹,名七宝羹。”同治江西《瑞州府志》卷二说,人日“各以辛菜治羹,曰七宝羹。自此男女各勤其职,谚云‘吃了七宝羹,各人做零星’”。  人日还有食煎饼的风俗。《荆楚岁时记》引晋人郭缘生《述征记》还说:“北人此时食煎饼,于庭中作之,云熏火,未知所出。”南朝以后,该俗在文献中间或记载。如《唐六典》卷四讲:“节日食料,正月七日、三月三日煎饼。”《契丹国志》卷二七说:“人日,京都人食煎饼于庭中,俗云熏天,未知所从出也。”民国年间《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一九八记载,华阴县尚有此俗。从资料看,人日食煎饼的习俗流行于北方。我认为“熏天”之俗既然在人日,同女娲神话有关。女娲的故事中,要点是造人和补天,“熏天”就是以火克服天漏之水,煎饼是为了补天。这些民俗在于纪念女娲造人,是女娲造人及天穿节风俗渗入人日节所致。关于天穿节,我们将在第五部分论述。


《岁时节日里的中国》 第一部分立 春(1)(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道出了农业社会春天的重要性,春之始实际上是年之始,中国古代政府和民间均十分重视立春,典型地反映出古人的季节观念。  东郊迎春  儒家经典《礼记•;月令》基于阴阳五行学说,制定了四时、方位、五帝神的关系。请看下表:  《礼记•;月令》说到孟春:  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  据《后汉书•;祭祀中》所说“迎时气,五郊之兆”,可知天子于五方亲行的大礼,目的是为了迎气,迎春就是迎春气。《礼记•;月令》的上述理论,奠定了古代四时理论的模型,影响着中国古代四时礼节。至于迎春礼,不过是其中之一。但由于立春是四时之始,是四时之礼中最受重视的,民间也最重视立春,遂使立春成为超出四时一般节气的节日。  中国古代首先按《礼记•;月令》制定迎春礼仪的是汉朝。西汉平帝元始年间(1~5年),因为王莽的奏言,曾定都城长安四方和未地(中央)的五郊之兆。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年),“兆五郊于洛阳四方”。东汉形成了完整的迎春礼仪。《后汉书•;祭祀中》说:“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车旗服色皆青。歌《青阳》八佾舞《云翘》之舞。及因赐文官太傅、司徒以下缣各有差。”青帝是五帝之一,在东方之位司春,句芒是其辅佐之神。除了京师外,郡县也进行迎春。《后汉书•;祭祀下》说:“立春之日,皆青幡帻,迎春于东郭外。令一童男冒男巾,衣青衣,先在东郭外野中,迎春至者,自野中出,则迎者拜之而还,弗祭。三时不迎。”郡县迎春是特殊礼仪,其余夏、秋、冬三时不迎。《后汉书•;礼仪上》还记载了郊、郭之外迎春的布置,“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至立夏”。  汉以后行迎春礼仪的朝代,除唐玄宗一度亲迎外,一般派官员进行。迎气祭祀中配祀和从祀略有变化。  宋以后,立春前一天要有迎春牛的活动,人们称之为迎春。并与立春日的鞭春(打春)区别开来。《梦粱录》记载:“立春前一日,以镇鼓锣吹妓乐迎春牛,往府(指临安府)衙前迎春馆内。”以仪仗器乐队伍迎春牛,形成欢乐的气氛,成为迎春的特色。  明清时代国家明确规定了迎春的礼仪。明俞汝楫编《礼部志稿》卷二二《进春仪》记载,永乐中定:“每岁,有司预期塑造春牛并芒神。立春前一日,各官常服,舆迎至府州县门外,土牛南向,芒神在东西向。”清代继承了明代这种规定。  明清时代各地的迎春仪式更为热闹。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卷一五为我们描述了嘉靖年间杭州的迎春活动:立春前期,县官督委坊甲,整理什物,选集优人、戏子、小妓,装扮社伙,如昭君出塞、学士登瀛、张仙打弹、西施采莲等,竞巧争华,教习数日,谓之演春。可知以如此丰富的社伙迎春,一定会吸引居民观看的。明代的迎春欢娱情形是普遍的,不仅像杭州这样的大城市,在小县城也是如此,如河南嘉靖《尉氏县志》说:“县宰率僚属人等迎春于东郊,散春花、春鞭,县中各色行人及诸伎艺巧饰,呈其技能,作乐戏剧,倾城士人从观焉。县中设有春宴。”明清时代迎春由乐妓等扮演杂剧、社伙出郊迎土牛是普遍性的。  百姓向迎春队伍的土牛撒谷豆麻以讨吉利是迎春又一景观。一是求散小儿病。崇祯浙江《嘉兴县志》说:“居人竞以米豆撒春牛背,曰打春。仍抢拾所撒归,以为利市并小儿稀痘之谶。”嘉靖广东《惠州府志》记载:“以麻豆、赤米掷牛,云散瘟疫。”嘉靖山西《曲沃县志》讲:“豆撒于土牛,散小儿病。”二是祈丰收。嘉靖浙江《萧山县志》记载:“迎春日竞看土牛,老稚集于街衢,户以米粟撒于芒神、土牛之身,以祈丰稔。”


《岁时节日里的中国》 第一部分立 春(2)(图)

  春牛芒神  前面提到,东汉不论京师和郡县,在立春日均于城郭门外树青幡,置以泥土所制“土牛”和“耕人”,“以示兆民”。牛与耕夫表明,这是向百姓劝耕。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耕对于农业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置土牛、耕夫以劝农也见于后代。北齐时,立春前五日,于州大门外之东,造青土牛两头和耕夫、犁具。立春,有司迎春于东郊,竖青幡于青牛之傍。这里讲土牛是两头,青色,还有犁具,耕夫的职责更为突出,详于汉代的记载。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耕人、耕夫的土偶,在唐宋时代神像化。唐人白居易《白氏六帖》卷一“立春”将偶人称为“策牛人”,北宋的《岁时广记》称偶人为“牧牛人”,说他是“太岁”。所谓太岁即有岁星之称的木星,东方木佐神为句芒,迎春仪中的偶人是指木神句芒。于是人们将原来“土牛耕夫”演变为“芒神土牛”。  土牛的颜色也发生着变化。北齐时的土牛是青色。到唐代,《开元礼》规定在王城四门设的土牛,涂五方之色,各州县的春牛也根据位于京师的方向,涂相应的五方之色。宋代又有新的变化。北宋仁宗时定《土牛经》,规定依据每年干支的五行色,分别在牛的不同部位涂色,由唐的一牛一色变为一牛多色。偶人也根据立春日的干支定其服色。  实际上,《土牛经》对制作土牛、芒神的规定有很多讲究,也为明清时代所继承。《清会典》规定:土牛式,胎骨用桑柘木,身高四尺,应四时;长三尺六寸,应三百六十日;头至尾长八尺,应八节;尾长一尺二寸,应十二月;鞭用柳杖,长二尺四寸,应二十四节气。以本年天干为头角耳色,地支为身色,本年纳音(古乐十二律为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每律有宫、商、角、徵、羽五音,合六十音。以六十甲子相配合,按金、火、木、水、土五行之序旋相为宫。称为纳音)为蹄尾肚色,以立春日干为笼头色。枸用桑柘木,索则寅申己亥四孟日用麻,子午卯酉四仲日用苎,辰戌丑未四季日用丝。造牛以冬至后辰日于岁德方取土,如甲年东方甲位,乙年西方庚位,以此类推。  芒神式,身高三尺六寸,象征三百六十日,服色以立春及支受克为衣,如支辰是子,取土克水,色用黄;以克辰为腰带,取木克土,色用青。头髻用立春日纳音,如甲子乙丑日纳音属金,则平梳两髻在耳前;属木在耳后,属水左髻在耳前,右髻在耳后;属火右在耳前,左在耳后;属土两髻皆在顶正中。罨耳以立春时从卯至戌昼时,用手提。再分卯己等属阴,右手提;辰午等属阳,左手提。从亥至寅夜时,则或揭或掩,寅时揭从左,亥时揭从右,子丑二时全戴。鞋褥行缠亦从立春日纳音,属金木系鞋裤行缠,金则缺左悬在腰左,木则缺右悬在腰右,属水俱全,属火俱无,属土则但着裤,无鞋与行缠。至芒神之老少,则视其年支,四孟老,四仲壮,四季少。  位于北京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有光绪三年、五年、三十四年不同年份的“春牛芒神图”,图中的春牛、芒神着色各不相同,正反映了上述有关礼制。  由岁和立春日的干支定色,随着各年颜色不同,也就产生了验占的风俗。地方志为我们留下了不少记载。嘉靖广东《惠州府志》说,“以牛之头腹与芒神衣服之色而验占岁之丰歉、人之吉凶”。嘉靖湖南《常德府志》也“以牛首红白等色,占水旱等灾;以句芒鞋帽占寒燠晴雨”。有的记载更为具体,乾隆河南《新蔡县志》说“占水旱、人苦乐,芒神跣足则旱,着履则潦,衣红人炎,开顾艰食”。  打春求吉  宋代在迎春的第二天即立春行打春仪。《东京梦华录》卷六记北宋开封府于立春前一天:“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梦粱录》卷一记临安府于立春日“侵晨,郡守率僚佐以彩仗鞭春”。鞭春,就是打春。  明清时代普遍行鞭春礼。崇祯《嘉兴县志》说:“至日有司率诸执事祭芒神,各执彩杖鞭土牛,曰鞭春。”鞭春是作为官府礼仪的一部分,有一定的规定。兹以清代为例:至日清晨,陈设祭品,各官朝服祭句芒神,通赞导至拜位,唱;就位鞠拜,兴;拜,兴。初献爵,再献爵,三献爵。读祝文,文曰:三阳肇泰,万象回春。盛德在木,斗柄建寅。惟神实司,斯民是戴。谨以酒果,用申奠献。尚飨。读毕,通赞又赞,擂鼓,赞,鞭春各官击牛者三,复导至芒神前揖,平身,礼毕(同治《新城县志》卷五)。  鞭春礼打碎的土牛是人们争抢的对象,以此求得吉利。人们认为春牛之土有以下作用:第一,祝丰收。唐末李涪《刊误》说春牛既碎,人们各持其土“以祈丰稔”。清代江苏《如皋县志》卷十也说农民拾碎土,“布田祝丰年”。第二,宜蚕、畜。宋代《岁时杂记》就有得土牛之肉者,其家宜蚕的说法。明崇祯浙江《嘉兴县志》说:“乡人竞取土块置牧圈桑根,宜蚕畜。”除了宜蚕外,还有畜,天启安徽《来安县志》:“争取春牛土□育鸡雏。”河北威县、广平等地也认为取鞭春仗打蚕苗可宜蚕。第三,却虫。宋代《岁时广记》卷八引《琐碎录》说,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