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传家之宝 作者:天青地白(起点女生网分类大封推vip2015-05-04完结) >

第85章

传家之宝 作者:天青地白(起点女生网分类大封推vip2015-05-04完结)-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人的功劳。

    卫宣帝听了,想了想说道:“你跟户部商量个价格,把那青山县,清泉村的所有红薯全部收上来留作种子。这些是有功之臣,不得错待。”

    “是,陛下!”秦大人沉声说道。

    “嗯,赏赐那家农户大善之家牌楼,赏赐黄金一百两,特许他们三代之内具有见官不拜。”卫宣帝沉声说道,这话是对着王公公说的。

    王公公连忙上前,恭敬说道:“是,陛下!奴婢领旨!”

    卫宣帝在这里待了一天,高兴地回了天京,睡梦中都在感谢列祖列宗保佑啊!如此高的农作物,百姓可以吃饱肚子,功在千秋,若是再打败狄戎国,边疆稳定,那就更好了。

    这些事情,跟林漱玉这个始作俑者没啥关系,除了父亲的林海的名字在皇帝面前露了一次,之后就跟他们家没啥事情了。

 第168章 大善之家(二)

    半个月之后,林漱玉家正在收玉米的时候,秦大人,齐大人亲自带着一个太监公公过来宣旨。

    是的,是宣旨!这是清泉村有史以来第一次,这是何等的荣耀和光荣。

    在半个月之前,秦大人亲自过来,透漏了皇帝的意思!林海吓了一跳,不敢多说,哪里还敢跟秦大人谈价格啊!直接让秦大人随便给点钱就行,根本就不在意,也不敢在意。之前林族长一直想着如何振兴林氏一族,可一直坚持,读书考功名,一步一步来,可万万没有想到居然可以一步登天啊!

    秦大人见林海不贪心,更是高兴,直接给了十文一斤,一亩地八千斤,就是八十两,七百亩的红薯,就有五万六千两。

    这也不少了,虽然比不上西瓜的价格,但是数量多啊!

    皇帝也很高兴,百姓教化很好,也是他这个做皇帝的功劳。大笔一挥,又给了林海很多赏赐,对于皇家来说,金银财宝才是最不缺少的。

    这么大的阵仗,林海家里有条不紊,让宣读圣旨的小公公高看了一眼。其实这都是秦大人昨天派人来告诉他们家的,香案等接圣旨的东西都是秦大人让人带过来的。

    小公公宣读了圣旨之后,从身后的另一个小太监手里结果一个托盘亲自交给林海,说道:“恭喜林员外了。”

    是的,林海已经是林员外了,虽然不是官员,但大善之家可不是普通的称呼,这是大卫朝给一些有功的但又没有功名的百姓一个崇高地位。

    林海极力压抑自己心里的震撼。连忙接过来,说道:“多谢公公,公公一路辛苦了。”

    “这可是陛下亲自赏赐的,林员外莫要谢我,要谢就谢陛下吧。”小公公很会说话。笑呵呵说道,虽说这林家不算什么,但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发达啊!

    林海趁机把之前准备好的银票直接塞了一张面额五百两的,说道:“多谢公公提醒!”虽然这辈子没见过啥大官,但也看过戏文子,这些人情世故还是知道的。

    去宣圣旨的确可以拿好处。这是惯例,小公公欣然接下来了,又寒暄了两句,便带人走了,回去还要复命呢。可不能耽搁。现在朝里谁不知道就是这件事请最是紧要,他能得到这个差事可都是师傅帮忙的,定要完成地妥妥当当的。

    只是小公公的眼神在院子里扫了一遍,看到一张似曾相识的脸,只是那人已经失踪或者死了快三年了,不可能是那个人!

    想到后宫之中看似平静,但却风云涌动,他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小公公走了。可在却留下来几十个工部的工匠,大善之家,可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称呼。是有一个配套的五进院子,门口的大门规格是特定的,门口的路上,架起一座牌楼,上面雕刻着大善之家!

    过往的官员经过,都要下拜的。若是便服,呵呵。那就可以免了。呵呵,毕竟平民不怕御史弹劾啊!

    林漱玉原本还觉得家里人越来越多。三个弟弟越来越大,一个院子有点拥挤了,正准备建个大一点的院子,没成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这么快就有人来送枕头,只是这五进的院子,有点大!不过想到现在家里人丁兴旺,三个弟弟长大之后,就要分院子而居,到时候就不会觉得大了。

    不过一想,家里面以后会更加有钱,五进的院子也不算什么!不知道这些工部的工匠能做出什么样的院子,这些可都是从天京来的,盖房子绝对比乡下人自己盖房子好了很多。

    盖房子的地不用钱,材料不用钱,里面的家具也不用钱!哎呦,真的是太好了,只他们是按照规制,没有火炕!

    林海要去提意见,但被林族长拦住了,说道:“那是规制,不是你建议就能修改的,你还是安分点吧,别惹得上面不高兴。“

    自从几十个工匠在这里按扎下来之后,就开始盖房子,材料全部都是从县城,府城运来的,根本就不需要林海家动手。

    不过林海这人厚道,每天都会从食肆里炖一锅红烧肉给工匠们添菜。那些工匠见林海此人不错,更加用心干活,没有表面一套,背面一套,处处都给考虑到了。

    他们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穷苦人家卖了田,靠手艺吃饭,听说这大善之人发现了一种非常高产的作物,以后穷苦人家也能吃饱饭。就凭这个,他们对林海就很佩服,做事更加认真。

    林族长自从那天跟着林海,等着族人接了圣旨,兴奋不已。一等小公公走了之后,就带着族人去祠堂,并且要求把林海把圣旨留在祠堂里供奉十日。

    之后,工部的人给林海家盖房子,林族长更是一天不落地过来查看。一天不看,吃饭不香,睡不着觉。

    就这样,过了整整三个月,院子也盖好了,三丈高的牌坊已经弄好了,上面刻着御赐“大善之家”四个大字。

    工部的人做完这一些,就要离开了,带头的是一个九品的工部小官。林海手里有钱,自然不会对这个工匠小气,给了小官一百两银子,下面的六个小头目一人五十两,至于下面的小工,一人三十两银子。

    几十个人拿到红包,特别高兴,平日里给人家盖御赐的房子,能有几两银子上次就不错了。现在连烧饭的婆子都有三十两的银子,一行人高高兴兴,感恩戴德走了。

    杜氏好奇,终于忍不住了,等人走了之后,就带着三个闺女和小丫鬟来新院子里看看。

    “哎呦,大门气派,三个台阶呢!”雅儿连忙说道,当年他们所在的主人家才不过这样,没成想现在的主人也有这样贵气。

    红漆大门上,铜质的门锁泛着黄铜光芒,一进去之后,就有个大大的玄关墙之后,是一个大大的花园,六面已经好走种上了树木花草!那些工匠更是根据具体的条件,建造了亭台,假山,荷花池,小溪潺潺,都是活水。

    正院,也就是家主林海和杜氏的住处,叫做善寿堂,三个闺女占了东面的一进院子,里面有三个小跨院,分别是玉园,雪园,梅园。至于三个小公子的院子,因为还小,暂时没有取名字。

    至于下人,则是专门住在一进院子里的几个小院子里,划分地非常明确!造出来的房子,就是好看,精细,比乡下造的房子雅观。

    “娘,我们什么时候搬进来啊?”林漱雪很喜欢这个院子,她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了。

    “你爹说了,重阳节过后就搬进来!正好趁这段时间散散湿气。“杜氏笑呵呵笑道,很喜欢善寿堂,住进那里,感觉她也是大户人家的夫人了。

    杜氏一行人回来,叽叽喳喳想着如何布置自己的房间。林海的家院子,自然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围观,尤其是木匠林柱子,进去研究了好几天,得到了很多心得,手艺提高了很多。

    时间过得很快,林漱玉家在重阳节之后的第三天,搬到新院子里,老院子便空下来了。

    大家都很高兴,只是林漱玉有点舍不得,这个老宅,虽然挤一点,但大家住在一起非常温馨。

    林漱玉打算好了,现在搬过去,等她以后和小卫成亲了,就搬过来,继续住在这里面。

    搬家的这一日,林海直接在家里院子里摆了四十桌,村里的人大部分的人都到了。何夫人,何大夫亲自带着小女儿过来道贺;秦大人派人送了贺礼,齐大人则是带着夫人亲自过道贺。

    不出意外的话,秦大人做到年底就去天京述职,再次升官那是铁板钉钉的事情;至于齐大人更是得了不少好处,有秦大人力保,估计可以成为一州之长。

    原本以为要在县里的位置上做到致仕呢,没成想还有第二春,这一切都是清泉村给他带来的好处。

    这大善之家在皇帝那里都是挂了号的,交好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吃饭之前,所有人都到大善之家的牌楼下面磕头,以示恭敬。

    徐旺德现在已经成为林家的大管家,这次乔迁全部是他统筹安排的,虽然很忙,但他却干得很起劲,证明他是老爷夫人身边第一人啊!

    徐铁蛋已经成为悦来食肆的掌柜,徐铜蛋悦来客栈的掌柜,女儿又在大小姐身边伺候,哎呦,谁还有他们家有脸面啊!

    以前村里有看不起他们一家是卖身的仆人,可现在谁敢看不起他们!

    杜氏没有接到过官府家眷,所以齐夫人,刘夫人来了之后,有点手忙脚乱,幸亏何夫人帮忙招呼,才没有丢人。

    “林夫人,你们家这三个闺女长得都跟水葱似得,将来也不知道便宜了哪家?“刘夫人,也就是刘半城的妻子,她还有一个小儿子,今年十岁。只是家族联姻,不是儿戏,纵然她想找个知根知底的,看着喜欢的,也不行。他们是商人之家,找个官宦人家的闺女做儿媳才是正理儿。

 第170章 身份

    齐夫人也承认林家姐妹三个的确不错,但若是让齐家跟林家联姻,怕是不行,毕竟林家以前只是个农户,没有根基,若是没有门口的御赐牌匾,那就是有点钱的暴发户。

    何夫人自然明白齐夫人和刘夫人的心理,连忙笑道:“可不是嘛,若不是杜姐姐一直说孩子还小,我早就抢一个回家,给我做儿媳妇。”何夫人和杜氏关系好,自然维护杜氏。

    杜氏虽然心思不多,但也不是不懂世故之人,掩嘴而笑说道:“呵呵,可不是嘛,孩子还小,等大一点再说。我不求给闺女找多少的人家,就想着是个老实可靠之人就好,离我近点,我和她们的爹也能找照应到。”

    杜氏心里嗤笑,哼,你们看不上我家闺女,我还看不上你们的。家世不咋的,后院的腌臜可是一点点不比那些大户人家少啊!她才不想女儿送进那样的人家。

    何夫人听了,附和说道:“说的正是,我家的闺女,以后我也这样,嫁的远了,一辈子不一定能见到几次。”

    “杜夫人是有福气的,三女三儿,以后儿孙满堂,这福气可不是我们能够比得上的。”刘夫人笑呵呵说道,她在鄙视的杜氏,林海一家出身的同时,又在羡慕杜氏日子舒坦,丈夫顾家,后院没有小妾,除了一个收养的孩子,其他的孩子全部出自杜氏的肚子。

    杜氏听了,呵呵笑道:“刘夫人哪里话,后面寺院非常灵验,我能在三十岁得了儿子。都是清泉寺佛祖的保佑。”这个是杜氏的心里话,其中的

    听了这话,何夫人连忙附和说道:“就算我家是开医馆的,我也不得不说这若男女双方身边没有问题的话,赶紧来求神拜佛。特别准。我这肚子,十年不见动静,去了清泉寺上香了之后,一个多月之后,就有了孩子。别说是我,就连府州的秦夫人也来求子。现在也是如愿以慈航,得了个儿子。”

    听到这话,刘夫人来了兴致,不是她想生孩子,毕竟她已经是三十五了。生孩子太过危险,她是为儿媳妇求的。

    “那行,等这次回去,我就找个好日子带着儿媳妇,来清泉寺上香,要是也能给我生个双胞胎,我也能安心了。”刘夫人呵呵笑道,心里已经有了决断。

    杜氏和刘夫人。齐夫人寒暄了一阵子,才告辞离开。

    何夫人和杜氏关系好,决定在这里沾沾林家的福气。在这里住两天,然后一起去后面寺院上香。

    一连在林家住了六日,何夫人才带着闺女回家,临走之前,还邀请林漱玉等人一起去县城去玩。

    临走的时候,杜氏也给何夫人带上了很多红薯。给夫人尝尝鲜。

    林海一家人搬进了新宅子里,杜氏觉得地方太大。便找来林漱玉,说道:“漱玉啊。我们家里有两个小丫鬟,雅儿跟这淑雪,米儿跟着淑雪,你呢,我准备给你准备两人伺候你,以后出嫁了,也可以带着过去。“

    林漱玉听了,点头道:“好的娘亲,你自己看着办啊。不光小丫鬟,还有厨房里的,看门的,护卫,洒扫等,都得补齐了。“

    林漱玉暗暗在心里鄙视自己,第一次买人的时候,她还反对,觉得不适应;第二次的时候,心里只是稍微有点不舒服;第三次,也就是这次,她心安理得,甚至要求娘亲多买一些。“

    杜氏想了想,说道:“嗯,你说得对,等你爹回来,让你爹去县城多买一些人吧。现在院子这么大,没有人的话,会破败的。“

    林海从外面回来,听了杜氏的交代,便说道:“那好,等这两日忙完,我就去县城,看看有没有好的铺子,买几个,将来给三个闺女做嫁妆。“

    杜氏很是满意,丈夫并没有因为有了儿子就对女儿不闻不问,看来是她多心了。现在她一门心思带孩子,至于管家,都是大女儿的。

    是的,就是林漱玉。虽然不知道大家族里是如何管家的,但也明白一些浅显的道理,订立了一些规矩,设立了每个环节需要的人,各司其职,同时还编订了奖惩制度。

    林海去了一趟县城,带回来三个擅长烧饭的婆子,八个壮年的小伙子,六个小丫鬟,三个妇人。

    这些人并不是一家的,都是单个的,根据他们各自擅长的技能,安排了伙计。林漱玉家里的人员堪堪够用了。

    八个壮年小伙,准备专门看家护院的,可这些人不会武功,林漱玉很是为难,若是抵挡一般人,是可以;但若是武功高强的,就不行了。

    小卫见林漱玉皱眉,轻声问道:“什么事情?“

    看到小卫,林漱玉眼睛一亮,说道:“哎呀,怎么把你也忘了,那八个人是父亲买来充当护院的,可他们不会拳脚功夫。他们不会,可是你会啊!你教他们一些实用的功夫,以后也好保护家里的人。”

    小卫皱眉,没好气说道:“那些人没有练武的天赋!”

    林漱玉翻翻白眼,说道:“小卫,我又不是说让你把他们培养成武林高手,只是有些拳脚,和村子里的拳师差不多就行。”

    “这倒不难!”小卫听了这话,明白了林漱玉的意思。

    “那行,我把这八个人交给你,好好训练,以后家里的安全就交给他们了。”林漱玉笑呵呵说道,微微放心了。

    八个小伙子,年纪在十二到十六岁之间,正是喜欢舞刀弄枪的时候。听说主人家给他们找了师傅,教他们武功,更是兴奋不已。

    新寨里有个院子,改建成了校场,一边的房间是他们的卧室,中间的地方,就可以练习武功。他们这些人之所以被卖身,都是因为家里遭了变故,日子不好过,吃不上饭,自卖身,给家人一些活路。

    原本以为成为奴仆会被人欺凌,可万万没想到到了林家,不光可以吃饱饭,穿着干净的衣服,还能学武,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