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红楼同人)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作者:忘却的影子(起点2012-12-15完结,穿越) >

第98章

(红楼同人)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作者:忘却的影子(起点2012-12-15完结,穿越)-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苗钱,又是一件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情。史家姐妹赶紧追问。

    贾瑾就解释道:“青苗钱,本来是唐代的一种赋税的名字,后来宋代熙宁变法里,王大人也弄了一个青苗钱出来。”

    史湘云道:“这个我知道。宋代实行青苗法时,官府贷给农民的钱也叫青苗钱。根据《宋史?食货志》记载:‘今放青苗钱,凡春贷十千,半年之内便令纳利二千,秋再放十千,至岁终又令纳利二千。’不过,王相公倒台以后,这青苗钱也被废除了。“

    贾瑾道:“不错,宋代的青苗钱是走常平仓的。常平仓本来就是为了赈济灾荒而设立。青苗钱贷空了常平仓,到了灾荒之年,自然拿不出钱粮来赈济百姓。野有饿莩,王相公自然要背负责任的。不过,官府虽然废除了青苗法,也取缔了青苗钱,可是民间依旧盛行,到了本朝也不例外。原因,也不过是利息高昂而已。”

    史家姐妹道:“青苗钱的利息很高吗?”

    贾瑾道:“刚才史大妹妹念的,不就是了,半年,就翻一番呢所以,哪怕年成再好,只要借了青苗钱,那结局也只有家破人亡一条路了。可是,不借,交不起赋税,那也是大罪一条。就是朝廷减免赋税,可是那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呀。”

    史家二姑娘道:“那姐姐的意思是……”

    贾瑾道:“其实,这件事情,若是我一人也做得来,不过多费些时日罢了。只是,这春耕可不能误,这关系到百姓们的生死呢。若是有妹妹们帮忙,我想,妹妹们家里都是有庄子的,只要几句话,庄子上的佃户们就受了恩惠,若是做得好了,附近的百姓们也会受益,这是其一。若是京里权贵之家,有一成人家帮忙,那救下的百姓,就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了。”

    史家二姑娘道:“那会不会有人说我们朋党呢?毕竟我们几家之前就因为朋党的事儿,受过一次罪了。”

    贾瑾道:“若是是长辈们牵头,那么会被别人说,那是肯定的,可是如果是我们几个女孩子来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而且,我打算先写折子进宫,再写信给几位交好人家的姑娘,到时候,若是有人找茬,回头发现,他们家的姑娘也是其中之一。你们以为如何?”

    诸人都大笑起来。史湘云道:“二姐姐,我没有多少钱,就是月例也就那么些,可能不够吧。”

    贾瑾道:“多多少少都是个心意,我不看你出多少,我只看你的心意到了没有。别的不说,就拿我手上的这只镯子来说吧。大概很多人都看不上。不过是一只纯金打的、圆圆的箍子,又没有花纹,又没有嵌珠玉五宝,也不是什么古董。也只不过是一只份量十足的镯子而已。可是如今的金价,却是二十六两(不是笔误,金银比价会变),这样的一只镯子,可以换上一百三四十两银子。而普通百姓人家,一年到头的花费,拢共才二十两银子,这还是能请得起小丫头的富农之家呢”

    史家姐妹都吃惊地张大了嘴巴。贾瑾道:“我不知道别人会怎么说我们,我也不会管人家的嘴巴。我只知道,救人如救火,拖不得。”

    史家姐妹还在迟疑,边上的金嬷嬷却道:“郡君,您就只打算写折子给圣上吗?”

    贾瑾愣了愣,道:“圣上同意以后,我也会写信给公主们的。无论是八公主还是九公主,抑或其他的几位公主,我都会一一写信给他们。这场春雪,来得太不是时候。今年的秋收,绝对不能出事情。”

    金嬷嬷道:“郡君,您为何现在不写呢?可以立即就叫人送进宫去,也省得又延误一天。”

    贾瑾一愣,赶紧跟史家姐妹告了罪,趴在小几上写了起来。金嬷嬷还在边上指点她,中间应该加上什么。

    史家姐妹也呆住了,还好百枝机灵,捧出了几样玩具,给他们解闷。不过,此时的史家姐妹也没有心情玩耍,反而个个问百枝要了纸笔,计算自己的私房。贾瑾还在边上告诉她们,最好不要拿嵌珠宝的首饰和玉首饰,很容易被人压价钱,不合算。

    晚间,因为大雪路滑,不能上山,史家诸人便留在了贾瑾的庄子上过夜,当然,也知道了女儿们的小小计划。

    史家两位夫人反复盘问了几句,也觉得不费什么事情,不过跟下面打个招呼而已。不过,出于稳妥之心,她们还是派人连夜赶回家去,跟两位侯爷说了。史家两位侯爷如今也是空有爵位、没有实权的主儿,正愁着往上爬的事情呢,自己的夫人带来了一条路子,自然是高兴万分。

    其实旧社会,有些见识的人都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的。虽然说史家有权有势、不怕那些泥腿子闹事。可是若是流民多了,抢了他们的庄子。他们也只能自认倒霉。因为法不责众哪。贾瑾的这个点子又不费什么事情,只是劳烦他们自己辛苦两天,到庄子上守一守,将存粮拿一点点出来,帮附近的百姓过个难关而已。付出的,可能还比不上每次舍米施粥的花费,可是能保证当地的秋收呀。附近的百姓们有了种子粮,就会好好种地,也就不会闹事儿了,自己的庄子也就保住了。

    恩,就当花钱买个放心好了。何况,那位青和郡君讨好皇家的本事,可是一等一的厉害史家兄弟亲自出马,到庄子上去巡视了。

    京里很多接了贾瑾的信件的人家,也得了消息。虽然有人照样在金銮殿上耍嘴皮子,可是也有很多人或者自己亲自到庄子上去,或者派了子侄去,或者派了可靠的心腹去。

    总之,因为贾瑾的信件,京师各家人等都行动起来。贾家当然也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不过荣国府里,贾赦父子那是有公职在身,而邢夫人不在家,王熙凤安胎,整个大房都找不出人来。二房,王夫人就不说了,贾政却是个迂腐又无能的,就是要他去做,他也做不好。这场春雪,唯一高兴的人,就是贾宝玉,因为贾政顾不上他了。

    不过,这件事情,获益最多的人,还是贾瑾。不但在清流中再次博得了加分,还利用这件事情,打开了人脉。因为贾瑾可是给京里所有的自己见过的姑娘们都写了信。虽然有人看不上贾瑾,可是看在贾瑾书信上的恭敬的言辞上,也有姑娘们愿意卖个好。父母娇宠的,愿意花几个钱,显摆自己的得宠;不得宠的,也愿意花几个钱,给自己充充门面;家境富裕的,也乐意在贾瑾跟前显摆自己的家世。当然,这里面也有告诉了父母的,也有没有告诉父母的。

    宫里的公主们就不用说了。为了讨好皇帝,她们都拿出了自己的私房钱,还感激贾瑾在信件中的提点,没有用打了内造印记的首饰金镙子金元宝,反而用了金瓜子之类的没有标记的东西,没有闹出笑话来。公主们还特别感激贾瑾,让她们露了脸,让她们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还有京里那些出过力的姑娘小姐们,贾瑾也没有忘记她们。她用水泥浇筑了一大块碑,将出过力的每位姑娘,按照身份的高低,将她们的姓氏家族排位都刻了上去,比方说,史湘云的名字就记的是保龄侯府先保龄侯嫡长女,而林黛玉则是巡盐御史林海字如海嫡长女,等等。就连几位公主的排行封号也在最上头。

    此外,贾瑾还将所有的开销,登记成册,包括印刷的费用和石碑的费用,送到了每位姑娘的手里,无论是宫里的公主们,还是像史家三姑娘这样的庶出的小女孩,都收到了一份。

    那些姑娘小姐们也觉得贾瑾办事细心周到,后来遇见同样的事情,她们乐意跟在贾瑾后面出力。毕竟,贾瑾送来的账册子上,不但记载了出过钱的各位姑娘的姓氏排行,还将受过恩惠的地区的名字也记了上去。这本账册子,宫里的公主们也有,也等于说,是进了皇帝的眼。何况,皇帝在大朝日,还公开说了一句“众卿家家有好女,为朕分忧,朕心甚慰。”让这些小姑娘们还得了家里的夸奖。她们家里也从不以为然变成了赞成鼓励她们如此行事。

    这件事情的另一个结果,就是造成了京畿的一处新名胜,那就是娘娘碑林。其实,说白了,就是每做一件好事以后,贾瑾都会建造一座刻了出力的人名字的石碑,当然,上面大多都是些姑娘家。老百姓感恩,就称呼为娘娘碑林,感激这些小姑娘们的救命之恩。

    这娘娘碑林后来还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有个不知道哪里来的庙祝,想在这里修一座庙,结果百姓们不同意,认为他们自己能打理,不需要庙祝多事。官司打到皇帝面前,宫里几位公主知道了,都说愿意花钱买下那块地,自己派人照料。最后,皇帝不得不将娘娘碑林及附近的土地都划在自己的名下,并另外派人打理。以致于,这娘娘碑林成为唯一一处面向普通老百姓开放的皇家园林。当然,这都是后话。

    贾瑾为了写折子写信,熬了一晚上,到天亮才休息。不过,因为下了一晚上的雪,天还很冷,邢夫人和史家诸人都没有出门。而百枝的父亲,庄子上的大管事,也得了贾瑾的嘱咐,到庄子上巡视,看有没有人冻着,或者有没有房子需要修补的。虽然大管事认为,自己主子给庄户们修的房子结实着呢,不过贾瑾坚持,他也不得不去。茈茹的父亲,庄子上的二管事,则是负责统计庄稼的损失。当然,各个作坊的损失有各个负责人负责统计。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各类养殖场还好,因为石家几位太太奶奶们当机立断,烧了火炕,没有什么损失。就是那些饲料也准备得极为周全。两个酿酒作坊也一切安好。玻璃作坊与琉璃作坊也没有损失。倒是印书作坊,因为收拾得不够快,使得外面晒着的几册书被污损了。

    贾瑾又问大管事,大管事道:“姑娘,庄子上一切都好,除了几个老人家受了寒,也没有什么事情。而且,按照您之前的吩咐,那几位老人家已经请了庄子上的供奉看过了。奴才去的时候,他们已经用了要,睡下了。”

    倒是二管事报告说,地里的蔬菜和秧苗,很多都被冻死了。如今就只有那些红苕没有损失。

    贾瑾安慰了二管事几句,又吩咐下面抓紧时间补种,又吩咐下面今年多种些红苕。还有,将酿酒作坊停了,不再用粮食酿酒,当然葡萄酒作坊依旧。诸人皆领命而去。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二节

    第一百六十二节

    且说皇帝得了贾瑾的奏折以后,一面立即宣召左右丞相与几位副相进宫议事,一面派人向钦天监问话,得到的却是不确定,不确定雪会下多久,也不确定这场雪会下多厚。

    皇帝那是龙颜大怒,几位相国也是各执一词,最后,还是梁丞相道:“圣上,微臣以为,如今不是讨论这雪下的时候是否恰当以及下多久的时候,微臣不是钦天监的官员,不会计算天时。微臣以为,朝廷应该速速应对,以防灾祸。”

    皇帝道:“那爱卿可有什么意见没有?”

    梁丞相道:“圣上,微臣认为,这要等结果出来,才好处置。不过朝廷应该备好钱粮,以备万一。”

    皇帝道:“那朝廷的钱粮可够?”

    梁丞相道:“启禀圣上,此事,圣上应该问户部相关的官员。”

    皇帝一滞,却又泄了气,的确,梁丞相是宰相,他的职责不是掌管天下钱粮,而是辅佐自己处理朝政。

    皇帝的眼光投向户部尚书,户部尚书赶紧躬身道:“圣上,微臣以为,如今骤降春雪。只是不知道是一处还是各地都有。各地的雪灾大小规模又如何。微臣以为,现在最要紧的是安排人手,统计各地的损失,然后再安排计算赈济事宜。”

    皇帝看了看诸位臣子,叹了口气,道:“朕这里有本折子,诸位臣工,你们也看看吧。”

    皇帝将贾瑾的折子递给了边上的祁丞相,祁丞相看过以后,交给了梁丞相,然后,一个个地传了下去。看过以后,诸位大人都不说话了。贾瑾在折子当中都写明了,所有的应对策略,她还在奏折中一再强调,要抓紧时间,这场大雪来势汹汹,朝廷必须迅速采取行动,以保证春耕不会延误,不然,绝对会影响秋收。

    贾瑾的奏折在开头照例是给皇帝问安,然后就从大雪开始,言明,今年春雪,京畿附近的茶叶会大量减产,恳请皇帝能够通融,减免相应的茶税。接着,就从历史上熙宁变法开始讲,王安石将常平仓的粮食作为青苗钱,借贷给百姓,虽然保证了百姓们一时的生产,却使得灾荒来临之时,朝廷没有赈济灾民的粮食。所以,希望朝廷能够检查常平仓的粮食储备,以备万一。

    最后,贾瑾在奏折里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她将从交好的世家及女眷、手帕交之间筹集种子粮和相关的费用,尽力回复各地的生产。希望官府能给予一定的便利。尤其是贾瑾在奏折中强调,官员应该是百姓心目中的父母官,应该像父母一样爱护百姓,而不是像熙宁变法期间,百姓在史书哀叹,官吏如豺狼,夺其口粮、噬其儿女。而且,有官员在背后监督,也能防止不法份子从中牟利。

    祁丞相立即道:“青和郡君所奏,确实乃是良策,臣,附议。”

    然后,几位丞相副相亦纷纷附议。皇帝叹了口气,道:“青和所言,朕已经皆准。朕要你们来,是有关常平仓与各地府库一事。”

    皇帝在心里又一次惋惜,为什么青和这孩子是女娃子呢?若是这孩子是男的,自己就可以找个由子,赐予官位,可以将她随时带在身边,有了事情,随时可以问询,而不用像如今这样麻烦了。

    有相同感触的,还有太子。为什么自己跟前就没有这样的能人做心腹呢。之后,太子还将自己的妻妾叫到一起,想听听她们的看法。结果,作诗的有,绘画的有,还有人唱歌跳舞,就是没有一个说到民生上的。太子殿下彻底郁闷了。

    就在贾瑾忙着写信、忙着筹集银两、忙着准备种子粮的时候,京畿密探首领与江南密探首领也奉密旨来到了京城。皇帝打算,利用这次贾瑾筹集种子粮的同时,让一部分已经处于明处或者半明状态的密探转正,将统销法的铺子摊开来。皇帝秘密接见过两位密探之后,就打发他们去见贾瑾。

    此时的贾瑾正在庄子上慰问那些受了灾的庄户们,史家姐妹也跟着参观了贾瑾的庄子。虽然,她们认为,以她们这样的身份,与这些身份卑贱的泥腿子打交道,有些掉价。可是一来,她们也是大家出来的,知道凡事要留有余地;二来,她们也是对贾瑾存了讨好之心,不想也不会给贾瑾没脸。故而,在贾瑾的庄子上的时候,庄户们见识到的,就是一群关心他们的好姑娘们。

    当然,史家姐妹也得了好处,她们从贾瑾的庄子上,抱走了好些书籍,还有一些玻璃玩器和几瓶葡萄酒。史家姐妹最稀罕的是那些玻璃玩器,可是在贾瑾心里,她最心疼的,却是那几瓶酒。这也算是另一种宾主尽欢吧。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位密探首领来到了贾瑾的庄子上,通过金嬷嬷求见贾瑾,还带来了公主们的份子。

    史家姐妹也只当他们是公主们的心腹,她们很高兴,能与公主们攀上关系。虽然她们的父母没有明确地要求她们攀附权贵,可是处于她们这样的人家的女孩子,如果没有利用价值,在家里的地位也是相差很多的。这无关嫡庶,而是事实如此。要不然,家里也不会一再限制她们社交的范围了。究其原因,也不过是担心,她们在不恰当的时候,得罪不该得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