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txt 孟获立志传 (全) 作者:吴宇林 >

第47章

txt 孟获立志传 (全) 作者:吴宇林-第47章

小说: txt 孟获立志传 (全) 作者:吴宇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表微笑着说:“我本打算过两年把襄阳一万亲军交给他带着然后驻扎在新野,这样就可以常常拜访卧龙公子。孟将军盖世英雄,愿不愿意做这一万亲军的统领?”

  我恍然大悟,刘表是想把诸葛亮庞统连同我都留给自己的儿子作亲信,正试探我是不是可以留下来帮他带兵。

  我不是笨蛋,听刚才他和王威对答,也知道蔡瑁的势力正在渐渐脱离刘表的控制,襄阳城里正酝酿着一场政治风暴。

  如果是我刚刚“穿越”的时候,对这样的机会我求之不得,总觉得自己能靠着几本小说的招数建立自己的势力,至少也可以在刘琦身边当个“一代军师”。现在我已经知道这些古人的深沉狡诈,自己现在是比不上的。就算是这个出名懦弱昏庸的废柴刘表,也比我强上十七八倍。我不想给他当炮灰,立刻斩钉截铁地表示不同意。

  刘表也不勉强,叫来管家,吩咐准备礼物,让我带给诸葛亮压惊。刘表一边絮絮叨叨地说些什么酒什么茶什么药材什么布料的琐碎细节,一边让僮儿准备笔墨白绢,给诸葛亮写了回信。我坐在一边,正在感慨这家伙果然聪明,可以这样一心二用,刘表的一句话吸引了我的注意。

  “还有关中买的那批无烟煤,也送十担给诸葛先生。”

  “你有煤?还是无烟煤?”我激动地跳起来。

  刘表惊讶地看着我,低声提醒:“我……我是荆州牧。”

  第十三章 科技发明……的代价 「本章字数:3421 最新更新时间:2006…11…12 15:46:11。0」

 

  “这是个什么东西?”

  诸葛亮趴在案几上举着油灯仔细看那张白绢,上面歪七扭八地画着一个蜂窝煤炉子的模样。我小时候外婆家住平房,对这东西日见夜见,样子还算熟悉,但是我的画工实在是比较丢人。

  “这是个炉子,烧蜂窝煤的铁炉子,这样的炉子很暖和的。”屋子里冷得要命,但是我已经快要流汗了,“煤你总知道吧,刘表送了你二十担,堆在外面那些。”

  “我当然认识,煤么,烧火取暖用的。”诸葛亮看着我,不明白白绢上那堆涂鸦是怎样的一个炉子。

  甘宁猜测道:“这是南蛮的炉子?”

  步骘常常站错队伍的毛病还是没改,开口就说:“可是南蛮那么热……”他说到这里,看到我凶恶的眼神,立刻不说了。

  我看阿青,阿青非常够朋友,立刻点头:“其实,我们南蛮……有时候很冷的。”

********************************************

  我在襄阳见到我那两三千庐江兵,大伙儿对我十分亲热,我面对大家期待的眼神,只好宣布再吃一天三顿、庆祝重逢和新年,亏空的粮食自然从刘表给诸葛亮的礼物中扣除。而甘宁、阿青和步骘跟着我来了隆中,他们的理由是来跟着主帅的老师学习点东西,我却知道甘宁阿青两个家伙就是想看我穿儒服背诗经的搞笑样子,只有步骘才是真的对诸葛亮这个荆州本地青年才子有兴趣??步骘这个二五仔在兵变中虽然被捉了,但这小子认错态度奇好,加上他平时人缘不错,兀突骨甘宁两个懒鬼又需要一个算账写文书的,就让他戴罪立功了。

  不过有趣的是,诸葛亮跟同是读书人的步骘明显话不投机,反倒是很喜欢跟甘宁讨论军事,或者跟阿青一起开我的玩笑。特别是阿青南蛮女子习气不改,一上来就夸诸葛亮斯文秀气,比某大胡子帅多了,令胡子稀疏的诸葛亮满脸潮红,乐不可支。我的小师娘(对了,报告一声,诸葛亮的老婆肯定不是黄月英,她不姓黄,长得不丑,而且似乎也没看过多少书。)在一边颇为警惕。让师父不满让师娘放心的是,阿青以为他姓诸,叫葛亮,所以叫他小猪师傅,而且屡教不改。

  让我气愤的是,我回来之后,发现诸葛均不见了,一打听,诸葛亮打发他去曹操占领的徐州投靠他们家的一位世交去了。理由是万一我死在襄阳,刘表带兵打来,诸葛家也多了一个延续下去的机会,这叫做狡兔三窟。

********************************************

  我知道再讨论南蛮的天气多半要穿帮,赶紧把话题引向诸葛亮喜欢的方向:“老师,你不是喜欢发明创作么,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就在眼前,我们先来做这一套叫做蜂窝煤和煤炉的东西,冬天就没那么冷了!”

  诸葛亮听了我的描述,沉默了片刻,想象这圆柱形的大煤块有什么好处,终于赞叹说:“密封的铁铸炉子比土炉砖炉更能散热,圆柱形的煤方便堆放,而中间的圆孔还可以帮助送风??好设计,好设计。蛮夷之地,也有能工巧匠啊。”

  阿青立刻叫起来:“什么叫做蛮夷之地?”

  我还来得及打圆场,甘宁也不干了:“你看不起我们么?”

  诸葛亮大奇:“你……也是蛮人?”

  甘宁理直气壮地说:“我热爱南中……文化。”

  诸葛亮看看甘宁的拳头,说:“这设计不错,可是怎么才能把煤块做成这个形状呢?”

  我看过一本关于蜂窝煤的小说,说是煤坯本身的材料只是粘土和水掺上煤粉就可以了,至于怎么把煤块变成煤粉我就不知道了,现在只好硬着头皮说:“把它磨碎,再掺上粘土。”

  诸葛亮居然不觉得这法子笨,立刻吩咐站在一边、满脸哀怨的小徐:“小徐,跟村里人说,我出每天每人五十个钱,只要能拿起棒子砸东西的都要!”然后又拿出他那个铜哨子拼命吹。

  阿青低声说:“胡子,快谢谢我帮你圆谎。”

  “谢了。”

  “说老实话,你这古怪炉子是从哪儿偷学来的?”

  “有一天晚上我做梦,梦见一个叫做爱因斯坦的外国乌龟,他教给我的。”

********************************************

  冬天的诸葛村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以诸葛家的庭院为中心,十来处大大小小的空地都聚集着拍煤工人,拿着各种工具把煤块打碎成煤粉。小徐率领诸葛亮的几个家人负责计数付钱,老老少少的脸上都沾满了煤灰,活像一村子的熊猫。

  在后院的一片空厢房里,我和诸葛亮率领两个铁匠、若干观众组成核心攻关小组,解决模子和炉子的问题。我只是在电视和小说中见过蜂窝煤是怎么做出来的,不记得模子的具体样子,但诸葛亮已经理解了蜂窝煤的长相,居然很轻松地跟家里的铁匠解释清楚了要怎样的一个铁筒子,而炉子就比较复杂,我只知道蜂窝煤炉子下面有个出炭的口子,上面有个放水壶的平台,旁边还有一个烟囱,至于具体内部构造,就只能胡说八道了。

  诸葛村的两个铁匠经常给诸葛亮作各种莫名其妙的东西,倒是训练有素,只用了三四天就做出了模子和炉子。

  我知道蜂窝煤要把煤粉、水与粘土搅在一起,但不清楚比例,就让家人们按照不同的比例先调配四份样品,烧烧看。果然是实践出真知,虽然有一块立刻瘫倒,一块根本点不着,一块过于粗大,但居然也出现了一块可以稳定燃烧的蜂窝煤。可是炉子实在没法子用,漏烟漏得厉害,弄得屋子里烟尘滚滚,好像拍神怪电影。

  我飞也似地逃出屋子,阿青边逃边咯咯大笑,不用问也知道,离炉子最近的我一定满脸漆黑,加上我这超魁梧的身材,活脱脱是奥尼尔穿越到三国时代了。

  阿青笑够了,甘宁张罗来热水,我们几个洗了脸,阿青才反应过来:“你的小猪师父呢?”

  诸葛亮果然有科学家的天赋,闹得这么狼狈,他却兴致更高,拉着两个铁匠就蹲在烟尘里研究怎么改进炉子。

  师父有事,弟子服其劳。我虽然也想像阿青一样改行做拍煤灰的监工,但终究不好意思丢下熊猫师傅自己溜走,只好硬着头皮回到工作岗位。可是,开发工作到了这个阶段,我那点数学和科学常识已经帮不上忙,每次我企图作些提示和指点,就遭到诸葛亮和铁匠们的批评,认为我什么也不懂。我一怒之下,说:“那好,我去读书了。”

  诸葛亮一挥手:“去吧去吧。”

  我灵机一动:“你的白家兵书放在什么地方了?”

  诸葛亮正趴在地上埋头设计铁火炉的结构图,随口答道:“我的床上,有一卷我好像用来垫床脚了。”

  我飞奔到诸葛亮房里,果然找到了十卷古色斑驳的竹简,虽然开头结尾找不到署名,但一看口气,就知道是他妈的白起这个中国克劳塞维茨:夫战,以不仁求仁之道也。战即不仁,和即仁,故速战速决,不择手段,令天下百年无烽烟,是为大仁!

  我找了几张白绢,准备了笔墨,开始飞快抄写,小猪现在一头扎进煤炉里,谁知道他什么时候醒悟过来自己要匡扶汉室先,然后想起我这个国学不及格的学生正在研究天下凶器的白起兵法,我可能就永远见不到这几卷竹简了。

  玩物真能丧志。

  过了好几天,二十担上好无烟煤都变成了蜂窝煤,村民们也都散了,书我抄完了,甚至背下来了。诸葛亮还在为了煤炉不眠不休地奋战。

  我倒是不着急,正好慢慢研究白起兵法。我现在已经明白,背下来一本书和理解一本书,是两回事。特别是这个时代纸张不普及,竹简沉重昂贵,所有的书都短小精悍“超浓缩”,白起虽然写书务实,但也不举战例,只说练军行军、布阵打仗的要点。几乎每一句话我都要靠我几年来经历的冷兵器战斗,甚至是从前看过的一点点军事文章来印证良久。

  终于有一天,我第四次慢慢读完了白起兵法,满意而遗憾地长叹一声。以我目前的阅历和经验,我只能理解这么多了。不过,即使是这样,如果让我重新回到南蛮或者许昌的战事中,我也会做得比过去好许多!

  我出门,伸个懒腰。

  阿青穿一身翠绿衫子,坐在院子里拿着一篮枇杷在吃,看到我就笑着丢了一个过来:“书呆子出关了?”

  我看看耀眼的阳光,看看手里的枇杷,问:“我读了多久?我师父呢?”

  “你从新年那会儿就每天抱着几个竹简发呆,现在已经三月了。你的小猪师父还是躲在后院里搞那个煤炉子,也不想想天气都这么暖了,还要炉子做什么?”

  我也笑了:“他搞成了么?”

  “不知道,昨晚好像新完工了一个,烟几乎看不到了,还让你小师娘给他们准备酒菜庆祝来着,后来死活非要点着了煤炉在屋子里睡,也不管天气热不热,你小师娘受不了自己到我隔壁睡了。”阿青看了看天,又说:“这都中午了,小猪还不起来,不会是热晕过去了吧?”

  “晕过去?等等……他昨晚试验炉子,有装烟囱么?”

  “啊?!好像没有。”

  我飞也似地冲进后院,撞开诸葛亮的房门,就看到这位喜欢DIY的未来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直挺挺地躺在榻上,嘴唇呈现出明显的樱桃红色。

  第十四章 植物人诸葛亮 「本章字数:2565 最新更新时间:2006…11…13 13:52:40。0」

 

  “胡子?!!你在干什么?”阿青在门口惊叫。

  我……我趴在诸葛亮身上,正给他进行人工呼吸。

  “这是我在许昌跟华佗门徒学的急救法。”我顾不得尴尬和恶心,继续努力,这小子似乎还有一点气。

  “……真的?”

  “靠,那你以为我在干什么?快点帮忙!”

  “我才不要亲他。”

  “谁让你亲他了?快去找医生!”我知道这年头的医生多半治不了煤气中毒,不过万一他们用针灸点穴之类的招数能治好呢。

  “诸葛亮就是本村的医生,你忘了?”阿青提醒我。是啊,诸葛亮这小子确实聪明,看了几本医书就可以给村民看病了,所以虽然大家当他是疯子但还是对他很恭敬。

  我们这一闹,诸葛家的家人还有本村村民陆续赶来。

  情况比我想象的好。他们没有怀疑我欺师灭祖给诸葛亮下毒,大家都以为诸葛亮得了怪病,一睡不起。连诸葛亮的夫人也相当镇定,大概是以为这古怪老公又在搞什么新花样。我出来上厕所的时候,还听到几个村民小声感慨诸葛亮这小子平时就喜欢睡懒觉,这下子好,睡不醒了。不过也不能怪大家冷血,我跟诸葛亮相处了一年多,这家伙平时的确是疯疯癫癫的,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在我的催促下,老家人何伯才磨磨蹭蹭地去襄阳城请大夫。我没有说诸葛亮是煤气中毒,因为我自己都不知道一氧化碳是什么又为什么有毒。

  诸葛亮睡到第二天还是不醒,大夫终于来了。虽然是襄阳名医,但也没看出什么,问了一下诸葛亮平时的起居习惯,说了一大堆“忧劳伤心”之类莫名其妙的话,开了些中药就走了。我问大夫要不要针灸,大夫摇摇头,一副“大家心照不宣、这位仁兄没救了”的表情。

  死马也要当作活马医,我还是张罗着配中药。诸葛亮平时喜欢摆弄中药,家人小徐认识药材,很快就配好了。这年头的中药倒是跟现代的区别不大,也是一堆莫名其妙的草根树皮动物尸骸煮成一锅。

  我掐着鼻子,看小师娘把那些黑黝黝、味道古怪之极的药汤灌进诸葛亮嘴里,诸葛亮呕了几口,灌不下去。我和小徐、何伯上去帮忙掐鼻子、按手脚,总算是把药灌了进去。

  到了夜里,诸葛亮还是不醒。小师娘终于着急起来,坐在一边抽抽噎噎地哭。

  我在一边如坐针毡,就回房里躺在床上发愁,外面下起大雨,雨点密密麻麻地敲打屋檐窗棂,却压不住远处隐隐的哭声。

  我想起家里没粮,诸葛亮那些鸟雀也留不得了,就过去把笼子门打开,那些鸟却不肯走,我赶了一下,却没走几只,估计等雨停了它们就会走的。家人小徐走来说他愿意去请神医华佗。

  “我知道你是好心,可是听说华佗云游四海,怎么找得到?”我问。

  小徐很自信地说:“华医生在许多城里都有弟子,开着药铺,我去到处留下口信,他收到了之后准会来的。华医生跟司马先生、庞先生都是好朋友,跟二公子也有点交情。”

  “庞先生?是庞统么?他住在哪里?”我忽然打起了“孔明死了不如去找庞统”的主意,话一出口又觉得自己十分不讲义气,恨不得给自己一个耳光先。

  小徐摇摇头:“庞先生是庞德公,庞统的名字我知道,但听说他出门游学去了,就算他懂医术,咱们恐怕也来不及请,华神医总是在荆扬一带,希望还大一些。孟将军,我去请医生,这里就请你照顾了。无论如何,请一定保住二公子一口气在,只要他还活着,华佗先生一定有办法救他的。”

  “……好。”望着小徐真诚而热切的目光,我答应了下来,却没有想过在这个没有点滴的时代,如何维持一个植物人的生命。

******************************

  “所以说,做人不要轻易许诺。”

  “做人不要轻易让你跟来,才是真的。”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空气中浮动着春花的香气。我光着膀子,拿着根棍子,在泥浆一样的山路上走,阿青骑着一匹驴子,跟在我后面扮演事后诸葛亮。

  诸葛亮中毒的当晚,暴雨如注,第二天就发生了水灾,冲垮了诸葛村大部分房屋和所有田地,大多数村民们都出门逃难去了。诸葛家的房子很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