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翻云覆玉 作者:沐禅紫(晋江2012.8.16完结)-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宝玉好奇道:“咦?云妹妹怎知我们家学的情况?”
“哦……我小叔与你们家学的代儒先生相熟,听他说的。”湘云道。
探春道:“能到书院读书多好呀,我要是个男儿一定要去的。”
“书院里的先生好不说,去读书的学生也都非泛泛之辈,而且课业偏向八股策论,先生会将历年的考题拿出来讲,”甄宝玉道。
“这样啊,怪不得白马书院老是出进士呢。”湘云和甄宝玉一唱一和,把白马书院夸得要多好有多好。
贾宝玉从头到尾一直默默听着,最后见探春;宝钗都来劝他,他只好把求救的目光投向黛玉。
黛玉抿着唇不说话,她和宝玉这段日子一桌吃一床睡,日渐亲近,她对宝玉不爱读书这一点倒没有太反感,听他要去书院,反而是担心他被教坏了,只是听大家都这么说,又想起自己的探花郎父亲,可见读书不一定就是个坏事,如果宝玉能考科举,说不定又能是一个像自己父亲一样的人呢,犹豫了半晌,才道:“你就去罢,总在家里呆着,不说舅舅舅母担心,就是老祖宗心里也着急呢。”
“怎么连你也说出这样的话来,”贾宝玉一听急了。
林黛玉一见他这样,觉得失了面子,当即眼圈就红了,起身道:“我好心劝你,你不听就算了,你以后如何?与我何干!”说着,进了自己屋。
三春见这情景,都觉是贾宝玉的错,便进了林黛玉屋里劝她。宝钗觉得自己一个人留下也是尴尬,便也跟着进去了。
这样一来,屋里就剩下甄宝玉,史湘云和贾宝玉了。
甄宝玉眼珠子转了转,向湘云道:“云妹妹也去看看林姐姐罢,”
湘云眨眨眼,会意,给甄宝玉一个鼓励的眼神,就也进了林黛玉的屋子。
“听说世兄对家里这些姐妹都极好?”甄宝玉笑道。
贾宝玉点头,“女孩子可要比我们这些须眉浊物精贵多了,我们自然要对她们好。”
“可世兄拿什么对她们好呢?”
贾宝玉一愣,“我给她们做胭脂,陪她们玩,她们不高兴了,我陪他们聊天解闷儿。”
“世兄可希望家里的姐妹们日后都能嫁入好人家?”
“当然了,”贾宝玉道。
“可我听说两家结亲要门当户对,至少娘家也得有个出色的兄弟撑腰,要不新媳妇在婆家可要受欺负呢。”
贾宝玉思忖了半晌,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就像他大伯母,既不招贾母待见,又不招贾赦喜欢,家里上上下下也都不很尊重她,这其中固然和她人品有关,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她娘家地位低,兄弟也不争气……“世弟说的是,我们什么时候去书院上课?”
甄宝玉满意的笑起来,好有成就感啊!“等世兄养好病就行了。”
贾宝玉跳下床,“我病好了,后日我们就去罢。”
甄宝玉大笑,“这还得家里长辈说了算呢。”
“对对对,我先去看看林妹妹好了没。”贾宝玉一面说,一面进了黛玉房中。
黛玉在众人的劝说下,已经不生气了,又见贾宝玉答应了去书院,便抿嘴笑道:“你这人,一会儿一个主意。”
贾宝玉又妹妹长妹妹短的讨好了一番,皆大欢喜。
恰好有丫鬟进来说宴席开始了,几人便来至花厅,宴席上自是热闹,不必多言,几位长辈又商量了两个宝玉读书的事儿,决定两日后让甄老太爷带着两人去书院。
两日后,贾宝玉收拾好东西来到甄家,甄老太爷很甄宝玉早也准备妥当,三人往白马书院去了。
一点小争执
甄宝玉和贾宝玉入了书院,自然是书院里的焦点人物,家世好,相貌好,言语清楚,礼数周全,先不论学问如何,单凭这几点,就能赢得先生和同窗们的一致喜欢了。
可两人毕竟是被人伺候惯了的,生活自理方面就不如别的同窗了,这点让两个宝玉都很烦恼,但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的也就习惯了,此事先放下不提,且说湘云在甄家也住了快两个月了,柳氏派人来接了几次,都没接成。
湘云是想回去来着,总住在别人家也不是个事儿。
可当她想提出回去的时候,就见甄老太太泪眼汪汪的叹气,“看见你就当看见你娘了,心里也踏实些,你要走,我也不好留,只得梦里见见你娘了,反正要不了几年,我们母女也就在下面见着了。”
甄老太爷一听老伴儿这么说,就也叹气道:“再住几日罢,陪陪你外祖母,省的她不见你朝思暮想的。”
湘云见状自然心软,只得留下了。
正值每年乍暖还寒的时候,点点春雨将好不容易聚起的几分暖意化开,空气中湿湿冷冷,让人心情也低落起来。
甄宝玉上学后,湘云每日除了在外祖父母面前侍奉,就是呆在屋里做针线,三姑娘甄隐对她的态度总是冷冷淡淡,她也不去理会,反正又不是要常相处的人,等甄家人回了江南,还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见呢。
可矛盾不是她不放在心上就不存在的,这日午后,她做针线做的累了,就想吃酥酪,这时候的酥酪是一种介于鲜牛奶和奶酪之间的东西,甜甜的,很好吃,于是吩咐碧桃:“你拿上这五十个钱,去厨房问问有没有酥酪?”
碧桃道:“老太太说了,姑娘想吃什么只管要就是了,何必单拿银子?”
周妈道:“糊涂,那不过是老太太客气的话罢了,你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她本已很久没在湘云身边做过具体伺候人的活了,可这次来甄家,柳氏不放心,便让她跟着来了,让璎珞留在了家里。
周妈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碧桃乖乖听了,二话不说去了厨房。
谁知甄隐的丫鬟竹茹也在厨房里,厨房的赵妈妈正拿碗盛着酥酪。
“妈妈,可还有酥酪,给我也盛上一碗罢,”,碧桃笑嘻嘻把钱放在一旁桌上。
赵妈妈不好意思的笑道:“哎哟,真是不巧,就两碗酥酪了,一碗是给老太太留的,你看……”
碧桃见状,自己家姑娘是客人,不好和主人争的,便道:“那就给三姑娘先用罢。”
那竹茹不但一句“谢谢”都不说,反倒得意的扬了扬下巴。
碧桃撇了撇嘴,心说不与你一般见识,就在她刚踏出厨房门的时候,听见竹茹道:“仗着老太爷老太太喜欢,就要这要那的,也不知道照镜子瞧瞧,老太爷老太太不过可怜她没爹没娘罢了。”
碧桃当即呼啦一声掀帘子进来,怒道:“你刚说什么,再说一遍,我们姑娘的坏话也是你能说的!”
“哎哟,我说什么坏话了,都是事实罢了。”
两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吵起来。
湘云见碧桃去了 半天也不回来,就让紫鸢去厨房瞧瞧。
紫鸢比碧桃气性大多了,去那厨房一看碧桃竹茹两人吵架,又从碧桃那儿听说了缘故,立即也加入战斗。
紫鸢没来的时候,还是竹茹占上风,一来是碧桃不会吵架,二来她想着自己家姑娘毕竟是客,能忍就忍了。紫鸢才不管这些,她又伶牙俐齿,几句话就把竹茹说的又羞又怒。渐渐的,就从动口变成了动手,厨房的人见事情闹大,忙上来拉,三个丫鬟不听反倒把厨房也骂进去。
紫鸢说:“你们不过是看着我们姑娘是客,就不把她放在眼里了,我倒要问问,我们姑娘来要什么了,不过是偶尔想吃个点心,也都是送了银子来的。”
赵妈妈急了,“是她说的,我何尝说过你们姑娘的坏话,你这丫头别血口喷人!”
“要不是你背后到处嚼舌根,她怎么知道!”碧桃道。
“竹茹你别一旁看好戏啊,倒是替我说句公道话!”赵妈妈看向竹茹。
谁知竹茹冷哼一声,“得了,您都不帮我,我凭什么帮你说话。”
“这又是怎么话说的,我怎么帮你?”
“刚才明明我先来的,那酥酪理应是给我的,你偏不说,倒让人以为是碧桃让着我了。”她说着哭起来,“别以为我不知道,府里上上下下都看着我们姑娘是庶出的,不把她放在眼里,如果今天是二姑娘身边的玉竹来,您恨不得亲自把酥酪送到二姑娘房里去呢……”
“二姑娘也是你叫的!”一个声音自门外冷冷响起,惊得厨房里的四人一齐回头看去。
郡主正冷着脸站在那里。
竹茹反应过来,噗通一声跪下,“太太,奴婢说错了,饶了奴婢这一遭罢。”
紫鸢眼尖,看到自家姑娘正快步往这边来,忙也拉着碧桃跪下道:“是奴婢错了,奴婢们不该和竹茹姐姐吵嘴。”
只有赵妈妈还一旁站着,在她看来,这事儿与她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舅母,还下着雨呢,别在这儿站着了,您要处置她们,也到屋子里慢慢处置不迟。”湘云听到消息就忙忙赶了过来。
郡主房中,郡主端坐太师椅上,湘云和甄隐立在下首,三个丫头和赵妈妈跪了一排。
郡主听完四人叙述了事情的始末,冷冷道:“这事儿竹茹的错最大,人家把酥酪让给你,你不知感谢,还背后说主子的坏话,主子如何,是你能说的吗?”
“母亲,是我疏忽了,没管好丫头们,请母亲惩罚我罢。”甄隐站出来,低头认错。
郡主瞥他一眼,她平素待两个庶女都不错,大姑娘甄陌本分老实,自己还为她寻了门不错的亲事,三姑娘是她身边长大的,从小也算听话,没想到骨子里竟也是个掐尖要强的,别以为她看不出来,三丫头因为云丫头得老太爷老太太的喜欢,心里不痛快呢。她本以为也就心里嫉妒罢了,没想到连丫鬟都跟着闹起事来。
今日要好好敲打敲打三丫头了,“哟,是么,依我看三姑娘一点错都没有,倒是我们平时让三姑娘受委屈了呢,丫头才会有怨言的。”
甄隐知郡主是在为竹茹那句“……府里上上下下都看着我们姑娘是庶出的,不把她放在眼里,如果今天是二姑娘身边的玉竹来,您恨不得亲自把酥酪送到二姑娘房里去呢……”生气,忙要跪下,却被白妈妈扶住。
郡主皱眉道:“三丫头有话说就是了,何必跪来跪去的。”
甄隐眼圈红红道:“母亲对女儿的好,女儿永生难忘,怎么会有怨言呢,那都是竹茹那丫头信口胡说的。”
竹茹并不指望三姑娘为自己说话,可听到三姑娘把所有责任都推在自己身上,心还是寒了一寒,开口要辩解,“姑娘……”
郡主唇边掠过一抹嘲讽的笑意,“罢了,竹茹无论如何是不能留在府里了,今日得罪了自己家人倒还罢了,日后得罪了外人,我们家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湘云心道:郡主果然会说话,这话既杀鸡儆猴敲打了甄隐,又让自己这个“自家人”不好再追究此事。又听郡主对白妈妈道:“把她打发到京郊的庄子上去罢。”
白妈妈应了是,把还跪在地上求饶的竹茹拉了出去。
郡主随即又看向湘云,“这两个丫头不是我们家的,我也不好处置,不如就算了罢。”
湘云嘴角噙着恭敬的笑,“舅母刚才说了,我们是一家人呢,我这两个丫头有错,自然是舅母帮着处置的好。”
郡主这下倒不好多为难碧桃紫鸢两个,“本来这件事就是竹茹挑起的,紫鸢碧桃两个没什么大错儿,要说错么,只能说两人太沉不住气,你们和竹茹吵,不是给你们姑娘长脸,反倒是给你们姑娘丢了面子呢,我们自己家倒罢了,出去了,让人家说你们姑娘的丫头三两句不对就吵嚷起来,还以为你们姑娘也是这等沉不住气的人呢。”
碧桃紫鸢虽心里觉得委屈,但嘴上还是连连应是,毕竟郡主说的也有道理,逞一时口舌之快,没什么意思。
“你们起来罢,下次当心就是了。”郡主摆摆手,神色明显柔和了许多。
两人又谢了恩,才站起来,低头立在湘云身后。
郡主又看向赵妈妈,“我知道妈妈心里肯定不服气,觉得这事和你没关系。”
“奴婢不敢,”赵妈妈低着头道。
郡主冷笑一声,“你知道你错在哪儿了吗?”
“奴婢应该早点拉开几个丫头,”
郡主摇头道:“不是这个,”
赵妈妈不由疑惑的抬起头来,“求太太指教。”
“说起来,事情的起因不过是为了一碗酥酪,这东西虽精贵,但咱们家还是吃的起的,老太太和姑娘们都爱吃,你为何不多准备些?”
“太太有所不知,厨房的买办说了,京城这地界儿上什么东西都贵,酥酪也要比金陵贵一倍不止呢。”
“哦,厨房买办是哪一个?”郡主就问刚回来的白妈妈,平时家里的杂事都是白妈妈代她做主。
“是老太太的陪房的孙子马三,”白妈妈知道这下牵扯大了。
郡主啜了口茶,思忖半日,对甄隐和湘云道:“你们下去罢,待会儿该去老太太屋里吃饭了,这事儿如果老太爷老太太不问,你们就别说了,省的老人家跟着操心。”
二人应了是,出了屋子。
外面的雨已经停了,但天还是灰蒙蒙的,甄隐犹豫半晌,还是上前和湘云搭话,“今天的事儿是我的丫头的不是,妹妹别放在心上。”她虽然对湘云依旧没什么好感,但谁让郡主都给她面子呢,自己一个庶女如何敢跟她过不去。
湘云见她道歉,自然不会多追究,笑着道:“都过去了,姐姐也别放在心上才是。”
晚饭时,甄老太爷和甄老太太见两姐妹有说有笑的,就也没提起白天的事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既然两人和好了,就用不着他们出来劝和了。
终于明白了
入了四月,湘云住不下去了,甄家虽然什么都好,也没人给她脸色瞧,可毕竟是别人家,住久了总有下人说三道四,她又不是林黛玉,走投无路投奔舅舅家,是以,这日一早,她让紫鸢回史家取东西,顺便告诉柳氏,让她来接自己。
紫鸢是晌午去的,直到晚饭前才回来。
当时湘云正和刚从北静王府来的杜娘说话。
自从甄陵进宫后,杜娘就一直住在北静王府里,每日照看着卫若兰。
今年皇帝大婚,加开恩科,杜娘便让卫若兰下场一试,中了秀才固然好,就算不中,也没关系,反正卫若兰年纪还小,有的是机会。
今日她带着儿子来找甄老太爷,让甄老太爷略微指点一二,甄老太爷却道自己已多年不做文章,直接带着卫若兰去了国子祭酒李守中家。
杜娘这才有时间来看看湘云,让她满意的是,湘云这段时间功课倒是一点没退步,反而还自己开始看诸子百家的书了。
“云姐儿竟能自个儿读懂这些,真不简单。”杜娘翻着手里的《道德经》,眼神中满是赞许。
“也有读不懂的地儿呢,碰着了就去问外祖母,听她一讲,我就明白了。”湘云心说要不是甄老太太让她读,她才不会读这么难懂的东西,不过她还真是佩服甄老太太,琴棋书画,针线厨艺样样都懂。
刚开始她还没发现,后来听下人说甄陵的琴和针线就是甄老太太启蒙的,后来又看到甄老太太和甄老太爷对弈,话说别人家的老太太都是打牌,而她外祖母居然手执黑子,步步为营,把她外祖父杀的片甲不留,气的老爷子胡子都翘起来,“哼……这次是我让着你,明天,明天我一定要赢回来!”
前两日甄宝玉回来,厨房做了酒酿蒸鸭子,大家吃着都觉得不太对味儿,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甄老太太一人说是酒酿酿的太过头了,叫来厨房赵妈妈一问,果然,赵妈妈说是南北天气不同,她酿酒酿时没掌握好时间。
甄老太太闻言,当即把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