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之潮-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人们对望一眼,微笑,鲜红的唇间露出整齐的贝齿。在高馆感觉上,桃红印花T恤的嘴唇微向上噘,非常性感。
“可是,我们不知道。”绿条纹T恤的女人以同样的语气,简短、却坚决的否定。
桃红色T恤用力颔首表示同意。感觉上,似乎还未被询问之前,她们就已有了答案。
“好吧!我知道,你们是不管问什么都不知道,随时都一无所知,你们只知道有关祟弄的话题。”
八重樫未深入追问,他转脸面向高馆,摇摇头,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
和八重樫一起走回尸体附近,高馆心中充满怀疑。
警车来了,在海中搜寻,当然会有围观看热闹的人群闻风而来,但是,为何只有这三人?而且说会沾惹不洁而不接近,另外更强烈拒绝八重樫的询问。
而,为何这位派出所巡佐不愠不怒呢?
“前年节庆日曾发生争吵,有人受伤,由于不知是什么人干的,所以局里来了刑事查访,我带去见那些人。”八重樫辩白似的拼命说明。“但是,同样是问什么都一概推称不知道……后来查出是外来观光客被同是外地人所伤。所以,他们并非想庇护谁,只是讨厌警察,彻底的讨厌警察而已!
我每次去巡逻,或是连络什么事,他们同样视若无睹,连带便当要一杯茶喝都要不到。要去那种地方,通常要花一整天呢!但是……”
说到后来,八重樫的语气有点不满了。高馆边颔首,边忽然想起昨夜妻子所说的话。
——虽然听说白蟹村是共产村,但是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那是极端孩子气的单纯质问,但,这时在高馆意识中的却是:连提供一点点资料都不愿意的白蟹村人,和原始性质的共产村应该无关吧!
那可能只是远离人群的地域之人漠视与外界的人际关系,尤其对警察更排斥。但,即使如此,若是一般村庄,应该会有较柔和的态度吧!
高馆正想问八重樫巡佐这点时,正在调查尸体的花卷警局之佐佐木巡佐向他招手,手上拿着某种小小的方形之物。高馆匆忙走近,一看,是驾驶座旁的尸体身上的驾驶执照!
“果然是孪生兄弟,你看,出生年月日一样。”
佐佐木巡佐比对着高馆方才放在塑胶布上的另一张驾驶执照上的照片。
确实,姓名是下屋敷民人,只差一字,但是住址相同,最重要是,彩色半身照片非常酷似,认为是同一人物也不足为奇。由于是小照片,细部看不清楚的缘故吧!年轻、无忧无虑的表情,梳分齐整的黑发下的大眼睛,简直都像是同一模子印出。
验尸很快告结束,尸体盖上塑胶布。
从釜石驾驶救援车来的年轻石川巡佐和另一位警察在这中间,频频来往于长带形岩块上,将用绳索绑住的三叉钩投入海中试钩。
“嘿,这边也很深呢!我这样的装备派不上用场。”不久,他似放弃般的说。
刚才吊上的车因为是卡在岸边的岩棚上,所以勉强能够吊上,但是,再往外的带状岩场北侧实在太深了,仿佛刚挖掘过的海岸似积满沙土,根本无法测出沙层有多厚!
“我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地方,为何会是这种情形呢?”石川巡佐对及川说。“无论如何,现在是无计可施了,必须另外想办法才行。”
在这之前,一直跟在他背后观看的及川,脸上浮现疲惫和愤怒交织的神情。
“那么,该怎样做呢?”他恨恨说。“警察必须做……什么?费用我会付,董事长已经交代过我了。”
“不,只要是我们用局里的车搜寻,就表示是公务,这点请放心。我不是这个意思!”
石川交抱双臂,注视海面。“如果搜寻水底,是有多种方法,但是沙底就不简单了,而且这里……你看,地形非常险恶……”
岩块构成的道路北侧,亦即从众人站立的海岸所看的左侧海面,不只是沙土很厚而已!在涨潮时,那里只是单纯的海沟,但是干潮时,却是四周被不规则形状的暗礁所围绕,包括楔型岩场在内,形成一个大潮池,直径可能有五百公尺左右吧!
形状歪斜的这个巨大潮池,由于四周被暗礁、岩块所围绕,所以才会积满这么厚的沙土吧!
“假定派水上救援船来搜寻沙底,有那样多暗礁,根本驶不进来。”
石川做出实在无能为力的动作。
“我们也准备了潜水器具前来,可是,像这么深厚的沙,根本没用。若在水中,可潜入五十公尺以内,但……能打捞上这辆车已经算运气不错了。”
“这么说,要如何是好?”及川还是重复这句话。“如果警方不帮忙的话……”
“有船艇就好了。”石川说。“小又轻型的……塑胶或木头制的小艇……”
石川说明:用车子载运至此,再放入潮池内,然后放下几条绑有铁钩的钢缆,如果能顺利钩住车身,再用吊车吊至岩块上。
之后,他回头望着同伴。“今天先回去,设法找到适当的工具后再来……”
4
不久,一行人开始吃各自带来的面包或饭团当午餐。饭后,釜石的吊车拖走打捞上来的本田车,等待医师前来验尸的两具尸体则由小野寺和佐佐木监视。
另一方面,在八重樫的带路下,及川搭乘高馆驾驶的轻型四轮驱动车,朝白蟹村出发。
来观看的海老子川老人和两位女人早已不见。高馆表示想到村中心去稍微仔细搜集情报,但是,八重樫却不赞同……
“那里的人好像帆立贝一样,嘴巴紧得密不透风!”
高馆一听这种说法,更想至海边看看村落的情形了,他希望知道那里究竟是什么样的地方,住了些什么样的人。
及川则一心一意想拜托村里的人帮忙搜寻沙底,又开口了:“我带了不少钱前来。”
或许,这就是他唯一的方法吧!
“及川先生,到了白蟹村,你最好不要过度提及金钱之事。”坐在沿着似有路又无路的海岸行驶的车上,八重樫提醒及川。“那里的人自尊心强烈得可怕,搞不好,他们根本就不会帮忙了。”
从岬角至村庄所在的海边约莫七公里,但因为是头一遭,路径不熟悉,加上路面太差,在高馆的感觉上,路途似乎加倍远。
海岸线时而会碰到断崖,在八重樫的带路下,勉强将车大幅迂回绕入山中,越过岭口,才再度下到海边。有时候,还必须穿越过浪涛刚退的狭窄沙洲……
不久,车子来到可远眺到一处海湾的地点,路面忽然宽阔,也平坦多了。
“总算快到啦!休息一下吧!”八重樫说着,让高馆把车停下,打开车门,下车。
高馆和及川也跟着下车。
梅雨透晴的太阳在正上方,但,时刻已近下午三点。
美丽的白蟹港以青翠欲滴的小岛为中心,扩大成优雅的椭圆形,朝外海开展的水门很窄,乍看似是天然的良港。这里以前称为白神,不知何时以讹传讹,转音成为白蟹,海岸边有将近一百户住家。
湾内水面浮现红、黄、橙各种颜色的延绳浮球,标示出贝类和蚵类的养殖棚位置,近看宛如无数散乱的多彩手毬一般,而逐渐往远处望去,却化为缀饰着海面的五彩玻璃珠景观!
狭长、呈弓状的矶岸边,时而可见几位老人、女人或小孩的身影,还可见到晾晒着海带和墨鱼。这些晾晒风干之物的香味,随着微风飘入众人鼻中。
“那边可见到似锯齿状的海岬吧……”八重樫指着海湾右手边,亦即南侧。“绕过该岬角,距釜石很近。这里的人都把墨鱼或帆立贝(海扇)运至釜石的市场。”
“啊,这我知道!釜石的鱼市场规模很大。”及川说。“我也曾经去过一次。听说那里是日本最大的鱼市场,墨鱼或贝类一且在釜石决定行情价格,日本各地市场皆以此为依据调整,对吧?”
高馆边默默颔首,边听。
他在照片上见过釜石市的鱼市场。釜石既以炼铁制钢出名,同时又是水产物的重要集散地,沿着海岸线,有个向南方扩展的大型鱼市场。
“所以这里的人是靠釜石而活,对于下闭伊根本嗤之以鼻,明明属下闭伊辖区之内,却一副爱理不理的态度!”八重樫说。
事实上,白蟹村人们不管是生活物资品或建材,皆是到釜石市采购,再用船运回,连小学分校的教师,皆是自釜石近郊的小佐野搭船前来。可是,一旦有事,却又排斥釜石方面的帮忙,釜石人也被他们视为外人!
“最主要是,只有他们白蟹村的人才会团结,并且孤立于外。他们的地域观念极强……还好这里并未发生过重大事件,否则派出所的警察就欲哭无泪了。”
八重樫表示要先去渔会看看,于是高馆又上车,握紧方向盘。
刚才那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是渔会理事长,以前则是白蟹村村长。八重樫如此说明时,车子正好渡过一道河川。
“这条河就是海老子川。”八重樫看似急转话题,其实不是。“村子里有三分之一的人都姓海老子川,方才来观看的三个人都是亲戚,是海老子川的家族。我想,一定自远古以来就是这个姓氏了。”
道路开始呈略上坡,进入村内。
覆盖着石棉瓦的屋顶、大而牢固的住家,面向海湾的狭窄庭院都晾晒着衣物或棉被。过了挂着用大型船板写上“白蟹村小学分校”、“白蟹村中学分校”的校门前,隔壁就是白蟹村渔会了。建筑物是旧式木造平房建筑,招牌也是使用船板,十足的渔村景象,但是,入口则为玻璃门,内部的白帘拉上。
“今天又非假日,怎么回事?”
八重樫绕至后门去看,但,摇摇头出来了。
“没办法!去理事长家吧!”
“这个村庄落实着相互扶助的信条。在渔会上班的人,从理事长开始,都是身体有缺陷、病魔缠身而无法出海工作者。”在进入隔几户外的海老子川家庭院前,八重樫说明。
“正因为如此,所以村里没有孤苦无依之人,就算是老寡妇,众人也皆会照顾……因此,即使是父不详的私生子,也不会遭人白眼。”
高馆马上想起方才的两位年轻美丽女人。如果是那么标致的寡妇,没错!大家一定会很高兴的照顾了……
八重樫在门口大叫海老子川之名,但,无人应答。
很多晾晒的衣物在夏日阳光下随着海风飞舞,大门敞开,但,屋内却没有人。
一只大型的老狗踉跄走出,不住嗅着三个人的裤管,团团转。
“奇怪了!”八重樫口中喃喃自语,走入没有篱墙的邻家庭院,敲门。
高馆并没听到丝毫声响,但,似乎有人应答,八重樫推开门,入内。
“老婆婆,觉得怎么样呢?嘿,能吃得下饭,那应该没问题啦!”
里面看来是位生病的老太婆,正在和熟识的八重樫交谈。也不知是否重听,八重樫的声音特别大。
“什么?大家都去海边了?做什么?渔会理事长不是不良于行吗?什么,海神?海神刚才来叫人?老婆婆,您别胡说!不会是脑筋有毛病吧?”
八重樫向老太婆说声“请保重身体”后,快步走出,来到高馆他们等待之处。
“没用!”他摇摇手。“在这里,天气晴朗之日,大家都出海了,没留下能沟通之人。前面住着理事长的亲戚,我们去那边看看。”
高馆点点头,又上车,握住方向盘。
但,车子才刚开始前进,约莫两户前方的屋内跑出一位稍胖的老太婆。
“啊,是巡佐的车!”
穿宽松黑衣的她大声叫着,马上张开双手,而且状似颇慌张的,嘴里不停说着什么。
高馆虽然听不懂,却立刻踩煞车。
“她说婴儿要出生了。”八重樫边打开车门边翻译。“好像忽然急遽阵痛。”
原来如此。高馆仔细一听,确实是不停叫着“婴儿”和“母亲”。
同时,老太婆走近车子,说是要去带助产士,就理所当然的要求八重樫让她上车,并且要求立刻前往村外,还说羊水已经流出,如果置之不理,母子都将死亡,而,那孩子是她的第一个孙儿!
“高馆先生,对不起,你能去一趟吗?”由于派出所无车,从未握过方向盘的八重樫难以启齿似的问。
高馆不得不点头。让八重樫和及川下车,请老太婆上车,坐在自己身旁。
前进约两百公尺,住家已逐渐稀疏,沿着海岸线的岩石路向南呈缓弯。
幸好,目的地的住家并不远。一位弯腰驼背、也是穿黑色宽松衣服的老太婆马上带着大皮包走出,看她的样子,高馆很怀疑这样的人能帮人助产!
让她们跌跌撞撞下车后,高馆跟着至产妇家,一看,及川在八重樫指挥下正忙进忙出,从门口可看得一清二楚的里面房间,有位边呻吟边翻转的年轻女人,张开的双腿间有无数血水和羊水。确实没错,这种情形下若置之不理真的会有危险!
等依助产士吩咐烧好开水,助产士用钳子夹住胎儿,要求产妇尽量用力时,三个人已经帮不上忙了。而,很不可思议的,在这样忙乱之下,邻居竟然没有人过来帮忙!
“海神呼叫,大家都出门了。”
看来,缠绵病榻的老太婆之言是事实!
八重樫似颇习惯村民们的生活,叫及川帮忙搬柴,自己则蹲在檐下大灶前添柴火,每当产妇大声呼叫,他又马上跑过去帮忙女人们。
高馆也帮着看大锅内的水温,同时在助产士命令下,跑去拿晾晒在檐前的破布。
不久,助产士终于好不容易从产妇胯间拖住浑身是血的婴儿,抓住双腿,好像拉着小狗般让婴儿头下脚上,用力摇着,于是,婴儿啼出第一声。
“这样就没问题了。”
这时,从大锅汲水至桶内的八重樫说:“我们还有急事要办,必须走了。好好照顾母亲和婴儿!”
高馆他们已先上车。八重樫上车后,很不好意思的道歉,说是让大家白白浪费这么久的时间。同时嘴里还抱怨着说派出所警察的工作也要包括这种,未免令人困扰,但,感觉上他似有另一种满足感!
他还说,婴儿能活着生下来实在太好了,毕竟帮忙这种事比仲裁夫妻吵架好多了。
从他的话里也能感受到,在几乎没有犯罪事件发生的荒僻地区任职的派出所警察勤务,真的是太无聊了。
“警察也要做这种事吗?那可真累!”及川感慨的说。
“是的。日本的派出所警察之工作,是其他先进国家少见而形同人民保母的工作。”高馆以既同情八重樫、又觉得可笑的心情说明。
但是,没过多久,当三人知道村里真的空无一人时,忍不住因惊讶和怀疑而蹙眉了。
那并非只是单纯的无人状态!而是和平常男人们出海捕鱼的渔村截然不同的气氛。
白蟹村也有很多年轻男女离乡背井外出赚钱,村民的平均年龄有老化现象,但是,今天却连高龄者都出海了,村人们好像都到泊在海湾内的船中。除了病人和即将临盆的女人、牙牙学语的幼儿外,所有人都不在村里,连小学生和中学生加起来总共二十五人的分校学生们,也和两位教师一起搭船远足了。
高馆三人非常失望,原本抱着一丝希望,以为到学校去会有较明理的教师,也会有知道家中事情的学生,或许能问出什么眉目才前往的,但,到达后才知道,旧教室里除了新购买的桌椅外空无一人,黑板上仍留有应该是孩子们刚留下的字迹。
依半开玩笑、半是远足计划的文字来推测,他们是昨天临时决定去釜山的观音崎,今天一早搭渔会的船出发,只带着饭简,由每位学生自行准备。
走出学校后,八重樫在岸边找到一位正在晒海带的带着孩子的女人,但,当他知道那女人是聋子,而且不会说话时,终于忍不住大叫了。
“可恶!那些家伙都逃掉了。”他说。“知道我们会来,全部搭船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