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动感西部 >

第1章

动感西部-第1章

小说: 动感西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云儒:动感西部 

许戈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各位好,这里是大红鹰·世纪大讲堂,我是许戈辉。既然我们的大讲堂开到了西北工业大学,那么我们的话题当然应该聊聊西部。其实从国家在2000年提出了开发和建设西部以来,我们就听到过专家、学者各种各样的论述,有的是从经济角度入手,有的是从法制角度切入的,而今天我们的主讲嘉宾,将为我们提供一个非常非常别致的观察与思考角度,那么这个角度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会儿再揭晓。首先还是来让我们认识一下我们的演讲嘉宾肖云儒教授。 

肖云儒简历 

肖云儒,祖籍四川,1940年生于江西。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著名文艺评论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现任中国文联委员、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评论家协会主席、兼任西安交大、西北大学、陕西师大教授。 

30多年来,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及其它作品550万字,出版专著和作品集有五卷本《对视文化西部》书系、《中国西部文学论》、《民族文化结构论》《独得之美》等14部,主编过《中国西部文艺研究丛书》(8册280万字),担任过《长青的五月》《追日》《黄河不息》等十多部电视文化片的总撰稿。先后获得过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广电部“星光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成果奖等近20个奖项。 

许戈辉:肖教授,您好!我知道您的祖籍是四川,您生在了江西,按照我们中国人通常的算法,您应该算一个南方人,对吧? 

肖云儒:是,应该是南方人,长江水系。 

许戈辉:那您为什么这么钟情西部呢?我听说您基本上西部的每一个地方都去过。 

肖云儒:我在西部各个省的每个地、市我都去了,不能说每一个地方。 

许戈辉:我发现您现在一介绍说,我们西部人,您已经把自己完全算作一个西部人了。为什么会这样? 

肖云儒:就因为我是南方人,我长在山灵水秀的南方,再加上我的家庭,我从小没有父亲,在母系的这种氛围中长大,因此我内心觉得我缺钙,缺西部人的这种豪强精神,所以来到西部我一见如故,我来到了一个我正需要各种精神营养的地方,来到了制钙的工厂。 

许戈辉:您第一次到西部是什么时间? 

肖云儒:我1961年大学毕业就分到陕西日报,工作了二十年,写新闻。 

许戈辉:您觉得西部最让您震撼的是什么? 

肖云儒:最让我震撼的是西部的豪强和那种古道热肠的、沉郁内忍的那种精神。特别到西部的昆仑山脚下,就能感觉到那种永恒的象征感,给我生命里面充实了很多东西。 

许戈辉:刚才肖教授也介绍了,说他大学毕业以后就分到这边,大学学的是新闻。我们在中学的时候,都学过语文,写散文要怎么写?老师一定会告诉你们一句话,说散文要。 

同学:形散神不散。 

许戈辉:没错了,“形散神不散”,知道这是谁提出来的吗? 

许戈辉:往这儿看,肖教授提出来的。肖教授,那您看,您长期以来从事的是文化理论的研究,比如像文艺批评、文学评论,这个应该属于叫做比较背景的基础理论的研究,或者我们还有一种说法叫底色研究。但是现在有关西部建设和开发应该说是很切实的,那您为什么会从一个理论家又关心到这些很切实的话题呢? 

肖云儒:这有两种原因。一个,跟我的原来的职业背景有关,因为我是搞新闻搞了二十年,就是从现实的,最当下的问题切入,来关爱这个社会,这是传媒的一个职业道德。 

另外,我自己在搞了文化理论之后,觉得对于新闻(涉及)的这些最根本的、初浅的社会问题,要有一种文化的和生命的提升。所以这样就把两者结合起来,两极振荡产生了一种效应。 

许戈辉:那您既不是从经济角度,也不是从法制角度来入手,我倒特别关心,您这个角度,独特的角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肖云儒:文化,文化心理,从民族学、人类学,特别是文化心理学角度(研究西部)。所以我曾经说,我关注西部,是关注西部的软件。软件里边又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硬软件,像投资环境、通讯、交通,包括文明礼貌。一部分是软软件,就是文化心理,文化心理的优势、劣势、资源,我关注的是软软件,是“软中之软”,但是它又决定着西部未来的走向,又是非常硬的东西。 

许戈辉:你看,肖教授一会儿给我们带来的这篇演讲,它的题目就非常具有文化感,而且还具有一些时尚感,这个题目叫“动感西部”。好,有请肖教授。 

肖云儒:西部在世人的印象中,特别从乍到西部的人印象中,都是一种沉滞的,有些落后的、静态的一个环境、一种印象。这个印象是绝对有道理的,GDP低说明了一切。但是我在西部四十多年的人生实践和我对西部二十多年的理性思考,我心理活跃着另一个西部,这就是鲜活的、动感的西部。在静态西部之外有一个动感的西部。我想用另一种眼光来谈谈我对西部的印象。 

中国西部,简明地说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地域呢?为了大家好记忆,是以帕米尔山结为圆心,帕米尔山结到黄河的晋陕段,也就是到壶口瀑布为半径,在我们祖国土地上画的一个弧,这个弧的西边就是中国西部。 

西部是中国的,也是亚洲欧亚大陆的制高点。西部是中国乃至于亚洲的山之根、河之源。 

这样一种地老天荒的时间感觉和高山大川的空间感觉,它决定了西部的象征感。它象征着历史,象征着人类,象征着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民族的许多象征性的名词都出产在西部。大家知道珠峰,应该说是人类的,不光是物质的是精神的制高点,珠穆朗玛,青藏高原这是一个象征。丝绸之路、黄河、长江是我们的母亲,壶口是经常出现的,长城、黄土地等等,这些我们民族的象征物出产在西部。 

但是西部在现代又是一个砝码。在现代进程中西部稍有落后,滞后了,但是西部同时以自己多年来积累的价值标准,像古道热肠,像沉郁内忍,像坚韧不拔,这样一些价值坐标,构成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精神天平的一个遥远的砝码。它是现代人精神的减压阀,是现代人思想的整流器,是现代人心理的平衡仪。 

那么动感西部我们怎么看呢?我是这么思考的,我想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就是从民族共生来看动感西部。 

中国西部50多个民族,中华民族56个,除了少数几个,像赫哲人、鄂伦春人(没有),如果把内蒙包进来,那就全有了。95%的民族西部都有,是中国人种的博览会。什么叫民族杂居,从文化上讲就是带着各民族不同文化因子的人共居一起,因此它必然会产生文化的交流、融合、整合、冲撞,最后是双赢、多赢、共进。所以这样一种杂处的生存状态,必然要导致杂化的心理,它导致西部人的心灵底色中有比较大的豁达的容受、兼容空间,西部人的视觉转换的频率比土地文化区的人要多、要强。西部人智慧杂交的能力也比土地文化区的人要强。 

我在乌鲁木齐的巴扎,可以看见很多维族、哈族人,在买菜讨价还价时,随时转换语言。他可以说维语、哈语、汉语、蒙语,但是我们在那个地方生活了三十年的汉族人,永远是一种语言,为什么?他没有处在游牧地区这种共居状态,他的智慧杂交能力相对滞后。 

王蒙,大家知道著名作家,曾经在伊犁,西部边陲流放了二十几年,他后来写过一本在伊犁的纪实文学,他描绘了西部静态生存的杂居的状态。他写一个大杂院,住了七、八个民族,有哈萨克的、白俄罗斯的、俄罗斯的还有像王蒙这样汉族的人,住在一个杂院里边,用一种“协和”语言,不是日本人的协和语,而是一会儿夹杂着几个维吾尔族语言,一会儿夹杂着几个汉族语汇,共同交流着。 

有一个女作家,是天津的张曼菱,写一个中、蒙、苏边界,阿勒泰地区,大家想象着北疆(那个角),她写的题目叫《唱着来唱着去》,她既是说民族杂居共生的,没有国界、没有民族的疆界,更是说各民族之间心灵和感情没有疆界,可以唱着来唱着去沟通。是一种动态生存中的杂居。所以这样一个杂居、杂交、杂色,使得西部文化在整个中国文化中有了非常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想给大家说一个小例子。中华民族,我们过去是以汉族为中心的一种历史观,中华民族的源头实际上不止是汉族。大家知道敦煌,知道吐鲁番和库车的千佛洞。这都是中国文化重要的源头,从印度文化,欧洲和伊斯兰文化引进。就拿汉族文化来说,大家知道我们的轩辕在陕西,轩辕使得中华各部落,最后整合为一个中华民族的整体形象。我们的周礼,连山东的孔子都说,“吾丛周”,我是信服周礼的。我们的秦制,秦代的政治制度一直延续二千年,到1912年辛亥革命。我们在汉代,独尊儒术,董仲舒,使得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有了主心骨,这就是儒教。我们的唐代开放多维,使得儒道释,就是儒道佛,成为中华民族三足鼎立的三大文化坐标,这使得我们中华文化非常稳态,不至像印度和埃及文化流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所有这些都发生在西部。 

西部还有一个更大的功能,就是使得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我开玩笑说,我们的民族文化历史进程是以四分之二拍子前进的,强弱、强弱、强弱。每当一个王朝,它单维统一浑然一体的时候,二三百年后开始衰弱,因为它闭塞,然后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就是我们西部人,用流血的或者不流血的强行的文化交汇,入侵中原,给我们民族输钙,然后产生一个变乱的时代,然后又一个新王朝诞生,强弱、强弱。大家知道在周代之后是春秋战国,那是一个多维的时代,然后产生秦、汉帝国的统一。秦、汉之后又开始是魏晋南北朝。西部和北部的民族入侵中原,导致动乱。最后涵盖、吸收、整合,导致隋唐帝国的建立。在隋唐帝国之后,又出现了五代十国,这样一种多维交汇的局面。然后有宋代。宋代以后,大家知道有元代,元代就是蒙古人,成吉思汗的后裔忽必烈,异质文化。元以后有明,明是汉族,但是明以后是清,大家知道,清是吴三桂不抵抗后,从关外进来的,是金人。当然五四运动以后,世界各国的异质文化因子都涌入了。强弱、强弱,西部就是这样,以自己的价值坐标和生命力,给中华民族的历史,周期性的输钙,使它更新。 

那么现代社会是一个什么社会?大家都知道,我们常说地球村。现代人不仅固着在自己的家里,自己的村里,自己的城市里,就是血缘、族缘、地缘,而且固着在世界一体化的经济格局中,世界文化的总体格局中。所以现代人就处在一个非常杂化的时代,一个复杂的世界,催发着、呼唤着一个复杂的主体,就是我们的主体。它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心灵里边都有一个复杂的镜子,能够多面的照射这个世界的复杂性。所以现代人有一个很基本的素质,就是需要有杂化的心态和杂色的心灵和精神底色。这就有可能使得西部这个杂居共居体成为一个潜在的优势。 

从这里就能够看到,动感西部第一个现代潜质,就是西部人多民族杂居的这种状态和现代人跨社区发展状态是相应合的,它给现代人的很多要求提供了潜质。 

第二个,我们可以从文化结构来看动感西部。我们在谈到文化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对的。没有交流文化怎么发展?要得富先修路,经济况且如此,何况文化。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很重要的另外一个方面,隔离也不光是文化发展的消极因素。我曾经专门用过一个词,叫隔离机制。文化的隔离机制,同样是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甚至于必要的因素,文化的交流机制和隔离机制,和人跟它的影子一样,是如影随形存在的。大家知道隔离机制是一个地方文化生成个性的必要条件,是一个地方文化形成传统,并且保存下来的必要条件。一个现代化的都市,没有民间文化,因为它没有隔离,它全是些批量生产的光盘(等等),只有那些闭塞的地方,才有着非常鲜活的民族文化渊源。所以,隔离机制在西部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我可以说,我作为一个西部人,可以很痛切地说,西部是以自己艰难的生存,是以自己的荒蛮和落后所造成的隔离,造就了世界四大古文化的出现。 

正是因为(西部)几千年的隔离,导致欧亚地区的人只能用自己局部的智慧,来创造只属于自己的文化样态,所以这才形成了这样一个欧洲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东亚文化的这样的地图,而中国西部大家知道在中间阻隔着。但是文化又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它跟电、跟水是一样的,它要往低处流。在欧亚文化,形成了一个欧亚文化的密集圈,中国西部是文化的疏离圈,文化很落后。欧亚文化密集圈外部,非洲、澳洲、美洲,又是文化的疏离圈,这个时候文化密集圈内的文化,开始要探索着向心的向中国西部交流,也要离心的向美、澳、非交流。大家知道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历史上千千万万个马可·波罗,他们探索着东边的人在怎么生存,也出现了千千万万个张骞和班超,他们探索着西边的人在怎么生存,开始交流,这种交流的结果就形成了我们西部五圈四线的一种文化网络状态。 

第一个,就是新疆的西域丝路文化圈。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地图,新疆的西域丝路文化圈。 

第二个,就是青藏高原的藏传佛教文化圈。 

第三个,是河套河西地区的,甘肃宁夏的伊斯兰文化圈。 

第四个,是西南川滇黔桂的多民族文化圈。 

第五个,是长江腹地(四川盆地)和黄河腹地,广大平原和黄土地的农耕文化圈。形成这五个文化圈。 

这五个文化圈又用四条文化要道,也是交通经济要道,把它勾连起来。西部文化通道的起点就是长安。由长安往西的丝绸之路,一直把中国黄河腹地的农耕文化,跟西域文化,跟地中海波斯文化勾连起来。由长安出发,到兰州西宁,翻过唐古拉山,进入拉萨、尼泊尔、印度的这个唐蕃古道,它把我们中原文化、黄河腹地农耕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和印度等四大类文化勾连起来。由西安到宝鸡,走宝成路和成昆路往南,从瑞丽出境一直到中南半岛泰国缅甸的路,叫做南方丝绸之路,它把农耕文化,和川滇黔桂的多民族文化,和南亚文化勾连起来。由长安出发往北,古秦直道的基础上,秦直道被称为秦代的高速公路,据说有50米宽,以那个为基础,一直向北通到贝加尔湖,把蒙古族的文化和中原连接起来。 

这样五圈四线的文化的结合部,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叫漩涡共生区。就是在海北山南地带,青海湖以北,祁连山以南,这是藏传佛教区、伊斯兰文化区、西域文化区和土地文化区结合部,形成一种漩涡状的杂色文化区。在一个不足一个地区那么大的地方,有五六个小民族,大家知道,撒拉族,班禅额尔德尼的故乡,东乡族、裕固族、土族、保安族,都在那个地方,它们没有多大,最多就是一两万人。他们在大民族的挤压中倔强地生存着,而且广纳百川,把各个文化因子拿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