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名词赏析(一)-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
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②塞下:边地。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
不同。 ③衡阳雁去的倒文。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
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 ④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
声。角:军中的号角。 ⑤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⑥长烟:荒漠上的
烟。 ⑦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
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
业未成。 ⑧羌管:羌笛。霜满地:喻夜深寒重。
【品评】
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
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
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
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原有数阕,皆以
“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之词”(宋魏泰《东轩笔录》卷
十一)。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
重抒情,而情中有景。这恰与《苏幕遮》仿佛。但它的题材与风格却是有别于
《苏幕遮》的。首句“寨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
的异样感受。次句“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
荒凉,这是托物寄兴。接着,“四面边声”三句,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
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长烟落日”,画面固不失雄阔,但续
以“孤城闭”三字气象顿然一变,而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过片后“浊酒
一杯”二句,写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怎能抵御乡关万里之思?久困
孤城,他们早已归心似箭,然而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又何从谈起?
“羌管悠悠”句刻划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乡恋益见浓重。“人不寐”二句,
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的正是这种
感伤之情。不言而喻,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
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其情调与唐人建功异域、追奔逐北的边塞诗迥不相同。
但范仲淹到延州后,选将练卒,招抚流亡,增设城堡,联络诸羌,深为西夏畏
惮,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此词慷慨悲凉,同样表现了他抵御外患、
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而更值得重视的则是,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
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
蝶恋花①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②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③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④
对酒当歌,⑤
强乐还无味。⑥
衣带渐宽终不悔,⑦
为伊消得人憔悴。
【作者】
987?- 1055?,字耆卿,初号三变。因排行七,又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属
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
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
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
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
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
《乐章集》。
【注释】
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
《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②危楼:高楼。 ③黯黯:迷蒙不明。
④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⑤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
行》。当:与“对”意同。 ⑥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⑦衣带渐宽:
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品评】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
“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
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
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
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
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
发。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
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
二字,若有万千思绪。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
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
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
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
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
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
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
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
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
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
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
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雨霖铃①
【宋】柳永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②
都门帐饮无绪,③
留恋处,④
兰舟摧发。⑤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⑥
念去去千里烟波,⑦
暮霭沈沈楚天阔。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⑨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⑩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
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
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 ②骤雨:阵雨。 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
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④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
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⑥凝噎:
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咽”。 ⑦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⑧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
楚国,故称。 ⑨经年:一年又一年。 ⑩风情:男女恋情。
【品评】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
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
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
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这与同样表现离情别绪但出之以比兴的唐五代小
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时柳词不但都下传唱,甚至远及西夏,“凡有井水饮处,
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柳词盛行于市井巷陌,同他这种明白晓畅、
情事俱显的词风不无关系。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刘熙
载《艺概》卷四:“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那堪冷落清秋节。念宵酒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
‘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确实,“今宵”二句之所以被推为名句,
不仅在于虚中有实,虚景实写,更因为以景“染”情、融情入景。“今宵酒醒
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杨
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
落的怀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会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
想到“经年”,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
与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尽愁思。
宋人论词往往有雅俗之辨,柳词一向被判为“俗曲”。此词上片中的“执手相
看泪眼”等语,确实浅近俚俗,近于秦楼楚馆之曲。但下片虚实相间,情景相
生,足以与其他著名的“雅词”相比,因此堪称俗不伤雅,雅不避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