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我的宝贝 >

第14章

我的宝贝-第14章

小说: 我的宝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此真的没有约过。

约的就是不约。

没过了几天,我回家,母亲奔出来迎接,像孩子一般喊著∶“快来看,蔡志忠请人送来一个好古怪的坛子,还附带送来了一大把长长的树枝,妈妈是看不懂,不过你一定喜欢的。”

我往餐厅跑去,桌上放的,正是一只深喜的老  ,不是普通的那种。我绕著它看了个够,惊叹一声∶“哦窖变。”

妈妈说∶“这只坛子扭来扭去的,一定不是平凡的东西,你说呢?”

我对妈妈一笑,说∶“从此以后,当心小偷!”说完冲去打电话给蔡志忠,说不出有多感谢。他那边,淡淡的,只说∶“喜欢就好。”

当我们全家人都欣赏过了这只带给我巨大快乐的  时,还是没有见过送  的主人。

当插灸  里的那一丛银杏已经开始发芽了的时候,都没有再打电话去骚扰过这位忙碌的画家。那时候,他的《列子说》也开始在《皇冠》连载了。

我当当心心的守住双方的约定随缘。

一天,有事跑到“皇冠艺文中心”去。由四楼下来时,想到画廊就在三楼,顺路下去看看在做什么展出。当我跨进画廊时,那个能干的黄慈美经理背著入口坐著,她正跟一个头发长长的青年很专心的说话。

当我看了一眼那个青年时,发觉,眼前的人正是不约而遇的蔡志忠,而他,也突然看见我的出现,两个人哗一下同时跳了起来,我尖叫一声他的名字,用手向他一指,好似正要出招,而人还跳在半空中。

就在同时,立即听见另一声惨叫,那个背著我而坐的黄慈美,意外受吓,人先往后倒去,紧接著再扑向桌前,捂住胸口,眼看就要吓昏过去。

我无法向黄慈美解释这一切的来龙去脉,她并不知道蔡志忠和我,讲好了是只碰,不约的。这一回,老天叫我们不约而遇,我那个尖叫,出于自然,而且非常漫画。

蔡志忠和我的见面,加上黄慈美的居中大惊,使我笑痛了全身。漫画大师的出场,笔墨无以形容,只有漫画能够画出那份效果。

前几天,为著蔡志忠的画和我的儿童诗配合展出,去了一次他的工作室。在那品味和格调都跟我个人家居布置十分接近的房子里,悄悄的观察了一下发觉蔡志忠将他最好的一只  ,送给了我。

这一来,对于他的慷慨,反而使我因之又感激又愧疚。

这位朋友,当是我的好榜样。

虽然这么说,这只美  ,还是当成性命一样宝爱著,无论怎么说,都不会学蔡志忠,将它送给任何人。

蔡志忠,多谢多谢多谢。多谢、多谢。

当我小睡醒来的时候,发觉这辆小货车正行走在河床的乱石堆里。我坐起来看窗坍,只见干干的河床前,绕著一条泥巴路。”

同去的朋友见我在后座撑起来,就说∶“对不起,路这么颠,把你颠醒了。”我问说∶“我们在哪里?”他说灸苗栗。

那一路,是由嘉义上来的,当天回台北。

我问这位朋友∶“你的车子如果发不动了怎么办?”那时天色近晚,微雨,微寒,而我们的车,正在涉过一片水塘又一片水塘。

“那个窑场,真的值得去看吗?”说时我已累了。朋友很有把握的说∶“去了就晓得。”

我们终于爬出了低地河床,进入一片如诗如画的乡间里去,那雨水,把一切给蒙上了轻纱。我完全醒了,贪心鬼似的把这景色给看到心里去,并不必举照相机。这儿是苗栗的乡间,只不过距离台北那么一点点路,就连大地和空气,都是不同。沿途中,朋友下车,去搬一只向农家买下的风鼓用来打稻米的老农具。车子怎么样也挤不下。我们淋著雨,一试再试,都没有可能,在这种情形下,我的累,又发散了出来,对于那个要去的窑,也失去了盼望。

等到车子往山坡上开去,远远的乡间被我们丢在背后,一条平滑的柏油路转著山腰把我们往上升,那时,一片片朴素的灰瓦房这才落入眼前。大门处,写著一个好大的牌子。

入山的时候,一边的路肩,交给了花坛和红砖,一路上去,只见那人工的朴质,一种可喜的野趣,又带著一丝人文背景,自成一个山  。窑,就到了。

窑,造在山坡上,厂户宽敞极了,四周全是架子。两面大木窗,将乡间景色,居高临下的给占了下来,那些人,生活灸画里做陶。

高高的厂房里,那份清静,好似不在人间。一个老师傅坐著,正用泥巴做好大的花瓶,一个女孩子,在另一边站著,她做小件的,在一个大台面上。

见到我们的去,年轻女孩把泥巴一推,含笑迎上来。她,画里的女子,长长头发,朴素的一条恤杉,一条长裤,脂粉不施,眉目间,清纯得有如一片春天里寂静的风景。

那个雨中的黄昏,就是闲静两字可得。

我们看了一下四周,好似苗栗一带的民俗品都被这一家人收了来。大大的花坛,成排的石臼,看似漫不经心的散放在空地上,细心人轻轻观察,也可知道主人的那份典雅之心。

大窗下,可以坐人,那个叫做美华的女子,安详的提来一壶水,开始泡老人茶。

是什么样的人,躲在这儿做神仙呢?

美华说,这个地方是她姐姐和姐夫的,说著说著,我们又去看了山区里的三合院。一个陈列室,全是木箱、木板地、木桌,这些东西的上面,放著一组一组的陶。

当美华关上陈列室时,看见了红红的两副对联∶“也堪斩马谈方略,还是作陶看野花。”

我呆望著雨中的屋子和这两句话,心里升出一丝感伤那种,对自己的无力感。那种,放不下一切的红尘之恋。那种,觉得自己不清爽的俗气,全部涌上心头。美华打开左厢的门给我看,里面是一间空房,她说∶“你可以来,住在这里写作。”

我想反问美华∶人,一旦住到这种仙境里来时,难道还把写作也带上来吗?

那时,微雨打著池塘,池塘里,是莲花。

没敢停留太久,只想快快离去,生怕多留下去,那份常常存在的退隐之心又起。而我的父母,唯一舍不下的人,拿他们怎么办?

这种地方,如果躲在千里之外,也算了,如果确实知道,就在苗栗,有这么几个人,住在一个他们自造的仙境里而我却不能,这份怅,才叫一种真怅。

窑,静得可以听见风过林梢,静得一片茶叶都不浮起,静得人和泥巴结合成一体,静得不想说束何话。

美华戴上手套,拿了一个槌子,说要开窑给我们看,那是个烧木柴的窑,不是电窑。我说不必了,生怕火候不够,早开了不好。美华一面打去封口处的砖,一面说∶“烧了七天七夜了,正是打开的时候。”

看见她站得高高的,熟练的一槌一槌把红砖打散。看著、看著,我第一次对自己说∶“我羡慕她,我羡慕她,但愿这一刻,就变成她。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比她更美了。”

一生承担自己的命运,绝不随便羡慕任何人,也不想做任何人,只有这一次,梦,落在一个做陶的女子身上去。那份对于泥土的爱啊,将人亲得那么干干净净。天色暗了,我的归程向北。

美华问我要什么,没有挑那些烧过的陶,走到架上,捧下一个待烧的白坛子就要这份纯白了。

“那你当心捧住哦!这不过还是泥巴,没烧过,一碰就破了。”美华说。

我将这一个线条雅美极了的泥巴坛子用双手轻轻捧住,放在膝盖上。

回程时,出了小车祸。当!后面的车撞上来的时候,我整个身子往后仰去,而手的恣势不变抱著我的泥巴。

照片上这一个看上去好似素烧的坛子,是在那片桃源仙境里得来的。

那座窑,叫做“华陶窑”。

什么时候,才能够丢开一切的一切,去做一个做陶看野花的人呢?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大概才算快乐和自由的开始吧。

我不知道。

在这小小的台湾,一千八百万人口挤著过日子。看起来吓人那么多。可是在这一千八百万人中,只找到两个人,能够跟我长谈《红楼梦》这本书又那么少。那种谈法,是没日没夜痴谈下去的。

其中的一个知音,住在台中。这一个,一年可能见面两、三次。另一个是位方才二十多岁的好小子空军,驻防在花莲。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只靠电话和通信。

其实对于“知音”两字,定义上给它下得太严格了。谈得来,而不谈《红楼梦》的,就不算。

总认为,社会上民间团体那么多,集合在一起的人,总有一个宗旨,而为什么我们这些爱红楼的人,却彼此碰也碰不到,也没有什么会呢?我的理想是∶把“皇冠艺文中心”给租借下来,每星期五,只要有空,就去晃一下。而那批红楼迷,也知道每星期五晚上,只要有空,在“艺文中心”就可以碰到其他的红楼迷,大家见面,开讲、争论、分析、研究,甚而打架,那会有多么好玩。

这只是个想法而已,不会实现的。

话说刮在台中的那个朋友,他的人缘好极了,看书也多,做人非常平实,处事自有一套,而且是个中文系毕业的人。

以上几点,并不构成知音的条件如果没有发现他是个红迷的话。

我们这场友谊,开始在一个饭局上,直到数年之后,发觉只要单独面对他,那十数小时的谈话可以就钉住《红楼梦》讲下去,这才恍然大悟,来者是个这方好汉,不能错过。

本来,对于《红楼梦》这一场缠了我终生的梦,在心灵上是相当寂寞的,因为无人可谈。后来,得了个知音,我的红楼,讲著讲著,理出了很多新发现,越讲越扎实,越说越明白,好似等待了多年的曹氚之灵,化做己身,长江大河也似的涌现出来。

我那可怜的朋友知音,有时候饭都不给他吃,茶水也是凉的,他也不抱怨,总算很仁慈,给我昏天黑地的讲个够,还笑著点头。

对于《红楼梦》有关的书籍,我的不够,知音的收藏就多了很多。我个人的看法还是盯住原本《红楼梦》,不敢翻阅太多其他人写的心得,怕自己受影响。不过有时候忍不住,还是拿来看。

许多次,我去外地旅行,看见有关红楼的书籍,总会买回来,交给知音收藏。有一次,得了一副扑克牌,那个图画,居然是“金陵十二金钗”。这一喜,非同小可,细细观看画片上面小姐们的衣服、头饰、恣态、面容、背景,还有取的是书中哪一场景……。

等到朋友从台中到台北来时,我拿出那副纸牌,一定要送给他。同时,还找到两套《红楼梦》的漫画本,那是在新加坡。

为了那些漫画本,我将具象的《红楼梦》“室内设计”看了个饱。那副纸牌,只有一副,朋友不肯收,要我存著。我想∶他的收藏比我整齐,应该成全他。

两个人推来让去,结果朋友把牌一摊,分做两叠,说∶一人一半。

这我不答应,要就完整的,不然不要。

最后,这副纸牌金陵十二金钗,去了台中。我的心中,大喜。

后来,朋友去了金门一趟。金门没有关于《红楼梦》的东西,不比香港、日本、新加坡。

在我的红楼知己由金门返回台湾来时,他送了我照片中这两副“□模”,算是民俗艺品的部材吧。将这两副模子,放在客厅方几上,它们跟我的家,那么相称,不愧是知音的礼物。

请看这两个模子,一面雕著龟甲纹样,象征吉祥。反面没能拍出来,雕著桃形,也象征吉瑞。中间写个“寿”字,取龟长寿之意。

所有龟□俗称“红□”,这种将糯米磨成□浆,染成红色的民间食物,可以用于各种喜事,如结婚、谢神、上寿。在台湾民俗中,也用红□供拜。如果媳妇生了男孩,到祖先坟上扫墓时,也以红□祭拜,那就叫做“印墓□”了。

照片中另一条长长的“□模”,刻的是动物和花草,据说这是早年做喜饼的模子,是女家分赠给亲友的一种“订婚通知”。

这两方礼物,来自一场《红楼梦》的结缘。我倒是又在想,这种食品糯米做的,黛玉妹妹绝对不能吃,吃了万一哭泣,是要胃痛的。倒是史湘云大妹子,吃它一个无妨。

他们就把这么好看的银器,堆在地上卖。我说的是玻利维亚的印地安人。说到旅行,其实最不喜欢看的就是风景那种连一个小房子都不存在的风景。总觉得那就等于在看月份牌。说起月份牌,早年那种印著美女的,反而比纯风景更耐看。

总而言之,我旅行,最喜欢在里面混来混去的地方,就是乱七八糟的赶集。

玻利维亚的首都拉巴斯,海拔四千公尺,比起台湾的玉山顶来,还高过好多。而人群,总也不怕那个“高山症”,满街挤来挤去,一半全是游客。对于肯来这种地方的游客包括我自己,都是欣赏的。这叫做选地方,测品味。

好,这些银器大把大把的堆在地上卖。我抵不过这份引诱,人就蹲下去了。

也因为这批东西慢慢没人做了,取代的正是台湾出口的塑料品。翻来翻去,不容易找到照片中餐具柄上同样花纹的,也就是说,成不了一套。

当时,背包已经满得溢出来了,而自己也知道,今生不可能用一副银的刀叉去吃饭,可是看到这些耐人寻味的好手工,还是舍不得就此掉头而去。光看那一支支叉子,它们的尖齿切面那么粗犷,就喜欢。

在拉巴斯好多天,每天东张西望,手里捉著的,不是一把小匙,就是一把刀然后,每个小摊子前又蹲下了我,翻呀!要翻出那把柄一样的花纹来。

那次的中南美之旅,到了玻利维亚,算是投降,把那颗飘泊的心,交给了这些小摊子。

照片中的那一堆银器,不知反复走了多少回旧街,方才成了一大把。回想到,在那寒冷又舒适的高原上,老是捉了一把刀叉走路,唯恐买来的配不成一套,那份痴心,真是莫名其妙。

也因为这份看不透,觉得人生很好玩。

万一看得透透的,这也不要,那也不喜,生活中不能产生花样,做人的无悲无喜境界虽然很高,却并不在我的俗人生涯里,起码,在当时一九八二年。

这套银器结果跟回了台湾,一次也没有用过,顺手把它们一插插进了一只阔口瓶子里去。

每年总有那么一两次,我把它们倒出来,用擦银粉略略擦一下不给它太黑,也不能太亮。玩著这安静的游戏,即使在无人的深夜里,眼前呈现出来的,就是那片拉巴斯的旧域区,那些红红绿绿的印地安人,在我的客厅里,摆满了摊子,喧哗的市声也传入耳来。

回忆的效果,贵在于它的那份魔幻和华丽。起码,中南美洲的梦,是这么来来去去的。不,我不敢再回到那儿去,只为了保存这份回忆中的自我创造。

今年的四月一日,朋友说,租了辆小货车要由台北南下到嘉义乡间吩收购民俗古董。我听了心里怦怦乱跳。

看看记事簿,上面排得密密麻麻的活动,那些活动,等于一道一道绳子,将人五花大绑,动弹不得。有趣的是,这种没事忙的瞎抓,偏偏叫做“活动”。用来把人绑住的事情,那来的好日子“活”,又那来的方圆给人“动”呢?

也许是被逼得太紧了,反抗之心便生。打了几个电话,把那些待做的事改到下半年,不管电话那边怎么抢天呼地,我反正得到了自由。这一来,三整天没有事做哈哈。赶快跑到朋友处去,说想跟著下嘉义。我的朋友一听,很惊讶我的放假,同时热烈表示欢迎。我急著赶回去理些衣物,同时喊道∶“收购老东西时我跟著你,一定不会抢。”

去了嘉义,看著了的好东西,乡下人家都不肯卖。就算风吹雨打的给丢在外面,我们一停车,说要买,乡下阿婆就紧张了,口里说∶“不卖,不卖。”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