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美关系步入新历史阶段 >

第1章

中美关系步入新历史阶段-第1章

小说: 中美关系步入新历史阶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鹏
  开栏的话
  在环球时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的共同策划和推动下,“国际问题青年论坛”特别栏目问世了。 目前我国的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已经涌现出一批崭露头角、具备相当实力和潜力的青年学者。他们活跃在国际问题研究的第一线,具备很强的时事评论和问题分析的能力。开办“国际问题青年论坛”的目的,是创造一个交流平台,为媒体与学术界之间在国际问题的报道和研究上提供一个良好的互动机制。
  “国际问题青年论坛”每月举办一次主题研讨会,环球时报对会议成果进行整理发表。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栏目,向广大关心国际问题的读者,提供对这些问题的权威分析和评论。这是一个思想交流和观点争鸣的论坛,我们鼓励多元的声音在这个平台上出现、争鸣。希望这个栏目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支持!近期的中美关系异常复杂。一方面,美国国内围绕《中国军力报告》掀起了新一轮“中国威胁论”的浪潮;另一方面,中美在全球、区域和双边层面合作增多。中美合作面的深化、互动性的强化与竞争面的扩大、摩擦面的激化两种趋势并存,恐怕会是个长期的现象。布什称中美关系“非常复杂”,指的正是这样一个客观事实。
  这一事实表明,中美关系正在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其基本特征是:“中国问题”正在深化为所谓的“中国崛起问题”;中美关系的核心内容逐步聚焦于“崛起的中国”同“守成的世界霸主”如何共处这一中心命题;美国对华战略从“接触+遏制”演化为更深层次的“融合+牵制”;美国对华战略疑虑与战略期待同步上升。
  中美关系何以会出现上述“新面貌”?从美国方面看,忙于“内政革命”和中东乱局的布什,无法也不愿对华采取全面遏制的战略;而拉姆斯菲尔德等强硬派,则尚未对下一步美国全球战略究竟是反恐“深化”还是“异化”做出决断。
  从国际格局看,其他大国也在加速发展或崛起,亚太各区域力量如日本、韩国、朝鲜及东盟等也在酝酿某种“角色转型”,其所可能引发的亚太变局才刚拉开序幕。这种国际和地区格局的演变,使得美国在防范的同时寻求与中国真正的合作。
  牵动中美关系变化的最深刻原因,则是中国自身的发展壮大。国内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可持续性,国外经济利益的自然扩展和国际威望的大幅提升,以及对台海局势主动权的逐渐把握,无法不让美国对中国“刮目相看”、“侧目以对”。一些极端人士甚至主张“提早动手”遏制中国。
  在中美关系变化的新形势下,中国对美外交首先需要战略自觉。既要意识到中国发展仍“前途漫漫”、充满坎坷,也要意识到中国的迅速发展已经实际上造成“三人成虎”的溢出效应。美国已开始以强大的中国为前提规划对华战略。对此,中国不能佯装不知,更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无意识对有意识,从而造成双方认知落差,引起不必要的外交麻烦或战略误判。战略自觉要求我们对内应清醒意识到,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对外则须适当以大国的定位规划行动准则,塑造大国心态,强调大国责任,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有可能牵动国际社会敏感神经。这种内外身份的双重定位对中国的国内发展战略和外交战略来说,都是历史性考验。
  同时,对中美关系,我们应分层处理。当前中美关系可划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所谓“结构性问题”。比如,中国要发展,美国要称霸,是客观现实和必然趋势。此类问题,只能靠时间来化解,靠相互调适来控制。
  第二层是所谓“战略误判的问题”。比如,美国以为中国正在构筑“亚洲版门罗主义”,把美国挤出亚太;中国以为美国正在精心构筑对华“战略包围圈”等。这类问题完全可以解决,而解决之道,就在于双方加强诸如战略对话这样的沟通、对话和交流,把现有的从首脑会晤到热线电话、人权对话等几十种机制用好、用足,增信释疑。这个层次的内容将是中美未来交往的主旋律。第三层是所谓“自我约束的问题”。比如,美国保守派人物挥之不去的冷战思维、中国知识产权等问题,仅靠双方压力难以得到根本解决。这就需要两国进行内部整改,需要双方从中美关系大局出发,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实现自律。(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环球时报》〔20050819 第11版〕

  中美关系步入新历史阶段 中美关系处于战略空档期(国际问题青年论坛)
  李晓岗
  近期美国对外战略的一个明显发展趋势是反恐色彩逐渐淡化。军事反恐的任务已进入尾声,政治上反恐的压力减轻,从美国国内政治来看,美国舆论对反恐的关注也在下降。
  与反恐重要性下降趋势相对应的是,美国对中国的关注日益上升。美国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明显增多。总的来看,目前美国社会的对华态度呈现出三个特点。第一,反华情绪开始呈现出朝野结合的趋势。行政当局、国防部和中央情报局把中国视为潜在敌手,煽动“中国威胁论”。在国会,越来越多的议员在欧盟对华武器禁运、贸易逆差等问题上言辞激烈。在民间,美国公众对一些中国企业收购美国公司的商业行为感到忧虑,认为中国在经济上对美国构成威胁。
  第二,与中国有关的安全、经济、军事各个方面问题相互交织。贸易问题被政治化,经济问题被军事化。
  第三,行政当局对华政策仍然以稳定中美关系为主,但似乎举棋不定。从全球战略大局出发,美国要维护其主导的世界秩序在很多方面还需要中国合作,包括反恐、朝鲜半岛无核化、全球经济的平稳发展等。因此,行政当局仍然高度重视中美关系,最近与中国开展高层战略对话,并着手落实高层互访事宜,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受国内政治因素制约,美国也在加大对华防范与制衡的力度。
  因此,美国对华政策出现自相矛盾的声音,时而批评中国军力发展,时而赞扬中国解决朝核问题的努力和与其在反恐上的合作。美国声称中国发展面临十字路口,一条是和平融入国际社会,开展良性竞争的道路;另一条是与其他国家争夺霸权的道路。这种说法,实际上从另一方面反映出美国对华政策正处于十字路口。
  因为反恐战争尚未结束,美国战略重心仍在大中东地区,中国还没有被美国视为现实威胁,中国在国际安全方面的合作对美国而言不可或缺。但同时由于反恐战争已进入尾声,美国对反恐的重视程度下降,美国国内正在探讨下一步的任务。因此,美国目前处于一个反恐时代行将结束,而新时代尚未开始的战略空档期。伴随美国对外战略由反恐向“后反恐时代”的过渡,“9·11”后建立在反恐基础上的中美积极合作关系也将逐渐失去动力,两国关系正步入一个不稳定期。美国正在摸索超越反恐的新政策框架。从反恐压倒一切到对华政策上意见不一,表明美国在对华政策上正在犹豫,新的明确的对华战略尚未形成。美国国内各种政治势力正在相互竞争,试图引导下一步的对华政策。
  在美国对华政策处于将定未定之时,我们应抓住机遇,推动两国关系朝着积极的方面发展。今年秋季,两国领导人将实现互访,通过元首间的交流,扩大共识,增进信任,这有利于为下一步两国关系发展确定方向。同时,中国也应考虑适应中美共同安全利益日益扩大的现实,超越反恐,拓展两国合作新领域,扩大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础,化解“中国威胁论”的恶劣影响,确保两国关系顺利进入即将到来的“后反恐时代”。(作者是社科院美国所外交室主任。)
  《环球时报》〔20050819 第11版〕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