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女 宫女卷-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膝上,逗她说笑取乐。
正因为她深受父皇宠爱,所以活泼好动的性格更加发挥得淋漓尽致,
常常肆无顾忌地在宫中到处乱问,旁人看了觉得太失检点,但既然唐玄宗都
不管束她,其他人谁又敢说半个不字。
万春公主天资颖慧,跟着老师读书,很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人
们都称她是“女才子”,十二三岁的年纪,她便能作一手绝妙的诗文。除了
读书外,她似乎更喜欢音乐歌舞,曾跟从当时的琵琶圣手张野狐研习音乐,
又随宫中著名的舞伎谢阿蛮学习舞蹈,都能很快地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万春公主的青春年华正值唐玄宗开元盛世的顶峰时期,唐玄宗喜文学
歌舞,因此在宫中设置了左右教坊,专门教习和演奏器乐歌舞;还设有丽正
书院,广聚文学之士,作诗论文,宫廷内外文学和音乐气氛极浓。这种气氛
正合万春公主的心意,她时常随父皇出入教坊和书院中,参加音乐演奏和歌
舞,与知名文人切磋诗文。长安城中谁都知道有这么一位美慧而多才多艺的
公主,虽然倾慕者甚多,但竟没有人胆敢攀折,因此已到婚嫁年龄的万春公
主的亲事竟耽搁了下来。
天宝四年秋天,原为寿王妃的杨玉环,在经过了一段短暂的女道士生
活之后,终于被老当益壮的唐玄宗册封为贵妃,杨贵妃也是一个慧黠的女子,
通晓音律,擅长舞蹈,除了学问稍逊之外,其他方面大致都和万春公主相似。
虽说论辈份杨贵妃要长一辈,但实际上两人年岁相仿,加之爱好和性情相近,
所以成了宫中的一对密友。她们一起弹奏乐器,一起嬉笑玩乐,象是在后宫
中刮起了阵阵清新爽朗的春风。据说流传后世著名的“霓裳羽衣曲”与“霓
裳羽衣舞”就是根据唐玄宗的构思,由杨贵妃和万春公主揣摩编排而成的,
后世多把它们作为杨贵妃的功劳,其实里面也包含了万春公主的不少智慧和
心力呢!
深得唐玄宗恩宠的杨贵妃,自然忘不了一直无人敢折的名花万春公主,
由她引线撮合,二十三岁的万春公主终于嫁给了二十五岁的杨炪。杨炪是杨
贵妃的哥哥杨国忠的次子,在一门显贵的杨氏家族中,杨炪的风仪绝佳,不
但气度雍容,而且才情横溢,算得上是顶尖的人物,所以杨贵妃认准了只有
他才配得上万春公主。
当时杨炪任职于鸿胪寺,掌理涉外事务及典礼事宜。大唐皇朝国力强
盛,威名远播,常有四方番邦前来进贡、朝觐、留学、贸易和游历,鸿胪寺
则负责这些番邦和外夷人士的接待、交涉和赏赐工作。杨炪因经常接触性情
直爽活泼的番邦外夷人,所以性格和生活习惯上颇受他们的影响,这倒恰好
与万春公主的特点相合了。
娶了万春公主,杨炪便被冠上了“驸马都尉”的头衔,在鸿胪寺的职
务也顺势上迁,成为鸿胪寺卿。鸿胪寺卿是三品大员,位高权重,类似现在
的外交部长,以他一个二十五岁又缺乏资历的年轻人,一下子担此重任,实
属破格之举,这当然还是托了万春公主和杨贵妃的福。
万春公主与杨炪性情相投,才貌匹配,自然成了一对恩爱夫妻,这对
快活的小夫妻,在长安市内总显得与众人不同。因为杨炪担任鸿胪寺卿,所
以时常要举办款待番邦来使及外夷商人的宴会,番邦与外夷文化传统与中国
绝然不同,他们没有男女授受不亲一类的礼教,因此前来赴宴的都是夫妻双
双手挽手而至。万春公主与杨炪见了,开始不习惯,后来也感到很能体现夫
妻的恩爱,因此也如法炮制,两人亲密地挽着手站在门前接待宾客。外来人
士对杨炪和万春公主夫妇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觉得他们漂亮大度又热情爽
朗,与一般中国人的恭谦含蓄大不尽相同;但朝廷里那些思想保守的大臣们
听到了风声,都摇头叹息,频呼:“简直是不成体统!”但他们依然是我行我
素,无视耳边的议论。
万春公主的思想非常新潮开放,她与番人及夷人的妇女交往,彼此交
换各种见闻与观点,她发现汉族人一味地认为番邦四夷都是野蛮之族的观
点,不但太过武断,而且甚至是愚昧。在许多学术和技艺方面他们都有很多
独到之处,例如:天文、地理、历法、采矿、造船、建筑、医药等各方面,
都有很多值得中士借鉴的优点。
万春公主把她的发现告诉了丈夫,杨炪首先的反应是:“那怎么可
能?”不料经过调查印证,果然没有弄错。于是杨炪便把这一情况向他作宰
相的父亲反映,并建议允许外籍人士入籍中土,甚至出任朝廷官职,以便有
计划地引进外夷的学术和科技。宰相杨国忠慢慢也接受了儿子的观点,并准
备付诸实践,不料正在这时,安史之乱爆发,杨家一夜之间失势,这些合理
化的计划也就搁置下来了。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由于万春公主和杨
炪的坚持与努力,外籍人士在唐都长安有了一定的生存地盘和地位,建立了
各自的居驻点,相当于“大使馆”的雏形。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挥军南下,所向披靡,很快攻
下了长安的防卫潼关。消息传到长安,朝廷上下惊慌失措,唐玄宗带着杨贵
妃和一批大臣悄悄逃向西蜀。万春公主与杨炪自认为对长安城中的外籍人士
有一份保护的责任,于是自愿留下来安置这些人,没有随同皇帝的队伍一起
逃命。
因为各地勤王部队及时赶来救援,所以潼关失守后,长安并没有马上
陷落。倒是在通往西蜀道上的马嵬坡,唐玄宗手下的将士发起兵变,杀死了
民怨甚重的宰相杨国忠及长子杨暄,并强请唐玄宗赐死杨贵妃,荣极一时的
杨氏家族到此算是划上了悲惨的句号。
留在长安的万春公主和杨炪在妥善安顿了外籍人士之后,本想去追赶
父皇唐玄宗的队伍,猛然传来了意外的消息,他们当然不敢作飞蛾扑火了,
只好随着长安城中逃难的民众仓惶离城。
在混乱之中,万春公主不幸与丈夫失散,她一路历尽艰辛,翻越秦岭
逃到汉中,才停下了疲惫的脚步,一路上尽力打听,但始终没得到丈夫的消
息。
大乱之后,唐玄宗失去了皇位,虽然回到长安宫中,但只能做一个没
有实权的太上皇。当年随同杨贵妃鸡犬升天的杨家亲族,这时已成了过街的
老鼠。长安兴复后,万春公主也辗转回到长安,但仍然没有丝毫杨炪的音讯,
有人说他在长安城破时被叛军所杀,有人说他已随着外籍人士逃往日本去
了。失去了恩爱相伴的丈夫,万春公主深深陷入愁苦之中,一改往日乐天派
的模样,过着整天以泪洗面的日子。
万春公主失去了丈夫,她的父皇则失去了权势而形同幽禁,她请求入
宫照顾父亲,又遭到了拒绝,她的心情越加萧索落寞。生活变得极为凄清,
没有了宾客,也没有了盛宴,她时常怀抱琵琶,独自枯坐在石廊上,呆望着
花开花落,一遍一遍地弹奏着父皇在逃难蜀道中所作的“零淋冷”曲子,曲
调充满了失意的悲切,正与她此时的心境吻合。
她就象一朵花儿,在正开得茂盛时,忽然遭受狂凤骤雨。风吹雨打花
瓣飘零,她一边弹着伤心曲,一边长泪不止。
就在这时,她家门上来了一位客人,他是此时杨家唯一未受累而死的
人——杨锜。
杨锜是杨炪的堂叔是位福人,又是唐玄宗与武惠妃的女儿太华公主的
丈夫,太华公主已在大乱中丧生,杨锜同样落入孤寂之中,于是经常来探望
万春公主。论起关系来,若按万春公主夫家的辈份算,杨炪是叔父辈;若以
她娘家的关系来看,他又是她的姐夫。此时两人同病相怜,互相慰藉,也算
给彼此的生活添了一丝温情;慢慢地,一种互相眷恋的情儒在两人之间滋生
了。
也许是万春公主对于丈夫杨炪还存有一丝希望,也许是杨炪对自己的
生世还有一些顾虑;至于辈份相差一代,在思想开放的唐朝,是不会成为婚
嫁的阻碍的。总之,一直拖过了几年,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直
到唐玄宗与唐肃宗父子相继病死之后,万春公主与杨锜才二度梅开,男娶女
嫁,彼此填补了对方生活中的空缺。
天宝年间的杨家风光已不复见,前代的恩恩怨怨也逐渐被时光冲淡。
杨锜虽与杨国忠是堂兄弟,但关系并不亲密,所以大乱之时得以保住了一条
性命。中间赋闲了一段时间,如今朝代更替,他又被任命为太仆寺卿,掌管
了朝廷要务,生活又可以恢复往日的繁华。
经过了世事的沧桑,年逾不惑的杨炪与将近四旬的万春公主,性情已
由热烈归于平静,彼此互相关怀着,没有激越的情兴,也没有无聊的猜忌与
怨尤,只是平平淡淡地生活着,一如极平凡的一对夫妻。
大约万春公主始终抹不掉与杨炪当年恩爱火热的记忆,杨锜也忘不了
昔日的风光与繁华,两人不免各怀心思,虽然彼此尽量地加以掩饰,但终究
解不开心中的那一个结。
只不过五年时间,万春公主便在悒郁中去世了。第二次花开,毕竟没
有了第一次的冲动与激情,淡淡地来,又淡淡地去了。
升平公主被打成贤妻
有一出京剧名本叫“打金枝”,讲的是驸马爷郭暖与妻子升平公主发生
争吵,一气之下,出手痛打了金枝玉叶的升平公主,在帝王时代,打皇帝的
女儿可算是犯了杀头抄家之罪,甚至可以诛连九族,然而,郭暖并没获罪,
反而使升平公主成了个温顺贤淑的妻子。之所以事情会发展得这么蹊跷,全
是因为郭家与当朝皇帝有一段颇深的渊源。
故事的根源,要从郭暖的父亲郭子仪说起。郭子仪在唐玄宗时代是驻
守河北的领兵大将,当“安史之乱”暴发时,年老心疲、醉心酒色的唐玄宗
撇下帝京,只顾携带家小往西蜀逃命,在忠国大臣们的苦苦挽留下,才勉强
把太子李享留下,以便稳住民心和军心。太子李享移驾灵武,为了号召天下
勤王义师,众大臣把他推上皇位,立为唐肃宗,尊西去的玄宗为太上皇帝。
新的朝廷既经成立,天下人心为之一振,郭子仪领精兵五万由河北赶到灵武
助阵,大大增加了唐肃宗的实力,为大唐兴复提供了基础。
于是,唐肃宗任命大儿子广平王李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而以郭子仪
为副元帅。其实,年轻识浅的广平王哪里懂得什么用兵布阵,更不用说是冲
锋陷阵了,一切全得仰仗于身经百战的老将郭子仪。广平王做大元帅只是名
义,实权全在于郭子仪,从此也可见唐肃宗对他的信赖,郭子仪为唐朝建立
不朽功勋也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首先,唐肃宗下令他们统兵收复长安、洛阳两京,他郑重地对郭子仪
说:“复国事成与否,全在此举!”郭子仪当然也明白此战的重要性,但这时
安禄山的军队气势正旺,能否拿得下来,还是个未知数。既然皇上委以重任,
身为副元帅的他也只能在所不辞,因而悲壮地回答:“此行不捷。臣必死之!”
他把自己的生死与皇朝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忠心可鉴,令唐肃宗感叹赞
赏不已。
幸运的是,不久安禄山之部发生内政,安禄山被宦官李猪儿杀害,叛
军群龙无首,势力大减;唐军趁此时机,大举进攻,势如破竹,三月之内,
连克东西两京,奠定了中兴唐室的基础。肃宗回到长安后,亲自到灞上去慰
问攻城的将士,当着广平王的面,肃宗称赞郭子仪道:“中兴唐室,皆卿之
功。”于是加拜郭子仪为司空,封代国公,派驻东都洛阳,负责清扫河北地
区的叛军余孽。
后来,因郭子仪功高位显,受到宦官鱼朝恩等的嫉妒,他们上奏唐肃
宗道:“郭子仪兵权在握,恐其生变,实为朝廷隐患!”唐肃宗一时听信了谗
言,削去了郭子仪的兵权。不久,由于战况需要,又不得不再度拜郭子仪为
兴平定国副元帅,并进封为汾阳王。
等到肃宗驾崩,李俶继位为代宗,郭子仪又被削去兵权,改任看守肃
宗坟茔的山陵使。
再往后,又有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绝进攻长安,郭子仪再一次被朝廷
征召出山为统兵大元帅,仅凭他的威名,不费一兵一卒就再度保全了京城。
郭子仪几起几落,却仍忠心耿耿效命朝廷,唐代宗这才深悔不该对他横加猜
忌,因而赐予他“铁券”,意即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决不再加罪于他。
为了向郭子仪表示恩宠,唐代宗除了对他给予优厚的礼遇外,还将自
己娇生惯养的掌上明珠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的幼子郭暖为妻。升平公主是
唐代宗与沈后的女儿,沈后曾一度堪称绝代佳人,貌美如花,善良贤淑,曾
深得唐代宗之宠。然而在唐代宗东征西讨的时候,沈后却失落民间,行踪不
明,唐代宗便把对沈后的宠爱转移到升平公主身上,升平公主原本从母亲那
里继承了绝世的美貌和纯良的天性,但由于父皇的娇宠,使她养成一副不知
天高地厚的公主脾气,时不时撒娇发横,宫中的人都得依着她的性子来。
以惯例而言,娶得皇帝的女儿,成为皇家的娇客,虽然有享不尽的富
贵特权,但也决不是一件轻松自得的事,做公主的丈夫,必须低眉俯首,言
听计从,端不得丝毫大丈夫的架子。一般做驸马的人大都抱有攀附之心,为
了荣华富贵,受些窝囊气也就认了。
而这个郭暖,生就一副刚直不阿的性格,他并不想借助皇家谋取什么
名利,因而也就不准备怎么样地宽纵升平公主。再说心高气傲的升平公主,
听说要下嫁尚无功名的郭暖,心中就有些不满,但婚姻大事也由不得自己,
只好遵奉父皇之命。如此一来,郭暖与升平公主的婚姻,从一开头就潜伏了
矛盾的火种,只待某一天爆发出来。
新婚燕尔,升平公主见夫君仪表堂堂,气度不凡,不禁转忧为喜,对
郭暖也算体贴温柔。郭暖则被升平公主的美艳吸引住了,再加上她那天真烂
漫,稚气未脱的性格,也使得这个将门虎子颇感新鲜可爱。这对小夫妻陶醉
在粉红色的新婚梦中,也着实和睦相处了一段时间。
然而,日子一长,升平公主的公主脾气又开始发作了,驸马爷郭暖可
真有点不耐消受。按照郭家的规矩,每天清晨,儿孙晚辈都必须到郭子仪面
前请安;而郭暖与升平公主居住的驸马府离郭府较远,每日请安实为不使,
于是郭家特别对他俩破例,允许他们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早晨,到郭府问候
家翁,以尽子媳之道。对这个规定,升平公主无话可说,同意执行,但每次
临行前,洗漱梳妆,总是拖拖拉拉,在郭暖的紧催慢催中勉强起程,到了郭
府,总是郭家其他子媳早已站在郭子仪门下等候很久了。为此,郭暖对升平
公主满腹怨言,但念在她公主的份上,勉强没有追究,只是每次加紧了催促。
唐代宗大历二年二月十五日,是郭子仪的七十寿诞,郭暖与升平公主
本已商量好,这天清晨两人一道赶往郭府为家翁祝寿。这天郭暖特意起了个
大早,去叫升平公主起身时,升平公主却推说受风头痛,不愿起来,叫郭暖
一人带礼品去祝寿,代她向家翁问安。
郭暖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心想:“平日里你拖拖拉拉,我都忍了;今
天父,亲大寿吉日,你竟想躲懒不去!”于是往日的怨气连同今日的怒气一
一同爆发出来,对着升平公主大声吼道:“你不就是仗着你父亲是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