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女 宫女卷-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不但自己谦和崇贤,而且时时不忘提醒大功告成的皇夫,真不愧为一个精
心佐夫治国的好皇后。
马皇后深知忠臣贤士对朝廷的重要性,因而十分注意以一个女性的细
心来关心他们。
每日早朝议事,若事情较多就常常要延续至晌午,这时奏事官吏按惯
例就在殿廷上用午餐。一天,马皇后命宦官取来奏事官吏午餐的菜肴品尝,
她觉得味道欠佳,随即向明太祖建议:“人主奉宜薄,而养贤宜厚,否则怎
能笼络贤德之士!”明太祖深以为然,就下令管理膳食的光禄寺卿改善官员
们工作午餐的品质。虽是一桩小事,却使官员们十分感激马皇后对他们的重
视和关心,当然也就更加尽力于朝廷。
一次,明太祖巡视太学回官后,马皇后关切地问:“太学有多少生徒?”
太祖说有数千。马皇后又问道:“人才可谓众多,可他们有朝延供给食用,
而他们的妻子儿女谁来供养呢?”大学生是朝廷培养的一批有才之士,他们
在太学中学习期间,一应生活用度均由朝廷供给,但没有另外的俸银,他们
的家人由谁供养,这问题过去倒是没有哪个朝廷顾及过。经由马皇后一提起,
也引起了明太祖的重视,于是诏令特设“红板仓”,贮积粮食,赐给文学生
家属,太学生从此无后顾之忧,一心治学,成为日后的栋梁之材。
马皇后不但有贤德,而且有才能,她广读经史,学问渊博,太祖所有
的札记,都由她亲自执笔记下。每当太祖有所感慨和言论,她都仔细地记录
下来,无论事态如何复杂,均能排布得条理分明,毫无疏漏之处。
明太祖为了报答马皇后的美德与佐治之功,数次提议赐予皇后族人以
高官厚禄,马皇后总是坚决谢绝,她说:“外戚干政,易乱朝纲,官职恩赐
外家,实非遵法!”因此,明代外戚虽然也享受高爵厚赐,但一般不授以高
职,严禁干预政事,这规矩就是马皇后订下来的。
鉴于汉、唐两代的祸乱,多由宦官参政而引起,善于以史为镜的马皇
后特别在这方面给明太祖出了主意。因此,明朝廷严格规定,内臣不得兼任
外臣文武官职,不得着外臣冠服,不得与外廷诸司有文书往来,并在宫门前
竖下铁牌,上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如此一来,杜绝了宦官
乱政之弊。
明太祖朱元璋起于贫贱,生世坎坷,因而,表面上虽然睿智英明,豁
达神武,但骨子里却藏着猜忌和苛刻。幸而身旁有一个仁慈宽厚的马皇后,
常常遇事劝谏,减少了不少刑戮,挽救了无数的无辜受疑者,赦免大学士宋
谦就是一个典型。
宋谦是元末明初的著明文人学士,明代开国时的许多典章制度、礼乐
刑政文典都是出自他的手笔,被明太祖尊称为“开国文臣之首”。他曾经辅
佐明太祖十九年,于洪武十年,也就是他六十八岁时告者还乡,回到青萝山
中隐居。
三年以后,朝中大臣胡惟庸因图谋不轨被诛,宋谦的孙子宋慎因与胡
惟庸关系密切而受株连被杀,宋谦因曾经教授胡惟庸经书也遭到明太祖的怀
疑,七十二岁高龄的他被逮捕押到京城,命在旦夕。马皇后闻讯后,向太祖
进言道:“宋先生曾经讲学宫中,一字为师,终身不移。民家为子延师,尚
以礼全终始,何况天子呢?况且他隐居青萝山中,还能有什么施展?”太祖
自负地说:“这个你不知道,此老儿不甘寂寞,虽隐居青萝山,但四方前去
求教者络绎不绝,受业者遍及天下,倘有异志,如何得了!”他拒绝了马皇
后的说情,马皇后沉默不语。
第二天,马皇后侍奉太祖午膳,摆出的全是素食,不见酒肉,太祖问
是何故,马皇后垂泪答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啊!”明太祖不由得侧然心动,
于是赦令宋廉不死,而流放茂州。
马皇后的仁慈不但保护了重臣,同时也荫及了平民百姓。吴兴有一巨
富叫沈万三,据说他家有一个奇妙的“聚宝盆”,能呼金唤银,因而家中金
银堆积如山,沈万三性情豪爽浮躁,很喜欢显示自家的财力。在明朝开国之
初修筑京城城墙时,他主动要求替朝廷分担一半的工程,因当时朝廷财力不
足,就批准了他的请求。谁知,沈万三仗着财物富足,又调用方便,竟然比
朝廷组织的工程还先完成,使得明太祖深感脸上无光。
明太祖正想找借口惩治一下沈万三的时候,好大喜功的沈万三又申请
犒劳皇家军队,明太祖闻言大怒,叱道:“何等匹夫,意想犒赏天子之军,
居心不正,实为乱民,诛!”
马皇后却认为,虽然沈万三性过狂妄,但不至于获死罪,于是进谏道:
“妾闻国法是用来诛杀不守法的人,并不是用来惩罚国君不赏识的人。沈万
三虽然狂妄,却未犯法,不当诛之。”明太祖觉得言语有理,也就没有诛杀
沈万三,只是利用他的财力,派他去戍守云南边区。
据说浦江有一个郑谦,家族和睦,十代同堂,名传道还,当地人都称
他家是“义门”,郡守也表彰他们家族的融洽和乐,赐予一块“天下第一家”
的匾额。明祖听说此事后,颇感兴趣,特意把郑谦召到京城相见,问他家中
人口共有多少,郑谦回答说:“一千有余。”明太祖赞叹说:“一千多人同居
共食,同心合力,世所罕有,确实是天下第一家啊!”于是赐给了他丰厚的
礼品让他回去。
马皇后在屏后听了他们的对话,心有不安,连忙传话给明太祖:“陛下
当初一人举事,尚得天下;郑谦家千余人,倘若举事,不是太容易了吗!”
明太祖不免为之一惊,急命中官再召郑谦,问他道:“你治理家族,也有什
么方法可循么?”郑谦回答说;“没有别的,只是不听妻子的话罢了。”明太
祖听了释然一笑,不再追究,安心地放他回家了。这一次,明太祖虽然没有
完全接受马皇后的意见,却又恰恰表现出他对马里后的重视,他认为自己之
所以成功,离不开妻子的辅佐,既然郑谦从不听从妻子的话,便认定他成不
了大气候。
洪武十五年八月,历尽磨难,也殚尽心力的马皇后染上了重病,试治
无效后,她坚持不肯再服药,明太祖苦苦劝求,她则说:“生死有命,我病
已不治,服药何用!”躺在病榻上,她念念不忘地反复叮嘱皇夫:“愿陛下求
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宜贤,臣民得所!”然后,又把诸位王子公主叫到
身边来,嘱咐说:“生长富贵之中,当知蚕桑耕作之不易,当为天地惜物,
且为生民惜福!”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仍然不忘以她的贤德影响着她
的丈夫和子女,为着国家操心不已。不久,马皇后愤然长逝,享年五十一岁,
匆匆走完了她从孤女到母仪天下的沧桑一生。
明太祖失去了同甘共苦的结发妻子,也失去了他得力的助手,悲痛之
情,无以言表。
为了永远追念可敬可爱的马皇后,明太祖竟然决定不再立后。后宫宫
人也十分感念马皇后的贤德,特地作了一首歌来纪念这位贤淑仁慈的皇后,
歌词是这样的:
我后圣慈,化行家邦;
抚我育我,怀德难忘。
怀德难忘,于万斯年;
毖彼泉下,悠悠苍天。
“浣衣皇后”王满堂
王满堂被人称为“浣衣皇后”,浣衣就是洗衣的意思,她在浣衣局洗过
衣服是事实,而做皇后却一直未名正言顺过,可以说是一个有实而无名的皇
后。当然,若说到她曾经堂堂正正地受封为“大顺平定皇后”,却又是另一
回事,名为皇后,实际上不过是个山寨王的压寨夫人。王满堂的一生倒是和
皇后这个名号扯上了不少关系。
王满堂是明代正德年间霸州的著名美人,那时候妇道谨严,一般的女
子都受着“三从四德”的规矩束缚,尤其是未婚的闺女,必须是“笑莫露齿,
话莫高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天天锁在深闺,幽幽寂寂。王满堂却
是个独出一格的叛逆者,当然,这也与她父亲的思想有关。王父是个专替人
写状纸、打官司的讼师,虽说地位不高,却也见多识广,靠着一支利笔和一
张巧嘴,也挣了不少财产,因三教九流的人物接触多了,思想就比较开放。
王家就满堂这么个独生女儿,别人家的女孩儿不受重视,一生下来,只随便
叫个“花儿”、“丫头”之类的小名,待出嫁后,就随了夫姓,成为“某某氏”;
而王父却看重自己的女儿,一生下来,就一本正经地翻字典、测字,给她取
了个响当当的大名——“满堂”,还颇有几分男孩子的气势。王满堂长大后,
长得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模样儿俏丽,性格活泼浪漫,尤其是那双大眼睛,
滴溜溜地似能说话。谁看了都忘不了。王家对满堂十分娇纵,从不用“妇德”、
“妇容”之类的条条框框来约束她,任她自由自在地进出嬉戏,快快乐乐地
生活成长。所以霸州城里人人都知道王家有个与众不同的姑娘,正统的人贬
她为“野姑娘”、“疯丫头”,赞赏她的则夸她“真够味”、“俏美人”,王满堂
则不管人们怎么说,依然我行我素。她虽然大方开朗,但并不放荡,所到之
处,总给人一种火一般热烈,和她天生的美貌和随和的性格配合在一起,确
实够得上是一个迷人的美女。
明武宗朱厚照十五岁登基做皇帝,到二十出头时,与皇太后产生不同
政见,皇太后暗令皇后对他严加管束;明武宗郁怒之下,索性避开宫中后妃,
搬到特建的“豹房”中居住。所谓“豹房”原本是为了皇帝自己安身而设;
里面养着雄狮、猛虎、花豹等野兽,以防外人加害。按武宗的初衷,豹房中
不设女眷,连侍候日常起居都由太监担当,他找来一些名士高人讲学论道,
以期提高自己的见识和能力。可日子一长,正年轻气盛的武宗就有些憋不住
了,好色之性复发,于是下令各州府进选美女,充实豹房。
选到豹房里来的佳丽,并不象到后宫中那样有名种名号,在这里充其
量不过是武宗的玩物,想不想封名号,还要看他到时候是否高兴。然而,诏
令下到各地方之后,经地方官们一加工,就说是武宗选妃,顿时在各地掀起
了选美高潮。
选美使臣来到了霸州,稍一打听,就得知了“霸州美人”王满堂的名
声,召来一看,确实还算俏丽可爱,于是就选中了她。王满堂一家得到这个
消息后还十分高兴,认为她这一去京城,做了皇帝的妃子,无疑是飞上了高
枝作凤凰,从此家门荣耀,富贵无边。
王满堂本是个十分开朗的姑娘,她不象别的女孩那样,初离家门远嫁
总要哭哭啼啼,倒是满心欢喜地跟着使臣进京去了。一路上还盘算着到时怎
样取悦于皇帝,或许能搏得个贵妃之类的封号。
待王满堂到京城时,各地应选的美女也纷纷云集到了豹房,一时间,
豹房中莺莺燕燕,美女如云,让人目不暇接。小小豹房自然容纳不了这么多
的丽人。武宗只好花中挑花,选了十几个特别出色的留在豹房中供他享用,
其他的则一概遣送回乡。王满堂虽在霸州是出类拔萃的美人,可毕竟天外有
天,待全国的美女集合到一块,她并不显得特别夺目,加上她这时才十五六
岁年纪,毕竟还是个没开开的花蕾朵,芳艳自然比不过那些鲜花正放的女人,
因而也在落选之列。
进京时她曾是满怀着希望和憧憬,家中也为她而荣耀;谁知到头来都
是空喜一场,如今只能灰尘溜溜地回家,她心中充满着凄凉。途中夜宿驿馆
时,她做了一个梦,梦中见到一位头环金光、身着金衣的仙人,告诉她说,
将有个名叫赵万兴的人来聘她,此人贵不可言,千万不可错过。梦醒之后,
王满堂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她不再为此番的落选而难过,认定自己终将与
贵人相伴。贵人到底贵到什么程度呢?既然是贵不可言,那莫非就是皇帝了?
这样一想,她兴奋难抑,恨不得插翅飞回家中,好等着那个叫赵万兴的贵人
出现。“赵万兴,赵万兴。”她心中默念着这个名字。
回到家后,父母见女儿落选而归,先是有几分不快;王满堂神密地把
她在驿站得到的那个梦告诉了父母,两位老人也觉得定有天命,只是时机未
到,心情很快转好。
王父有个好友是个和尚,到王家串门时,得知满堂落选一事,便好意
宽慰王父说:“不必伤心,我见你家屋顶有紫气盘绕,不久当有喜事临门!”
和尚本是随口宽王父的心,谁知王父却当了真,连忙把女儿在驿馆得梦的情
形和盘托出,和尚听得津津有味。
和尚并不以为王满堂的梦就有什么神验,只觉得有趣,便又不经意地
告诉给了他的另一位朋友——道士段长。哪料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段长是
个颇有心计的年轻道士,平日里就听说过王满堂的艳名,早已垂涎三尺,一
听说这段故事,他顿时计上心头。
两天后,段长经过一番准备,化装成一个远地而来的过客,在黄昏时
叩响了王家的院门,请求借宿一夜。王家房子宽敝,见来人文质彬彬,相貌
端正,不象有歹心,王父便把他让进院来,一番客套后,来客自我介绍说叫
赵万兴。一听这名字,王父心头一震,只说让客人稍候,自己转身跑进屋去
告诉女儿和妻子,说是有贵人光临。经王父一说,王家母女也心情激动不已,
连忙上上下下忙碌起,殷勤地款待这位自称为赵万兴的不速之客。
段长暗暗窃喜,却狡猾地不露声色,第二天一早还装模作样地要告辞
王家去赶路。
王家三口慌了神,忙设法挽留。王母东扯西拉,直说今日不吉利,不
宜行路;又说天将下雨,不便出门,总之,又留下客人住了一天。第三、第
四天,又把第二天的戏重演一遍,这样下来,段长便在王家住了好几天。
这几天里,王家人密切观察,认为这位客人不但仪表堂堂,而且头脑
灵活,能言善道,处事得体,确有贵人之兆。于是,第八天的时候,王父亲
自出马,动用三寸不烂之舌。说出要将女儿许配给客人的心意。王家主动许
婚,段长不禁心花怒放,然而又故作镇定,矜持了一阵,才勉强答应下来。
不久,王家便为两位年轻人操办了隆重的婚事。
段长是个野心极大的人,得到了岳家的财产和美艳如花的妻子后,他
又生出新的奢望,一心想循着王满堂的那个美梦,真正成为一个贵人。一番
深思熟虑后。他开始实施他的梦想,首先,他托了昔日作道士时的一些同道
友人,四处散播王满堂的那个奇梦。
道士的话是很容易蛊惑人心的,很快,市井中议论纷纷,都说王满堂
生就是皇后命,而她的夫婿“赵万兴”无疑就是将来的贵人,跟着他干,往
后一定能获得荣华富贵。
如此这般,段长以“赵万兴”的名义成了家喻户晓的神奇人物,一批
市井少年主动地投到他的门下,地方乡绅也纷纷支持他,大家都想跟着贵人
沾点光,将来贵人得了天下,自己也能捞个一官半职什么的。渐渐地,段长
手下已结聚了一大批人马,霸州城中行事不便,他便仿照古代起事者的惯例,
把人拉到附近的深山密林里,建立起一个山寨,并不断扩允发展,准备相机
行事。
他们在山中也发展起了武装组织,因有乡绅们资助,他们不必象一般
山匪那样抢掠财物;因为自觉力量还不足,所以也还没有象起义军那样攻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