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纱帘的背后 >

第6章

纱帘的背后-第6章

小说: 纱帘的背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朝是中国最长的朝代之一(公元1368…1644),前后经历了16位统治者(其中一位两度临朝),但明代晚期的皇帝全都是一些昏庸无能之辈,他们的精力全都消耗在寻欢作乐上,只剩下一架华而不实的行政机器惹人注目。在16世纪末叶,王朝进入弥留之际,就等着被人推倒一旁。国库空虚,税负繁苛,洪水泛滥,干旱频仍,饥荒遍野,这些都是传说中暴政苛酷的征兆,显示了上天的震怒。内外交困的明朝承受着来自蒙古、日本和俄罗斯的武力威胁。明代最后的四位皇帝,没有能力面对这样的挑战,于是干脆将国家大事交由宠信的太监去处理。    
    绝望之中,中国的上层阶级开始寻找新的选择,以替代明朝的统治者。传统上,一个朝代如果悖于天理,触怒天颜,上层阶级则可以决定是否应该弃暗投明,拥戴新君。    
    救赎来自于一个叫“女真”的少数民族,这支游牧民族来自寒冷的高原峡谷和朝鲜西北部多风的大草原。女真族不断向明代的国境线内渗透,他们定居下来,吸收采纳了汉族的一切,只保留了为数不多的生活习惯和礼仪风俗。他们拒绝让女人缠足,男人则以他们的发型闻名于世:剃得光光的前额,黑色的头发编成一根又粗又长的辫子,就像后脑勺上拖着一根绳子。    
    过去的几百年里,女真族陷入内部混战之中,主要对手是爱新觉罗和叶赫那拉这两个部族。明朝的官员则乐于在他们之间挑拨离间,这无疑是在玩火。一位明朝将军怂恿爱新觉罗的一位首领去攻击他的对头,然后又将他出卖给另一方。这位首领受尽百般折磨,最后被处死。他的死引起了一场大屠杀,最后在1586年被努尔哈赤所终结,他就是那位被杀首领的孙子。努尔哈赤通过军事征服和政治联姻,将女真各部族联合成一个统一战线。他垄断了毛皮、人参和珍珠市场,和明朝皇帝交好。满心感谢大明朝廷把他这样一个附属国的首领当作皇帝看待。努尔哈赤的另一项历史功绩,就是组建了一支7;500人的大军,把他们每300人分成一个军事编队,以不同颜色的旗子予以识别。以军事专制的方式,他利用这些“旗人”来管理他的帝国,监视他的臣民。与此同时,努尔哈赤还成功地让他的儿子皇太极率兵入关,威胁要侵占中国本土。    
    皇太极在使用迂回战术方面,是一位大师。他首先征服了朝鲜,从而积累了进攻中国的雄厚资金。他又利用朝鲜的国库,收买了蒙古可汗跟他结成联盟。蒙古允许皇太极的旗兵穿越他们的领土,从侧翼包围明朝军队在长城防线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打开了一个缺口,直捣北京。一位明朝将领匆忙率兵回防北京,这时,他发现皇太极的密探早已在城中散布谣言,说他已经秘密和皇太极结盟。明朝皇帝(一个不是很聪明的家伙)相信了这一谣言,把自己的将军抓了起来。皇太极的旗兵大摇大摆地进入了北京城,尽情地烧杀抢掠。在明朝的军队还没来得及重振旗鼓之前,皇太极就收拾起他们的战利品,再大摇大摆地回了他们远在长城之外的家。他现在还没做好准备对抗整个华夏帝国。在这段时期,他很欢迎那些望风而来的汉人士大夫以及那些愿意叛逃的明朝官员,让他们在满族亲王宽松散漫的监督之下,与蒙古顾问携手合作。这一成功地混合了三个不同民族的团队组合,使得女真政府似乎少了一些外国色彩,从而也更容易被中国上层人士所接受。老天爷明显也站在了皇太极这一边,并且,好像也认可了这一切。1636年,他公开宣告,成立大清王朝,封自己为皇帝,女真民族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名字,带有一种神秘力量的内涵:满族。    
    皇太极没有活着看到他的征服计划得以完成,但舞台已经搭好。他的接班人,娃娃皇帝顺治,继位时只有5岁,只能由两位亲王联合摄政: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和堂兄济尔哈郎,两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家伙。正是这个多尔衮,很乐于从明朝讨还家族的血债。    
    虽然满世界的小学生都被告知:1644年满清征服中国,但这并不是征服,而是背信弃义,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所有冲锋陷阵的事都让一个名叫李自成的汉族土匪给干得差不多了。李自成在陕西的大本营从内部给了北京致命一击。在满族的旗兵沿着长城摆好阵势的时候,这位李土匪抓住了机会,靠自己的力量一举拿下了北京城。那是1644年的4月。    
    筋疲力尽的明朝皇帝(早先就是他把自己的将军给抓了起来),攀上紫禁城后边景山山顶上的一座亭阁,俯看着山下的匪兵们从灰尘漫天的街道上疾驰而过,他拿出一根红丝带,在红漆横梁上打了一个结,然后,把自己挂了上去。大明王朝就这样终结了。    
    一位名叫吴三桂的明朝将领,匆匆忙忙率兵从山海关赶回,要解北京之危,但这时候要想救他的皇上,实在也太迟了。还有更糟糕的事,就是吴三桂最宠爱小妾竟然被李土匪给劫走了,此时此刻也许正在消受他的艳福呢。被激怒的吴将军匆匆回了山海关,在那儿,他向摄政王多尔衮提出价码,要跟满族旗兵做笔交易:如果他们能帮助他解放北京、击溃李自成、救出他的小妾,他就把他们视为同盟军,放他们入关。多尔衮同意了,旗人倾兵入关,在长城脚下的平原上和土匪的部队摆开了战场。    
    满族人以这种稀奇古怪的方式控制了中国,而根本不需要什么征服。多尔衮巧妙地为满清辩护,说他们并没有“侵略”北京,而只是从土匪的手中“解放”了它。话虽如此,但他们好像并没有离开的打算。1644年10月,满清朝廷从奉天迁到北京,8岁的大清皇帝顺治,登上了龙庭。    
    打那以后,满清王朝为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得不打击大量的汉族反对者——同时还凭藉一种恐怖统治使中华帝国的人口大幅度减少。昏君明主,来来去去。一旦遍及中国的满清暴政扎牢了根基,曾经使明朝溃烂的腐败,同样开始遍地开花。到了19世纪初叶,满清帝国和它的军队已经虚弱无力、不堪一击,实权旁落到争吵不休的王公贵戚的手中。    
    叶赫那拉的丈夫咸丰皇帝,是满清入主中国后的第七位皇帝,出生于1831年,是道光皇帝和皇妃钮钴禄氏的儿子。咸丰的生母在他9岁的时候去世了,于是他被交给另一位皇妃照料,这位皇妃为道光皇帝生了另一个男性后嗣,这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恭亲王,他在叶赫那拉的一生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恭亲王行六,比咸丰小两岁。孩提时代,两个小家伙非常亲密;他们在一起习武,比赛骑马、射箭和长矛。    
    并不是所有皇室兄弟都能这样融洽相处。满清的龙椅也不是自动传承给长子,于是,就有持续不断的明争暗斗经常上演,这也正是亲王们为什么总在打口水仗的原因。这时候,恭亲王被选为继承人的可能性很小,他太爱开玩笑了;至于五子惇亲王,则有太暴烈好斗了;而咸丰,则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    
    孩提时的咸丰由一位老先生充任他的老师,这位老师对人类本性有着明澈的领悟。照例,正是这位老师帮助他比他的弟兄们赢得了父亲更多的信任。有一年春天,当时咸丰17岁,在一次去热河狩猎的途中,他的老师教导他:不要杀死任何动物。如果他的父亲问起这是何故,他教这个孩子回答:值此春朝,万物萌动,残害生灵,于心何忍。此言一出,皇帝龙心一震,从此打定主意要让这个孩子做自己的接班人。这使惇亲王很不高兴,也加深了他心中的怨恨,他是一个狂妄而又野心勃勃的年轻人,脾气火爆。    
    惇亲王觉得自己的继承权被人骗取了,皇帝为了安抚他,便给了他一笔巨产。很快,他就成了朝廷里一个极端排外团体(铁帽子小集团)的领袖人物。他围绕那把龙椅所做的长期斗争一直延续到了他的儿子们。叶赫那拉统治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都耗在躲避他们的阴谋诡计上。他们对她一生最糟糕的危机负有责任。当1900年的拳乱带来灾难时,她发现自己成了他们的人质,在陕西空耗了整整一年。他们对外国人的那种偏执狂以及他们实现自己的计划时的那种无能,正是王朝崩溃的一个主要原因。    
    咸丰19岁那年,道光皇帝驾崩。之前,这位皇太子刚刚和钮钴禄氏的一位女孩结婚。照规矩,新皇后的姐妹或堂姐妹要随她陪嫁到夫家,作为嫔妃、秀女或者宫女。咸丰皇帝的第一位新娘有位11岁的妹妹,她自然也抵押给了咸丰,单等她长大成人,就会被送进宫去。要是钮钴禄氏能活得更长一点,那么,当咸丰登基时他就能成为中国的皇后。但仅仅在完婚后的几个月,她就病死了,至于什么病,史无记载,而且没有孩子。    
    朝廷很快就忧虑起来。万一新皇帝有什么不测,后嗣的空缺就会带来一场血腥的抢座游戏7,不同的利益集团就会为争夺继承权而展开搏杀。而且,又不能马上安排皇帝另娶。照规矩,一位皇帝逝世,接下来就是3年严格的服丧期,因此,在咸丰皇帝为他的父亲服丧期间,不能有任何新妻或嫔妃被荐于他的榻前。这个规矩是如此严厉,以至于任何高级别的大臣,如果他在皇帝逝世9个月以后生下了小孩,就会被立即解职。在服丧期间,皇帝自己如果做了父亲,那么他就会被认为是大不孝,而他统治的正当性就要遭到质疑。真要感谢这样的约束,才使得在1853年之前咸丰皇帝没有忙于应付性事。不过,等到服丧期一过,三宫六院就早已伺候在侧了。    
    后宫里,位子之争也是非常激烈,因为紫禁城里的生活与宫门之外大不相同。这儿到处是女人,她们所遭受的鄙视和侮辱,即使在一个儒教国家里,也是最为苛酷的。在中国的象形文字中,“女”字通常应用于下列字词:奸诈、奴隶、恼怒、嫉妒、嫌疑、巫婆、妖怪、奸淫、娼妓,等等等等。孔子早就向君子们发出警告:“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第一部分 叶赫那拉氏第9节 叶赫那拉氏(4)

    正如傅玄在公元3世纪所写下的诗:    
    苦相身为女,    
    卑陋难再陈。    
    男儿当门户,    
    堕地自生神。8    
    婚姻在中国,较少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结合,更多的是一个女孩和她的婆婆之间的奴役契约。一场婚事,通常是由父母安排好了的,而父母不过是想借此提升他们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或者干脆就是为了钱。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一个女孩嫁到她丈夫的家里,同时也中断和自己亲生父母的所有联系。一位新娘,必须服从她的新家里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她的婆婆,为了婆婆,她必须辛苦操劳,不能有片刻的休息。媳妇和婆婆是互相猜忌的竞争对手,为了丈夫/儿子的爱。公开场合下,丈夫和妻子要表现得彼此对对方毫无兴趣,从不公开表示对对方存在的认可。而私下里,妻子将不得不努力讨丈夫的欢心,只有等到儿子长大成人,她才稍稍有些许的安全感。她后来对儿子的新媳妇不会显示出多少慈爱,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这不过是一种轮回罢了。    
    一个家庭中,小妾是一名重要的、通常也是永久的成员。她多半是在正房不能生育的情况下,被娶来负责生孩子的,这之后就作为一名偏房而留在家里,承担所有的职责,而只有很少的特权。一旦男人对她不再有兴趣,她不过就是一名奴仆。多数情况下,小妾是从她的父母那儿买来的,所以事实上她就是个奴隶,虽然她不会被抛弃(除非她和这个家庭达成了某种安排)。    
    另一方面,被选为皇帝的妃子(也是小妾),则完全不同;妃子是皇帝家庭一名永久成员,而不仅仅是一个性爱奴隶,她享受着奢华的生活,拥有尊贵的地位。做皇帝的小妾一点也不掉价,相反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几乎跟被选为皇后一样光荣,因此,就连那些最尊贵的家族也求之不得。一个作为嫔妃而进入紫禁城的女孩,能够通过平常的摩擦将皇后挤掉。由于某些自然或非自然的原因,人们对寿命的预期都很短。只要命运之神不再眷注,成为皇帝的小妾要远胜于做一名普通中国人的妻子。    
    为皇帝挑选妻子、嫔妃和宫女的工作,照规矩要由皇太后来担当,这回为咸丰选妃,就该由他的嗣母负责了。她在一大群满族和蒙古女孩中走来走去,要选出那个在她看来能为皇帝的龙种提供最佳容器的女孩。所有等级的满清贵族,包括皇帝在内,都禁止与汉人通婚,所以,这样的选妃活动,那些缠足的汉族女孩是要被严格排除的。皇室联姻只能发生在满族各部落之间,或者满族人与其盟友蒙古人之间,少数情况下也会发生在满族人和西部省份的穆斯林之间。这三者——满族人、蒙古人和穆斯林——被认为是自己人:鞑靼人,和汉人绝然不同。    
    与西方人的想象正好相反,太后的选择,其首要标准并非着眼于性特征方面。最重要的是,这个女孩应该是太后自己的稳重而有趣的同伴,然后才考虑对皇帝是否有吸引力。这个女孩不必漂亮,但要举止端庄、身体健康、有教养、脾气好、小巧、丰满、匀称,并且——为了给皇帝壮“阳”——她必须正处于发育期,“阴”精饱满。而那些头发蓬乱、脖子很长、喉结突出、牙齿不整齐或者声音低沉浑厚的,全都被淘汰,因为他们相信,男人的“阳”,可使泄,不可使涨。    
    皇帝的嫔妃也尊卑有序、等级分明,那些最能干的或者最受欢迎的,则给予特别的褒奖。她们为讨皇帝或太后的欢心,而展开激烈的竞争。无论眼下受宠的是谁,你纵有千般妙计也撼她不动,因为她的地位是显而易见而且毋庸置疑的。如果皇帝让她怀了孕,她的未来就有了保障。(即使没怀上孩子,但侍枕席于“大内”,总要远胜过谋衣食于“大外”。)一位皇妃的孩子,其享受的等级和权利,和皇后的孩子完全同等。当皇后去世,受宠的妃子就能成为新皇后。如果妃子生了一个男性后嗣,她就会成为皇帝堂堂正正的妻子,即使皇后依然健在。荣耀和特权将属于她,她将受到的保护无人能及,未来将充满希望和允诺。所有必要的美德集于一身:美貌、勇气、才能、智巧、坚持和幸运。    
    紫禁城(即“大内”)是个稀奇古怪而又难以应付的世界,对于生息其中的女人来说,则尤其是这样。虽然某些时候,居住在里面的人多达六千之众,但在帝国进入末年之后,里面只有唯一一个成熟男性。在白天,外边的人进来从事他们的官场事务,而唯一被允许留在大墙之内过夜的男性,就是在位的皇帝,还有他的未成年的儿子们(15岁以下)。其余的全都是“半男人”——三千太监。这样做的首要理由,就是避免任何通奸的可能。    
    对于所有前任皇帝寡居的后妃来说,紫禁城也是她们的退隐之地。一千二百年之前的唐朝,紫禁城尚不存在;那时候(当时的首都是西安),先帝的嫔妃就被送到尼姑庵里,和尼姑们相伴度过余生。然而,随着定都北京和紫禁城的逐步扩大,这些残花败柳就被打发到位于紫禁城东北角的一些小阁里,在对过去的绵长记忆里消磨余生。当皇帝归天时,有些人还只有15岁,于是,时间就成了她们最沉重的负担。她们住的小卧室朝向院子,那里栽着一些盘绕扭曲的松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