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看你不顺眼 作者:慕容红苓(晋江vip2014.7.31完结)-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太后娘娘选了一只羊脂玉的镯子,成色水头都好,最妙的是那一抹红。再就是给皇帝选了一块羊脂玉的玉佩,给几个孩子各自选了一、二样的东西。
皇帝看着皇后面前的那堆首饰,眼角抽了抽。女人对于衣服首饰什么的果然没半点抵抗力。
看着皇后也没给自己选个什么,皇帝不满意了,拿起了那只九凤簪就往皇后头上比划去了,可惜,古代女人的首饰他实在是有些弄不明白,不仅没别上,还把皇后的头发弄的乱糟糟了。
容嬷嬷看着面色尴尬的主子爷,挺身而出。
“主子爷,让奴婢来吧。”
看着容嬷嬷三两下的就收拾整齐了皇后的头发,皇帝表示这很神奇。
带上了那支凤簪的皇后有了丝贵气,皇帝很满意。让店家结账打包去了。
首饰选完了,时间也差不多了。皇帝带着皇后并着高无庸,容嬷嬷一行人来到了上次吃饭的地界儿,弘昼名下的素菜馆子。这里的素材做的很好吃。刚进了包厢的门儿,就看见弘昼带着五福晋儿子一家子人吃的正酣呢。
“哟,四哥,这是什么风把您给吹出来了?呀~还有皇嫂也一起来了。”看到皇后娘娘了,弘昼赶紧撂下筷子起来了。
吃饭的众人都放下了筷子起来给帝后行礼。等着乱哄哄地一遭折腾完后,掌柜的早就沏好了新茶,喝了一口香喷喷的茶等着新菜上桌了。
皇帝带着弟弟侄子们一桌,皇后并着五福晋一桌。看到皇后头上的那只九翅凤簪就知道是皇上新送的。五福晋就开口打趣了,
“皇嫂,皇帝对你可真好,这簪子是皇上送的吧,可真漂亮。”
皇后一向对五福晋羡慕,就是冲着那份夫妻情分,现在好了,她和皇帝也美满了。心情亦好,直接点点头承认了。
男人的话题比较乏味,皇帝并着弟弟说着朝堂的上的闲话,而弘昼的儿子们只有嘴巴闭上听的资格了。
不一会儿,掌柜的就一溜桌儿上菜了,芦笋清炒百合,清蒸白玉佛手,金玉满堂,番瓜杂菌盅等这里有名的素菜就上桌了。再来就是京城有名的桃儿酒。众人又陪着帝后用了几筷子。
酒足饭饱后,帝后满足地回宫了。
第一站就是太后的慈宁宫,回来了该去太后娘娘那里说一声,省的她还挂着心。
太后淡淡地说了两句就打发了他们,不过对于他们出门孝敬的那只镯子还是喜欢的。儿子出门记挂着自己,这就够了。不能为家族牟利,但是也不能因为自己让皇帝厌了钮祜禄家。
乾隆最近跟内务府、户部的人在商议组织船队下南洋的事儿,打算用前段时间八旗训练营出来的那批年轻人,中间颇有几个经商的人才。让他们随着那些出海的商户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早在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就偷偷摸摸地让人去训练水军了。虽然知道现在的政策是禁海,可他没想到整个大清最重要的不是政策,而是根本就找不出来一个能拿的出手的海军将领。长久的禁海政策让人才断代,这才是最可怕的。
不得已,他只好派人去沿海渔民中去招募,要是能训练出来一支类似于后世能在海上护航的船队那就更好了。这几年下来,钱没少花,水匪也没少剿,就是不知道在海上遇到那些西方的舰队会怎样了。
船队的装备不知道顶尖的是怎样的,可是乾隆为了这只舰队真是把老本都贴上了,而且走的都是自己的私库,半点国库的银子都没敢动,他就怕那些老古董跟他天天种蘑菇。
这次下南洋的主要内容就是吸引人才,各方面的都要。技术人才支持移民。什么都给,房子,工作,俸禄什么地都是拔尖儿的。他就不怕没人来。
这个国家在很多方面已经落后了,要是能偷偷地绑来几个枪械武器方面的专家之类的就更好了。皇帝给商队首领的密旨就是用一切手段,吸引人才。
第二个任务就是带回西方的书籍,数学,科技,机械的都要。
他不知道自己能改变多少,但是他相信,种子一点种下去了,总有一天会发芽开花的。这就够了,等到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了,也不会后悔。
自己的能量可能没那么大,但是能保证这个帝国不没落,不再受那份屈辱总能行吧。现在自己有这个条件了,不努力一把难道等着后悔么?
第43章 还珠格格(12)
等阿里和卓听着阿桂传来的消息,说是皇帝觉得他们的诚意不够时顿时慌了。再听着阿桂对含香的不满,就知道这是大清皇帝的意思。
他虽然想把女儿进献给皇帝,可现在皇帝知道了含香的事后,他可没那个胆子了。
仔细地问了含香的意思,知道她还是想嫁给蒙丹,而蒙丹也想娶含香后,阿里和卓本觉得蒙丹不是良配,可惜自己的女儿执迷不悟,希望她以后不会后悔。
迅速地在回疆内部又找了个圣女后,在路上就将含香嫁了。阿里和卓也舍不得女儿,给她准备了大量的陪嫁,这让回部的人很不高兴,
而蒙丹心里更不高兴,他觉得阿里和卓这是侮辱他和含香的爱情。阿里和卓看着一脸赞同的含香,顿时觉得自己老了,想不明白年轻人的想法了,同时心里一寒,自己的女儿自己还不知道,养的太单纯,可是这个蒙丹是不是脑子有病?要不是现在时机不对,他需要团结所有的回人,真想直接弄死这个蒙丹。
可不管怎样,含香嫁给了蒙丹,蒙丹娶到了心心念念的圣女含香。两人过起了“缠缠绵绵到天涯”的生活。
这让本来对于未来生活不确定的回人有几分生气,可是蒙丹是看不明白别人的眼色的,含香就更别说了,心心念念地只有一个蒙丹。现在她不是圣女了,可事事处处都摆着圣女的架子,其实心里对不是圣女还是有几分失落的。
可在一想,自己嫁给了情郎,那份失落就消失了。
新的圣女非常鄙视含香抛下族人不管的事情,对于含香直接就当看不见,这让想同圣女做朋友的含香很伤心,直接在蒙丹跟前哭了一场,蒙丹跑去圣女面前咆哮了一场。气的回部未来的和卓,图尔都让人把蒙丹绑了,揍了一顿才算是解气了。
有些欺软怕硬的蒙丹不敢找图尔都撒气,只好把一腔的怨气都撒在含香身上。含香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只能自己偷偷摸摸地哭一场了事。
这让一直关注她的阿里和卓和图尔都更气了,自己的女儿妹妹自轻自贱,真是恨的人牙痒痒。
阿里和卓悄悄派人取回了给含香的陪嫁,蒙丹真是个没用的,吃着含香的,用着含香的,还敢这么对含香。他倒是要看看,他们的爱情能有多长久。
没过多久,含香就被伺候的人告知,没钱买吃的了,而且他们现在背井离乡,回人的吃食有很多的禁忌,含香自小就被阿里和卓娇养大的,一点苦没吃过。怎么可能看得上那些粗鄙的食物。
想不明白钱怎么花那么快的含香是没法子的,下人只好把事情告诉了蒙丹,蒙丹也是个空有架子的,他以为自己娶到含香就能吃香喝辣的,没想到现在就没钱了,这才多久?含香的那些陪嫁呢?阿里和卓给的陪嫁就够他们俩吃一辈子了。
可看着管家递上的账册,就算再不知事儿,蒙丹也有些脸红,带着侍卫一起去喝花酒什么的被人点出可不是一件美事。
可是含香的陪嫁不是很多么,怎么会花的这么快?想不明白的蒙丹也就只好这么算了。一脸愁容的带着侍卫出去跑马散心去了,看的管家目瞪口呆。
看着蒙丹骑马走了,含香除了哭也是个没法子的主儿。阿里和卓舍不得女儿受苦,但也不想接济蒙丹,只能通过含香的贴身丫头偷偷照顾含香。
就这样,一路上的风霜和蒙丹的各种咆哮让含香憔悴了好多,她心里隐隐有些后悔了,可是看着周围人一脸“早就知道会这样”的表情。她就觉得丢脸,暗暗给自己打气,一定坚持下去,可惜更是凋零了……
蒙丹看着褪去了“圣女”光环的含香其实也就一般,再说了含香从来不会拒绝他,可以为所欲为后更没几分新鲜了。再看看新的“圣女”,觉得她美的惊人,对含香放弃“圣女”嫁人一事有些抱怨。如果含香现在还是圣女的话,自己的生活是不是能更好几分?
含香是单纯,也是爱情至上的人,可她并不是傻子,对于蒙丹一路上对自己的越来越多的嫌弃也是看在眼里的,于是更怀念自己是圣女的日子了。
那是全族人对她的崇拜和供奉让她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哪像现在?自己和那些嫁人了的女人有什么区别?手脸都变得粗糙了好多,再不复以前的细腻柔滑了。
渐行渐远地两人都知道对方对自己的嫌弃,可是谁也不想捅破,只能这么维系着,僵硬地过下去。说不定哪天会爆发也不一定……
到了京城,阿里和卓也没之前那么大的底气了,谦和地跟着五阿哥去参拜了皇帝,也没有让圣女献舞的桥段。乾隆知道这位新圣女是维系两族和平的吉祥物,直接把她收进了后宫,直接册封容嫔,赐住宝月楼。
后宫中除了慈宁宫和坤宁宫一片淡然外,其他人都不是很高兴,现在皇上就不怎么进后宫,又来了个这么漂亮的容嫔,还让不让大家活了。
可惜她们也知道这容嫔动不得,而容嫔又是个聪明的,装作什么都不懂。除了给太后皇后请安外,一律缩在宝月楼不出来,面对别人的挑衅,她也是一副“我听不懂你说什么”的表情,气的找茬的女人胃疼,还挑不出她的错来。
皇帝自从降了令妃的位后,就不怎么去令嫔宫里了,现在来了个容嫔,嗯,又多了可以放松休息的地方。真不错!皇帝满意就代表着后宫的态度,而容嫔自此也在后宫立足了。虽然皇帝来也只是聊天而已,确切地说应该是她说皇帝听,可这也算皇帝的恩宠吧!容嫔很满足这样的生活,华服美食,还有族人的平安足够让她在这个宫里撑下去了。现在,她又跟着宫里的绣娘学起了刺绣,有了打发时间的玩意儿,心情更好了。
处理了回部的事儿,乾隆就一心开始发展内部了,总得让大家吃饱饭吧。刊印出了很多单页的《农政全书》发给各州府,让他们协助农民种植玉米啊,土豆啊这些能果腹地农作物,种子官府提供,来年的赋税也收玉米土豆。当然遵循不许强迫,一律自愿地原则。
乾隆就怕有些地方官为了所谓的政绩而坑害老百姓,特地派出去了二十个巡查组,全国范围地抽查,如果出事了,就罚俸罢官,列出了种种惩罚措施,偏还不让你辞官,什么时候你负责地农民能吃饱喝足了,大家对你的考评得优了才能升职离开。
第44章 还珠格格(完)
乾隆继续发展国内的农业经济,也没放弃继承人的培养,自从封永璂为嘉贝子后,让永璂入住养心殿,把他带到了身边,让他从日常中学习。有不懂地就请教所有可以问的人,皇帝啊大臣啊,甚至是伺候的丫鬟太监都可以。
众人看着聪明又一脸谦和的十二阿哥,对未来太子的态度很热情。只要十二阿哥提出了问题,大家都积极地帮他解答,力求在未来皇帝面前留个好印象。以后的日子也能好过点儿不是!
对于众人的心思乾隆也能猜出来几分,不过他也没拦着,大方放手让永璂拉拢人手,组建自己的班底。这是他对永璂的承诺!反正他也没打算老死在这个位置上,等永璂能顶起来的时候他就退位让贤,安心做太上皇去,带着老娘皇后四处游览大好河山去。
乾隆三十年时,皇帝颁布了“扫盲”的谕令,责成各州府,县衙举办“扫盲”班。务必使其辖下22岁以下的年轻人认识5000个字,且教材大部分是皇帝让人印发的农工类的书籍,小部分才是儒家的典籍。开始了第一期长达三年的“扫盲”任务。这项差事完成好的话皇帝会刻录碑文以表彰他们的功绩。这大大调动了官员们的上进之心,做事更是用心了几分。
可是国子监的人不干了,皇上啊,教书育人这是国子监的事儿啊!皇帝看了看这批神色激动的所谓的“大儒”啊,“名宿”的,想了个法子,国子监可以派人去各地巡查当地的“扫盲”工作的成效,并作出评估来,皇帝以国子监的评估为嘉奖的依据。解决了来
等乾隆三十五年时,京城有人办起了第一份中国的报纸,其实也不完全算是报纸,有点小广告的味道。各种的招工启事啊,那位大人府上想找个厨子啊,来了苏州的戏班子之类的消息。只是这家所谓的报纸可以刊印邸报,这让顿时大家心知肚明了。当官的不订一份儿怎么可以表达自己对“圣明烛照”的皇上的敬意呢。好在这份报纸有年订的业务,而且还雇佣了京城所有的流浪儿来送报纸。
渐渐地大家都看出了这种报纸的好来,来做广告的倒是不少,有人看出了这里有利可图,想着自己也办一份报纸好了。结果去衙门一问,结果私人不可以办,但是各大会馆啊,商会的组织都可以,甚至是六部衙门、各州府衙门都可以。
顺天府府尹觉得皇帝果真是圣明啊,这不,这群小乞丐有人接手了,京城的治安好了不少啊。
六部的户部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户部满尚书高其倬作为先帝的亲信深受皇帝的信重,这位人老成精地“老狐狸”从皇帝的各项政策中嗅到了点不一样儿的味道。于是他就和汉尚书一起,促使了《农业报》的诞生发行。这份报纸旨在“为农民解决问题”,上面详列了各种节气啊,各地的土壤状况啊,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啊,新的作物种植方法啊等等。
果然,乾隆很高兴,拿着农业部送上来的样刊,当场嘉奖了户部。户部尚书高其倬手捧着皇帝刚刚赐给户部的匾额,上写着“敢为天下先”和赏给他个人的双眼花翎。笑的见牙不见眼的!
等永璂18岁的时候,乾隆四十年时,乾隆觉得自己已经是65岁的老人了,按照天朝65岁退休的制度,所以选择了退位。
此时的永璂进过这么多年的锤炼,不管是个人能力还是胸襟气度都是一等一,最主要的是他在皇阿玛身上学会了最重要的品质——居安思危。这对于一个帝国的掌舵者来说是很重要的,能在盛景下洞察到掩盖起来的危机:暗潮涌动的异族,国内日益加剧地供需,人口加多,土地的承受能力不足等等。让永璂暗自心惊地同时豪情万丈,自己也要和皇阿玛一样为天下万民带来福祉,让这个庞大的帝国在自己手上平稳前行,并把它的安稳和乐传给后人……
大清繁盛起来了,经过这么些年众人的努力,最起码大清大部分人不用饿肚子了。
对于乾隆来说,自己做的够多了。让老百姓不饿肚子是自己最大的目标,其他的他已经打了基础,只要后继者不是完全地笨蛋,就不会弄到国破家亡的地步。如果真到了那个地步,这个国家的一切只会让那些掠夺者更眼红,更凶残。
培养出了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并留下了大清未来百年的发展国策,等他死后作为遗照会被传出来,乾隆觉得很满足,所以他很放心地在永璂登基一月后闪人了。天南海北,四处游走。美食美景让人欲罢不能,更让他满足地是每到各地,看着辛勤劳作的人们衣食不缺,便是他最大的乐趣所在。
如果旁边没了聒噪着让他回宫过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