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逆袭悲剧人生 >

第17章

(红楼同人)红楼之逆袭悲剧人生-第17章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逆袭悲剧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觉得怪异了。看看那叫一个无微不至啊,添茶倒水,看着皇帝出汗了还及时递毛巾,还有瞧着皇帝爱吃哪个菜就多夹哪个菜,自己忙的都没有吃几口。
这么说贾赦是有点冤枉,一个是火锅不方便叫伺候的人,皇帝大boss在这里又少不得要有人添把手,贾赦只好自己上了;还有一个是贾赦在现代的时候就是个会照顾人的,只是一直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今天一忙乱就有点收不住了。
皇帝呢,倒不觉着有什么不对,平日里习惯了人伺候,今天换个臣子而已,还是个印象不错的臣子,尤其是还挺会琢磨自己心意,将自己伺候的也挺舒服,对贾赦的印象又好了几分。殊不知就是这样一点点发现贾赦的好,然后皇帝就不可自拔沉迷其中了呀。
这一顿火锅征服了在座的众人,虽然今日有皇帝在场,多了份拘束,但是不妨碍每个人都吃的很爽,基本都吃撑了。大家平日里可都是讲究七八分饱的,不会像今日这样不知不觉就吃撑了,甚至有点意犹未尽的遗憾之感。火锅就有这样的魅力,团团围坐在一起,同涮同吃,原本不熟的人都能拉近点距离。
而同坐的张家老二、老三和林如海在皇帝面前也又一次加深了印象,有什么相关的事皇帝也能第一时间想到还有这么个人可以选择,无形中增加了竞争力。
吃饱喝足,众人来到池塘边的凉亭里散散热,喝喝茶,又用了点饭后水果,看着天色不早了,皇帝准备回宫,贾赦安排马车送走了皇帝,大家神经也绷了好久,没有精力再聚着,也就各自散去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连锁效应

话说那日皇帝回宫后,当晚就让御厨把带回来的几条鱼做了,什么清蒸、红烧、糖醋统统来一遍,差点搞了个全鱼宴,和小太子亲亲热热地吃了顿晚膳。一开始小太子听到自家父皇偷偷出宫还不带自己,表情就有点小委屈,长这么大自己还从来没出宫看看呢,父皇竟然一个人溜出吃好吃的,太气人了。
后来得到皇帝的保证下次带自己去吃那什么好吃的火锅,又听说桌上的鱼都是父皇亲手钓的,全部做给自己吃,其他皇子公主连个鱼尾巴都没有,小太子的心情瞬间就美丽起来,看三弟还敢不敢显摆荷包点心,自己有父皇亲手钓的鱼,甩他们八条街。父子二人愉快地用完膳,小太子又在皇帝跟前腻歪了一会儿,就被自家父皇赶回东宫休息。
至于皇帝呢,白天偷懒溜出宫,晚上就得把白天没看的奏折批完,看来今晚少不得要熬夜处理政事。不过做皇帝的经常熬夜也是常事,尤其像当今这样想做个明君的,更是勤勉不辍,毕竟享受着天下最高规格的尊荣,也要承担旁人无法代替的责任。
最近朝堂上的人发现张家三人和林如海被皇帝念叨点名的次数突然增多,尤其在交代林如海和张家老二、老三办了几件事情后,皇帝对这几人更加满意,觉着再培养培养,有合适的时机可以委以重任。
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感情都是吃饭吃出来的。所以中国人谈事请不喜欢公事公办的坐在会议室里,大多数的生意都是在酒桌、饭桌上敲定的。到了古代也不例外,坐在一桌吃顿饭可能比之前朝堂上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都多。
有心人看着突然得以重用的几个年轻后辈,就着人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很快就知道了事情的始末,毕竟皇帝出宫也没有特意隐藏行踪。原来是一起吃了顿饭,只不过这顿饭是在一家新开的火锅店吃的,又恰好火锅店是现在皇帝跟前的红人荣国公贾赦想出来的。
好嘛,缘由竟然这么简单,还以为是几人做了什么事得了皇帝的青眼。原来是恰好赶上了,为嘛自家的儿孙没有这个机会碰到皇帝,皇帝难得一次出个宫,就碰上这几个人,这运气还真是让人眼红。
于是间接地又帮贾赦的火锅店宣传了一把,尤其在上层官员之间。一则是想见识见识这个能让皇帝闻着香味找到的火锅到底有多好吃,是不是名副其实;二则皇帝能去第一次说不定还能去第二次,万一哪天来个偶遇也是不错滴,毕竟没人喜欢承认自己运气差,都想标榜自己是受上天眷顾的。
就这样,食客来每日的包厢,甚至后院的两个包厢都被预定的满满的,临时来的客人除了一楼大厅可能还有位置,想等包厢那是没戏的。来过一次的客人还会介绍亲朋好友过来,朋友聚会什么的也愿意带到食客来。
你想想,带着从来没吃过火锅的朋友过来,在自己头头是道的介绍吃法时,其他人都专注的看着自己,是不是有一股隐隐的优越感、满足感。还有听说这里边的包厢里来的都是非富即贵的人,万一哪天走了狗屎运,被哪个贵人相中,可不就平步青云了。
当然,食客来还可以钓鱼,凡是预定了包厢的客人有兴致都可以去后院钓鱼,钓的鱼当场就能做出来供大家享用。一开始大家还没觉得有什么乐趣,估计只有消磨时间的人才愿意来。慢慢地竟然发现钓个鱼还能结交不少有志之士,在这个放松的环境下,与身边的三五人聊聊天、喝喝茶、钓钓鱼,能结交不少新朋友,至少能混个脸熟,给下次见面找个借口不是。
渐渐地食客来后院俨然成了一个类似诗会、茶会的聚居地,这年头不是所有人都能吟诗作画的,以往有些水平一般的人想要结交人脉都是硬着头皮参加些文人的聚会。既然是文会,无论是诗文、画作还是书法至少得准备一项,又因为自身水平有限不能有出彩的作品,再加上文人都有傲骨,优秀的人不屑于跟自认为不如自己的人结交。
这样一些诗文书画不行的人就很是无奈,家里的父母为了儿孙的前途天天赶着小辈们出门会友,小辈们又和文会上的大才子们不是一路人,真是烦恼的不行。其实这类人中不乏有很多其他方面优秀的人,甚至比一些酸腐的书生强的多,可是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读书人尤其是有点才气的读书人都是被大家捧着的,其他再优秀书读的不好等于白搭。
食客来提供的钓鱼活动正好满足了这类人的需求,来到这里既能享用美食,还能结交人脉,志趣相投的干脆拼一桌一起吃个饭,感情自然就更深了。家里的父母满意了,自己再也不用忍受那些鼻孔朝天的清高文人,真是一举几得。在大家共有的圈子里一传十十传百可不就带火了食客来。
这些连锁效应贾赦是始料未及的,他最初的目的就是自己有个吃火锅的去处,食客来针对的群体也主要是中低端的人群,本来火锅就是普通老百姓的最爱。虽然也考虑到了一些显贵的人过来尝鲜,特意给这部分人准备了包厢,贾赦是绝没有想到这类人竟成了主体,渐渐地将食客来整体的逼格提高了。
现在是非达官显贵、富商之流就难以入店,并不是普通人不给进店,而是你进来了也没有座位可坐,早早地都被人提前预定。据坊间传闻,食客来包厢的预定都已经排到两个月后了。真实的情况是没有传闻的这么夸张,但是也相差无几。
得到这个结果,贾赦是觉得无心插柳柳成荫。在贾义询问是否要增加分店的建议后,贾赦淡淡地拒绝了。有句话说的好物以稀为贵,一开始贾赦没想要做的这么高端,生意火爆的时候多开几家分店无所谓,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现在既然逼格上来了就没必要做自降身份的事情。
开分店是会增加中低层人的消费,食客来的名头已经打响,特别是现在的店一位难求的情况下,开分店肯定不少人会趋之若鹜的。但是给目前的高端客人的感受就是什么人都能来得地方,我过来怎么能显示出我的尊贵,我的与众不同呢。
越是难搞的东西我搞到了,说明我有本事,这里边是一种竞争,甚至对有些人暗含示威的成分。分店一开,随便阿猫阿狗都能来,我再来就是自降身份,这些显贵们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趋之若鹜。要知道真正有钱的都是上层社会的人,贾赦不会白白丢了西瓜捡芝麻。
再说,火锅这东西模仿性极强,有经验的厨子来店里一尝一看,就知道汤底怎样,该如何做了。相信马上京城里会有一大波火锅店来袭,这些店已经足够满足京城百姓的消费,老百姓过日子不会天天外边吃,就是吃也不可能顿顿吃火锅,吃多了还上火。
只要自己牢牢抓住现有客人的心,服务到位让他们满意,让这些达官显贵只认准食客来,银子不会少赚的。
贾赦预估的不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京城的火锅店已经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这么大的商机大家都想分一杯羹,老百姓想尝鲜的时候也有了去处,不必闻着食客来的味儿望梅止渴,等到京城里大多数人都吃过火锅了,这波火锅的热潮终于也慢慢退散。
除了贾赦的食客来依然是一位难求,依然是京城显贵的聚居之地,其他的火锅店已经进入竞争期,需要像正常的酒楼经营,甚至有一些濒临倒闭。不是没有火锅店效仿贾赦的创意,什么钓鱼之类的都搞起来,甚至装修的都比贾赦第豪华有内涵,但是反响都不大,大家心里最认可的就是食客来,能彰显身份地位的就是食客来,这就是品牌效应。
京城火锅热来袭,也给不少人带来了好处。店开起来就要招人,不少百姓得到了工作机会;火锅要定制专门的桌子、锅子,这类的店家接单子接到手软,尤其是锅子,铁还是挺贵的,还要打这种费时的东西,价钱自然就上涨了,基本上打铁的铺子都是日夜赶工才能完成客人的单子。
相对的煤炭的需求也涨起来,往年也就冬天的时候需求量最高,平日里很少有需要的,现在看来只要火锅一直有煤炭就常年有需求。往远了想,一些大商人完全可以把火锅推广到其他地方,大庆朝这么大,相信不管到什么地方都能带来不少人的青睐。相应的与之相关的行业也会火起来,简直带动了一条产业链。
这样的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有钱大家一起赚才开心嘛。尽管很多人不知道食客来幕后的老板是谁,但是不妨碍大家默默感谢这位老板的好主意。
火锅带来的效应远远没有结束,这是第一次向众人展示了消费拉动需求的强大魅力,人们借鉴这一经验,让大庆朝甚至往后的多个朝代经济慢慢繁荣起来,也让以农业为主导的古代慢慢体会到了商业的力量,当政者慢慢体会到商人的重要性。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过程也是非常漫长的,好多也都是被几千年后的后人挖掘猜测出来的,暂且不提。


☆、为了冬天吃菜也是蛮拼的

时间如白驹过隙,流逝的很快,至少贾赦这样觉得。不知不觉已到古代半年了,京城已然覆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雪。每每午夜梦回,贾赦还是有种分不清今夕是何年,此处是何地的错觉。心里还有一点小小的企盼,期待一觉醒来还是在现代那个简单温馨的小公寓里。
可是每一次醒来映入眼帘的还是拔步床上的流云纹帐子,知道回去是没有希望的,总归还是有那么一丢丢的小失望。一段时间的堆砌后,身边伺候的人都觉出自家老爷貌似有点消沉,都以为又在怀念先夫人,平日里伺候的更加小心,生怕再惹贾赦不开心。
不止旁人,就是贾赦自己个儿都觉得自己有点伤春悲秋,快赶上闺阁里的小姐了。也怪最近太过悠闲,天气渐渐变冷,贾赦就懒得走动。每日里就读读书、喝喝茶,逗逗儿子闺女,再发发小呆,唯二出门的机会就是去张府和林府。
人一闲下来就容易多思,想的多了可不就变得消沉懒散。再加上那个不可对外人描述的秘密,心理上就出现了小问题。幸好贾赦及时醒悟过来,觉得自己不可以再这么颓废下去,只有闲的蛋疼才会伤春悲秋,找点事情忙起来了自然就没工夫瞎想。
想通了的贾赦突然觉得好饿,此刻唯有美食才能治愈自己。也是最近太过惫怠,饭食进的都少了,差点愁坏了贾管家。听到自家老爷终于说饿了,贾忠激动地老泪都快落下来,最怕的就是自家老爷再陷入情思。没办法,贾赦最近的表现只能让贾忠想到思念先夫人这个原因。
最担心的莫过于贾赦又一次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伤心又伤身,那这半年的调养岂不都是白费了。贾忠都暗自计划着去林府和张府拜访一下,找人过来劝劝自家老爷。现在看来不用偷摸着请人,首要的是做一桌好吃的给贾赦好好补补。
等到美食都上桌,贾赦感觉饥饿感瞬间消失了一半,只见桌上摆的都是鸡鸭鱼虾之类的肉菜,现在大房是单独开火,已经不似以前为迎合贾母的口味吃食都是偏甜和软烂的,肉类也没有那么油腻。
而且各个摆盘精美,看起来很有食欲,但是吃多了也容易腻啊,贾赦想找点新鲜的蔬菜来,发现不是萝卜就是白菜,要么就是些干菜做的,即使每天换着花样做,也架不住本来就是萝卜白菜的事实。古代的冬天太难熬了,好怀念小青菜啊。
最后贾赦喝了一碗鸡丝粥,吃了几个虾饺,挑着蘑菇、木耳还有萝卜白菜吃了点。贾赦一边恨恨得嚼着干蘑菇,一边心里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琢磨出个大棚蔬菜来,最起码得保障自己冬天有新鲜的菜吃。
用完餐,贾赦也不消食了,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里,交待贾忠不要让人打扰自己,就开始在书房里写写画画。贾赦努力回想自己在现代看的一些杂书,想找出对于研究大棚蔬菜有帮助的内容。
现代的大棚蔬菜简单,什么塑料棚、玻璃房之类的材料都是现成的,只要搭好在里边种就行了。可是这里塑料薄膜、玻璃什么的都还没有,难道要自己研制出来。不行不行,想到这里贾赦赶紧摇头,这也太为难自己了,即使知道这些东西原料和大概制作工艺,还缺少各类机械设备,全靠人工,贾赦觉得太不靠谱,想顺利实现冬天吃菜的目标估计要等到猴年马月。
把这些想法抛掉,贾赦就在想有什么东西可以替代的。其实塑料棚、玻璃房的好处就是可以创造一个恒定适宜温度的环境,那用什么方法可以创造出这样一个环境呢。古代关键是没有可以密封并且保持温度的东西,一直加热也不现实,不像现代可以通过各种手段造出恒温室,靠人工温度忽高忽低的根本没法控制。
贾赦想要的是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冬天吃菜难这个问题,先不说送人或者外销,最起码保证自家正常食用。思来想去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摆在眼前的貌似就两条路,要么把塑料薄膜做出来,要么把玻璃做出来。
根据贾赦的记忆貌似玻璃要比塑料薄膜更好制作一点,前者还能勉强靠人工来实现,后者某些步骤必须依靠机器设备才能实现,按着难易程度来说还是想想玻璃怎么做吧,如果真能做出玻璃,还能有其他各种用途。
别人家的穿越者发明什么东西都是为了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成为人生赢家,贾赦呢,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才想着把玻璃什么的搞出来,也就这么点追求,忒没有上进心,简直是不能比啊。要是有什么办法能在冬天种出来蔬菜,贾赦才懒得费脑子搞什么玻璃、塑料呢。
不过在这之前贾赦准备先去自家的那个温泉庄子看看,不是说温泉庄子能种蔬菜嘛,贾赦决定如果看后庄子能满足自己每年冬天蔬菜的需求,自己就不要再费功夫了,难不成还要立志当一个发明家,名垂千古?
到了贾琏休息这天,贾赦就带着贾琏准备去城外的温泉庄子走一趟,权当做冬游,还能泡泡温泉,当然陈子靖也跟着,赏赏冬日的美景也是极好的。一大早一行人就驱车赶往城外,迎春还小,冬日毕竟还是冷的,就没带出来。
马车上暖炉、茶果点心一应俱全,贾赦和陈子靖在下棋打发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